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6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并无休息的时间。而其中又以秋收之时最为艰辛!夏日农事吃紧的时候固然辛苦——烈日炎炎之下,可以说是一粒粮食一滴汗!但这和秋天收获时的辛苦又不同了。
    古代没有机械,全靠人力,而农业生产又十分依赖天时。越是接近收获之时越不敢掉以轻心, 生怕一年辛苦到了此时付诸东流!而收获的那几日, 几乎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 保证粮食能以最快的速度脱水、入库!
    后世的粮食刚刚从田地中起来就会被粮商收走, 带水分不要紧,自然有烘干机可以用, 这不知道省了农民多少事儿!可是在古代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收获之时若是天公作美, 不见雨水, 对于农民来说就是最大的恩德了!
    秋收的这几日有多重要?就连最残暴的军阀头子也不能轻视收获期, 要打仗也必须错开这个关键日期。秋收还不同于农业生产的其他时期,其他时期出了一点儿问题还有补救的机会呢。而且秋收等于是最后一步了, 为山九仞, 功亏一篑,那种悔恨滋味儿可是相当难受!
    齐地琅玡郡此时已经快要到作物收获之时了,全郡上下,从官员到农夫全都将此事看作重中之重。不过所有人的看的再重, 恐怕也比不过胶县人宋高!
    “老丈且等等, 晚辈有一事相问。”胶县乡间, 此时已经临近收获,田地里的庄稼呈现出即将成熟的颜色。不过若是后世之人看到这个场景可能会觉得惊讶,只因为此情此景并没有太过丰收的感觉。
    后世之人无论是出身农村,见过真正农田的,还是只看过图片的,对于丰收脑海中都有一片图景——金灿灿、沉甸甸、鼓囊囊。对比这一图景,眼前所见大概可以说得上是寒酸了。
    但对于时人来说却不是这样,今岁胶县可以说是大丰收呢!看田边地头老农一个个合不拢的嘴就知道了!
    这就是时代的不一样了,汉时的主要农作物有所谓的五谷,也就是稻、麦、稷、黍、菽。换成现代人更加能够理解的,就是稻米、小麦、粟米(小米)、黄米、大豆。
    其中稻米美味,最为贵重,然而只有南方能够种植,但此时南方开发力度不够,所以只有上流社会才流行,这和广大百姓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小麦产量大,对种植环境不挑剔,是相当重要的粮食,民间不可缺!不过此时尚没有小麦脱壳和磨粉,口味实在是太粗糙了,所以是一种很贱的粮食,除了最最底层的贫苦百姓,没有人会去食用。
    相比较之下,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实是粟!种植面积广,产量还算不错,吃起来口感也还可以,是此时最主流的粮食作物了。后世所说的天下社稷中的‘稷’就是它,可见其重了!
    至于黍,口味也很好,上古时期也曾是最重要的粮食呢!只是后来渐渐衰落了,毕竟产量等方面竞争力不够啊!但因为味道不错,而且种植黍是北方很多地区的传统,所以黍依旧有着不低的地位。
    菽的处境和麦有点相似,同样被认为是低贱的食物,很多时候种植出来都是为了喂牲口。非要吃的话,那也是穷人家。
    而这些作物无论哪一种,哪怕是以产量高著称的,相比起后世的粮食产量,那也是弟弟的弟弟了。
    本来正在地头休息的老者疑惑地看了一眼这个生人,他们这种乡下地方,平常很少有陌生人到来的。
    虽说是有些狐疑,但这老者还是点点头:“贵人便问罢!”
    问话的是个穿丝绸的年轻人,虽说也没有如何富贵之态,但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来说,穿的上丝衣的已然是上等人了!
    年轻人笑了笑,道:“我家主人闻知琅玡郡胶县有一位农家贤人宋子,特遣我来寻!敢问老丈可知此人。”
    “嚯!”显然这老人是知道这个人,摇摇头道:“老朽不知贵人说的什么农家,什么宋子,不过若说姓宋的贤人,此处确实有一位。”
    说着就给年轻男子指路。
    年轻男子再三谢过了老者,这才寻访着乡间小路,往目的地走去。
    这年轻人正是第五管事派出来的,按照陈嫣的要求,第五管事找到了一些农家的人。不过此时农家早已式微,人数并不多,而愿意去到不夜县的就更少了。
    为了表示诚意,第五管事便派出了几个得力的属下去到可能来不夜县的农家信徒那里。有宋高落脚的琅玡郡胶县,其实只是其中一路而已。
    年轻人按照老者的指路,发现自己越走越偏,好像离村子人烟越来越远了。心中疑惑,难道那位老丈是在瞎指路?正犹豫要不要往回走的时候,忽见一片茂林转角有十来栋小屋,眼下炊烟袅袅,显然是在做饭了!
