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楚旭松了一口气,末了又叮嘱卫霁:“不要伤他性命。”
    谢铭死后,喻王始终不肯相信,派出手下的心腹和暗探,全部去陇西一带寻找谢铭,总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样一来,喻王身边的守卫自然空虚起来。
    楚旭听信卫霁的“妙计”,用药放倒了喻王楚悼,然后以喻王的性命相胁,解除了喻王麾下五万骑兵的武装,将他们的战马和武器都装备在中央军上。然后令于应龙带着这临时拼凑起来的四万骑兵出发,由公车丘明作为督军,星夜赶往蓟门关。
    大楚目前为止最精锐的一支骑兵,也是喻王花了大价钱养出来克制犬戎的底牌,就这样近乎儿戏地被瓦解了。
    当然,如果谢铭不死的话,喻王就不会抱着一线希望派人出去寻找,不将人派出去,身边守卫就不会出现破绽,自然也不会给卫霁找到下毒的机会。如果这些前提成立,局势或许真的会按照喻王料想的那样发展。
    然而这世界上没有如果,谢铭的死就好像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带出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
    安靖二十二年六月二日,楚昭还在熟睡中,就被系统接连不断的震动声惊醒了。
    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到系统剧烈地抖了三下,好像一个被壮汉蹂躏过得无辜少女。
    *系统公告:犬戎入侵,骑兵四万,过玉门关长驱直入,被阻于蓟门关外,已由于应龙带兵迎战*
    *系统公告:柔然入侵,士兵三万,进攻宁海,已由将军王若谷带兵迎战。*
    *系统公告:靺鞨入侵,士兵一万,犬戎士兵一万,结盟进攻定襄,已由将军周禄带兵迎战。*
    *战报一:大败。于应龙老鸦岭中伏,所率四万骑皆没。蓟门关破,五万兵卒溃逃。*
    *战报二:大胜。王若谷军歼敌两万,损失五千,得马三千匹。*
    *战报二:平。周禄军歼敌五千,损失两千,被抢走三车粮草。*
    虽然突然出现了三方敌人同时进攻,但是目前看来自己的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充分的,北疆大营依旧固若金汤,需要疑虑的就是便宜老爹引来的草原狼。这个交给他自己去对付好了。怎么也有十万人,不至于连四万骑兵都打不过吧。
    虽然一大早就被系统吵醒看战报,但是楚昭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么。
    结果吃完朝食,楚昭接到楚旭那边发回来的折子,才发现不知道怎么回事,楚旭居然误以为也速该的军队只有一万人。
    楚昭终于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
    ——他的第六感十分准确。的确是因为情报上的巨大失误,才导致朝廷先损失了最精锐的四万骑兵,接着,蓟门关又不可思议地以五万楚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守关的大将张停被也速该斩首,尸体悬挂在雄关之上。于应龙不知所终,只有公车丘明在亲兵的护送之下逃了回来,四万人中了一万人的埋伏,五万守军覆没,指挥官对此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逃避战败的责任,公车丘明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汇声汇色地向楚旭讲述了犬戎人的可怕之处,并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战败时的惨况——只要遇到抵抗,战胜后的犬戎都会屠城。当然,在整个描述过程中,他巧妙的将自己洗白了。
    战争失败的责任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原来是于应龙轻敌冒进,中了犬戎军队的埋伏,导致四万骑兵陷入蓟门关外一个山谷之中,许多都被大石砸死。之后犬戎队伍里有长的很像于应龙的人,骗开了蓟门关的城门。
    难道是于应龙投靠了犬戎?反正唯一逃回来的公车丘明的确信誓旦旦地这样说。当然,对此楚昭是坚决不信的,就算整个公车家都通敌卖国了,于应龙也不可能这么做。
    比起公车丘明这个小白脸,楚昭明显更加信任手中的系统……上面的数据。所以数据都明确地显示出于应龙既没有死,也没有背叛。
    然而于应龙毕竟是下落不明了。一个失踪的人自然没有办法替自己辩白。楚旭很快就下令,让楚昭将于家满门抄斩。
    楚昭当然不会这样做,满门抄斩是逼得于应龙不叛也得叛了。所以他明面上遵旨,暗地里却将于家人请到临淄王府里保护了起来。
    背叛者另有其人。楚昭摸着下巴寻思着:到底是谁呢?
