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赶紧问是何话,我定当带到。
    张老先生摆了摆手,说先不急,等明天我走的时候再说。
    就这样,当天晚上的劫数,算是躲过去了。不过也因此,接下来我将不能继续待在廖家村了,得一个人离家,能去哪,我也不知道,脑中一片迷茫。
    下半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也睡不着,总想着接下来的路。不过,直到想到天亮,也没想出个好计划来,最后还是觉得不如回家问过爷爷的想法再做打算。
    天亮之后,在张家吃过早饭,管家张伯已经给我准备好了行李和干粮。这时,张老先生就来到我面前,递给我一块玉,对我说:“帮我把这块玉交给你家老爷子,就说那个地方可能真的存在,如果他有兴趣的话,就叫他七天内来找我。”
    我听得一头雾水,问道:“您说的‘那个地方’是指什么地方呀?”
    张老先生笑了笑,说:“你只管按我的说便行,你家老爷子自然明白我说的‘那个地方’指的是哪。”
    既然对方不愿细说,我也不好追问,当下便点头应是,然后将玉佩接了过来。
    玉佩一入手,发现这一只玉形似月牙,而且是用整块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的,通体洁白,无一丝瑕疵,虽然我对玉不太有研究,但是此玉一入手,我都能感觉到,这玉不寻常,肯定价值连城。
    张老先生叮嘱我,这块玉十分重要,要我一定小心保管,莫要违失。
    我点点头,说我晓得,就算是小命都丢了,也绝不会让玉丢了。
    张老先生很高兴地笑了笑,然后将我送到了上清镇的大街上,这才挥手道别,返身回了家。而我,也一路直奔廖家村,急着将这两天发生的一切告知爷爷,要他给我拿个主意。
    路上风尘仆仆,自不用多讲,好在这年头虽然到处都在破四旧,但是治安却也算太平。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我就返到了廖家村。
    爷爷好似知道我今日就会回到一样,早早的就站在村口等着我,一直朝村外的路上张望着,见到我回来了,便高兴的迎了上来。
    一见爷爷,我突然就像个孩子似的,投进了他的怀抱。经历了一次劫数,如今我更加的珍惜亲人间这份来之不易的相处的机会。
    爷爷十分的高兴,说:“我就知道张家那老家伙一定有办法,嘿嘿,看到你能回来,老头我就放心了。走,回家去……”
    回到家,我就急着将这两天发生的一切告诉给爷爷听。爷爷得知我灾劫虽然逃过去了,但是七天之后还会被地府追责,也是吓得不轻,沉思了好一会儿之后,便一脸凝重的对我说:“一贫啊,既然张家老头都这么说了,那就一定没错了,看来你得走了!”
    第五十九章 各奔东西
    “真的要走吗?那孙儿该上哪去呀?”
    听爷爷也是说我必须得离开,我不由担忧迷茫了起来。
    爷爷说:“行走江湖,四海为家,天下之大,哪儿不能去?就当是历练吧,多行善积德,或许这次的罪责也能减轻。”
    话虽如此,但是想到要一个人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独自一个出去闯荡,对于我一个才十六岁的年青人来说,真的有些害怕。于是,我就问爷爷,能不能一起出去外面?
    爷爷却不愿意,还说如果他也跟着我一块儿,那反而害了我,既然是要出去外面历练,自然就得一个人去面对外边的世界,面对外面的未知和艰险。一来,可以让我见到世面,二来也能够让我真正的成长。
    说着这话,爷爷进去屋里,返回来时手里就多了一叠大团结,那花花绿绿的钞票往我手里一塞,就说:“干脆明儿你就走吧,走得越远越好,今年都别回来了。”
    说实话,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伸手接过钱,然后我就问爷爷:“我走了,您怎么办呀?”
    爷爷笑了笑,道:“老头我你就甭担心了,你在外头好好的照顾自己就什么都有了。”
    我点了点头,这时突然记起张老先生要我给爷爷带的话,于是就对爷爷说:“对了,张家老爷子这次还要我带了一件东西给你的!”
