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8
一直在下雨,这场没完没了的大雨已经下了差不多半月有余了。
S城博物馆本次的文物鉴定会,是在博物馆门口的南广场上。因为举办鉴定会的前一天,S城还在下着倾盆大雨,所以大家已经做好了明天还是会下雨的心理准备,因而鉴定会上需要的雨具、帐篷那些也都提前准备好了。
晚上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天气预报也说了,明天的S城,大雨转小雨。
然而,像是奇迹一般。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的时候,天空开始放晴了,久违的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钻了出来。
鉴定会在八点开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早在七点的时候就已经来到现场布置会场,那些遮挡雨水的雨具、雨棚都已经准备上了,看着出来的太阳,又把这些都给收回去了。
毕竟每个S城的人,在这接连不断的阴雨天里,都觉得自己快要发霉了,好不容易太阳出来了,那他们就不能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晒太阳的机会!
终于八点到了,安朝暮跟着其他的鉴定师一起走到了本次鉴定会鉴定专家坐着的席位。
安朝暮在本次鉴定会上主要负责珠宝玉器项的鉴定,除了她之外,还有陶瓷组、青铜组、钱币组、字画组等等的鉴定专家也在场。
安朝暮是这次鉴定会中专家组里,最年轻的一位鉴定师了,其他的人都是业内叫得上名号的老师,最年轻的也都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了。
对此,安朝暮十分感激,感激张秋恒老师的信任与看得起。
坐下去的安朝暮默默的对着自己加油打气:她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她一定不会让张秋恒老师和那些关心她的人失望的!
**
S城博物馆给这次鉴定会安排的时间只有今天一整天,并且这次是免费面向公众的,因而吸引来了不少的老百姓。
再加上好不容易放晴的太阳,所以到场的人数,比S城博物馆预计的人要多得多。
安朝暮望着自己眼前人山人海的队伍,默默的感慨,自己今天有的忙了!
安朝暮接待的第一位来鉴定的人,是一位看起来有五十多岁的妇女。
阿姨走到安朝暮的面前,将自己手中的手提袋里一个红色盒子拿了出来,然后从里面掏出来一个和放大镜一样的东西。
这件放大镜不同于大家常见的那种放大镜光洁透亮,它的镜面上有一些的绺裂,所以从视觉上来说,让人看起来看起并不是那么的舒服。
安朝暮有礼貌的对阿姨开口:“阿姨,您想咨询什么?”
这位阿姨没有正面回答安朝暮的问题,而是瞥了一眼安朝暮说道:“小姑娘,你行吗?我看你也就大学刚毕业的样子啊。”
安朝暮对这种情况早已习以为常,淡定的回复:“行不行,您说的算,不过您得先看我鉴定如何,才能断定我行不行对吧?”
“姑娘你挺有自信的啊,就冲着你这自信的样子,阿姨我就找你坚定了!”说着这位阿姨将手中的盒子,放置在安朝暮面前的桌子面前:“你帮我看看,它真的只是一个放大镜么?”
“好的阿姨。”安朝暮从桌子上拿起了盒子里的那件放大镜。
片刻后这位阿姨急切的问:“姑娘,看的怎么样了?”
安朝暮浅笑着说道:“阿姨,这真的是个放大镜。”
这位阿姨瞪大了眼睛,有些不相信的说道:“啥?这不可能啊……这明明是一件古董啊!怎么就会是一个放大镜呢!”
面对阿姨的反应,安朝暮疑惑了,问道:“嗯?有什么问题吗?”
阿姨有些着急的说:“这东西我确认是我们家祖传的!以前也有人和我说它是一个放大镜,可我不信啊!放大镜这东西怎么看都是现代人的产物,怎么可能是祖传的呢!”
听到这句话,安朝暮立马明白过来眼前这位阿姨的误区在哪里了,便对她开口:“阿姨,放大镜并不是现代人的产物。”
阿姨连忙问:“啊?咋说呢?”
安朝暮不紧不慢的开口解释:“阿姨,虽然目前还尚不能确定放大镜具体产生的年间,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人类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透明的水晶或者宝石磨制成放大镜了呢。并且在西元1260年,马可波罗就曾经在书里描述过中国的老人家带着眼睛看小字的景象。”
“这样啊。”阿姨一脸恍然大悟的点头:“怪我没文化。”
安朝暮笑了笑没说话。
阿姨继续问:“那这个东西,是不是就不值钱了?”
安朝暮生怕阿姨会看低这件寻常不怎么有的放大镜,急切的开口说道:“阿姨,您不能只通过市场价格来断定这件文物的价值啊!在我看来这文物很珍贵的啊!不论是材料还是做工,都很有意义的!你刚才不是说这件文物是祖传的吗?想必您家祖上以前肯定是达官显贵吧?”
☆、第226章:錾刻工艺。
安朝暮这句“达官显贵”,让这位阿姨顿时的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