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1.大梁人提起明瑶郡主,首先想起她的生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梁人提起明瑶郡主,首先想起她的生母。

    明瑶郡主的生母袁敏是本朝镇国元帅的孙女,亦是曾经名动京城的袁氏双珠之一。及笄后嫁给了当今圣上的亲弟弟裕亲王做正妃,夫妻婚后恩爱非常,育有明瑶一女。

    袁敏出身将门,和她那个温婉贤淑的姐姐不同,她天生就是个闲不住的。读书学艺,射箭骑马,北上北疆,南下南岭,一个姑娘家靠着男扮女装游了大半个大梁。

    大梁兴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像袁静这样的贤良淑女才能说门好亲,袁敏这种,嘴巧的媒人听了都摇头如鼓。眼看袁敏这姑娘行事实在没边,给双翅膀就能上天了,家里人又愁又恼,偏生她武艺得了老元帅的真传,一人能打十个壮汉,家里没人能降得住她。

    告到老元帅那里,老元帅偏就喜爱她的性子,一句“巾帼不让须眉,没人敢娶,招婿入门就是”便堵住了家里人的嘴,任由袁敏自由自在到十六岁。

    姐姐袁静已经入宫做了贵妃,肚皮里揣了龙种,妹妹却依旧像一阵自由的风,飘过大梁的寸寸国土。

    但就算是风,也终究要有个去处。

    袁敏这股子灵魂不羁的风,终于被裕亲王的柔情网给网得严严密密逃脱不得。

    俗话说,温柔乡,英雄冢,指的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这话在袁敏这儿就要反过来说了。

    裕亲王才是那个温柔乡,袁敏勉强算是女英雄。

    在柳氏没牵着孩子上门前,明瑶她娘讲起夫妻两人相识的故事时,说的是“你爹在逆光里冲娘笑的时候,他就落在娘的心里住下啦。”

    两人和离后,她娘就改了口:“都说娘的眸子又亮又灵澈,看什么都透亮,可惜再亮的眼也架不住臭狗屎日日的熏染,娘是被熏瞎了才找了你爹。”

    说的时候仰卧在美男怀里浅笑盈盈,推杯换盏间把曾经的情事当个笑料谈资。

    袁敏离了裕亲王,过得比做姑娘时还潇洒。老元帅过世时单独给袁敏留下了不少地皮铺子,金银珠宝更是成箱论的,袁敏根本不缺钱花,她娘也管不了她,想要同年轻时候似的走遍大江南北、踏出大梁王土不再是梦,可人年纪只长了几岁,心境却大大不同了。

    袁敏留在京中,在京郊置地建房,修了一座颇大的宅院,九进的院子,绕山环水,大的几乎要赶上裕亲王府。更不用说里头游廊池亭,戏厅宝阁,珍树奇花……京中数得上名号的宅院中便有这座“金屋”。

    明瑶幼时就常去这座“金屋”,那时候金屋里还没藏娇,她娘是独个儿住的,但没多久这里头就开始出现了各色美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金屋。

    曾有个圈养美男的亲娘,是大梁人对明瑶郡主的第一印象。

    但现如今大梁人八卦最多的,还属明瑶郡主和当今圣上之间的事。

    当今圣上是裕亲王的亲哥哥,明瑶私底下可以叫声伯父,圣上又是明瑶亲姨母袁静的丈夫,那她叫姨父也是行的。

    若说长辈疼小辈,那平日里圣上赏的金玩御器,彩衣华服等等虽说多了些,倒也不出礼制,哪怕是谨遵祖宗礼法的保守派大臣也挑不出刺来。便是前年遇上明瑶郡主的及笄礼,圣上大操大办一番,大臣们也只道是圣上怀念已故的裕亲王,又可怜这父母双失的侄女,才费了那般精力亲自操办。

    只是自打明瑶郡主及笄这两个月下来,民间流传了不少有关二人的桃色秘辛,细细追究,尽是些没头没尾的香艳事,但架不住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闹的风雨京华。

    大部分人却是不信此事的。

    当今圣上贺重行,十六岁登基时从先皇手中接过一笔烂摊子。对着虎视眈眈的叔叔伯伯们,望着立场繁杂多变的“忠心”臣子们,年轻的帝王看着空荡荡的国库,远眺即将支离破碎的山河,悲痛中向摄政王做低伏小,甘做提线傀儡,做尽丧颜之事。

    背负着“木偶皇帝”骂名,他五载卧薪尝胆,苦心经营,暗中联络肱骨重臣,铲除摄政王在朝中走狗犬臣,渐用远识忠国之臣,如蚁食大坝般吞噬独柄大权的摄政王一党。

    一载过后,终于用一杯鸩酒送摄政王上了黄泉路。

    窃威弄权之臣已死,大梁却仍未太平。国库尚空,民心尚紊,军力不足,入不敷出……贺重行顶着重重压力,拟定新政、兴修水利、体察民情、建军强兵……

    垂死的大梁在他手中重获生机,他是大梁人心中的帝王英雄,是大臣口中的贤明君主,怎会突然做出有悖伦常之事?