    心中暗喜,心道这恐怕就是那位宋高宋先生的居所了!于是脚下加紧了步伐。
    然而真的离得近了,他又再次疑惑起来——这真的是农家信徒所在的地方?这年轻人没有读过太多书,但也是粗通文墨的。知道农家也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诸子百家的学者他曾经见过,即使是家贫的,也不至于这样吧!
    只见眼前十来栋小屋,都是泥砖为墙、茅草为顶,外面以树枝扎成一圈篱笆,隐约可见种在院子里的菜蔬。看得出来此间主人打理的很用心,外面看起来都是整齐干净的。但、但实在是太穷了!看起来就和乡间最贫苦人家的居所没有什么两样!
    正在犹豫要不要叫门,身后却传来一道女声:“公子何故在此处徘徊?”
    年轻人转头一看,是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女郎。
    十一二岁这个年纪,在农人之家已经能当半个大人用了,女孩子们在这个年纪要采桑、养蚕、纺织、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家里的事情基本上都能一把罩!仔细想想,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大多再过两年就要嫁人了,这些家里事熟悉也是自然的。
    眼前这女郎似乎就是这种女孩的典型——她面色沉静,没有这个年纪男童的跳脱,显得非常懂事!肤色微黑,透着一层红色,看来农忙的时候也会帮助家中务农,不过到底还是得了一些优待的,参与的并不多。
    这女郎手中提着一只竹篮,竹篮里是一些山中野果,看来之前是去采摘野果去了。
    和年轻人在栌山庄园中所见的荫户奴客家的女郎唯一不同的是,这女郎谈吐流利,态度自然,显得像是受过教导的,而不是一般农人家的女子,只跟着母亲姐姐学些家务事。
    因为对方的这一特质,年轻人也郑重起来,端端正正作了一个揖,然后才道:“在下乃是东莱郡赵申,奉主人之命来寻农家贤人宋子,敢问女子,宋子可是居住于此处?”
    女郎眨了眨眼,大概是有些不适应对方这样客气,迟钝了一下,才道:“别的小女子也不知,不过若是寻胶县农家人,那便是此处了!”
    说着便抽开了篱笆处的栓子,请赵申进去。
    这时候才能看到院子的全貌…房子确实很简陋,就赵申所知的,在栌山庄园,哪怕是荫户也住的比这好!主要是不夜翁主发善心,所以奴客荫户的房屋也一道建了。虽说做不到砖墙瓦顶,但也是整整齐齐、防风避水的,相比起这边真正的农家小院,好了太多了!
    但此处虽然房屋简陋,主人却是勤劳又细心的!看得出来,茅草厚密、房舍干净。以及最最重要的菜圃处,一垄一垄的菜蔬整整齐齐、青翠可爱,有些菜蔬还用竹子搭了架子正在爬藤。
    一眼望过去,便让人生出满心喜欢来。这个时候赵申倒是相信这里可能住着农家信徒了,毕竟此时种菜工作也不是是个农夫就能做的。一般的农民之家也就是能种几种最为普及的蔬菜,更多时候则是去采摘野菜。
    此时种菜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儿,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靠这门手艺吃饭呢!
    女子请男子在堂屋坐下,又奉上了清水、洗干净的野果。颇有些不好意思道:“怠慢了!”
    赵申当然知道人家已经尽力了,于是连忙站起:“是在下唐突了才对!”
    正在两人客气来客气去的时候,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响动,女郎笑了起来:“阿翁回来了!”
    说着便迎了出去,脚边还跟着一只黑色小犬,“阿翁,你可回了!家中有客至!”
    门外站的是一个面色黝黑,说不上年纪的男子。看衰老程度,说有五十岁了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赵申到底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他晓得需要下地务农的农人老的快,此人最多也就四十出头罢了!
    此人身后一道回来,准备各自回家的青壮男子也站住了,纷纷将目光投注在那女郎身上。
    赵申快步走出,介绍了一番来历,然后才道:“就是不知哪一位是宋子…”
    女郎她阿翁,就是那面色黝黑的汉子,沉吟了一下,这才缓缓道:“不敢当‘宋子’,若阁下要寻的是胶县宋高,那便是在下了!”
    赵申惊地睁大了双眼,虽然从找过来开始就不断感到惊讶,但他也不能想到,这样一位面相衰老、粗手粗脚,和一般农夫没有任何分别的汉子会是宋高!
