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25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无他,永乐帝带着数量严重超额的军队到草原拜访邻居而已。
    距离猛虎下山,永乐帝杀出边塞只剩不到四年的时间。这意味着,马哈木和鬼力赤的幸福日子可以从后向前倒数了。加上孟清和这个变数,可以想见,草原邻居们的日子,将会何等的丰富多彩。
    在那之前,孟清和还得想办法进一步完善火铳的制造工艺。大明的新式火铳火炮,也需在他处战场检测一下威力。
    有幸被选中的试验场,正是安南。
    第一百六十四章 威慑
    永乐四年元月辛酉,一支由五辆大车,百余名骑士组成的队伍,由北迤南,飞驰在官道之上。
    马上骑士均着朱红对襟袢袄,腰挎长刀,背负长弓硬弩。
    为首的数名骑士,单手持缰,单臂撑旗,亲王旗及五行旗在风中烈烈飞扬。
    惊鸿一瞥,气势惊人。
    路过驿站,队伍并未停歇,只有队尾的三名骑士下马,吩咐驿卒灌满水囊,有现成的干粮全部送来,随后丢出一个钱袋,翻身上马,打了个呼哨,紧随前方的队伍飞驰而去。
    “天爷!”
    驿卒捧着钱袋,嘴里念着老天,呆呆的立着,仍在状况之外。
    不过是些热水和干粮,竟然还给钱?
    驿丞也被惊动了,快步跑到驿站门前,单手搭在额前,望着远去的队伍,咂咂嘴,看这架势,莫非是哪位进京的藩王?
    没有亲王辂,也没有亲王仪仗,该是王府官属进京朝拜。
    在驿站中歇息用饭的众人,此刻多在谈论这支队伍。
    “人都说北疆边军骁勇,对上一两个鞑子不在话下,我还以为是虚话。亲眼所见,才知不是虚言。”
    “如今汉王和赵王都在北边,顺天府有定国公镇守,魏国公练兵,大宁城有兴宁伯,甘肃宁夏辽东等地都是将官骁勇善谋,兵强马壮,鞑子连谷草都不敢打了,生怕来了就回不去了!”
    “此言当真?”
    “我还能骗你不成?自今上登位,北疆诸地早已今非昔比。见兄台面善,在下方多说几句……”
    说话的是个一脸书生气的中年人,因事坐罪被谪云南,后因精通算学再被举荐,此次是到顺天府大兴县任主簿一职。想起赴任前同僚亲朋脸上的欣羡,不免更加得意。
    顺天府,龙兴之地!
    朝廷早有迁都之意,南北两京,谁主谁次,聪明人都能猜到。
    翻阅永乐三年至今的朝廷邸报,除了外邦使臣朝贡,应天基本没多少好事,不是这个被抓,就是那个被贬。前段时间,高皇帝的女婿,今上的妹夫,驸马都尉都被人推桥下淹死了,还同锦衣卫扯上了关系。好不容易消停一阵,礼部尚书又被锦衣卫抓了,罪名一抓一大把,贪污受贿,纵族人行不法事,欺压乡里,最低也是充军流放。
    反观顺天,虽是边塞之地,却频传佳讯。
    荒田开垦,粮食丰产,互市繁茂,接连有草原部落归附,辽东女真来朝。
    天子派遣两个儿子到北边就藩,令定国公镇守北京,又派魏国公到顺天练兵,加上异军突起的大宁城,对北疆的重视可见一斑。据言,大宁虽比不上金陵等地的繁华,边民和归附牧民的生活却日渐富裕,一天三顿,顿顿吃饱。
    “听说大宁城中连乞丐都见不着。”
    “真没有乞丐?”
    “真没有。”
    外人不解其中缘故,唯一能给出答案的,只有大宁都指挥使司和临时设置在城内的兵仗局。
    在某个红毛的刺激之下,杂造局和兵仗局里的工匠都爆发出了巨大的工作热情。
    工坊规模不断扩大,新产品陆续上马,人员缺口自然越来越多。
    没有手艺?不要紧,当杂役。
    是民户?呔!是民户不好好种田,四处闲逛,偷鸡摸狗,先到局子里干两天杂活,劳动改造。视情况决定放还是不放。
    杂造局内,佛郎机炮和火绳枪是主打,改进冶铁工艺有了一定成果。随着技术的熟练和材料的完善,有工匠在鸟铳的基础上造出了短铳,另有工匠认为火绳枪的点火装置过于不便,做出了自动点火装置,甚至提出了遂发抢的概念。
    虽然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理论和工艺都不成熟,大明工匠的研发和动手能力还是让孟清和大吃一惊。
    认真想想,其实他才是土著,这些作坊里的工匠才是穿越来的吧?
    兵仗局得到鸟铳的图纸,如获至宝。
    白彦回立刻给皇帝打报告,同孟清和的奏疏前后脚抵达京师。
    靖难中,燕军在南军的大炮和火铳面前吃过大亏,李景隆用火炮围困北平,盛庸组织的火器队差点为朱棣的人生提前划上句号。
    血淋淋的教训不容忘记,对火器能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朱棣和手下的一干武将都有极其深刻的认识。
    武力强悍,不错。
    武器强悍,更好。
    两强合一,并驾齐驱,不说天下第一,也是想揍谁揍谁,想踹谁踹谁。
    大宁进献的佛郎机炮让朱棣眼前一亮。白彦回和孟清和描述的火绳枪,更是让朱棣呼吸加快。
    永乐帝搓着双手,兴奋得在大殿中转悠。
    如此犀利的火器,如果大量装备军队,甭管北边的南边的,地上的海里的,通通洗净脖子,等着挨宰吧!
