分卷阅读18
解剖、从心脏灌注福尔马林固定液。肝脏、肾脏、眼球、脊柱、韧带等等被取下来做冰冻切片、组织染色等等。
听一个老乡学姐说,“大白鼠还会记仇的。”她有一同学,也是饲养大白鼠做课题实验,每天要给大白鼠腹部扎一针。有一天,一只大白鼠扎针的时候没有抓紧,一时手松掉到地上。按理说,大白鼠应该马上逃跑啊。可是,那只大白鼠在逃跑之前,扭过头对着那位同学的脚趾头狠狠地咬了下去(夏天啊,穿着凉鞋)。
3
小时候读过《格林童话》,就有一个青蛙王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有一个美丽的小公主,把金球掉进水潭里了。当她捡不到球而哭泣的时候,一只青蛙帮助她并且要求成为她的好朋友。最后小公主解除了魔法,青蛙变回了王子的模样。最后,王子公主结婚了,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里青蛙王子的故事就没有那样浪漫美丽了。
一大群穿着白大褂的同学们围着一个大的白色塑料桶,当然这里面除了“公主”,还有“王子”。塑料桶里面是什么呢?
活蹦乱跳的青蛙们。
这里是《生理学》实验课,同学们正在争先恐后地抓青蛙。每个同学可以抓一只。
同学们抓了青蛙回到各自的实验桌,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剥离皮肤,分离青蛙大腿的坐骨神经和小腿的腓肠肌,连接在一个直流电电路中,观察电流刺激频率、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并且还要完成实验作业,画出波形图。
《生理学》实验课也不是固定的小教室,课表上也会标注出。这不,左星她们根据课表上标注到了教室就傻眼了。教室里有五张大桌子,应该是实验台。但是每张实验台靠着墙那边都有一根直立的棍子,大概就一米长,指头般粗细。这是干嘛用的?
大家自觉按照学号分成五个组。左星这一组有杨华、刘杨、刘永军、左星、朱建华和李茜六位同学。
同学们围着桌子坐好。上课铃响了,一位年轻的男老师提着一只笼子进来了。同学们都很好奇是什么小动物,都探着头去看。是小白兔。
小兔子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白毛,远远看去像一团会动的棉花。都说小白兔有“红眼病”。它的一双眼睛是红红的,被白毛包住了,嵌在眼窝里,像两颗红宝石。小白兔两只长长的耳朵,有十几厘米,里面是粉红色的皮,外面是毛茸茸的。小白兔的鼻子扁扁的,嘴唇分成三瓣,俗话说“三瓣嘴”,总是不停地耸动着,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在闻着气味寻觅食物。
“好可爱啊!”
大家小时候都读过一首儿歌: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童年的记忆里,小白兔是第一位的萌宠。
左星组派杨华同学去领取小白兔。他很快抢来了最大的一只小白兔,并且取名“小白”。
那只兔子的身子圆滚滚的,看上去挺肥硕。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有力。兔子尾部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
老师指导同学们抓住小白兔两只长耳朵的根部,就可以拎起来了。
朱建华抓着小白称体重,回来说,“改名“大白”吧,有十斤重呢!”
老师指导同学们从兔子耳朵旁边的耳缘静脉注入麻醉药物。
看来大白是只“兔爷”,打了麻醉药还不到。只见它对着杨华的手指头咬了一口。
幸亏左星躲得快,大白一脚蹬空了。它又一脚蹬在了刘永军的脸上。
朱建华摁住大白,还有外援李昊也来帮忙。刘杨给大白耳缘静脉又补了一针。大白终于倒下了。
同学们然后把大白四仰八叉绑在实验台上。终于知道那根棍子的作用了。原来是拿着一根绳子,穿过兔子的两个大门牙,再绑在棍子上。这样可以固定兔子的头部。
“哼,这下看你还怎么咬人?”
大家这时都围了过来看望伤者。还好杨华手指头没咬破。
“太恐怖了!”
“原来兔子还会咬人啊!”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小白兔了。颠覆我的童年啊!”
朋友
1
上次说到李昊,是张伟辰拒绝左星的借口吧?反正左星是这样想的。
李昊,是左星大一老校区宿舍的联谊寝室的一位同学。原来左星跟他不太熟,没什么印象,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真正认识李昊是在大一第一个学期的最后几天的一个中午,左星在阶梯教室里面紧张地复习《高等数学》。说是“抱佛脚”也不足为过,因为下午马上要考试。左星的《高等数学》的练习册还没有看完,正在一头埋在里面呢。
这个时候,李昊进了教室,坐在左星的后面一排。
估计李昊已经复习好了,没话找话地和左星搭话。
“今天天气真好。放假准备做什么?”
“你喜欢看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