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2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梅一个没吃过苦的大家小姐能不作吗。
    因为后来的几批知青都是强制下乡的,而且年纪比曲红梅那批小。有两个知青下乡的时候才15岁,本来在城里吃着商品粮,读着书,享受着那个年纪该有的芳华。却突然被强制下放,任谁的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儿,时不时就需要发泄一下。
    当然,当年曲红梅为了逃避劳动嫁给当地社员的事情,多少让他们诟病。但这在肖家泥腿子要打死她和孩子面前,根本算不上事儿!
    在经过最初下乡那几年,知青们不会劳动,不会做饭,被队里的社员们耻笑、欺负。甚至有那不老实的社员,对女知青们动手动脚,他们只能含泪不吭声。
    现在不同于以前,没人管他们,现在国家批准知青回城,他们就有了生活的希望!
    即便知青们平时有什么过节矛盾,一遇上事儿,都开始抱团,团结起来处理事情。
    知青们不是本地人,本来城里人和乡下人就互相瞧不起,知青们刚下乡的时候,还没少和队上的人闹矛盾。他们要不团结一心,回头谁被欺负了,都没地方哭。
    这就是这些知青明明和曲红梅不熟,但在杨尚勇的号召下,义无反顾过来帮忙的原因。
    看到曲红梅娘仨被欺负成这般模样,知青们是无比的愤怒,一个接着一个道:“曲知青不要怕,今天大队不给你一个交代,我们就集体罢工去县公安局告状!干下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们就不信没人治得了他们!”
    “对!要是县里不管,我就给我在上海的家人写信,让他们帮忙把这件事情捅到市委、省委、北京那里去,到时候一个都别想跑!”
    现在大动乱已经结束,就代表着有那成分不好的知青家庭会平反,这些知青也不再向刚开始来的那样畏畏缩缩好欺负。
    他们本就是知识分子,在城里见过大世面,不像乡下人大多不识字,出个稍微点的远门都害怕。更别说去那些看起来十分威严,像要吃人的公安局、革委会、调查办等等部门去告状了。
    知青们就没这个顾虑,他们受够了当初各种各样的压迫和隐忍,好不容易等到翻身的一天,岂会怕这些凶悍野蛮的泥腿子!
    他们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像个拼命三郎一样,谁都不怕!
    陈建设听得头大了,“知青们稍安勿躁,大队会给曲知青一个公道,现在正在商量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你们不要着急。”
    杨尚勇道:“我们能不着急吗?这都快出人命了,肖家的人还死不悔改!像他们这种顽固不化的愚昧份子,不送公安局关上几年怎么行。万一他们发起疯来打杀其他社员,到时候谁来负责!”
    都是一个大队上的人,其实谁家不知谁家的底儿,杨尚勇这话言过其实,却让大队所有人都明白,这件事情,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如果是以前,可能社员干部压根不想搭理他们。
    可现在时局变了,国家开始发文书召唤这些知青回乡,虽然目前回去的人数不多,可政策一天一变,谁也不会保证这些知青会不会有一天全都回城里去。
    这些知青在城里有各种各样的人脉关系,万一人家心里记仇,想着法儿回来整你一家子,没有任何背景的势力的社员们只能被整。
    他们现在哪敢向从前一样对知青们大呼小叫的,只能做些事情弥补自己曾经留给他们的坏印象。
    听完杨尚勇的话后,社员们纷纷附和道:“这件事情是不能算了,要是肖家不肯分家,不肯陪钱粮,那就去公安局报案,给曲知青一个交代。看是枪毙,还是关上十几年再放出来......”
    肖老头脸都绿了,他现在是百口莫辩,无法为自己辩解,因为事实就在面前,容不得他反驳。
    事到如今,多说无益,要想不吃官司,只能认栽:“就以曲知青所言分家。不过赔了钱粮后,从前过往一比勾销,桥归桥,路归路,再也没有半分瓜葛。”
    因为有肖承国的关系在,曲红梅也不能闹得太僵,真把肖老头老两口子送去牢房关着,她和肖承国的夫妻关系也就到头了。
    心里觉得便宜了他们,不过能分家,还能狠狠的敲诈他们一笔,曲红梅心里也舒坦了不少,于是道:“这可是公爹你说的,大家伙儿给我做个见证!以后公爹别看我日子过得好了,打着各种理由来压榨我们。承国回来,若是愿意孝敬您们,那是他的事儿,与我无关。我和你们没有任何关系,别到时候说我不孝!”
    这话就绝了王金凤以后打着孝道的名头,来讨要各种好处。
    社员们心知肚明,看不出来,这曲红梅平时不显山不显水的,一出手来,招招致命。
    这一下分家、要钱,就已经让肖家元气大伤了,还杜绝了极品公婆日后打蛇上棍的机会,真是厉害啊!
    陈建设见双方达成共识,便叫上其他三个干部,和十几个在大队人缘较好,说话颇得信赖的二十个社员,准备跟曲红梅去肖家分家,免得王金凤两口子赖账。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声音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