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16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之争。”
    刘洎抚掌道:“好个防范于未然,商王说出了此役之精髓。”
    李治望向了马周。
    高士廉的态度很明确,是站在李世民这边的。
    唯独马周之前一直保持中立。
    马周此刻道:“商王所言,不无道理。此刻陛下已经出征,那还有半途而废之说?此刻退却,我大唐有何颜面继续号令四方?”
    李治欣然笑道:“孤亦觉得如此最佳。”
    说着,大笔一挥,驳斥了褚遂良的上疏。
    李元瑷其实此刻心底有些忐忑,因为李世民已经打到了安市城下了。
    历史的结局历历在目,安市城的杨万春凭借自身出色的防守才能,硬生生的阻挡住了唐王朝的步伐。
    尽管现在局面已经改变了许多,李元瑷真不确定这段历史会不会重演。
    第124章 尴尬的蝴蝶效应
    安市城。
    李世民双手环抱,微皱眉头眺望着安市城,对左右道:“这杨万春防守得法,不是个简单人物。”
    长孙无忌颔首道:“老臣也瞧出来了。这杨万春在城头的安排布置,与我们中原的守城战法如出一辙。老臣敢保证,这杨万春不止是学过我中原兵法,还亲自去中原历练过。或者他手下有人见识过,不然仅凭书,可学不到这个地步。”
    李世民沉吟片刻,问道:“渊盖苏那里还没有消息?”
    岑本摇头道:“斥候每日都传来消息,渊盖苏并没有派兵支援安市城的意图。据臣了解,渊盖苏跟安市城城主杨万春政见不和,差点兵戎相见。想来,渊盖苏不想为了自己这个政敌而冒险吧。”
    李世民断然道:“不是这个问题,渊盖苏朕研究过他,是个枭雄。安市城的关键与杨万春的才能他不可能看不出来,即便有仇,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会放下仇恨,不计前嫌的支援。”
    一直未说话的李绩这时接话道:“何况高句丽人才储备与我朝相去甚远,杨万春这样的将军,在我朝是比比皆是。可与高句丽却是万中无一,渊盖苏没道理舍弃他除非”
    “他怕了!”
    接话的自然是李世民,眼中露出了炙热的光芒道:“他让我们打怕了,已经不敢派兵来支援安市城了。他只怕看破了我们围点打援的战术,不敢派兵来送死了。”
    “啪啪啪!”
    李世民以拳击掌,连打了三下,豪气干云的道:“既然无路可退,那就一往无前!无忌,安排下去,全力攻打安市城!”
    如李世民这样擅于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找战机一举击溃敌人的主帅,心底自不可能只有一套进击方案,也不可能不留自己退路。
    安市城即是李世民心底的一个界限。
    安市城确实不好打,可影响高句丽的大局并非小小的安市城,而是高句丽还拥有近乎二十万的可战之兵。
    安市城打不打的下来,对大局影响不大,那二十万可战之兵才是关键。
    故而这一阶段,李世民根本没有拿下安市城的意思,将那二十万大军诱出来,歼灭了才是关键。
    高句丽几乎全民皆兵,只要灭了二十万中的大部分,就等于斩去高句丽的双臂,对其经济实力造成致命伤害。
    打到这个目的,方才能攻打安市城。
    只要做到这一步,唐军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了。哪怕因粮草或者天气问题退军,也没关系。
    高句丽只要伤了元气,没有五六十年补不回来,而他们的折损恢复,却是一两年的事情。
    那时候就算自己无力征伐,甚至于不在了,后人也能轻易收拾了残废的高句丽。
    现在高句丽怂了,不敢来救安市城,那就没有办法伤及高句丽元气。
    那就没得选了!
    李世民本就不觉得自己会输,留有后手只是为了谨慎起见而已。
    历史不知不觉的,发生了小小的改变。
    临朔宫。
    李元瑷向李治汇报第二匹运送粮食的人选。
    “雷亚东,曾经跟随卫公奇袭过定襄,官居校尉。后来大腿中了一箭,就退了下来。当时大夫说恢复无望,开始舍武从。他刻苦好学,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官居常山主薄。经过这些年的休养,他的腿脚意外康复了。我亲自测试了下,军略武艺皆是不俗,这几年还将事锻炼出来了,可担此大任”
    李治头也不抬,道:“此事,你决定就好。你来的正好,帮我想想,怎么筹措冬衣。这一仗,估计要打很久。”
    他说着,将一封信递给了李元瑷。
    李元瑷伸手接过,这一眼看下去,顿时头皮发麻,马上轻抚着胸口,顺顺气。
    这李世民给李治写的信,已经颠覆了李元瑷的三观。
    这就是天可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
    信中大意如下:久久收不到雉奴来信,爹爹担心欲死。不久收到雉奴来信,爹爹如吞神药,满血恢复,死而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