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28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挺小众的,所以遇到的你们都是难得的缘分,难得大家同好、同好的啦。
    (这章很多地方写的隐晦,你们懂就行,就是个后续的交代。现在写历史文有限制了,被编嘱咐不能随便改历史。所以鸡贼地徐写幸福的部分,再次强调一下这是明架空,如果还是不行,那就算是不正经番外吧,可不是正文里的哼,正文主讲燕王妃二三事儿,历史还是历史哈。下篇文搞破案,就不用考虑这么多了,松口气~)
    ————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引自《韩非子》
    “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以奉神灵之统母仪天下。”引自《明太宗实录》
    《洪武帝起居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讲过:“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勇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翰林学士驳回:“若立燕王,置秦王晋王于何地”。
    第87章 帝王的双重标准
    当今陛下登基之前, 行军打仗数次,条件艰苦。便为亲王, 每餐用食,皆与普通士兵无异, 填饱肚子足以。故而陛下与先帝一般, 十分崇尚节俭。
    永乐八年,皇后随藏锋道长往玄晨观会友祈福, 朱棣一人独留宫中无趣,不知不觉闲逛至一处偏僻地脚, 刚巧遇见一太监竟用米喂鸡。
    朱棣雷霆大怒道:“此辈坐享膏粱, 不知生民艰难,而暴殄天物不恤,论其一日养牲之费, 当饥民一家之食, 朕已禁戢之矣,尔等职之,自今敢有复尔,必罚不宥。”①
    随即便重罚惩治了那太监, 并在次日大朝之时,以此事为例, 敲打百官。另外警告太子, 不可仁善太过,应当严行规矩法制,有遇违者, 严惩不贷。
    次日,朱棣往御花园寻皇后,半路碰巧就见一宫女竟拿香气四溢的烤鱼喂猫。这鱼与米相比,岂不更甚?且还在他警告之后的第二日!朱棣怒极,欲命人立刻将此宫女乱棍打死。
    此时,刚进宫不久的小宫女阿春,战战兢兢地跪伏在地上,吓得口不能言,满头冷汗。
    随侍太监万春悄悄上前,附耳道:“陛下,那猫是皇后宫里的。”
    朱棣顿时怒火消了大半,狐疑地看一眼万春。
    万春自然明白皇帝这一眼的意思:既然是皇后宫里的猫,他怎么不知?
    “前两日刚养的,夜猫子,自然是夜里最精神。陛下去皇后那儿的时候,偏巧它都不在。”万春继续小声解释道。
    阿春离得远些,又面朝着地面,并不能听见万春和皇帝陛下说什么话。只知道自己太太蠢了,竟犯下此等大错。今日她想把猫早点唤回来,早点给皇后娘娘瞧瞧,皇后娘娘最喜欢摸猫了,肯定高兴。所以她就顺手拿了鱼来勾猫,却一时忘了陛下昨日刚下令警告不可浪费一事。
    这会子就她一人在这,孤立无援,皇帝陛下又太过威武吓人了,一个眼神过来,她吓得连哼一声都哼不出来,更别说把话连成句子去解释了。其实就算是解释了,估计也没用,依照陛下的性子,很可能会死得更惨。
    片刻后,就在阿春想着自己要被五马分尸还是凌迟处死的时候,脚步声渐远了。
    阿春这才战战兢兢抬首,发现皇帝陛下居然负手走了。她竟平安无事了?为什么?
    下丢了半条命的阿春,随即匆匆抱着猫跑去找碧螺,将刚才的事悄悄禀告清楚。
    碧螺闻言后,把猫抱了过来,瞪一眼阿春:“好生没脑子!”
    “是是是,姑姑教训的及是,婢子下次一定好好呆着脑子,谨记以后绝不会给——”
    “谨记以后私下里悄悄地喂,别在被人瞧见的地方,特别是陛下能看见的地方,省得叫娘娘难做!”碧螺截话嘱咐道。
    阿春愣了愣,这才恍然明白过来,一向威严的陛下为何狠狠惩治了喂米的太监,而放过了她,并不是因为她乖巧,也不是因为她幸运,而是因为她怀里抱着的猫是皇后娘娘的!
    这之后,阿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竟悄悄观察起帝后相处时的细节来,只要自己能看到听到的,她都会默默留心,总结一下。
    没多久,阿春便总结出来了,陛下对皇后娘娘的要求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一般的官吏勋贵也就罢了,居然连皇子公主们都被排除在外,仅仅是对皇后一人如此。
    比如皇后娘娘要微服出宫,陛下当即就允了。三皇子以游学为名要出宫,被陛下骂个狗血喷头,竟还被逼练骑射十日。
    比如皇后娘娘摔坏了一块砚台,陛下只关心皇后娘娘有事没有。大公主有一日不巧也摔坏了一块,陛下骂她不安心习字才会乱动砚台,罚她抄写五百个大字。
    试问皇子公主们会不会因此有怨言?答案是肯定的,不会!
    阿春仔细观察过了,他们似乎早习惯陛下如此,都很自然地忽略了陛下对皇后娘娘的不一样,乖乖自认倒霉。
    嗐,太羡慕了!
    希望有朝一日她出宫了,也能找一位这般双重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