    就他所知,当初农家许行声名鹊起时农家可是一度兴盛的!而那之后,虽然再也没有那般地出众,可也是堂堂诸子百家之一。到如今,再是式微,一个算是农家中有名人物的,也不该是这样罢?
    汉以来,轻农商,受到这个政治动态的影响,本来就已经式微的农家更加衰弱,再也没有在中央级别有过出头的人物了。农家的大佬们此时都纷纷扎根乡里,要么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要么就做些传播农业技术,指导老百姓生产的事情。
    这个宋高,据说是许行这一支农家传了几代的弟子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在琅玡郡也算是农家的头面人物了。想想诸子百家别家的大佬是什么样的,再看看这位宋先生,实在是太不同了!
    宋高请赵申进屋说话,身后还跟了两个青壮男子,介绍说是宋高的弟子。
    等到两方坐定,之前的小女郎便呈上了今朝的飨食——真的非常朴素了,就是粟米菜粥而已!赵申也不什么矫情人(矫情人根本不会被派出来做这种任务),陪着宋高以及宋高弟子喝了半碗——粥挺稠的,还放了一些盐。
    赵申放下陶碗,笑着道:“我家主人在东莱郡就听说宋生大名了——听说我家主人想要找农家信徒,立刻有人荐了先生!此前也有托人带信给先生,不知先生收到否?”
    宋高不置可否,陶碗中的粟米粥喝尽了这才道:“是有一友人说起过此事,只不过在下何德何能?只是一个会种地的粗人罢了,能当什么用呢?”
    此时的信息传递艰难,之所以第五管事要派手下的人亲自上门,原因就在这里了!如果想要通过几个信件,甚至是口信商量一个问题,那实在是太艰难了!说不定路上就因为什么事而石沉大海了!
    而很多事情只要能够上门商谈,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很大程度上愿意上门谈,这已经说明了诚意,而且也可以打消对方的一些顾虑。当然了,若是原本一点儿意思都没有的,那上门也是无用的。
    “宋生实在过谦!就算是小子也知农事乃是国之本,您又是农家巨擘。若能得您相助,我家主人之事一定大有可为!”其实这就有些吹捧了,农家衰弱到如今的地步,说什么巨擘,拿出去也只是徒惹人笑而已。
    但事情是这么个事情,难道宋高不是农家的重要人物吗?他如今在琅玡郡胶县耕种,算是得了本地一位友人的帮助吧——农家大多穷苦,就算有一些钱,也会拿来接济同门和贫苦百姓,这一点上和墨家相似,但他们比墨家更穷!所以他们有个落脚地也难,现在是在朋友的土地上耕种。
    然而即便是如此落魄,他身边也跟随着十多位弟子,从这就可以看出他的声望了!一个人再落魄,只要身边还有追随者,旁人也是要高看一眼的!
    宋高皱了皱眉头:“你家主人到底有何事,非要吾这般农夫相助?说实话,那般贵人的难处,实在不是在下这等小人物能解的!”
    赵申笑了…他知道宋高并不是真心拒绝所以说这样的话!若是真心拒绝,这个时候应该说些更客气的话才对——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客气之后还是拒绝!
    所谓嫌货才是买货人,正是因为心里有这个意思,如今才这般询问呢!不然他又何必管那位贵人为何要找他!
    实际上,诸子百家,特别是那些并非显学的学派,他们都是不排斥和权贵合作的。因为但凡脑子清楚的都知道,想要自家学说由理论变为现实,在这个时代就是要和权贵合作,至于向权贵推销成功,这才有后来的事情。
    孔子周游列国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寻找愿意采纳自己政见的诸侯吗?
    到如今也是这个道理,各个学派的人都很乐意给权贵做门客。这有点儿类似近臣,一旦遇到机遇,很有可能就会走上快车道。
    说起来如今的农家分为了两派,一派可以说是理论派,这一派的农家学徒已经不太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了,表面上看他们和其他学派的士人没什么两样。他们主要是向上鼓吹重农主义,强调国家应该不违农时、以农为本等等。
    这一派的问题是,脱离了实践之后显得毫无特色!对于农民、农事的关注,在其他很多学说里都是能见到的。在农家并非显学的前提下,实在没有什么竞争力。
    另一派就是实践派了,这一派的人会亲自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早些年的时候他们也会四处兜售政治理念,不过到如今,差不多都放弃了,基本上只专注于研究农业生产技术,传播先进的种植经验。
    陈嫣找的自然是实践派。
    宋高是实践派的重要人物,他这样的人没有什么野心,对于富贵生活也没有什么向往——若他真的向往,以他的学识和技能,至少不会过的这样穷苦吧!
