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1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普通人家没有年年办寿的习性,只出生、白日周岁,逢十做寿,开春前是周兰钰的生辰,在年前就是宁父宁秀才的生辰了。
    他明年就五十大寿了。
    这些年不止宁父的头发白了,连陈氏的头发也白了不少,其实倒也正常,连喜春自己,如今也是快到而立之年了,她出嫁十余年,也早就不年轻了。
    往昔还在村里时,曾于她交好的那些,如今喜春都认不出来了。
    陈氏这些年过得舒心,先问过了他们府上周嘉科举的事儿:“你们嘉哥儿听闻学问出众,这回指不定能考中进士,往后留在盛京做官,这门庭就不一样了。”
    喜春道:“还不知道呢,盛京那边还没消息传来,我们子仪也是学问出众的,如今也是秀才公了,往后举人进士也是能考中的,娘你就等着享福吧。”
    “是,我说村里难得出了个秀才,跟他们说办一场喜宴,结果都说再等等,至少得等到中了举人以后,也不知道是这个世道是不是不一样了,我记得当年你爹中秀才,好家伙,那也是十里八乡来贺喜的,摆流水席都摆了三日呢,现在秀才公不值钱啦?”
    周家这边考中秀才的也没办,周嘉这个举人更是早早就放了话,他要考中进士才办,要在城中大摆流水席三日。
    喜春这回是过来跟几位兄长商议明年宁父五十大寿该如何置办的问题。
    寿宴在何地办?办多少桌?是什么规格章程都要先商议妥当,逢年过节正是家里人齐整的时候,等过节开春后,出门的出门,想商议都找不到人了。
    地点要看宁父的意思,他还是想回村里办,在自己老家办一摊。
    “其他的呢?”
    几兄妹坐一块儿,很快也商议妥当了,在宁家村办,请县里的大厨去做流水席,请戏班子去唱上几日,宁父爱听书,还请了讲书人,请人去得安排地方,供人饮食住处,都得提前安排好。
    做寿,他们小辈要送寿礼,这也得提前备好,他们几房人呢,各房请的人先列个数出来,汇到一处。
    余下的做寿要的采办的就等快到了提前采买。
    喜春只回娘家住了小两日,他们一家几口各有各的忙,喜春带着婳婳跟陈氏跑上跑下的,周兰钰跟着表兄们玩,周秉陪着宁父下棋品画,两个人为了一副画的评还起了回争执呢,到走那回,宁父都没给周秉好脸色。
    回去的路上,喜春还笑话他:“都一把年纪了,你们两加一起都快百岁的人了,一副画还争论大半个时辰,也是闲出来的。”
    “你等着看吧,老爷子现在就跟着老小孩一样,他能记你一年的,明年做寿他都能拿出来说呢,还要拿出来叫别人点评一下,证明你的观点是错的。”
    周秉抱着闺女:“早知道我就不跟他争了。”
    作者有话要说:  ~
    ☆、第 131 章
    周秉这些年已经重拾了当年爱品画的喜好来, 如今除了在家给几个孩子布置些关于学问上的事儿,就是出门品品画,带着小闺女出门玩, 父女两个常常玩得一身脏回来, 好玩呢,回头婳婳又扭着叫爹带她出去玩。
    为甚不叫娘呢。
    喜春要叫她学学规矩。
    她这么小点,喜春也不求她的规矩有多规范, 只是普通的姿态总是要有的,她要婳婳学,这丫头被她爹跟哥哥和几个叔叔们带野了, 去外边疯跑她倒是高高兴兴的, 一叫跟着嬷嬷们学一学规矩就不干了,还没怎么样呢, 先哭。
    她一哭, 周秉跟家里的郎君们就不干了, 好像喜春这个亲娘是什么大恶人似的, 纷纷跟她说什么, “婳婳还小呢, 以后学也来得及。”“我们家的妹妹,就是不学也不碍事。”
    ...
    喜春都想把他们脑袋里装的水给抽干, 看看是装的水还是豆腐, 还不学也没事,他们不进学去看看,那就是文盲!
    冠个词儿就叫目不识丁!
