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26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其中内容令纪茂良目瞪口呆,傻到了那里。
    第143章 身后事
    陈佐芝的绝命书很长, 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前面用了两页纸详细回顾了他当年如何被逼得走投无路, 落草为寇,而后几经挣扎, 拉起人马,与人火并抢地盘,多少次命悬一线, 一点一点壮大自身, 终于成了邺州实力最强的土匪头子。
    纪茂良自诩读书人,这两页纸看得他心中冰凉,额上冒冷汗。
    说这不是陈佐芝写的吧, 笔迹没有问题,这发迹的经过也写得颇清楚,当中有几件事对外人来说还挺秘辛的,结果也出现在了上面。
    可若说是陈佐芝写的, 杀了他他都不信岳父有这等文采。
    不是说文章写得多华丽,正好相反,这些文字几乎都是平铺直叙, 采用最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可其中却透露着一股悲怆绝望之意, 叫人读罢不禁喊叹一声:“造化弄人!”
    他在其中也写道这些年自己如何视人命如草芥,烧杀抢掠, 或为了立威,或为了报复,或将某个村镇抢得一干二净, 本没有必要再灭口,只是见手下人弦绷得太紧,给他们个发泄的机会。
    直到拿下邺州,当了大义气王,方知道作孽太多是要遭报应的。
    这一年来他已经尽其所能想要弥补邺州百姓,重用有识之士,为以往赎罪。但他悔悟得太迟了,弟弟侄儿相继死于非命,儿子成了残废,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恶梦连连,梦见那些无辜惨死的人来向自己索命。
    而今邺州因他大乱,不知又要再添多少罪孽,他终于下定决心,要以自己的死来结束这一切。
    ……这简直太荒谬了。
    纪茂良深知自己的岳父是何等野心勃勃,就算提着刀亲手把那些反对他的刁民都杀干净了,都不带眨一眨眼的,更不用指望他良心发现。
    这信是谁伪造的?好大的胆!
    马康才见纪茂良捧着那信良久不作声,两手抖个不停,信纸都跟着“沙沙”响,忍不住上前两步:“大郡马节哀顺变,我来读给大家听吧。”不等纪茂良反应,伸手将那一摞信纸抢了过来,朗声读给众人听。
    “吾幼时家贫,寡母与人浆洗糊口,省吃俭用供吾兄弟读书识字,镇上富户为傻儿娶妇,置酒席十余桌,以笸箩装馍馍施舍乡里,引得众人哄抢,扭打至头破血流,吾深恨之……”
    前面这一大段自白加忏悔,众人听着神色各异,虽然各自心中都涌起深深的怀疑,却无人打断马康才,听着他一路往下念。
    “……吾死之后,继任者应勿重蹈覆辙,努力补过改彻,军权内政一应未尽事宜……”
    终于到了对身后事的交待部分,不管这封信是真是假,大伙都竖起了耳朵,生怕遗漏关键的语句。
    马康才顿了顿,脸色变得古怪起来,往纪茂良那里瞟了一眼。
    陈佐芝自立为王之后,也学大赵朝廷的王侯之家,一早就立了儿子陈丰瑞为世子,虽然父子相处的并非十分融洽,但陈佐芝始终将他当继承人对待,该给的待遇和权力一点都没少。
    可在这封信中,陈佐芝历数了陈丰瑞的很多不足,说他腿上有残疾,并且当年跟着自己犯下了太多杀孽,不足以担当重任,又说大女婿是读书人,性情敦厚,明辨是非,指定由纪茂良接手他打下的偌大家业。
    纪茂良沐浴在诸人各色异样的目光中,张嘴欲为自己辩白,却不知该说点什么,腊月天汗湿重衣。
    还没完,这封信后头还给纪茂良留了个考验,说罗鹏野性难驯,早就不听陈佐芝的调遣,在彰州欺压百姓,一意孤行激起民变,命纪茂良在接掌大权之后想办法将罗鹏除去,平息民乱。
    信的最后,交待纪茂良凡事多向少司徒费长雍请教,费长雍治理邺州颇见成效,事实证明一年来他的种种举措都是对的,叫纪茂良只管放心任他施为。
    简直就像托孤一样,把纪茂良加一个烂摊子托付给了费长雍。
    二郡马朱培兴如梦方醒,第一个叫了起来:“这信是假的,王爷是被人害死的!”
    其实不用他说,这屋里的几个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陈佐芝死了,这事实明晃晃就摆在眼前,朱培兴不由地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纪茂良。
    他这位连襟是读过几年书不假,但一早就证明了难堪大用,岳父陈佐芝看在女儿面上,封他做大行令,专门接待来客,要说受重用的程度还不及自己,朱培兴暗忖岳父就算真要把偌大的家业交给外姓,给自己也不会给那书呆子,还什么“性情敦厚、明辨是非”,简直可笑。
    陈丰瑞去了白州之后,王府中的侍卫交接调度全都交给纪茂良在管,似乎也只有他最方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安排人行刺,顺便伪造成岳父自杀的假象,目的都在这封信上:趁着陈丰瑞、罗鹏等人都不在大化,想要窃取大权。
    朱培兴往左右看看,想在这屋里找个同盟,却见马康才和费长雍都是一脸的纠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