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种植达人在古代第21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种植达人在古代 作者:xyushu5

    求红票,求推荐,求支持哪……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杀鸡

    第九十九章 杀鸡

    尽管陈良德百般不甘愿,陈母在思量妥当以后,还是高高兴兴的拎着包袱,跟王大婶回了去。

    一进王家的院门,陈母就发现他家不一样。首先指着那热热闹闹的鸡窝,欢喜的道:“呦……秀,你们家今年养了这么多鸡哪?”

    王大婶笑着点头,“去年鸡养的还不错,也算少少的赚了一点,今年就拿来都买了鸡苗。这不,原本是买了三十只幼鸡,现在一个不拉的都在呢,也得亏我多买了几只。”

    陈母闻言一乐,瞅着王大婶,好奇的问道:“那你是怎么养鸡的?我看人家多多少少的都要去掉一两只,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真没见过谁家养几只就几只的。”

    王大婶哪里知道这其中关节,实话道:“娘,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兴许是今年年成好,所以连鸡都养得好了。这不,我去我家屋后的自留地看看,那水稻长的叫一个好,估计这一季肯定又是大丰收了。”

    想着再过一个月,就到了收割水稻的时候,而看着屋后乌泱泱的水稻,王大婶就欢喜不已。只要不出意外,这一季水稻是肯定丰收了。至于一亩地能收多少,她暂时心里还没啥数,不过肯定不像以前的四百斤就顶天了。

    陈母一听王大婶这样说,便立时要去屋后看看。

    王欣一忙勤快的接过她手上的包袱,先拿去了屋里,然后才去屋后找那娘儿俩。

    陈母站在水田边,一手撩拨着那些水稻叶子,脸上露出欢喜之情,很是点头夸赞道:“这水稻是长得不错,依我看来,这一季少说也得收割五六百斤。”

    王大婶一笑,摇头道:“那也不一定呢,上一季的小麦还收了九百斤,这水稻咋会只收五六百斤呢。”

    陈母自然已经听王大婶说过先前小麦丰收的事,脑子一时就有些转不过来。她见过长的最好的人家也不过是收了五百斤左右,刚才她说五六百斤,以为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倒是没有想到她这个女儿还不满意呢。

    陈母放开手中捏着的水稻叶子,回身往院子里走去,笑看着王大婶道:“倒是没有想到你现在心大的嘛,一亩地能收个五六百斤都不知足了。”

    在自家娘亲面前,王大婶罕见的表现出了几分小女儿心性,不好意思的道:“这不是上一季也收的多嘛,再看这水稻长的确实不错,自然就希望能长的更好点。”

    陈母点头,倒也是这个样子。若是这事儿轮到她身上,她自然也希望一亩地能多产多少就产多少。只不过这还是要看老天给不给面子呢,可不是你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

    陈母来的第二日,王大婶就从鸡窝中逮了一只公鸡出来,说是要杀给陈母炖汤喝。

    陈母也是过惯苦日子的人,也晓得王大婶家中的情况,现在大外孙还没成亲呢,她这老太婆子怎好意思吃女儿家的东西?便连忙上前拦住了,说什么都不答应让王大婶杀鸡。

    王大婶一手拿刀,一手拿着一只顶肥的大公鸡,执意要杀鸡。

    于是,娘儿俩还就站在那边争辩起来了。

    王欣一在旁边看的好笑,连忙帮着她娘劝道:“外婆,我家有五只公鸡呢,太多了。娘本来就是想着给您送一只公鸡去煨汤喝的,现在既然您老人家来我家住了,就杀了嘛。外婆,你就让娘尽一尽孝心嘛。”王欣一左右拽着陈母的胳膊,撒娇的说道。

    陈母拿她没办法,心中又是感动又是不舍,瞅着那只肥肥的公鸡,无奈的点头道:“好吧,杀就杀吧,到时候与你们一道吃就是。”

    王大婶见陈母答应,不由朝王欣一点了点头,笑道:“我看咱家现在还是囡囡说话最有用,我跟外婆说了这么久,也没见外婆被我说动,囡囡两句话就说定了。看来,我以后得好好的跟囡囡学学了。”

    王欣一得意的吐着舌头,高兴的摇头晃脑。

    陈母看她那股兴奋的样子,伸手在她脑袋上敲了一下,“女孩子家家的,这幅样子成何体统,赶紧学乖巧一点,多跟你姐姐学学,摇头晃脑不成样子。”

    王欣一倒是没有将这种习惯当成一回事。当然,鉴于自己身在古代,有些习惯是得注意着。现在旁人还能念着她年纪小,不多说什么,要是她再大一些以后,还这么调皮的话,可不就得引人家说闲话了。