    攻破了蓟门关,通往胜利的道路终于打开了,也速该的面前便是一马平川,这是最有利于骑兵发挥的场所。路上所有组织抵抗的城池都被也速该残忍的屠城了。
    犬戎的铁蹄和都城建业之间,只隔着最后一个关卡——泽城。
    这时候,楚旭带着剩下的二十万大军已经走到了泽城,面对气势汹汹地犬戎铁骑,他进退维谷,不知道该怎么办。
    前进吧,楚旭实在不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他终于意识到战争的血腥残酷以及犬戎的骁勇善战。连四万最精锐的骑兵都败了,他带领着二十万乌合之众能做什么?
    后退吧,都城现在顶多也就五万士兵,还都是楚昭那个小孩子玩笑一样训练出来的。退回去又能怎么办呢?
    楚旭感到一阵绝望,在去留之间犹豫不决。
    这一犹豫,两天又过去了,犬戎的骑兵已经兵临城下。
    直到这时候,楚旭才发现犬戎的骑兵根本不是一万,而是四万骑兵!
    如果早知道是四万,也许楚旭一开始就不会来亲征。楚旭实在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据野史记载,当时哀帝已经恐惧到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里。
    卫霁又给楚旭出主意——犬戎目前看起来才是心腹之患,不如让外地的军队都来勤王。
    思考了一天一夜,楚旭终于下命令,包括玄武营在内,驻守四方的军队全部派一半的人手回援建业。
    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也速该知道了楚旭的命令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里对卫霁的表现非常的满意。这时候他已经打算彻底抛弃和楚悼的盟约,一鼓作气打下建业。然后以逸待劳,挨个收拾千里奔袭而来,疲惫不已的勤王军。与此同时,犬戎和柔然,靺鞨等族的联军就可以大举南下。
    比起幽云十六州而言,明显大楚的天下更加具有诱惑力啊。
    得到这个消息的楚昭:orz……
    楚旭的勤王令发了出去,按照犬戎军队的来势,全国的勤王军在赶过来的过程中,战争就已经结束。勤王令的全部作用,就是让这些军队长途奔跑一番,消耗大量的粮食,更可能让北疆大营土崩瓦解,造成北夷全线入侵。
    果然不出陈参所料,幸好他们提前有了布置。很早之前,楚昭就给北上的王若谷和王震升打过预防针,还给了王若谷几张空白的圣旨,正是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事情。而陈参也早在猜出喻王布局之后,调集驻扎在南边的军队赶往京城。算算时间,应该能赶在犬戎之前到达。这些举措,本来是为了以防万一的应对之策,结果犬戎果然开始反噬喻王。
    在生死关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很快传令官就把楚旭的勤王令送达各地驻军手里。
    周禄皱起了眉头,觉得这和他与喻王原定计划不符,但是看见来信言辞非常急迫,而且派出的探子反馈的消息也很不好。周禄毕竟是忠于大楚的,就打算带兵回援。
    可王若谷却阻止了他。
    这时候不能走。不走大楚还有一点生机,若是人手一少,北疆大营才是岌岌可危。然后王若谷就随手把那个前来传旨的传令官杀了,说他矫诏,因为上面只有楚旭的私印,没有玉玺,最后王若谷重新拿出了一个盖着玉玺的圣旨,上面写着让玄武营继续镇守边关。
    这回边疆的将领放心了,明显后一道圣旨更加合理,因此谁都没有离开。便是有些边城守军略有犹疑,也保持了观望的态度,打算等皇帝第三道命令下来。
    犬戎和柔然,靺鞨派出的斥候在幽云十六州边境游弋,结果却失望发现这些将领并没有如同左贤王信里说的那样离开,连王老头都带着人赶回来了,王家的少主甚至带兵构筑了青州防线,阻挡柔然和靺鞨趁火打劫。
    柔然和靺鞨一看,感觉也速该说的那法子根本没用,就老老实实开始强攻。
    唯独犬戎人还苦苦守在边境上,等待着约定好的信号。并没有加入柔然和靺鞨的阵营里,反而无形中减小了北疆大营的压力。