    “给我带东西?是什么?”爷爷一愣,好奇的问道。
    “是块玉!”说着,我就赶紧从怀里将那枚月牙形的白脂玉拿了出来。
    哪知,爷爷一看见我手里的那块玉,就好像见到了宝物一样,眼放精光,一把就从我手里将玉夺了过去,仔细的观详了起来,接着他整个人都好像变得十分的激动了起来,一边仔细的看着手中的玉,口中一边激动不已的念道:“双鱼玉,双鱼玉,原来这世上真的有这东西……”
    我听得是一头雾水,也不知道爷爷为什么会看到这块玉就如此的激动,甚至都快忘了形。要知道从小到大,爷爷在我的面前都是一副沉稳的做派,就算是面对红卫兵的批斗,都脸不红,心不跳,今儿这是怎么了?
    当下,我就十分的好奇,问爷爷,这块玉是什么来头,怎么看你这么激动?
    爷爷笑着说:“这玉叫双鱼玉,也叫阴阳鱼。阴阳鱼,顾名思议有两块,一块阴,一块阳,代表阴阳两极,一阴一阳两块玉拼在一起就是阴阳两仪的图案了,正因如此,所以它就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双鱼玉。”
    其实,说白了,这双鱼二字,既代表阴阳两仪,又代表一双、一对的意思。这么一解释,”双鱼“这名字倒是很符合这块玉的特性。
    听到这里,我不由也来了兴致,就说:“既然双鱼玉是两块,那这块是代表阴呢,还是代表阳呀?”
    爷爷看了一眼手中的玉,说:“这块是阳。如果是阴的那块,一般人得之可是祸根。”
    “啊?难道那块代表阴的玉,有问题?”
    我惊讶的问道。此时,我隐隐发觉这什么双鱼玉可能不简单了。
    爷爷点点头,就说:“这块双鱼阳玉,代表的是天,是正气,得之自然是祥瑞之气。可另外那块双鱼阴玉可就正好相反喽。据传说,另半块代表阴的双鱼玉,在雕刻时就下了诅咒,所以谁带在身边,都会被其扰乱心智,吸走精气,疾病而亡。你说,这是不是祸根灾星呀?”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寒,连连点头,心想幸亏这块是属阳的那半块。
    这时,爷爷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立马抬头问我:“对了,张家那老头叫你带这块玉给我,可还曾说过什么话?”
    “说了,他还叫我给你带记话。”我道。
    “什么话,快说。”爷爷很焦急,催问道。
    我想了想,于是就说:“张家老爷子要我告诉你,那个地方可能真的存在,问你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的话,让你这七天之内就去找他。”
    “就这么多了?”爷爷皱了皱眉。
    “就这些了,他说你会明白他的意思。”我点点头,把张老先生的原话一五一十原封不动的对爷爷讲了出来。
    爷爷听完之后,就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的渡着步子,好像这个问题让他很难与决定似的。
    我在一旁看着,都着急。心里也对张老先生所说的“那个地方”很好奇,就忍不住问爷爷:“爷爷,张家老爷子要我捎的这句话到底说的是啥呀?什么那个地方真的存在,那个地方是指哪儿呀?”
    爷爷说:“是一个已经消失了的古城。”
    “古城?”
    我一愣。
    可是当我还想继续问下去的时候,爷爷却不愿意再多说下去了,直接一句话压了过来:“这事你就别问了,正好,你明天就出发吧,老头我也走,去找张家老头子去,咱们爷孙俩就各奔东西吧!”
    “各奔东西?”一听这话,我心里就有些着急,问他:“难道您这一走,也要走很久吗?”
    爷爷说:“没准,也许一年半载,也许一去无回。”
    “啊?”我吓了一大跳,心中大急:“一去不回?什么意思呀,您可别吓孙儿呀。”
    爷爷笑了笑,说:“张家那老头肯定是叫我去那个地方,所以……唉,看造化吧!”