    虽说她一直觉得做好自己就好,不用去管旁人说些什么。

    可是,她现在可不是在言论尚显自由的现代,而是在古代,古代最重的就是女子的闺誉。若是她的闺誉不好,以后找合眼的相公可就难了。

    因着王友全跟王志实今日去镇上卖柴禾去了,所以家里中午只有这祖孙三代在吃饭。

    陈母看着桌上热气蒸腾的鸡汤,好声说道:“我看这鸡汤还是留着,等晚上友全跟志实回来了,再一道吃吧啊。”

    王大婶跟王欣一哪会答应,说好了是炖给陈母喝的。若这汤不是她老人家喝掉的,岂不就是她娘儿俩借着老人家的名头,来给自己吃的呢?

    最终还是陈母说不过那娘儿俩,被劝着吃了好些鸡肉,又喝了两碗鸡汤,直到确定她确实一点都吃不下去了,那娘儿俩才罢休。

    坐在堂前的椅子上,陈母撑的一手抚肚,无奈的笑道:“你们这娘儿俩呀,就知道一个劲儿的劝我吃,若是将我给吃撑死了,可如何是好?”

    王大婶陪着王欣一在收拾桌子,闻言笑道:“哪会,我看您还是悠着吃的。这鸡呀,本来就是特意炖给您老人家喝的,中午没吃完,晚上再继续热着给您吃。”

    陈母连连摆手,“哎呦……我今儿中午吃了好多了,现在都撑的不行,晚上可万万不能再劝我吃了,再吃就吃多了。若是这一次吃伤了我,我以后还吃什么呀?”

    王大婶笑道:“娘,您就不用替我省着了,人家都说,老人家是越吃越有的。您老多吃一些,我以后才能更有福气不是。”

    陈母说她不过,只得在一旁乐呵的笑着,暗道自己这个闺女没有白养。虽说以前日子难熬了一些,但现在日子一好过,就记得把她这个当娘的接过来享享福呢。

    晚上王友全跟王志实回来,王大婶虽说这鸡是杀给陈母吃的,还是又热了一下,也给他爷儿俩端去了一碗。毕竟这家里最累的就是他们了,是该好好的补补身子。

    不过,那只鸡吃完以后,王大婶见家里人都吃的开心,毫不犹豫的又杀了一只,算是补偿陈母先前那只共享的鸡了。

    陈母在王家总共待了七八天的时间,心里念叨着小重孙,便再也住不下去,央着王大婶将她送了回去。

    又过了一些日子以后,眼看着水稻渐渐成熟,王友全家的地也变得越来越显眼起来。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一看,便能发现他家的稻穗都比别人家的重的多,稻粒子也多得很。

    却说上一次因为小麦不方便浇药水,故而王欣一只是浇了自家屋后的自留地,剩下的一些药水则给杨二丫家的田地也灌了一些。这一次却因为家里的田多了,水稻也方便浇药水,故而每每等石瓶变成全玉色以后,王欣一总是埋到自家的水稻田里,再也顾不上旁人家的。

    所以这一次杨二丫家的水稻还是跟以往一样,并没有任何改变。

    这不,村子里人的平常无事,就爱瞎捣鼓。上次还能说两家的地连在一起,都长的那么好,兴许就是人家的运道好,就合该人家能长好。这一次却只有王友全家一家长的好,不免就惹人闲话,说是他家藏着什么秘诀。

    一般聪明的人都是直接去问老实的王友全,看他家种地是不是有什么妙法。王友全当然是一问三不知,他只是在家里实在太忙的时候,才会插手帮上一点忙,平常时候都在山上砍柴呢。而若是问王大婶呢,当然更是问不出什么来。

    这一下,村子里的流言就更多了。不过,好在大家都没什么异想天开的想法,只是纯粹好奇而已。

    于是,就有人将心思打到了王欣一的身上,现在她家就她一个小孩子。在旁人眼里,她年纪小,又不懂事,肯定是有什么说什么。便有好事者趁着王欣一在外面玩的功夫,将她叫了过去,问她她家地里是怎么回事,她娘平日又是怎么照看田地的。

    王欣一实话实说,她娘是怎么做的,她就怎么说。当然,至于她到底对那些田地做了什么,那肯定是只字不提的。

    没有人问出妙法来,最后只得放弃,也就只能在旁边看着眼馋一下了。

    等到收割水稻的时候,王大婶跟王友全商量了一下,先将屋后自留地里的水稻给割了,在家里悄悄称看看,这一亩地到底产了多少水稻。

    反正若只是站在水稻田边估量的话,看着那些沉甸甸的稻穗,王大婶毫不犹豫的猜测肯定比小麦产的还多。

    正文 100章 大丰收

    100章 大丰收

    一家三口一天时间便将屋后的一亩自留地给收割了,王友全跟王志实又合了力,翌日又用了半日的时间,将那一亩地里的稻把子都挑到了打谷场上去,还需晒上一两日,然后才能将稻谷给打下来。