    谁让咱手里有枪,家里有钱!
    白彦回上报制造火绳枪同时,对兴宁伯的忠义之心大加推崇。并言,大宁杂造局所造火铳皆一一造册,同运送到大宁的铁料火药完全对得上号。从侧面印证,兴宁伯私造兵器,意图不轨,纯属污蔑!说这话的人才是真正的小人,奸佞!
    被宦官斥为奸佞,不知在诏狱中的礼部尚书会作何感想。
    朱棣却是连连点头,没错,这些没事乱蹦跶,见着好处就上,吃不到嘴里也要膈应一下旁人的,才是该下狠手料理的对象。
    于是乎,锦衣卫的业务指标蹭蹭向上飙升。
    不出半个月,李尚书的狱友增加十数人,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屡试不爽。
    不愿见锦衣卫过于嚣张,也为探一探皇帝的口风,浙江等道监察御史充任领头羊,将已经下狱的礼部尚书和隆平侯张信捆绑弹劾。
    图谋不轨不成,同样的借口用多了,大家都嫌烦。
    贪污受贿也不成,下东洋的船队回来时,领钱的队伍中不缺隆平侯的身影。
    御史们统一口径,弹劾两人上班迟到,下班早退,遇上祭祀天地这样的大场合,最后才到,只比天子早一步,丝毫没有敬谨之心。
    “此辈不加惩戒,无以肃群僚。”
    李至刚已经进了诏狱,囫囵个出来的可能性不大,好坏已经这样的,用他来试水最好。张信在靖难中立有大功,没他报信,天子连北平城都出不来。但比起朱能等人,张信不善于带兵,手里没兵权,算是半个富贵闲人,一样是个好对象。
    如果陛下重惩,张信必定逃脱不掉,届时,武将不出头也不能保持沉默。
    若是轻轻揭过,事情更好办。同样的罪名,不能办一个放一个,身为大明的最高统治者,总要一碗水端平吧?
    当然,众人的目的不是将李至刚救出诏狱,而是以此为借口,限制锦衣卫的行动。
    严格点说,是为了自保。
    今天抓了礼部尚书,明天抓了翰林编修,后天抓了兵科给事中,大后天抓谁?洪武朝的清扫六部行动又要上演?
    会不会因此让李尚书由充军变成砍头……总之,这不重要。
    弹劾大宁一事再没掀起一点浪花。
    朝大宁伸手,随时都可以。被牵连进六部贪墨一案,才会真的要命。
    钱重要,命更重要。
    朝堂之上,众臣慷慨陈词。
    锦衣狱中,纪纲站在李至刚的囚室前,将朝廷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没有任何添油加醋的道出。
    身为当事人,李尚书当有知情权。
    说完,纪纲嘿嘿一笑,“想不到,真想不到,比起堂上诸公,卑职要学的地方相当多。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啊。”
    李尚书哭了,一边哭一边捶地,伤心得无以言表。
    纪纲吩咐,今天给李尚书备壶酒,下酒菜送两盘。
    “一醉解千愁。”
    跟着纪纲的两名校尉板着面孔,只以眼神交流。
    “这样就哭了?太禁不住打击了。”
    “所以佥事才说咱们要学的还多。”
    “不动鞭子就能把人打击成这样,应该学习,值得佩服!”
    “佩服!”
    李尚书在牢里借酒浇愁,醉后抛却斯文,红着眼睛跳脚大骂,都是一群混账xx蛋!
    杨铎没再让纪纲提审他,当天给宫内递了条子。隔日,皇帝对张信和李至刚的处置下来了。
    隆平侯罚俸半年,闭门思过一月。
    前礼部尚书李至刚涉贪墨一案,继续交由锦衣卫审理。
    表面看,处置很公正。
    实际上,张信不过是被弹了一指头,李至刚面临的却是巴掌宽的大板子,缓刑期过去,板子落下的力道会更大。
    张信闭门思过了。一边思过一边感慨,当年冒着巨大的风险给今上报信,果然是英明之举。
    李至刚在诏狱中凄风苦雨,最后的希望已然崩塌。
    杨铎再一次坐到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大堂之中,大红的御赐麒麟服,黑色绣着银边的幞头,单手支着面颊,指尖擦过眼角,隐去了嘴边的一抹冷笑。
    锦衣卫的驾帖很快送到了刑科。
    刑科都给事中面色惨然,左右给事中站起身,任凭词锋如刀,也拉不慢锦衣卫抓人的速度。
    南京城内,一片肃杀。
    这种气氛之下,北边来的一支队伍停在京城北门之前,汉王府左长史汪原令护卫打出王旗,交出路引,下马入城。
    “立刻给赵王府递帖子。”
    队伍抵达的日期比鸿胪寺预期的早了数日,好在京城赵王府和汉王府都已竣工,赵王正在京中,鸿胪寺卿只需派人走个过场即可。
    朱高燧看过朱高煦的书信,询问汪原,“汪长史,五辆车上的东西都是大宁带来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