    又是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到是什么地方呀?我整个人都快发疯了,听得是一头的雾水,完全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地方。而且听上去那个他们要去的地方显然是十分的危险,甚至都有可能一去无回,既然这么危险,那为什么还要去呢?
    爷爷显然是看出了我心中的担忧和想法,于是就安慰道:“你安心避你的难去,老头我自己会小心的,你不要为我担心。”
    我就说:“您都说了可能有去无回了,我能不担心吗?”
    爷爷笑了笑,然后叹了口气,说:“老头我寻找那个地方几十年了,一直以为那只是一个传说,没曾想到,在我半个身子都快进入黄土的年纪了,今天真的见到了这块双鱼玉。怎么样,老头我都得去走一趟。”
    我还想再劝劝他,不过爷爷去摆了摆手,示意我不用再多劝了,这个决定他不会再改变。
    就这样,我只好叮嘱他一定要多加小心。
    接下来,爷爷话峰一转,开始叮嘱起来我,说我一个人行走江湖闯荡,他不在身边,以后就无法保我万全,所以要我一定记得学习那本《仙门历代秘法记载》一书。如果我不好好学些本事,加上我命犯三灾六祸,以后就会没有保命的本事了。
    听到这,我很是感动,没想到爷爷自己都要身入险地去了,却还操心着我的事情。当下就保证,说我一定会认真学那本《仙门历代秘法记载》。
    就这样,我们爷孙俩,点烛夜谈,一谈就谈到了深夜,这才各自回屋睡去。次日一早,当我醒来时,爷爷已经给我备好了行李,然后我们爷孙二人,各种背起行囊,真正的各奔东西去了……
    第六十章 打桩的怪事
    刚开始的时候,只想着尽快走的离家越远越好,因为只有这样,鬼差就更难找到我。可是后来慢慢地,因为没有目的地,心中也就开始迷茫了起来,不知道该去哪,该做什么?
    三个月后,我就一路走出了江西省,而身上的钱也用得差不多了。回去?肯定不行。爷爷和张家老先生都说了,今年都得躲灾。
    在外活着,就得吃饭,可是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好在有一身子蛮力,于是就一路走,一路给别人当长工,做苦力。
    在外流荡的日子是我这辈子最可怜,最艰难的岁月。每天餐风露宿,食不果腹,最长的时候连续饿过三四天,睡过桥洞,吃过野草、树根,只差没饿死在外头。
    还好,我熬过来了,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那段岁月着实的苦不堪言。
    也许有人会说,你可以利用阴阳手艺,去给别人算命解灾为生计呀?
    可是,那些年全国各地都如火如茶的在破四旧,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就算我懂阴阳手艺,却也不能拿出来用啊。
    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是我也没有忘记爷爷的交待,要我认真学习阴阳术法,所以在外头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一有空,就会拿起爷爷给我的那本《仙门历代秘法记载》,仔细研读。
    这是一本老旧的早已发黄的手工装订本,所谓“仙家历代秘法记载”这本书,其实就是讲的一些识阴阳,断吉凶,驱灾免祸,救人度命等一类的奇门术法。初次翻看压根就啥也看不懂,如天书一般,甚至有些古字完全就不认识,不过静心一页页钻研下去,我却惊讶地发现,这本书中的知识真是包罗万象,且理论环环相扣,极为系统。而且,里面还有仙门历代仙师捉鬼降妖的故事记载,看着倒还有几分聊斋的意味。
    接下来的日子,白天给别人干苦力,晚上我就抱着这本《仙门历代秘法记载》着磨,慢慢地我倒是从中学到一些阴阳知识。虽不能说能像爷爷和张家老先生那样厉害,但是一般的驱邪、镇煞倒是不在话下了。
    1977年,全国报纸头版头条上全部写着“四人帮落网”的标题,标志着中国历史上这十年的混乱运动,终于结束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也随着吹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而我,在外头一晃闯荡(流浪)了十年。
