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
放屁做什么都累,那想学好数学,显然也要更累一点。
高远揉了把脸:“你从哪找来林兆生这种奇葩,知识一大堆,为什么就是不肯来集训队上课?”
张叔平神色暗了暗:“我看了看他的档案,他不来也好。”
——
计算机房,林朝夕按下回车键同时,有人突然拍了记她的肩。
“被我抓到!”
林朝夕下意识叉掉页面,回头,却看到陆志浩。
手按在心脏上,林朝夕知道,她的脸色一定很难看。
“你在看什么啊?”陆志浩问。
“不告诉你。”林朝夕余光瞥见裴之在机房门口,“你们不是在跑步?”
“看到你偷溜,就来抓你一起去跑啊。”
“那好嘛。”林朝夕装作不经意关机,站起来,“我就是来看看,数联的成绩什么时候出。”
她这么说道。
他们走出机房,一起摘鞋套。
陆志浩拍了拍她肩,对裴之说:“林朝夕原来也怕拿不到一等奖,还偷偷来查成绩。”
林朝夕:“……”
第128章 会议
往后几天, 林朝夕都再没去过机房。
不是因为她不八卦了,她还是很想知道, 三味大学和永川大学之间到底怎么了。
但学习实在太忙,她分不出神去查这些。
其实他们每天也没有很多题要刷, 更没有小学时一天一次的秘籍考试。
老林的教案总还带有他的个人风格, 很重基础, 也很重讨论。
没有那么多难题,但大家坐在一起讨论题目的时间变多。
初中生和高中生各自分组, 从那天傍晚互相放完狠话、高中生集体跟刘志远离开后, 两个团体竞争感更加明显。
上课时,每天都几道思考题,大家从早讨论到晚, 卯足劲想做第一个解出答案的人。
高中生显然意见比初中生强,但对林朝夕他们来说,谁能第一个解答, 几乎毫无疑问。
可裴之从不抢答。
他往往就一个人坐在窗边, 看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解然不管他, 万老师也不管他。但每当题目出来的时候,他也还是会耐心做上一阵。当然,他的“一阵”实在太短, 怎么看都搭不上“耐心”这个词。
有时,林朝夕想,其实裴之更应该坐在永川大学里, 和全国所有顶尖的高中生一起,而不是坐在他们身边,平淡安静着。
数学联赛比赛成绩出来前一天,刘志远还特地提醒她这件事。
被单手按住课桌、居高临下听一句“明天就出成绩了”,林朝夕也非常震惊。
这也太中二了,而且他们不是已经“井水不犯河水”换句话说“老死不相往来”了吗?
周围的几个女生,都用看好戏的眼神看着她和刘志远。
她当时说了什么?
——“哦。”
刘志远莫名其妙就脸色发青,像受到莫大侮辱。
林朝夕也不知道怎么办,她确实对数学联赛的成绩和名次并不非常在意,按照裴之的说法,做完一套卷子,其实大家对成绩都有感觉。
那么,成绩应该就像裴之那天说的那样。
但她没想到,出成绩当天,他们坐在教室准备新一天的课程,解然却让他们集体起立,跟着他走。
到三味大学门口,那里停着两辆大巴,他们整个集训队都被直接带到永川大学,包括高中生们。
——
永川市,永川大学。
车门拉开,学生鱼贯而下,一座极具时代感的大学校园出现在所有学生眼前。
正门口是一座巨大汉白玉石牌,上书“中正平和”四字,天气很好,阳光很灿烂。
林朝夕用手蒙住眼,每次站在这里,仰头看着那四个字,她感到由衷震撼。
张副校长和另一位她不认识的老师,在永川大学门口等他们,并带他们深入校园。
队伍在一座红砖楼前停下。
门口有一些专家教授模样的人,木门洞开,林朝夕跟随队伍,缓缓向前。
每个走进礼堂的学生都先震悚,后满脸崇敬和不可思议。
红色横幅,水晶吊灯,陈旧却厚重的连排桌椅,所有细节都在彰显这座学校的底蕴。
但最能显示学校底蕴的却永远是人。
主席台巨大投影幕布上是:“致辞人——冯德明”几个字,后方还有记录会议全程的摄像机。
林朝夕半仰头,看着那三个字,很久很久说不出话。
最后陆志浩推了她一下,她揉了把脸,才恢复过来。
她明明都快忘了那天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奥数大讨论”,现在这些东西却整整齐齐罗列在她面前。
无论是坐在最前排的冯教授(虽然她只能看到一个后脑勺)和其他看起来学者模样的人,还是坐在他们身边的张副校长,甚至是在他们前面坐着的大学生模样的成年人,都让仿佛让她踏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用解然的说法是“学术圈”,但……
林朝夕看向大屏幕上的标题,但和真正的数学届学术圈仍有区别。
这次会议的全称是“跨界与创新:中学数学教学转型与课程建构”。
好歹曾是师范生,所以林朝夕猜测了下,这可能是在永川大学举办的数学教学研讨会。
类似的研讨会,每天都有不同日程。
所谓致辞人,大概就是全场最德高望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