    郎君不识字叫目不识丁, 女子不懂半点规矩就叫毫无教养,这两个词儿都不是甚好话的,他们还能说出不学的话, 喜春有一个来一个的骂了,得亏她还在呢,她要是不在,还得养个混世女魔头出来的。
    最后商议的结果是每隔两三日学一小会儿规矩,从走路、姿态,用食,各个方面都有嬷嬷在旁边小声提点,请来的嬷嬷不是那等严厉的,最和气不过了,又有耐心,做出来的仪态跟行云流水一样,婳婳这么小点也是分得出好坏的,有嬷嬷们在,她跟着学也能学个好出来。
    那些习惯不知不觉就改了,但这小丫头记仇呢,还觉得娘逼她学规矩不高兴,只粘爹,不粘娘。
    喜春也没功夫跟小丫头斗法呢。
    周嘉那边的成绩早该到了,只今年大雪封山早,不止是河面儿,连官道都封了好些,连带今年的气候都降下来了,早早就穿上了袄子。
    冬日开始是石炭买卖最红火的时候,炭司前年换了人,如今上任的大人是世家出身,许是知道周家在盛京有关系,也没为难,还是按往年的章程给他们发了船,赶在河面结冰前,一船船的石炭运到了码头上。
    快年节了,报信的终于来了。
    周嘉过了会试,还在殿试中脱颖而出,被当今钦点我探花郎。
    据说游街打马那日,盛京城的小姐们纷纷朝他献花,还问他有无妻室,周嘉虽无娶妻,却是有了定下亲事的女子,过不久就要成亲了,对他有意的女子只得黯然退场。
    衙门敲锣打鼓到了府上时,很快就传遍了城里城外。
    喜春他们心里都有数觉得周嘉能中,却没想过他能取得耀眼的成绩来,探花郎,他们周家也是出了探花郎的了。
    有喜的,自然有忧的。
    李家那边得了信儿,原本就眼红李晴晴跟周家定下亲事的人家纷纷说了,如今人周家公子是高高在上的探花郎了,人家要娶那也是娶那些门当户对的小姐了,谁还要去一个村姑?
    这种话说多了,连李家都担忧得很,生怕周家明日就来退亲了。
    李家娘子甚至还跟李晴晴说,叫她去周家走一趟看周家是什么意思:“这一日不定下来,我就一日不得安生,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这成还是不成,你们如今可不比我们以前,现在退了亲,凭着咱们家姑娘的容貌性子也能找个好的。”
    李晴晴还没去,周家先送了礼来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他们还当真没有重新给周嘉寻摸个妻子的打算,李晴晴再是不显,好歹也是知根知底的了,要是再换个高门媳妇进来,不说知根知底,这府上的安宁就不能保证,何况他们连人都不在京中,这婚事也无从谈起。
    别说他们没想过要为周嘉在盛京里寻个妻室,就是盛京那边只怕都没想过。
    另一个忧的就是周兰钰叔侄几个了,这位大叔叔的起点太高了,周秉他们都没说,他们就已经感觉到无形的压力了。
    周嘉那边回不来,只得在年节后返乡,便要回京叙职,他是探花郎出身,要入翰林,若是不出意外,往后便要长居盛京。
    长住在盛京就不只是单单做客这么简单了,要是做客,只居住个几月,住在周府上头倒是舒心,若是长住,这周府上大宅子,难免要磕磕碰碰的,周家这等郎君还好,娘子们则是要长居院中的,处不好,自己心头也不好过。
    周嘉去盛京,这总得先娶妻吧,这新媳妇总是要跟着去的吧?一条条的都要商议妥当。
    周秉的意思,“等他回来把道理说给他们听,等他们成亲后,由他们小两口自己决定住哪里,你呀,他都这么大的人了,你也少操些心在他身上。”
    喜春白了他一眼:“我要不操心,等过年后他回来,成亲这一摊事你们几个来?我来当甩手掌柜?”
    谁家成亲大事都是女主人出面操持,周秉倒是想替她分忧,又怕她以为他在跟她争呢,只得闭了口,不敢再劝。
    周家在秦州府里没几家亲戚,除了喜春娘家就是诸如黄夫人、何夫人这些时常有往来的,这几家一走,就闲下来了,周兰钰几个去寻了黄家的小郎君,一群郎君今日窜这个门儿,明日窜那个门儿的,喜春也不管他们,开了年后的事一堆呢。
    首先就是他们府城辖下的十来个县全铺上了石炭铺子。
    何夫人是年后赶回来的,回来后连何府都没回,笑容满面的登了周家的门儿,门房看她都是老熟人了,把人往里边引,还给何夫人说着吉利话:“一大早树上的喜鹊就吱吱叫,原来是何夫人来了,这年节关头,何夫人多多挣银子。”
    “哎哟,你这话我爱听。”随后就赏了小厮一个银锭子,何夫人风风火火的,她如今连大外孙都有了,照旧没歇下来,一心顾着事业版图,倒是何东家没她这么忙,时不时就回去帮着何小雅带大外孙。
    见了喜春,何夫人还没说完就先露出张笑脸来,喜春也早早得了信,朝她走去,“我们的大功臣回来了。”
    石炭铺子铺满了整个秦州府辖下,何夫人的功劳大着呢,从前笑话他们从城里退回到乡下去的,谁不后悔?