    但就和其他的诸子百家一样,他到底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夫,他必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宋高并不指望农家的政治理想能够得以实现,毕竟他也算是看的很清楚的那种人了——国家的大趋势是那个样子,个人之力实在太弱!
    现如今,他的想法就是尽可能多地研究农业生产技术,传播出去,让老百姓日子好过一些!
    而想要做到这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呢!
    做研究,即使是农业研究,那也是需要条件的!不是说他们种种地,顺便就能把研究给做了!
    像他们这种农业生产,实在消耗了过多的精力,以至于没什么时间搞研究!若是有人资助他们,保证他们生活无忧,然后又分派人手帮忙,很多原本是困难的事情就变得不再困难了!
    只不过这种想法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这种投资还是挺大的,一般人做不了,而土豪呢,无利可图的事情他们会做?要知道农家肯定不愿意自己研究出来的生产技术被人敝帚自珍的,他们必然是要传播出去,造福更多农人的。
    听说有人请他出山,宋高其实挺高兴的,但听说对方是谁之后他就疑虑起来了。他此前并不知道‘不夜翁主’是什么人,毕竟他又不关注天家之事。然而向官府的朋友打探之后,他的心也凉了。
    一个小小女童,寻找农家之人,这到底是她在玩闹,还是他身边人假借她的主张?无论哪一种都让人犹豫了。
    本来宋高在打听出不夜翁主的身份之后,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了,没想到今日却有对方的人找上门来了。虽然依旧对一个小女童没有什么太多指望,但心中已经有了些动摇。
    就算是这位翁主身边的人的意思,可能上门邀请,这已经是很看重的意思了,不然何必要跑这一趟?此时的出门可不是后世那么容易的!
    赵申这个时候也推心置腹起来,“不满宋生,此事确实是我家主人不夜翁主拿的主意!宋生万万不要以为这是我家主人玩笑!我家主人不夜翁主虽说年幼,却是早慧非常,也不会用这般事来玩笑。”
    说着就将陈嫣重视农事,请宋高去不夜县是为了帮助培育蔬果之类一一说明了。
    陈嫣的想法确实和宋高很合得来,即使依旧觉得一个小女童有些不靠谱,宋高也想要试一试了。就算真有些靠不住,到时候再另寻他路就是了…一个农家信徒,只要有土地的地方,哪里不能活下来呢?
    但现在还有一个疑虑,宋高凝神半晌,轻声道:“那不夜翁主可知道我农家的主张?”
    “自然是知道的!农事为本、爱农惜农么。”赵申立刻道,他来寻访宋高之前也是做过功课的!
    宋高摇了摇头:“不是这一处,而是…就算帮助不夜翁主培育出各样果蔬,这也不能是不夜翁主一家一人之物,到时候传扬出去…这不夜翁主可许?”
    这是绝不能相让的底线,如果不能答应这一条,就是条件再好,宋高都不会答应的!
    赵申这下没有直接说话,而是想了想才道:“这小子是不知的,不过以翁主之心胸,想来是不在意此事的——翁主庄园中也有荫户奴客,翁主一样让人传授耕作之法…翁主不是计较此种小节之人。若是宋生有疑虑,何不随我去一趟不夜县?”
    第78章 采绿(6)
    秋收之后大地一片枯黄, 农家信徒宋高等人随着赵申离开了琅玡郡胶县,收拾行囊, 前往东莱郡不夜县——其实赵申的意思是早些走的, 至于农家信徒们的田地自可以交给本地农人。
    说起来这些田地本就不是宋高等人所有,不过是替人耕种, 然后从中留下足够生活的产出而已。
    只不过宋高等人不肯失信于人, 再者说了, 对于一群农家信徒来说, 也没办法辛苦一岁之后丢下自己就差收获的农田。赵申尊重他们, 所以也没有强劝, 甚至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劳作。
    这令宋高对他大为改观,在宋高的眼中, 类似赵申这种豪门奴仆往往都是骄横跋扈的。像是赵申之前那般说话和煦已经是难得了。没想到还能和他们一起下地干活儿…虽然他这个劳动力连个农妇都不如!
    但重要的是态度、态度!
    因为这个,宋高心里对那位不夜翁主的期待也高了一点。毕竟这是可以推知的——有一个好主人不一定会有好奴仆,但若是奴仆显得有教养, 那主人都不会错到哪里去。
    lt;/divgt;
    lt;/divgt;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