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段阅读_第 70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是内陆暴富的那帮企业家和公子哥。

    每一个品牌都有自身的生长轨迹,自己的出现,带动阿尔达汗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丽娃游艇的成长路线图。

    它,在自己这些人的手上,还能如记忆中那样辉煌吗?

    卢灿可不敢保证。

    阿尔达汗家的院子,卢灿还是第一次来,四处打量,这里充满伊斯兰建筑风味。

    大厅顶部为穹顶,开有琉璃天窗,其门窗也是券拱形式,贴近墙壁中线和转角的位置,都会竖有一根圆形罗马柱,很有韵味。

    四壁悬挂着几幅清真毡毯,绘的是《古兰经》中的故事。

    其中有一幅很有意思:一位虔诚的教徒,双手掬捧,正在虔诚的礼拜,他的肩头,有两尊形象的面容,一慈善和祥,一凶恶凶狠。

    这是穆斯林对人xing的自律与警惕图示——穆斯林相信每个人的双肩上都有一善一恶两位使者,记录着人一生中有意无意行下的好事和恶事,并成为人们来生命运的因由,由此穆斯林会时刻自觉自律。

    卢灿的眼睛并没有在这份充满警示xing的毡毯上停留多久,而是落在它前面一尊香炉上!

    伊斯兰不供奉神像,但有时会在斋戒时,燃上一点香料,让自己更平心静气的去感悟真主的存在。

    这尊香炉,就是焚香所用的炉子。

    铜炉很古朴,包浆厚重,冲天耳,三足。虽多日未擦拭,不改其幽幽古色。

    这尊炉,很合卢灿的眼缘!

    第282章 妙吉敖兰

    不用细看,其炉壁边角的伊斯兰回文,就知道不是正宗宣德炉。

    正品宣德炉,已经快成卢灿的梦魇了!无论是台北还是香江,他打听过无数次,也鉴赏过无数次宣德炉,无一例外,都不是正品宣德炉的款型。

    是的,卢灿鉴别宣德炉,有其独特方法。

    收藏界对宣德炉最常见的认知是“宣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因此很多人从炉色、炉质来鉴定。

    卢灿的鉴定,除了参考这两项,最大评判根据是炉形。

    《宣德鼎彝谱》,八卷,明代吕震撰。这本书中记载,正品宣器器形仿自宋代的《考古图》和《博古图录》。也就是说,非这两本书上的香炉炉形,一律不是正品宣德炉!

    顺便说一句,这本书的编撰者吕震,正是负责正品宣德炉打造的宫廷御匠头头!在宣德炉的炼制工程中,吕震是正牌的技术领导人,而吴邦佐只是管理官员。

    至于美国学者伯希和认为《宣德鼎彝谱》这本书是伪作,其依据是杭世骏(清代收藏家、史学家、文学家家)所献《宣德鼎彝谱》为八章,但后世文本为十章。

    简直是胡说八道,不忍直视。

    后世证实,《宣德鼎彝谱》这本书,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征明长子,书画家文彭的《清白堂记》中。而文彭生活年代,距离成书的1428年,不过区区六七十年的时间间隔。

    清白堂是文彭老先生的藏书楼名称,老先生为了藏书,专门找于谦的后人借来抄录的。于谦就是那位铁骨铮铮的宰相大人。

    于谦从哪儿得来的副本呢?他是在1436年担任礼部祠曹主祭官时,找这本书的另一位编撰人,太监吴诚那里借来,并抄录的副本。

    所以,鉴定真品宣德炉,不仅要看铜色、光泽、材质、年代,更要看器形!

    卢灿见过不少宣德炉,可惜,全然对不上。

    至于市面上盛行的“崇祯皇帝毁宣炉炼铜钱以充国库”的说法,卢灿同样有疑义。

    明代国库确实很空,崇祯皇帝也确实禁止官窑烧制以俭国用,但说到毁炉,疑点众多。

    其一、能炼多少钱?

    宣德炉仅炼制三千尊,扣除历年来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外,传到崇祯朝,宫内还有多少?

    估计不足一千尊!这一千尊小铜炉,能炼制多少铜钱?不到两百贯!

    为了区区两百贯铜钱,崇祯皇帝会毁去这些“祖上传下来的精品铜炉”?

    如果是真的,那只能说崇祯脑袋被驴踢了!

    其二、为何不选择其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