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书香门第整理
    本作者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
    《民调局异闻录/狙魔手记1:古滇国祭祀干尸(出书版)》
    作者:尔东水寿
    内容简介:
    天生阴阳眼的特种兵沈辣在云南边境抓捕毒枭任务中,遭遇恐怖状况,古滇国神秘的山洞内,远古祭祀的干尸纷纷复活,向他们疯狂攻击,沈辣小队几乎全军覆没。
    危机时刻,一个叫“吴仁荻”的神秘白发男子忽然出现,将沈辣以及当地稽毒警孙德胜救出。
    云南“干尸”事件后,沈辣同孙德胜被调入一个叫“民间事物调查局”的神秘机构,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离奇而又刺激的“狙魔”故事。
    作者简介:
    尔东水寿,70后,非专业作家。
    2012底开始在天涯连载《狙魔手记》(网络原名民调局异闻录),引发巨大反响,受关注程度堪比当年《鬼吹灯》《盗墓笔记》。其作品风格诙谐逗趣、悬念迭生,读之令人欲罢不能。
    2012年底,尔东水寿荣获天涯2012年度网络十大作家,位列第二。
    《狙魔手记》荣获2012年度天涯网络十佳作品第二名。
    =================
    引子
    1987年,大兴安岭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森林大火。当火势被扑灭后,到处都是被大火烧焦的残垣断木,空气中弥漫着焦煳的味道。
    一队解放军官兵还在现场做着最后的清理,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正常休息了,火灾过后的惨象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见得多了也就变得麻木起来。
    一些被大火烧焦的尸体被清理到山下掩埋。突然,一名战士好像被什么东西吓着了,冲不远处的班长尖声喊道“班长,你快过来看,这是个啥东西?”
    “张柱,你又瞎喊个啥?瞧你那点出息!”班长走到跟前,以为张柱又看见了个烧焦的死人。等走近一看,就见地上的确躺了个烧焦的尸体,被烟熏得黑乎乎的。虽然被火烧得有皮没毛的,但脖子以下还是能辨认出来是人的身体,可脖子以上就不好说了。这具焦尸的头部在火灾中损坏得比较严重,大部分的面部肌肉已经烧掉了,从创口向嘴里看去,竟然是两排尖利的獠牙。而且这具焦尸的面部头骨太过凸突,与其说是人的尸体,倒不如说是人尸的身体上拼了个犬齿类动物的头。
    班长盯着这具焦尸,就觉得脖子后面凉风嗖嗖直冒,脑门上也见了汗。这时,周围的战士都围拢过来,指着焦尸议论纷纷。
    “张柱,去找连长,报告情况!”班长稳了稳心神,自己是整不了,赶紧把连长拉进来吧。
    “是!”张柱答应一声,向连部的方向跑去。班长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正要驱散围观的战士,就听见有名战士喊道“动了!这怪物动了!”班长连忙向焦尸看去,就见这具焦尸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不过,姿势和刚才有明显的不同。班长的脑子“嗡”的一声,还没死?这是什么路数,都烧成焦炭了,还没死透?
    就在班长惊愕之时,地上躺着的焦尸突然直挺挺地站了起来,一把抓住离它最近的一名战士,张开满嘴的獠牙,猛地咬住了他的喉咙。向后一甩,把这名战士甩出七八米远,就见战士的脖子血肉模糊,鲜血呼呼直冒,眼看是活不成了。
    “我去!”惊呆了的班长猛地反应过来,抄起背后的自动步枪(这次的任务是清理火灾现场,周围几人只有班长有一把五六式自动步枪,还是预防有野兽伤人的),一把拉开枪栓,对准焦尸就是一个点射,“哒哒哒”就听一串枪响,子弹准确地击中了焦尸的胸口。可是子弹打在焦尸身上就像泥牛入海一般,没有任何效果,反而把焦尸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转过身来,缓缓向班长走来。
    班长一咬牙,将扳机一搂到底,“哒哒哒”又是一梭子子弹射进焦尸的胸膛。这次的射击有了点效果,不过也就是打得焦尸向后顿了顿。枪声一停,焦尸又慢慢地向班长走来。
    班长将打光子弹的自动步枪反手一握,当作棍棒使用,拉开了架势。身旁的战士也操起了铁锹和镐头,准备和焦尸拼命。
    就在这时,有人在众人身后大喝一声“都给我卧倒!”战士们听得耳熟,没有犹豫,第一时间趴在地下。就听得“哒哒哒”一阵枪响,打得焦尸身上火花直冒。枪声一停,焦尸终于再也坚持不住,一仰身,向后栽了下去。众人这才向后看去,开枪的是连长,还有指导员和一名战士。三支自动步枪的子弹打得一干二净,三人迅速换完弹匣,又瞄向焦尸倒地的方向。
    班长卧倒的地方距离焦尸最近,见焦尸一动不动。又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任何反应,便大着胆子起身,猫腰向焦尸走去。走到焦尸近前,向它的脸上望去,焦尸的眼皮已经被大火烧掉,不过大眼珠子还挂在眼眶上。这时看去,瞳孔已经扩散,是真正死透了。
    第一章 白发
