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段阅读_第 19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完全想明白,白天卢灿的行为就是做戏,只不过他将自己也框进去了。

    “哦?说说,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刘作筹拉住他追问。

    吴汉文只得一五一十的将今天的事情,复述一遍,基本复原了当时情形。

    “你呀!做金融这么多年,不知道慎言二字?”刘老听完后,直接就批评开来,“那卢家,五年前出了一次事故,卢小子的父母及祖母,都在事故中去世。你提及别人的过世父母,他自然不会高兴。”

    “啊呀,我是真不知道呢。”吴汉文摸摸额头,汗都下来了。确实,老上司教训的是,自己忘记了慎言这一教训。

    “可是……那小子,也太能演了!”

    “是啊…没想到老卢,竟然还有这么个宝贝孙子!真是有意思啊!”刘作筹摇头感慨。

    第79章 师门北支

    书房条形案板上,摆放着几个小盏,还有一盆清水,浸泡两把小排刷。台案上还放置着一大一小两把镊子,一薄一厚两柄小刀,一把铁质蒸汽熨斗,还有一根加长的擀面杖,两根细长的筷子。

    这就是卢灿所有的揭裱工具,其中,小盏中是他自己配制的溶yè——防裂溶yè。

    装裱不容易,揭裱更困难。

    一笔道人,不知道真实姓名,但肯定是师门长辈。

    自己有幸两辈子都与玖宝阁结缘,卢灿还是非常尊重这段缘分的,在他心底,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都将自己看成玖宝阁的人。那么,一笔道人就是他的长辈。

    虽然这位老先生的书法和绘画都不算顶级,但他也不打算毁了它。师门即便是分为南北两支,估计也没多少传人。每一件师门作品,都值得善待。

    善于书画作伪的名家,临摹很牛,能做到纤毫毕现,但要让他创作,并不会比普通绘画者强多少。为什么会这样?这是行业属xing决定的。

    专业的书画临摹者,不需要有自己的创作思路。有自己想法的临摹者,其实是不合格的。

    卢灿在古伯手下时,就曾经练过很长时间的横平竖直的字体架构,但从未练习过字画的整体结构。

    重新检查一遍工具后,卢灿在条案中间,又铺上厚厚一层棉布,再拿出那幅一笔道人的《望罗浮》。

    这幅竖幅,采用京裱方式。

    京裱源于苏裱但又另有特色。

    清初,书画装裱水平以苏州为最,尤其是秦长年、徐名扬、张子元、戴汇昌等人,更是名噪一时。乾隆年间,清廷内府藏有历代帝王像若干,急需装裱,向江浙征调装裱高手,苏州巡抚保送秦长年等四人赴京承担此事。

    秦等人根据北方气候、环境及人们的审美情趣,精心创造了独具一格的京裱款式,受到多方好评。秦长年等人因此成为“京裱”的创始人。

    京裱的主要特点是:裱件厚、重、平、直,色彩艳丽辉煌,用料高档、款式潇洒大方。舒卷之间,当当作响。

    京裱华贵,眼前这件作品的装裱,可能因为环境的关系,并没有过多使用丝绸、檀木等贵重配件,但裱件依旧有着宽边、厚底、使其平直等诸多京裱特征。

    用镊子和刀片,沿着天地轴的胶边处,一点点的剥开,打开天地轴,露出圆松木轴心。

    取出圆松木,这幅画装裱使用什么样的底衬,胶边多少,压厚多少,什么胶质,边衬几层等等,基本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拿起小排刷,先很细密的走一遍边裱部位,使其微微润湿。

    再度拿起一块棉布,蒙在画的表面,卢灿含了口清水,呈雾状的喷撒在棉布上。然后cāo起蒸汽熨斗,如同烫熨衣服般开始隔着棉布烫熨画卷。

    这是揭裱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蒸汽烫熨。

    蒸汽熨烫非常考验一位揭裱师傅的功力——既不能让画面过度湿润,也不能温度过高,让画面纸质硬化。

    卢灿放下蒸汽熨斗,用手掌沿着棉布摸了一圈,感觉还是很满意的。

    等了三四分钟,再度将画面表层的棉布揭开,此时,装表材质和画面已经湿度相当大,因为高温作用,装裱边角已经开始有微微的分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