    事情到此为此,似乎又回到了对大楚有利的位置。只要楚旭再带领着二十万大军坚持一下,等待韩起和楚昭赶到,诛杀卫霁,接掌大军,到时候,要全歼也速该这只孤军深入的队伍也不是不可能。
    于应龙带领的四万大军虽然战死,但至少用生命让楚昭认识到了敌人的真正实力,并且给他争取了宝贵的三天时间。
    于此同时,朝廷中却乱做了一团,各种流言甚嚣尘上,甚至有人流传说皇帝已经被犬戎人杀死了。
    眼看犬戎军队就要攻入都城,万事无头绪,人心惶惶,贪生怕死的倒是占了多数,很多留守的大臣主张南迁。
    这些大臣主张南迁,其实是有着私心的,在他们看来,如果死守着都城,很有可能大家一块儿完蛋,可是如果迁都,不过是换个皇帝,丢掉半壁江山而已,自己的小命能保住,权利也能保住,自己的小家族小家庭起码可以保证完好。相比之下,当然是南迁性价比更高了。至于国家社稷,本来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实在比不上亲人和自己的性命,以及荣华富贵啊。
    忠诚勇敢,大公无私,舍小家顾大家这一类神圣的品质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实在是因为这样的傻子其实不多。大部分人都是聪明人。
    这倒也怪不得这些大臣,自私或者怕死本就是人的本性。他们的做法,和历史上与他们有着相同境遇的大臣一般无二。
    比如北宋末年,比如明朝灭亡之后。
    楚昭眼睁睁地看着熟悉的历史即将在这个时空重现,第一次感觉在天下大势面前,个人的能力有时候真的是很无力的。所以大部分人面对命运,其实都在逆来顺受。
    楚昭前世一介皮薄肉嫩的死宅男,虽然偶尔幻想一下成为超级英雄,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其实比一般男人更怕痛也更怕死。他也和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讨厌诸如家国天下这一类沉重的负担,他也想扔下这一坨烂摊子,和韩起两个人去这片大陆上四处走走,看一看不一样的风景。反正有燕归来,两人八辈子也吃喝不愁。可是不行,他还有任务完成,而且就算没有任务,楚昭也觉得自己不能走。
    生在帝王家,楚昭过上了这个时代平民百姓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既然享受了权利,就应该履行义务。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被你一个人占了吧。
    *系统公告:完成成长任务之——拥有责任心,奖励音惑和震慑术均升一级。*
    自从上次升级后,各项数值接近满值,系统好久没变化,想不到这个危机关头,系统又给力了一把。
    第二日大朝会,求和派们果然全都提出建议,一定要让监国的太子殿下同意南迁,京城空虚,人心惶惶,不能继续打下去了。
    当然,也有不同意他们观点的人,就是那些家里有人跟着皇帝一起,生死未卜的世家或者大臣家属。
    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战则可能玉石俱焚。
    逃就能让楚昭登基,战则可能迎回来倆太上皇。
    楚昭该怎么选择似乎已经一目了然了。
    看着朝堂上闹哄哄活像个菜市场。楚昭忽然升起荒谬之感。有种自己其实穿回了北宋末年的感觉。虽然是不同的时空,但是历史居然出现了惊人的相似。都是兵败不久,都是外族打到了家门口,都是都城空虚,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论甚嚣尘上,都是一片亡国之象。
    不过楚昭终究不是宋钦宗那个软蛋,面对闹哄哄的朝臣,他大吼一声:“皇帝还活着,建议南迁者,杀无赦!”
    这一句里面用上了升级后的震慑技能,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下来,大臣们不知为何,都觉得腿肚子有点打颤。
    空荡荡地朝堂中回荡着少年清朗的声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大楚皇室只有战死的族人,没有逃跑的子孙!”