    在这十年间,我利用所学的阴阳手艺,顺利的躲过了三次命里所犯的三灾六祸。在这十年间,我也从一个刚出来时的十六岁小孩,变成了一个二十六岁的成熟老青年。在这十年里,我经历了很多,吃了这辈子从未吃过的苦和罪,遭受过很多人的白眼,体会到了人间的人情冷暖。也是在这十年里,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爷爷了。
    是的,在这期间,我每年都会回一趟廖家村,可是爷爷自从那年和我各奔东西之后,就再也没曾回来过。
    我也曾去过三清镇的张家,是几次去到张家,都没有见到张家的后人。后来一番打听,才得知在张家老爷子离开后,张家就遭到了批斗,于是张家后人坐牢的坐牢,逃的逃,张家老宅成了一座空宅。
    这些年,我也多番寻找、打听爷爷的消息,可是他就好像在这世上消失了一般,音信全无……
    为了寻找爷爷的消息,文革结束后,我也没有留在廖家村,而是继续在外面闯荡了起来。一边赚钱活命,二来一边打听着爷爷的下落。
    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全国各地都在搞经济发展,工厂、基础建设遍地开花。在这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自然也得找营生赚钱了,于是,我在城里找了一个工地,做起了建筑工人。
    也就是在工地的时候,因为一次偶然的灵异事件,让我做回了我的老本行,正式进入了阴阳行当。
    一般大型建筑工程,在开工时都会举行奠基仪式,现在当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开工庆典的代名词,几个领导,象征性的倒几铲土就算完事了,实际上,真正的奠基,或者用一个我们行内话叫固宅,远不止那么简单。
    所谓的固宅,就是利用道术,使建筑物变的更为坚固不易倒塌,就和我前文所提到的《鲁班书》里的千斤顶相类似,固宅之术,各门各派,各师各法,各不相同,但大抵分为两路,一路为利用大自然之精华,如泰山山根石,传天然的琥珀等等,来起到稳定气场,加固住宅的作用。另一路,则是利用血肉有情乃至于人的魂魄来守护住宅,以前常听说什么建大桥用婴儿填海眼,其实也并非无稽之谈,只不过此事太伤阴功,一般术士也不忍为之。
    这一年,我就进入了一个工程队去做建筑,这个工程在市区,建的是一个大型百货商场的工程。在这个工地里,做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这个百货商场的外围的地基打了一半,中央的三根主桩就是打不下去,桩打不下去,后面的一切都开不了工,请了很多人去想办法,总算打进去两根,但是第三根就是打一根断一根,永远打不成功,结果,这么一拖就已经拖了快一个多月,我们这些干工地的,不同工厂里上班的,这工地没开工,自然就没工钱拿。一时之间,工人们都等得发急。
    当然,比工人还更焦急的其实是承包这个工程的老板,眼看工期赶不上,如果到期不能按时完工,违约了恐怕不但没钱赚,还要倒赔一大笔违约金,所以老板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得已只好去找了一个风水先生过来看。
    承包这个工程的老板,请来的这位先生据说在当地是比较有名气的风水先生,被人称为鹤真人。四十来岁,穿着一身中山装,手拿罗盘,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似的。
    这个鹤真人走到工地,工人们也十分好奇这工地到底是闹哪门子邪,所以就纷纷围了上去。
    话说,那鹤真人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地形、来龙后,也不知道为什么,转头就要走。
    这下大家都是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这鹤真人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看出了这个地方很邪门,觉得自己搞不定么?
    当时,包下这个工程的老板就拦住鹤真人,问他这是为何要走?
    鹤真人好像十分不高兴的样子,就说:“你找了别的高人帮你,你就再去找原来的人吧,这事我不掺合。”
    老板就说:“五千!只要您帮我搞定这事,一定给您五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