    一天之后,吉林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上。在最后一节车厢里,围坐着五位解放军战士。其中两名正是刚经历了“怪尸事件”的班长沈援朝和战士张柱。
    那件事已经被下了封口令,怪物的尸体被拍了照片,当天就送到北京的中科院生物研究所,几位研究生物进化学的院士看了之后如获至宝。这具怪尸可以说是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挑战,就科学意义而言,可以说已经超过了那个失踪了半个世纪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因为有那个头盖骨化石失踪的前车之鉴,为了消除运送途中的各种隐患,武警总队方面指示保密运送。为此还特批了一趟列车来单独护送。
    因为是特殊运送,这趟军列不设客车厢,只是在前面捎带着挂了几节货车厢。除了火车头里的两名火车司机之外,就只剩下最后一节车厢里的这五名战士了。
    沈援朝和张柱作为主要当事人,要到中科院去汇报事件的过程。他俩也是唯一知道运送“物品”真相的人,剩余的三名战士则是被通知因为在扑灭山火中表现突出英勇,要到首都去接受首长的嘉奖,顺便有一件大兴安岭的“特产”要同车抵达北京,希望几位战士能协助押送,保护安全。
    现在那具怪尸已经被几条麻袋层层包裹,安安静静地躺在车厢的角落里。沈援朝和张柱坐的角度正好能看见怪尸的位置。
    自打沈援朝上了火车,总是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一闭上眼就是战友活生生被怪尸咬死的景象,一睁眼就看见包裹怪尸的麻袋就躺在自己的眼前。闹得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睡也不是醒也不是。
    张柱倒是个粗人,上了车后除了晕车就没有别的不适感觉。坐了半天的火车,最后就连晕车都适应了,是睡也安然,吃也香甜。看得沈援朝心中直咬牙你倒是心宽,也不看看你眼前躺着的是什么东西?你的战友可是死在它手上的。那血淋淋的场面你这么快就忘了?沈援朝突然想起来,当时张柱去找连长了,那场面他还真没赶上。
    “援朝,你又在想啥子?一上车就跟失了魂似的。”说话的是几人中职位最高的,沈援朝隔壁连的排长姜子达。
    姜子达是四川人,和沈援朝是同年兵,自打新兵连俩人就在一起。虽不是无话不谈,也算是意气相投。
    “什么叫失了魂?老姜,别胡说八道。”沈援朝现在对这类词语有些敏感,“我在山上三天三夜都没合眼了,换你试试?早就累趴下了。”
    “谁不是几天几夜莫合眼。你以为就你能耐啊?再说,那还不趁现在睡一哈子。别到了北京,见了首长莫得精神,那就丢我们武警的人喽。”
    “谁不想睡啊?这不是……睡不着嘛。”沈援朝干巴巴地解释道。
    “睡不着就别睡了,沈班长,听说你们连在山上遇见鬼了?还开枪了,那枪打的,跟崩豆似的。到底咋回事,你说说呗。”说话的战士和沈援朝也认识,在车厢里闷得久了,总算找到了比较提神的话题。
    “你这是听谁胡说的?哪有那么多鬼神的。孔老二都说了,不语怪力乱神的,你别听别人瞎说,那是遇到熊瞎子了,开枪打熊瞎子呢。”沈援朝开始胡编了。
    “拉倒吧,什么叫不语?就是不说。孔老二是不敢说怪力乱神的事儿。再说了,当时我们连就在你们连附近。打熊瞎子?打鬼吧!打熊瞎子用得着打百八十枪?我听得真真的,那枪打得,跟过年放的五百响鞭炮似的。张柱,你说说,到底是咋回事?张柱,你不说话瞎抖什么?”
    众人这才发现张柱的脸色已经变白,浑身不由自主地抖动着,手指着前面那个“大兴安岭的特产”:“动……动了!”
    此话一出,沈援朝的头发根儿都炸开了,浑身上下直冒凉气。顺着张柱的手指方向看去,那件捆得跟粽子似的包裹已经有了变化。包裹中心起了水波纹一样的抖动,抖动的频率越来越快,幅度也越来越大。
    他大爷的!又来了。沈援朝顾不得连长要他负责将怪尸安全送抵北京的叮嘱,一咬牙当下从裤腰带上抽出了把五四手枪(仅此一把,为防运送途中意外特配的),凭感觉对准怪尸的脑袋就是一梭子。
    七发子弹转眼打完,包裹也不再动弹。沈援朝这一口气还没松下去,张柱又喊道“班长,它又动了。”
    我他妈的看见了!这次包裹抖动得更加剧烈,看样子里面的东西迫不及待要出来。
    “援朝,里面是啥子东西?”旁边几个战士被沈援朝开枪的举动吓了一跳。看他龇牙咧嘴的表情,似乎对包裹里的东西恐惧到了极点。
    沈援朝将手中的空枪收了起来,开始满车厢找称手的家伙,“你们不是问我昨天开枪打的是什么吗?它现在就在麻袋里!是不是鬼我不知道,反正它不是人!李茂才就是被它一口咬死的。妈的,中了百十来枪都打不死它!别愣着啦,它要是从麻袋里出来,咱们谁都跑不了!”
    “仙人板板!你不早说!”姜子达和那两名战士都瞪大眼睛看着麻袋。还是姜排长反应快,连同张柱和两个战士解下武装带,在麻袋外面捆了四道。
    这一节车厢是由货车厢临时改造的,角落里还摆放着没有收拾走的清扫工具。沈援朝跑过去抄起一把铁铲,大喝一声“你们都闪开!”在姜子达几人躲开的同时,对准怪尸头部的位置,铲刃朝下奋力砍了下去,这一下沈援朝使上了吃奶的劲儿,要是一般人能削掉他的脑袋。
    只可惜麻袋里包着的真不是一般“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