    一直在观望的世家和清流名臣被这几句话激起了热血,世家似乎又看到了开国之初的楚氏子弟,几乎是不由自主地纷纷站出来支持楚昭的决定,主战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就只剩这一个声音了。一盘散沙、勾心斗角的朝堂,终于在这危机时刻,被楚昭拧成了一股绳。
    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系统及时升级的震慑术功不可没。
    然而话说出来容易,更关键的却是行动。
    楚昭并不是光会喊口号的人,他立即布置好都城的事务,准备和韩起一起带兵前去救援。之所以楚昭也要去,是为了防止韩起去了根本说不动楚旭,说不定还会被卫霁反咬一口。而且就算楚昭现在龟缩在建业城中,虽然一时安全了,可如果安靖帝带走的大楚精锐连同喻王的那点士兵都被犬戎人砍西瓜一样砍掉的话,只怕大楚真的离灭亡不远了。
    若是安靖帝和喻王两位皇族加长辈被犬戎人捉住,然后命令楚昭开城门投降,楚昭是开呢还是不开呢?反正怎么做都是错。
    所以楚昭必须亲率大军出征。就像谢晋临死前承诺的那样,不只王谢两家,甚至许多素日无来往的小姓世家都倾全族之力支持楚昭的义举。
    整个朝廷第一次高效运转起来,虽然时间非常紧迫,从安排粮草到大军动身,整个过程没有超过一天。对比以往的行政效率,这几乎算得上一个奇迹。
    这一年楚昭十五岁,还是个白华朱实的青葱少年,却已在沧海横流之中挺身而出,用单薄的身躯挽救了这个日薄西山的庞大帝国。从此史书将翻开新的一页,命运饱蘸浓墨,跃跃欲试着书写一个新的时代。
    第94章
    六月十八日,韩起骑上月光,楚昭骑上追风,一万黑骑军就像黑色的潮水一般漫过明德门,朝着泽城猛扑而去。
    经过三天的急行军,韩起带领着一万黑骑军已经到达离泽城不远的窦店驿。
    六月二十一日下午忽然天降大雨,韩起宣布在驿站休整之后再继续赶路。
    楚昭抹了抹脸上的雨水,呼出一口气。如果不是一路上总用健康值抵消疲劳,咬牙挺住的话,楚昭知道自己根本支持不到现在。环顾四周,除开韩起这个变态之外,其余黑骑军士兵也多有疲惫之态。
    就算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去泽州府救援,但作为一个对军事啊领兵啊这些事情一窍不通的主帅,楚昭不得不慎重考虑身边专业人士的意见。
    再说了,这回跟着楚昭来的一万黑骑军中,除开一千骑射兵骑的是都城里各家收刮来的犬戎马之外,四千骑兵全部骑的是矮小的滇马,因为大楚实在无马可用,剩下五万则只能是步兵。此外还有一千架神臂弓。以上便是救援的全部力量。
    对比起高机动的整整四万犬戎骑兵,楚昭这一万混合军团就显得有点可笑了。不过这已经是现在帝国唯一能够调动的精锐力量,是楚昭手里的底牌,楚昭自然敝帚自珍,十分爱护。炼钢厂里最好的装备都给自家步兵配上了,打造出一只轻骑兵,重骑兵,重步兵混合军团。这种布局是楚昭模仿当年名震天下的蒙古军团配置出来的,也算是在马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吧。
    重骑兵对上轻骑无甚优势,但若是用好了,便可攻城略池战无不胜,号称古代的装甲坦克。不过,若非韩起买回了负重和耐力极佳的滇马,炼钢厂又能低价大量制造钢铁,连重骑兵和重步兵也不可能出现。
    三天的跋涉,滇马完全显示除了自身的优势之所在。如今,就算是月光和追风也不得不佩服这些短腿的同伴,就算他们能够带着一千犬戎马一溜烟跑在前面,但是这群背着负重的小矮个却总能在它们休息的时候晃晃悠悠地赶上来,然后没事马一般,继续颠颠地跑。
    如此一来,队伍中任劳任怨的滇马身上就带着大量铁疙瘩,楚昭自然不敢让军队在雷雨夜继续赶路。
    后世的史学家普遍认为,是这场大雨挽救了大楚帝国,因为它让泽城落入了犬戎的手里。
    当然,对于当时的楚人来讲,大家却并不这么看。
    因为就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帝国最后的军队日夜不停赶来救援的时刻,楚旭以及他身边的世家子弟们坚持不住了!
    这实在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楚旭的身边还有二十万军队,以及一座坚固的城池,而也速该却是孤军深入的四万骑兵。众所周知,骑兵的最大作用是到敌人的后方去制作恐惧,唯独不适合冲阵攻城。
    只要楚旭再坚守几天等来援军,到时候里应外合,何愁泽城之围不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