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9
女相见,然人终有老的一天, 自马皇后薨了三年之后,徐达也因病垂危。
徐青青纵然懂得药理, 遍寻医书, 却终究只能是治病,而无法挽留人命。
徐达倒是早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 看得开了,他戎马一生, 能得此善终, 已然知足。在弥留之际,徐达嘱咐徐青青一定要替他看顾好徐家人。
“你长兄时有犯糊涂的时候,弟弟们也还小, 只怕得了封荫, 又没长辈管束,便胡作非为。家里姊妹兄弟中,唯有你是个明白人,替爹爹好生看管他们!”
徐青青伏在床前哭着点头, 已经口不能言。
朱棣在旁一边搀扶徐青青,一边对徐达道:“放心。”
徐达听朱棣说这两个字, 本有些忧心放不下的脸终于平和下来, 他勾了勾嘴角,似乎要笑,人突然就松了一口气, 便去了。
一时间屋内悲恸声起。
徐青青眼睛哭肿得似桃子一般,晚间才同朱棣一同回府。
朱棣让人取来了冰块,将冰块包在细密密的纱布之中,给徐青青冷敷消肿。
“生老病死,自然之道,你看开些。”
“说是这么说,但很难做到。”
徐青青见朱棣表情冷静,因而想到马皇后去世的时候,他也是这副表情,心里明明难过,却从不表现在脸上。
“人的情绪要纾解才好,不然容易憋坏身子。王爷难受的时候若怕人看见,可以自己找个地方——”
朱棣点了一下徐青青的额头,“管好你自己吧。”
说她自己都哭得不能自已了,还有心情操心别人。
随着年纪的长大,终究会面临身边人的逝去,心中难免怅惘,不禁想到自己将来也会有这么一天。
“王爷说生老病死,自然之道,那将来有一天我——”
徐青青话没说完,就被朱棣突然射过来的眼神给堵了回去。看起来好凶,像要吃人一样。
徐青青其实不怕朱棣这眼神,按照以往的经验,他对她不过是色厉内荏,最终也不会舍得把她怎么样。
徐青青欲再说,却感觉到朱棣狠狠攥着自己的手。她嘴唇动了动,没说出口。
人生不就是这样,正因为短暂,才让人知道珍惜光阴,珍惜当下,想方设法地琢磨着人生怎样过更有意义。那天早晚会来,何必想那么多,过好当下便是。
……
朱棣给徐青青的承诺并算不多,但做的永远比说的多太多。
春去冬来,岁月如梭,总会在人的脸上留下印记,尤其是女人,比男人更易老。尽管徐青青注重养生和保养,可是三十岁的女人终究是抵不过二八年华的小姑娘。
小姑娘不施粉黛,满脸的鲜嫩,青春活泼,尤其是那几名朝鲜特意选拔进献而来的美人,不论姿色还是身段都无可挑剔。而且这些小姑娘们都懵懵懂懂,性子娇憨,正是最讨喜可爱的年纪。连徐青青见了,都不禁想多瞅两眼。
两国交好,朱棣不能拒绝朝鲜的进献,但收了这些姑娘们,转头就在使臣离开之后,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赐给自己属下的将士们。
如果没有外界的诱惑,长时间坚持一件事可能并不算难。但朱棣身为王爷,应酬时总有各类美色环绕在他身边,加之他们老夫老妻之间这么长时间,早没什么新鲜感了,他依旧能做到修身自持,实属难得。
不过这期间偶也有‘意外’发生。
前北平布政使司李彧以‘损名节’的办法设计朱棣纳了其堂妹李氏为王府侍妾。此女的母亲本为青楼妓子出身,她是李家旁支的庶女,本就没什么位份,自小就她亲娘养来凭着姿色去伺候男人。这女子一进府,便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勾引朱棣,不安分至极。被徐青青的人好生教了一顿规矩后,才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小院不出门。
之后没多久,徐青青竟得知这李氏居然胆大地跟侍卫私通。她本欲处置,朱棣却接手了,之后徐青青便没再过问。九个月后,李氏因生子难产而亡。碰巧这时候李彧贪污案事发,前来央求朱棣,更拿李氏之子做说辞,声称自己好歹是王爷儿子的舅舅。
李彧兴冲冲而来,灰头土脸而去。之后,徐青青又听说这尚未满月的孩子夭折了。
徐青青没问那‘损名节’的设计具体经过是什么,因为朱棣那天把人带回来的时候,脸上嫌恶的表情不作假,而且只是单纯的嫌恶,其中并没有愤怒,说明他并没被算计上。所以徐青青半点不担心这里头有事儿,也便没有多问。
不过如今这孩子突然夭折,徐青青就不得不问过朱棣经过。原来当初李彧在酒中下药欲算计李氏和朱棣,但事并未成。那李氏被府中的另一宾客奸污了而不自知。朱棣之所以允李氏回府,一不想打草惊蛇;二他却道不重要,便没说。
后来徐青青才知道这‘二不重要’是什么,原来不知从何时起,京城那边竟传出了她善妒想谋夺燕王独宠的谣言,更有御史曾参本提及此事,被皇帝叱骂多管闲事,随后搁置了。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