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36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泉州可不是杭州、钱塘,他对泉州了解不深,没有若干年的实地调研,想要重组当地水网,痴人说梦。
    竹筏靠岸,一行人下得溪岸码头,将物资马匹逐一搬迁上岸,整备一会儿,顺着晋江一路抵达泉州。
    泉州刺史李公淹早已得到消息在城外等候。
    李公淹是个能臣干吏。
    武德五年,岭南首领冼夫人之子冯盎接受李靖的檄,率领部属归顺唐朝。唐高祖李渊在冯盎的辖地设置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
    虽说归顺,可岭南是真正的穷乡僻壤,囚徒流放之所,冯盎作为越人之首,与土皇帝无异。
    贞观元年,岭南另外一大姓谈殿为了地盘与冯盎交战。
    李世民派遣员外散骑常侍韦淑谐、员外散骑常侍郎李公淹亲自前往岭南招抚。
    韦淑谐、李公淹几乎单枪匹马,消弭了战事,让岭南恢复了平静。
    李公淹也因此节节高升,成为泉州刺史。
    因李公淹与冯盎、谈殿交好,泉州与岭南有着密切的往来。
    尽管海上丝绸之路并未打开,在李公淹的积极交涉下,已经有一条稳定的从泉州通往广州的沿海航道。
    “拜见吴王!”
    李公淹面容古朴,已经年过半百,却并未有半点书生气息,反而是黝黑精干,身型挺拔,明明是臣却有武臣风采。
    李元瑷热情的将李公淹扶起,说道:“李刺史大名孤是如雷贯耳,此来江南。陛下亲口与我言道江南东道,公淹最贤。今日见得真容,果然气度恢弘。”
    李公淹激动道:“得陛下如此赞誉,公淹死而无憾。”
    大唐绝大部分的官员都将李世民视为神一样来膜拜的,皆觉得明君圣主不过如是。
    这李公淹显然亦是如此。
    因为事情太多,李元瑷在江南已经养成了雷厉风行的性格,直接拉着李公淹就去泉州码头,说道:“孤来泉州目的,已经书信告之,且带我去看看泉州码头。”
    李公淹听李元瑷提醒之前派人送来的书信,惊为天人,崇敬的对着李元瑷深深作揖:“属下已经拜读殿下开海政策,如醍醐灌顶。泉州得殿下一策,定成千古重镇。殿下未来之前,属下已经联系好造船工匠,清理码头,就等殿下到来!”
    第254章 玩得那么大
    李元瑷自然没有忘记石磐陀,临行前让李公淹安排人带石磐陀去医馆治痒。
    李德謇归入李元瑷麾下之后,石磐陀便有了对手。
    两人闲着无聊就相互切磋。
    论及武艺,石磐陀并非李德謇的对手。
    但石磐陀天生神力,仿若鬼神附身,如意金箍棒在手,一力降十会。
    任凭李德謇身怀各种绝妙招数,也不敢近的石磐陀的身。
    只能凭借巧劲游走,消耗石磐陀的气力,方才寻得取胜之机。
    两人一切磋往往就是好几百招开外。
    石磐陀现在是个极端,打一流好手都是三两招的事。但随随便便一流以上的高手都能凭借经验技巧,溜着他玩,消耗他的体力。
    他最缺的就是跟一流以上高手交战的经验。
    有了李德謇的指点切磋,石磐陀实力大涨,也清楚对方的实力,晓得他能护住李元瑷安危,跟着去了。
    李元瑷一路走向泉州码头。
    李公淹热情的跟李元瑷介绍泉州的历史。
    “这泉州自古泉州荒芜之地,位于东南沿海,西北戴云山脉绵恒,中部丘陵平原交错,晋江横贯其中,东南海岸曲折,水深湾多,境内溪流纵横交错,号称九十九溪,可雨水多在春冬季,夏秋干旱,溪水枯竭。论及地理环境并非理想的安居之所。不过泉州先民散处山林海滨,过着从渔生活。”
    “尤其是东汉末至南北朝时,北方战乱,田地破坏。反之南方相对安定,中原人不断通过陆海两路进入泉州,带来铁农具,牛耕,翻车等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开发晋江流域,形成了半农半耕的情况。他们善造舟楫,涉江环海,以至于造船业尤为发达。殿下选择泉州作为港口,向四方贸易,实在是再高明不过的决策了。”
    李元瑷看着李公淹,无怪他能够当得上李世民一句“江南东道,公淹最贤”的赞美。
    人才满天下有的是,但有态度的人才却不多见。
    泉州算得上是荒芜之所,田地连年歉收。
    朝廷有规定,若粮食歉收,可降低赋税,甚至免税。
    泉州每年不是降税就是免税,朝廷也不指望闽越岭南这些地方能上缴多少税赋。每年能够送上一些土特产,表表心意已经足够了。
    寻常官员给安排到类似泉州这种地方等同流放,哪会兢兢业业的为朝廷效力。
    朝廷安排李公淹担任泉州刺史并非是期望他将泉州治理的如何,而是考虑他与岭南土皇帝冯盎、谈殿交好,在泉州能实时关注岭南,化解缓和彼此矛盾。
    只要做到这点,就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