    人这是聪明着呢。
    跟着周家一起干,连铺子都开了十来个了,挣的银子可比在府城里挣得多,周家往下的石炭铺子已经定了下来,不找人合作了,为此没少让人遗憾的。
    但哪家做买卖的不是看眼光的,等别人都成行了再想加入,哪有这么美的事。
    何夫人笑笑,她还谦虚呢:“算不得什么大功臣不大功臣的,我呀,就是想开铺子,谁料就把铺子开了这么多了。”
    如今她可是“东家”了,谁都不会再喊一声夫人,何夫人谈及铺子开这么大,有骄傲自豪,又哪里没有辛酸的。
    女人家要闯出一番成就来,那可比男子难,周东家能随时的歇下去,照顾大孙子,但何夫人不行,她一旦退下去,那想回来就难了。
    “我这是以身作则呢,做给何小雅看的,叫她也跟着我这个当娘的学着点,好在还有点用,现在她在汤县开的那处酒楼,买卖也不错,女婿也是个上进的。”
    就他们家何小雅那一张嘴叭叭叭的,再来几个女婿都压不住她的,这小姑娘从前就是“我们年轻人如何如何厉害”,“我们就敢展露性格”的,一般人都招架不住。
    喜春就笑:“那挺好,如今当初的愿望都实现了,咱们可都能松口气了,大喜事一桩,你来得巧,给弄了个双喜临门。”
    另外一个喜何夫人自然是知道的,周嘉被点中探花郎,不日就应该到家了,“这回你们家可没理由推托了吧?再不办一回喜宴,怕是全城人家都得说你们抠门了。”
    喜春冤得很,明明是周嘉这个当小叔子的不想办,看看,人家都以为是她这个当嫂子的抠门,不往小叔子身上花钱的。
    “少不了你的,除了这喜宴,回头他成亲,还得办一回。”
    周嘉回京叙职的时间离得近,返乡回来要不了几日就要回去复命,喜春就把这两摊喜事的日子都凑到了一起。
    “定好日子啦,什么时候办?”
    “五日后。”
    周嘉后天回来,流水席也是后天开始,他不是说了么,他要是考上进士就摆三日流水席,正好摆完了连摊子都不用收,直接就办喜宴,她请帖都早早发出去了。
    时间都是早早就算计好了的。
    “你们家这可是有点赶了。”
    “那也没办法,朝廷里一共就给放了这么些日子,说给他们这些新入朝为官的一月返乡假,但这路上来回就不短了,还不提得办席宴,等他们到盛京了,这地方安置、人情往来的还要先熟悉熟悉,这点时间压根就不够分的。”
    就这时间,喜春他们甭管是早知道还是晚知道,总归只能这样安排了。
    何夫人也点头:“也是,只能这样了。”
    很快就到了摆流水席的日子,一大早周府门前就摆成了长龙,百来桌的席面,光是做菜的就有几十个,一大早就开始切菜炖菜了。
    等周嘉从盛京到府城里,正好开宴,都没叫他多喘气儿的,被拉着就开始出面了,他心里都要崩溃了,他好歹也是个面如冠玉的探花郎吧,好歹叫他先换一身衣裳再待客啊。
    作者有话要说:  ~
    明天休息呀,不更啦,后天继续更。
    ☆、第 132 章
    李晴晴已经嫁到周家三年了, 她刚嫁到周家就随着周嘉一块儿上了京,夫妻俩来之前得到嫂嫂的叮嘱,先在周府住了些日子, 先在长辈下边敬敬孝。
    李晴晴跟喜春不一样, 喜春进门后被嬷嬷们教导过的,李晴晴嫁过来后时间赶,嬷嬷们都来不及教导她规矩礼仪就随着周嘉上了京, 喜春也知道赶,只能安排嬷嬷随着他们一起走,在路上跟李晴晴说一些。
    刚到盛京的时候, 李晴晴心头很别扭, 哪怕周家人不带眼色看人,但人家一言一行总是显露出不同来, 她一个乡下丫头, 就像闯入了华丽盛大的庭院中的丑小鸭。
    格格不入。
    那段时间李晴晴很痛苦, 但周嘉忙, 她又不好拿这些事去叨扰他, 周家出身富贵, 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因为规矩礼仪而觉得与家里有距离感,他记得嫂嫂初次登家门的时候, 表现得也落落大方, 尤其得祖母喜欢,时常拉着她关心。
    那一段时间李晴晴甚少出门,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请嬷嬷教导她, 生怕她出去后出了丁点错,叫人看在眼里,暗地里笑话她, 整个人廋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周嘉觉得不对劲,问过了人,才把事情理通。
    小两口搬到了外边住。
    房子是周秉早就安置好的,也是一栋五进的大宅子,也是早早考虑到他们如今大了,上京发展后有自己的小家,不跟府上一大家子住在一起。
    李晴晴的局促府上那边也是看得清楚了的,也没留他们,李晴晴隔三茬五过来坐坐,反倒人轻松了许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