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
的手,点了点她的小鼻头, 宠溺的笑起,“你未来的夫君我,自然知道如何入局不沾染是非,更知道如何破局不留下风险。”
她挑了挑眉,这厮这般自信?
“哦?若是妾来选, 怕是更会选择着琅琊王……毕竟这琅琊王有一玉佩,名曰滇玉,传言翡翠尽含千载秀,春色欲上万年华。却无人知道这水在益州滇池,当何解?必然是水来,财来,水在势在。这琅琊王家只听滇玉之号令,而这滇玉恰在琅琊王司马睿手里。”乐霖的话语逗笑了卫玠。
“看来,小阿霖倒是知道的不少。只是你可知景文何为有着滇玉?当知滇在西南,如何拥有?”卫玠卖关子的说道。
“这……滇玉不该是琅琊王世代相传的吗?”乐霖还真不知这到底是怎回事。
“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提到我本家了,我卫家庶出的支脉有一在东吴,亦是东吴大将陆逊旗下之人。此人东南寻玉,便在西南益州池找到此滇玉,可他却想着寻找更好的滇玉,便一路向南,知道东吴被破之后方知他已然找到海外一州,名曰夷洲。”卫玠的话让乐霖瞬间想了起来。
夷洲!《三国志》有云,黄龙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
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数千人还。
这夷洲,丹阳太守沈莹在其所著的《临海水土志》如是阐述夷洲:夷洲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种荆为蕃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刻画,其内有文章,好以为饰也。
这卫玠所言之人怕是卫温!
而那夷洲,便是犹如琉球一般的地域吧?也就是……蓬莱仙山以外的仙岛?
她呆愣片刻,只听卫玠骄傲的说道:“这卫温虽然是我卫家庶出支脉,虽然久居江左,可终究是与陆机归顺了大晋,既然是我本家,而陆机又是大有用处,如何能够不亲自造访?而这卫温既然将滇玉赠给了琅琊王,我又如何用这一层关系?”
“如此,这琅琊王家为何如此听从此滇玉的调遣?”乐霖不明白这滇玉并非世代相传的宝物,如何成了信物?
“夷洲到底是仙岛,又是卫温归降大晋之后奉上之地,琅琊王家子孙已然前去开辟,若是战乱,乘船南渡,必然是下一处世外仙境,可避灾,可避祸,可保存子嗣,你说琅琊王家如何不感谢琅琊王的恩典?”卫玠的话让乐霖豁然开朗,原是如此,原是如此。
“也就是琅琊王将这夷洲赠送给了琅琊王家,而琅琊王家子嗣便是要感恩,便是会听从琅琊王了吗?”她算是明白过来了。
“自然是如此。毕竟夷洲那里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便是陈寿所著《三国志》,毕竟此书才完成多久?”卫玠笑起来,让乐霖心中不免嘀咕起来。
太康元年,晋灭吴统一天下。陈寿撰写完成《三国志》,共六十五篇。
当时的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见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销毁自己的《魏书》。
而当年多少重臣推荐先帝阅读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
这《三国志》一书中多有劝诫之言,阐述前人的是非得失,对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尽管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质朴实在,恳请先帝采录其书。
而就在不久前,当今陛下更是诏令河南尹、洛阳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而她父亲便是时任河南尹的。
“叔宝,此书是当今陛下颇为看重,更是椒房贾后睡前必读之物,你当真认为夷洲不为人所知?”乐霖不敢苟同的说道。
“即便是知道又如何?如今这封地因着贫瘠,又因着远离中原,被赐给了景文,自然这景文可肆意支配。而这滇玉……”卫玠说着,从暗袖里出去今日司马睿赠给他的滇玉,“其实也没有太多惊奇,不过是一块玉佩罢了。”
他将滇玉递给乐霖,乐霖接触到这略带他体温的玉佩,诧异的抬头,这滇玉在他身上?!
这是说司马睿很是看重叔宝?而叔宝接了这滇玉,便是战队了吗?
“叔宝,你决定了?”她几乎肯定。
“为你,自然有些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必然雷厉风行方能破局。”他看着她手里的滇玉,骄傲的抬高下巴,嘴角含笑,“毕竟你若嫁过来,你未来夫君我身无长物,身无傍身,如何对得起你?”
她脸一红,将滇玉递还给他,“叔宝……可这是刀口舔血的事情,提着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