    保守派元老大臣古东也不信,但他仍旧接二连三地往启文阁递折子,尽述男女大防,伯侄之别,以前史为鉴,痛批前朝皇帝枉顾人伦,娶弟妻、封妓子,大乱祖制朝纲,言尽君王昏聩是国家衰败的伊始。

    古东此人,并非什么英勇的诤谏者,能顶着帝王雷霆之威而直抒己见。他此番跪于启文阁内,白灿灿的山羊胡子随着抑扬顿挫的音调抬抬翘翘,面上一副忠君报国的模样,其实肚子里的黑肠子早就悔断了。

    自古以来,皇帝只要贤明治国,管他睡了谁娶了谁,都非臣子所能置喙的。前朝宏帝是出名的好酒爱色之人,但他惜民爱民,辨才识才,开创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乾元盛世,哪个会因他曾一夜御五女而否定他的功绩?便是芝麻小官,得了权势都要花天酒地一番,更何况坐拥天下的真龙天子?

    然古东身为保守派老臣,家里是供奉着《国礼》和《大律典》过日子的,但凡帝王德行有失他都得过来说道说道,好代表自己尽了忠守了职,只是这次隐观帝王面相,却暗觉不妙,心里早把那怂恿他进谏的门客骂了个狗吃屎。

    眼见着圣上嘴边勾起似有若无的浅笑,古东意识到帝王内心怒火,立刻没了气性,话锋一转道:“郡主先后丧母丧父,又只有陛下一个嫡亲伯父,难免孩童心性,与您过于亲近些。只是郡主既已及笄,终不好日夜伴君,陛下即为长辈,于情于理也该管教约束。不然京中流言四起,既损害天子威德,亦不利郡主贞洁名望。老臣斗胆上谏,还望陛下勿要责怪臣言语冒失之处。”

    言罢深深扣首,跪伏于地。

    贺重行自御案后快步绕出,两手抬在老臣的肘间将他扶起。

    “正是因为有你这样敢于直谏的臣子,朕才能知过而改,时常警醒自身,谈何怪罪于你?但爱卿为相二十余载,怎分辨不出是非曲直了?朕将此事交与你,严查流言出处,严惩造谣之人,妄论天子国戚者,交与大理寺问审定罪。”寥寥几句话,便将此事定为有心之人蓄意污蔑皇室,编造狂言乱语。

    古东奉命接旨谢恩,抹着额汗惶然告退。

    他前脚才走,那躲在重帏之后的少女便笑嘻嘻探出头来。

    明珠升朝霞,碧瑶出渌波。

    少女明眸皓齿,芙面桃腮,单就样貌上来说,当得起父母所起的“明瑶”二字。

    “等久了吧,来伯父这里。”贺重行眉目舒展,回身上坐,抬手唤她。

    明瑶快步前去,却不似往常般挨着贺重行坐下,而是遣人抬了椅子,坐在他右下方。

    贺重行见了,狭长入鬓的浅淡眉梢微微挑了起来,不悦道:“天还未热,怎么坐的那么远?”虽已是而立之年,声音样貌却未显老态,温克蕴藉间流转出天子威仪,往往叫人心生畏惧不敢直视。

    “坐太近了,又该有人来烦圣上了。”明瑶并不惧怕,笑着接过太监的奉茶饮了几口。

    启文阁是皇帝办公,与大臣商议政事的地方,贺重行面前的御案上一摞摞摊开的奏折文书,如今伯侄间的绯闻传的就如野火燎原一般,再叫人看见她入了启文阁,还与圣上同坐,恐怕连祸乱朝政的罪名都要冒出来。

    “尽是些小人之言,无需放在心上……可去瞧过你姨母了?她近来总说想你,还道你故去的娘托梦给她,叫她给你寻个好夫君……朕却觉得还早,你才过十五,嫁人还早了些,再者,京中也无能配得上你的适龄儿郎。”

    明瑶听了噗嗤一笑。

    “侄女也没多优秀啊,女工厨艺都不精通,女四书也从没背下来过,京中的才女佳人何其多,我不过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个罢了。”言罢放下茶盏绕至贺重行身后,替他捏肩,俏皮道:“伯父就像爹一样疼爱我,自然觉得我好,可别人未必也这么想。您也别太挑了,倒叫别人把好的都挑完了,我可怎么办……我看岑大人就挺不错的,家世清白,人长得也俊俏,到时候您要是给他升升官,多给些俸禄,那侄女就不用饿肚子啦……”

    贺重行起先还享受着眯起眼睛,听到后面便侧眼瞧她,只看见肩头上一双嫩白如葱蕊的玉手,指腹压进暗金纹路的袍子里,动作间圆润白皙的手背便轻轻摇动,带着一阵阵酥麻由肩头传遍全身。

    “岑修?是个人才……但还配不上你。”被揉的舒服了,语调也懒散着。

    岑修是京中新贵,到他家说媒的媒婆都踩烂了他家三个门槛,这么抢手的单身男子,还配不上她?

    “那刑部李大人呢?”

    “方头大耳,为人粗鄙,不行。”

    “侄女不在乎面相,若要好看的,那纪御史算是长相出挑了。”

    “嗯……但他不善言辞,遇事又优柔寡断,恐怕婚后你二人夫妇不和。”

    “……户部侍郎余大人呢?人不错,样貌也可以,侄女不挑剔的。”

    贺重行若有所思地哼了一声,道:“配不上你。”

    “那您说,什么人配得上我?”明瑶埋怨道,甩手不干了。

    贺重行只觉肩上一松,再抬眼,明瑶已经使性子跑远,丢下一句“我去看姨母”。

    他目视着消失在宫门的粉色裙角,暗叹她没个淑女样子,又思索刚才侄女留下的问题,久无答案,愁的头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