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289章 社会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星期四,全国六十几家医院的代表齐聚北京,一起见证研究所科研项目启动。
    这是研究所真正意义上的头等大事,科大医学院杨院长、胡院士、莫怡琳是中方主宾,哈佛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做为美方代表,也在张锦航的陪同之下从美国赶来出席。
    科研项目的启动仪式,简单而又隆重,中美双方的两位医学院院长分别致辞,胡院士代表中方科研项目牵头人做主旨发言。
    “我们研究所今天所做的尝试,也许只是医学科研前进路上的一小步,但却可能成为国际科研合作进程中的一大步,我非常荣幸在这里和在座诸君共襄盛举,也坚信不久之后我们今天所种下的这粒种子,必将成长为参天的大树!”
    胡院士套用了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的话,带给会场内所有人巨大的鼓舞,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出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
    提前安排好的专业摄影师、摄像师,把这一幕幕庄重又鼓舞人心的场面记录了下来,这些影像资料将会成为研究所的珍贵记忆与宝贵财富,为他们今后所开展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启动仪式上午就结束了,从下午开始,为期两天的科研培训正式展开。
    张锦航的培训在先,主要涉及到实验要求这一部分,科研实验涉及到伦理学问题,实验管理问题,入组病例选择、排除,实验数据采集等是他讲授的重点。而许浩所讲内容则要更加详细,涉及到每个具体实验的详细管理制度、沟通机制、数据填写等一系列实验的细节。
    这两天的培训,莫怡琳全程认真听讲,和所有的参加医生一样。以往的工作中,莫怡琳因为在医学杂志社的关系,接触过医学实验,因为每一篇医学论文基本上都是医学实验的结果,所以她对此并不陌生。但真正意义上完整地参与进医学实验,还从来没有过,既然这是公司的一项主要业务,莫怡琳觉得自己有必要深入了解,所以这两天的培训也为莫怡琳增加了知识储备。
    培训之余,莫怡琳也把商州市几家医院的资料拿出来与张锦航一起进行了分析。
    “学姐,你打算把第一家医学中心放在商州?”
    “嗯,h省是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大,病人基数也大。”
    “可是h省的医疗水平在全国排名里并不靠前,相反是比较靠后的。”
    “对呀,就因为它不领先,才是我们的机会呀。”
    张锦航对于商业运作并不在行,面露不解。
    莫怡琳为他解惑,“我们的心脏中心能够在当地迅速崛起,靠的是什么?只能是医疗水平。而能够迅速提升医疗水平的方法,只有靠引进高水平的医生了。当地医疗水平不高,才更能突显出我们心脏中心医生的技术水平,不会形成太过惨烈的竞争。”
    “你是打算外聘专家团队了?那医院原有的医务人员怎么处理?”张锦航心里有些没底,学姐不会是要解聘医院所有的原班人员吧。
    “对他们加强培训,但短期内效果不会大,真正能有所提升怎么也需要三年的时间,所以前三年,心脏中心必须要靠外来医生支撑,原班人马辅助。当然这些国内外知名的医生只过来出诊、手术、查房,并不真正属于这家医院。”
    “这样会不会给中心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张锦航也想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和解聘所有医护人员再重建一个科室相比,这个社会影响更小一些,也更容易得到院方和当地主管部门的同意,所以这些经济上的代价是必须要付的。”莫怡琳在心中充分权衡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纯只注重经济效益,在他们这个项目上是行不通的。
    “原来是这样。”张锦航陷入了思考。
    “锦航,不仅是心脏中心的事情,你的科研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我们的临床实验在进行的过程当中,如果参与的企业或科研单位经费充裕,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不容小视,这是我们在实验结果之外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
    “我明白了,学姐,以后在实验方案选择的时候,我一定会把这一项社会效益考虑进去。”张锦航有些激动,这是他身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与生俱来的对病患的悲悯,那就是以患者最终受益为永远的治疗原则。
    “好,不忘初心。”
    莫怡琳笑了,其实并不是每一位医者都能不忘他们进入医学院时,所宣誓过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但她相信她所选择的伙伴们会!她也会要求参与她的科研与医疗的每一位医者把这一宗旨贯彻执行。
    “国内的医疗大环境不好,所以我们更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我明白了,学姐。”
    “以后我们的心脏中心要开一些患者教育的公益课程,帮助病人做好慢性病管理,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医患关系,不用把医生都想成‘大白狼’,避免因为专业知识不对等所产生的各种误解。”
    “还要做这些事?听起来挺有意思。”张锦航不在临床一线,有些不解。
    “给你讲个笑话吧,我认识一位非常著名的外科医生,他跟我讲,每个病人都拼命要给医生送红包,仿佛医生收了红包就会认真做好手术,不拿红包他就会敷衍一样。”
    莫怡琳笑笑,接着说:“这位专家的原话是,‘我真的做不到让病人遭受到足够的痛苦,又能把病灶切除!’一旦进入手术,医生便处于亢奋状态,满眼只有病灶,他会尽其所能把手术做好,至于手术效果,那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并不一定以医生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后来呢,这位医生怎么处理红包问题?”张锦航有些好奇。
    “为了安患者的心,他还是在手术之前把红包收了,但在患者康复出院那天,让护士长又把红包原封不动地退还给了患者和家属。这样既安了患者的心,也全了他自己的心。”
    张锦航听完之后陷入了思考,他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考虑科研和医疗的社会问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