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
事相当麻烦,你先学习着,我们看能不能想办法给你减免。
主任看小宁要哭的样子,拍拍小宁的肩膀说,不要急,赵宁同学,你很努力,是同学们的榜样,能解决的我们一定会帮你解决的,看你这两年多进步多大,你自己想想……
书记又凑过来说,想想刚进校时,你全身的衣服都是补丁,整个人像个小老鼠一样,我都觉得很震惊,从来没见过那么可怜的学生,现在你看,不但学习超好,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主任又插话,自我保护能力还越来越强……
看人可要看准……书记补了一句
以后不会再有了,小宁不好意思地含着泪笑了。她知道他们是指她被王唐造谣和打王唐的事。书记和主任一定从班干部那儿知道她这一年来越来越嚣张了。
小宁向书记和主任躹个躬,说,那、那谢谢主任和书记了。
她出了书记办公室,心里却灰灰的。好几天都学得不入心。她不知道这样学还有没有意义。但她还是很感激主任和书记,他们从来没为难过她,还给她很多帮助。
千冢说,小宁这样讲倒不是刻意粉饰太平,她遇到的领导大部分真都挺好。还是因为她不惹事,虽然很多人看不惯她,但她倒是不害人,她是自己性格问题,让人不舒服而已。从人类社会来讲,权力人类社会的产物,不是说有权力的人都坏,而是有权力就有腐败的可能。对于小宁来说,她那儿没有腐败的可能,反而是同情更多。一是不给领导惹麻烦,二是又按体制的要求不断努力,且不断给领导争光,增加政绩,当然受领导欢迎,何况她对做官没一点兴趣。她对比她高的人都没有威胁。就是说她很安全。
夫唯不争。
第 111 章
老子的“天地不仁”之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见《老子》第五章,这一句在历史、政治、文学及影视作品被大量引用,很多人都把它解成对天地的痛恨,以为是说,老天太不仁慈,才给人间制造了那么多惨剧。不只是中小学生,不少大学生甚至是某些学者和名人都在犯这个错误。
著名画家、散文家木心的《木心讲老子》(《文学回忆录》)中把老子的这句话解为对天地的诅咒:儒家“天人合一”,“天命不可违也”,独有老子,一上来就拆穿把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叛逆的气势好大!当然,奴隶们不服,反问道:“那么圣人呢,圣人是最仁的呀。”老子立即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种解释明显是把天地和圣人对应“瞎眼天地”和“残酷暴君”。木心老先生的才华与文笔很让人佩服,他的散文造诣非常高,能和他相比的人不多,但他在此处明显曲解了老子的本意。木心由自己的经历,把老子看得过于愤世嫉俗,其实老子是豁达的,一种超宇宙的宏大。,明以不言与无言之玄义。(以下删除886字)。
本篇中木心还直接说老子出关是自杀去,实际不是,老子是去寻找真正的归隐之路。据考证老子西出中原(河南)辗转多年到了甘肃临洮附近定居,现在那儿还有很多李姓家族,就是老子后裔,基本可认为老子是陇西李氏始祖,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到陇西认祖。老子的出关是真正的归隐,他去的都是蛮荒之地,不像某些人在城市附近归隐,目的却是等候王侯的召唤,诸葛亮就是代表,刘备三顾隆中,居然能当天来回(实际是在襄阳城外20里,骑马一个时辰不到),那还叫隐居?谁敢出关找老子去?恐怕来回几个月都不够,而且步步危险,随时可能失去生命。当然,这样说不是不尊敬木心先生,而是他的曲解不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就是儒道两家,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进,一个退,所以中国的文人向来达观,条件好了就是儒,条件不利就是道,苏轼是最典型的一个,有条件就努力为百姓造福,比如苏堤,被贬到底就游山玩水写出了几乎是最好的词和文,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和《赤壁赋》,都极具道家意味。樗木归一,小国寡民与内圣外王皆可算是天道之存在。(以下删除1561字)
这儿且不多说。
老子的“道”,其关键点在于“无为”式的超脱。曹魏时期王弼版《道德经》在此句下注解为“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中华书局第13页),意思是天地无为,自在自为,不需要讲仁。所以,“不仁”要和“无为”相应和,而绝不是在诅咒天地。首先要明白“仁”是从哪儿来的。
这个“仁”实际是孔子的那个仁。《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后来被孔子发展为与统治相关的道德范畴,提倡“仁爱”“仁政”,《论语·颜渊》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亲亲为人。”《孟子·尽心下》说:“仁者,人也。”
从老子看来,“仁”变成一套统治理念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