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_分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袁绍气得胸闷窒息。什么物伤其类,感同身受,与曹操的“惺惺相惜”——因为换位思考而产生的恻隐之心,全部在这一刻化作飞灰。
    在幕僚眼中,袁绍一会儿惊讶,一会儿惆怅,一会儿正怔忡,又时不时地露出激愤之色,着实古怪的很。
    他对曹操送来的这份密信无比好奇,可当他旁敲侧击地询问,袁绍却是讳莫如深,不愿透露分毫。
    大部分幕僚都明哲保身,在知道密信有异后,杵在原地当摆件,不去触袁绍的霉头。
    唯独田丰性子急,近几个月又因为袁绍的谋事不决而五内俱焚。此时见袁绍因为曹操的一封密信就陷入自己的情绪,把他们这些谋士,把今日的讨曹会议视若无物,他忍耐了许久,终究忍不住犯上道:
    “究竟是各种密信,竟让大将军沉浸若此?”
    他快步上前,趁着袁绍来不及反应,在尚未收回的帛书上看到一句话:“绍好谋无决……”
    激愤不满之下,田丰将心中的感想脱口而出。
    “将军确实好谋无决,否则怎会因为一封普通的密信耽搁这般久?”
    此话一出,其余幕僚皆暗暗抽了口冷气。
    袁绍更是印堂发黑,将目光从那封气得他肝疼的帛书上移开,转向田丰,不辨喜怒地问:“孤好谋无决?”
    田丰早在冲动开口的瞬间便认识到了不妥。袁绍重颜面,他如此直接地指出他的缺点,还附和敌人的征讨之语,岂不是平白让袁绍记恨?
    但是话已说出,再后悔也无济于事。田丰本就是生性刚直之人,说出了实话也不愿违心补救,梗着脖子道:
    “曹操此信,与陈琳所著的檄文有何分辨?几句攻心之语,大将军何必耿耿于怀?”
    “你又知晓什么?”
    袁绍闻言更怒,想到檄文末尾丧乱的诛心之语,他只想将帛书丢到田丰头上,将最后几句的主语更名换姓,替换事迹,全部改成田丰。
    只见最后几句写道——
    “歌曰:寒食夜,衡水边,本初欲升天。一书檄文计谋连,傻乐一整年。”
    “帛书见(现),哭丧面,本初讨人嫌。哭哭啼啼把兵练,兵败倏忽间。”
    “败走远,哪能谝(pian第四声,意:自吹自擂),羞惭把面掩。披头散发意疯癫,回老家种田。”
    末尾还配了一张披头散发疯疯癫癫的小人,扛着锄头到一边种田。
    这个小人的脸边画着几颗毫无诚意的小圆点,应该是所谓的眼泪。小人的旁边还画了个解说的符号,备注了袁绍的大名。
    从开篇引他惊奇,到后方瓦解他的心防,再到最后不发人言,胡言乱语毁他声誉,袁绍的心绪一直被牢牢牵引着,跌宕起伏,惊怒不定。
    等到最后一首怪歌一出,袁绍已然气炸了肺,所有情绪被拉至顶端,被一股巨力用力推出,从高空坠落。
    他用力撕扯白帛,扯成五六段后,愠怒地将白帛扔至地上。
    “立即整军,进攻许都——我要让曹操……‘哭哭啼啼地回老家种田’!”
    众谋臣不知缘由,面色各异。
    十日后,袁绍率军出征。
    第64章狂士楚歌
    袁绍决定出兵的第三日,一首奇怪的歌谣在冀北流传。
    “寒食夜,衡水边,本初欲升天……”
    孩童围绕柳树转圈,一边拍手一边唱着朗朗上口的歌,天真烂漫的孩童没看到旁边成人们倏然大变的脸色,仍在继续往下唱。
    成人们吓得尽失人色,立即向前捂住那些在唱歌的小孩的嘴。
    诸如这般的场景发生在袁绍辖下的每个角落。
    未过多久,绝大部分官民都知道袁绍用檄文声讨曹操不成,被对方一帛檄文气得马上出兵的事。
    陈琳那篇鞭辟入里的檄文所积累的先期优势,随着这个传言的散播而荡然无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