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7
边人炫耀着。
“吆,不错啊,比我这边的要大,我这边最大的也才一斤。”
“可知足吧,在这时候能长成这样,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真是可惜,要是先前我们多种点,一人不得分个上百斤?”
“这能怪的了谁?还不是咱们先前不相信这土薯真的能种出来?”
“这话听起来怪不中听,不过想想还是有道理的。这会子后悔也晚了,还是赶紧把地里的土薯刨出来,然后分到咱们手里才是正经事。”
结束了闲聊之后,村民们干活愈加卖力,只用了两天,便把土薯全部收回来。在麦场称重之后,赵毅把产量说给了大伙听:“咱们村种土薯的地方约有八十亩,现在称完一共六万四千两百多斤,约合一亩地八百斤。咱们村共有村民一千五百多人,分到每个人头上也有四十斤左右。”
等赵毅宣布完这消息之后,村民们先是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在经过短暂的静默之后,发出了强烈的欢呼。一亩地有八百斤的产量,跟红薯也差不多了。但红薯,他们一年只能种植一次,还不能满足他们日常所需。
但土薯不一样啊,这种寒冷天气,贫瘠地块都能有这种产量,那换成土质更好的地,光照温度更合适的时机,土薯的产量还是能再涨一涨的。就算上面不承认土薯这种粮食,但没关系,他们认可啊!只要把上头要求的农作物种完,剩下的地都可以种土薯,他们的口粮有救了啊!
虽然平均分配每人约有四十斤,但事实上还是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不可能就这样平均分配下去。
花费了一天的时间,把刨出来的土薯经过整理,把那些不太好的土薯下发到村民手中,而那些完好无损的土薯,则要成为种子,等待下一次被种植。
经过村委的共同决定,这次土薯的分配如下:男同志们每人四十斤,女同志们每人三十五斤,老人和孩子每人三十斤,剩余的粮食会留做备用粮和种子。这也是因为体力不同的缘故。因为赵毅曾经让村里人保守村里土薯种植的秘密,所以不用担心有人会把粮食拉走,大部分土薯都会变成村民们的口粮。
腊月二十七这天,清泉村的村民都起了个大早,把家里盛粮食的地方打扫的干干净净,那些篮子、簸箕啥的也都洗刷好了,就等着今天分粮了。
在村里的麦场边,早有村民们在排队,不同于以往被强制排队,现在都是村民们自愿的,越早排队,就越早轮到自己分粮,这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户主赵大有,家里有六口人,一个老人三十斤,两个男劳力四十斤,两个女劳力三十五斤,一个孩子三十斤,共计两百一十斤。没问题的话,在这边按个手印。”村里的会计坐在小桌前,核对着每家的人数和粮食的数量,也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从早上到现在,这都一个多小时了,还没喝上口水,嗓子都有些哑了。
“没啥问题,都在家算好了,就是这个数。”虽然赵大有算不清楚这个数量,但他请人帮忙算好,只要数目能对起来,那就是正确的。不得不说,劳动人民还是有自己的智慧的!
“行,既然没啥问题,那就在这边按个手印,然后到后面领粮食就行了。”会计干脆利落道。
“哎,好,好。”赵大有很是兴奋,按完手印,就去后面领了属于他们家的两百一十斤粮食。拎着手里沉甸甸的粮食,赵大有的心才算到了实处。
“爸,这就是咱家的粮食啊,比秋收分到的口粮多多了,今天总能吃个饱饭了吧!”这出声的是赵大有的儿子,赵满屯,今年刚满二十二岁,结婚两年,有个儿子。自秋收后,家里就一直喝薄粥。这玩意不抗饿,喝的他脸色都发青。看到发下的土薯,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吃顿饱饭。
“能,今天回去,就让你妈把土薯蒸上,家里还剩下点玉米面,让她蒸几个窝头,配着土薯,咱们好好吃一顿。”儿子饿得难受,赵大有看的也不忍,现在有了粮食能撑到夏收,偶尔吃一顿也不打紧。
说完话,父子两个就扛起麻袋,欢快的回家了。往常可能还会嫌弃土薯重,但只要一想到这些土薯都是自家的,赵大有和赵满屯两人就恨不得再多背两麻袋粮食,哪还管重不重的问题。
分粮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才算完,村民们拿完分到手的粮食都欢喜离去,只剩下赵毅和会计几个人还在坚守岗位。不过他们辛苦也是值得的,今天都有加班费的,而那所谓的“加班费”就是土薯了,一人十斤土薯。这也是活计辛苦,却没什么人抱怨的原因。
今年已到尾声,还有三天就要过年了。往年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外出置办年货,张灯结彩,一片欢腾。不过,今年嘛,能吃饱就不错了,不能奢求太多。
虽然条件有限,但是过年嘛,总得弄点好吃的。有那勤俭持家的主妇,把家里特意存下来的一小片腊肉剁碎、再加上点白菜萝卜大葱的,就是好馅料。拿出家里仅有的两三斤玉米面,和面,包饺子。虽然不多,但家里每个人都能尝点味儿。吃了饺子才好过年嘛!
要是不会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