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条跑道
    作者:橙小月
    文案
    一个少年成长小说。
    没有爱情。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
    ☆、楔子
    写在前面:
    其实不是言情,这篇文章做过大的调整,但现在没法修改了。
    本质是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关于热血,关于运动,关于青春。
    写给自己,写给我的少年时代。
    北城是平山省的省会。
    它位于平山省东北角,紧邻着海,素来以宜居闻名。它临着内海,不易发生海啸;又位于华国北部,台风鲜少波及。虽说GDP一类的数据十分惨淡,但它确实环境宜人,风平浪静,历史上几乎没有巨大的灾难乱人心神。每每评选未来养老的十大胜地,北城都能在其中占据一席之位。
    但近年也有不少挑剔的人在本地论坛上指出,北城变了,特别是核心的中城区。老房子拆了大半,只留下一小片因被划为古建筑保护群而得以苟延残喘。房价飙升,尾气污染,购物中心建了一座又一座,与别的城市越来越趋同,也令人越发觉着陌生。
    这些老住户说,北城已经不是他们熟悉的北城。他们的语气带着满满的失落,然后转身而去,留下一个悲怆的背影。
    有人附和,自然也有人反对。反对的人说我们市经济已经烂成这样了,再怎么说也是本省能算得上数的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赶不上人家南江省平均数。倘若还不招商引资,想让我们人人都拿着三千块的工资混吃等死,就是不对。亦有人说,如果诚心想找自然风光,不如去北郊,也没人遮拦,不要坏了经济发展的大好势头。
    北郊诚然保留了北城的一切过往风光,因为北郊本身就是一座大山。山脚下是村落和果园,过了果园到了山口坡上就能看到座寺,名曰碧山寺。至于山上,除了树木草丛还是树木草丛,也不是什么名胜古迹,除了附近爬山锻炼的大爷几乎不会有人去。
    反驳者话里有话,你嫌这嫌那,怎么不跑山里做和尚呢?都是俗人,别放不下这放不下那的,还轮不到你们挑三拣四。
    现下网络上,人人戴着面纱,虚假的昵称和编造的个人简介将人很好地包装成另一番模样。隐私得以保存,但发言也就更肆无忌惮。论坛上这类稍有争议性的帖子都是戾气深重,你一言我一语,掺杂着恶毒的本地骂街土话,当真是吵的昏天黑地,每一方都恨不得把对方生吞活剥了才罢休。
    这样真的值得吗?或者说,有什么意义吗?没人关心。
    这帖子吵了几天几夜,都没下个最终结论。一个周过去,帖子慢慢沉底,大家又就着新的话题“北城一中好还是三中好”议论,吵的那叫一个不可开交,都把之前的骂战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北郊罕有人至。唯有节假日人烟多些,也不是为旅游,而是去寺庙烧香拜佛,为之后的岁月图个彩头。每逢大年初一是香火最旺的时候,经商的一年到头至少也要趁此时来一次。分明不是信徒的也要来布施供养,只求图个心安,愿佛祖保佑他今后能在经济的滔天巨浪中驾风而行,谋得一线生机。
    却鲜有人知,打碧山寺所在的坡上往西走,循着山路一直向上,别有一番天地。
    春意正浓时,山麓上丛生的树木呈现翠绿的色彩。草丛间生着野果,多是青涩的小西红柿,尚未成熟,用衣襟擦擦再咬一口便觉泛酸。脚步停下,静心细听可听闻泉声叮咚,原是一股细流在山间流淌。若是昨夜逢了雨,次日脚下的石板路上那层潮湿的青苔便越发滑起来,行路要特别小心。
    一对打扮得体的中年夫妻正走在这石板路上。雨后空气清爽,偶有鸟鸣。
    女人鞋子打滑,险些跌跤,男人忙扶住她,“小心点。”
    女人定住脚步,轻轻叹了口气,“今天好几次都差点摔地上去。”
    她又低声说了句:“心乱了。”
    男人轻轻拍拍她肩膀,安慰:“快到了。到了就好了。”
    女人点点头,继续随着男人一道前行。
    两人又走了十余分钟。曲径通幽处,终于可见半边黄、半边白的院墙。朱红的柱子耸立,将天顶撑起,柱子已经被风雨剥蚀了多年,除少部分还保持着朱红原色外,几乎与灰白无异,看起来肯定颇有些年头。
    顶上是块琉璃样的牌匾,倒显得新些,中间自右而左书着三个大字:“山云寺。”
    一男一女对视一眼,缓缓步入寺中。似是有所感知,脚步声愈发轻了起来。
    甫入庙中,便闻见高香气息。
    踏入第一进门,两人便看到了往生超度的浅黄色纸质牌位。他们读了一下上面的字,方知这牌位是为了超度在平山省火灾中牺牲的消防英雄。八个人名被工整地誊写在上面,字字读来便觉气氛肃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