    家里其他三人在忙着收割水稻,王欣一力气小,帮不上什么大忙,于是就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活,每天早早的就起了床,忙着将早饭给烧好。等他们都下地割稻以后,她又忙着收拾家里,忙着做饭,下午若是得闲了,还会去地里帮上一些忙。

    现在王怡已经出嫁,家里一旦忙起来,家务活就不得不摊到了她的头上。累虽然累了点,可是每每看到爹娘和大哥吃到现成的饭,再看他们累呼呼的样子,王欣一又不免安慰自己,相比于旁人而言,她的活计已经是轻松很多了。

    所以尽管累是累了一点,王欣一还是做得很开心。

    又花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才将那另外六亩地的水稻都给收割了,也全部的挑到了打谷场上。

    一家人片刻也没有闲着,只是稍微歇息了半日,就忙着去将那些稻谷都给打下来。

    看着他家稻把子上那沉甸甸的稻穗,王友全跟王大婶就笑的合不拢嘴,今年的水稻长势也的确是喜人哪。按照上季的小麦来讲,这一季的水稻兴许也很好,每担的价钱应该低不了,而且产量又摆在这里呢,一亩地比之往年也不知道能多赚多少银子。

    王大婶暗自算了一番,乐得不行。

    因着自留地里的稻把子是最先放到打谷场上晒得,所以那一亩地的水稻也是最先被打下来的,足足装了又八个口袋,按照一口袋有一百二十斤来算,这八个口袋可就有近一千斤了。

    估量归估量,王友全还是特意跟旁人家借了称,将那八个口袋都抬起来称了一番。果然不出所料,这八个口袋大小其实差不多,但细较起来,肯定会有些差异,其中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但总共加起来的重量也差不多是一千斤左右。

    这种产量若是放到现代的话,也就还行,勉强算是过关了。可是放到古代生产力水平平均低下的时候来说,可就是了不得了。一般人家一亩地水稻也就能产个四百来斤罢了,比小麦的产量略略高上一些,最多的人家至多能收个五百斤就已经顶天了,从没有人想过还可以收个上千斤。

    村子小,最是守不住什么秘密,况且大家都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各家今年的水稻长成什么样子。这次见王友全的水稻也是长得不错,不少人的眼睛都盯着他家呢,就等着看看他家一亩地的水稻到底是产了多少。等到听说他家自留地竟然收了一千斤的稻子后,不少人不由咋舌,暗暗称奇,再看看自家那四百来斤的稻子,不由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王友全一家人可是欢喜的不行,晚上王友全跟王大婶休息的时候,就开始琢磨开了。

    上次小麦的事情摆在那里呢,说不定这一次水稻也可以作为来年的种子来卖。而上次因为不知道,大多数的小麦都卖给了沈记,等回头村子里各户人家来他家想买些小麦种子的时候,家里已经是没有多少小麦可以拿出来了,为此还让不少人家失了望。若是这一次还一般如是的话,反正价钱一样,不如就给大家都留了种子。而且这一次田地也扩大了不少,就算是去沈记卖了一些,也不担心不够。

    两口子细细计算了一番,王家村总共有三十几户人家,先且不谈有些关系亲疏的,就算是给每家都留种子,每户人家至少也得分上个一担,那么就是三千来斤了。如果另外六亩地的产量跟自留地是差不多的话,那至少还有三亩地的剩余。这三亩地的稻子一部分是要留在家里吃用的,剩下的才能送去沈记卖掉。

    经过好一段时间的商量衡量以后,最终决定还是带上十六口袋的稻子去沈记卖掉,剩下的不管多少,先留在家里,反正在他们看来,好东西是不愁销不出去的。

    就谈上次小麦的事情,不仅王家村里的人听说以后,想来他家寻些小麦种子回去,就连隔壁村的也曾有人来他家打探消息。

    又过了半个月的功夫,终于所有的稻子都被打了下来,又搁在打谷场上晒了两日,去去水汽,也利于保存,而后才都装了口袋。王家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家有朝一日能收到这么多的稻子,家里压根就没有那么多的麻布口袋备下。而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收稻子,谁家有那多余的口袋会借给他家?

    等到装了二十八个口袋以后,家里竟是半只口袋都腾不出来了,就连最破的麻布口袋都已经被王大婶给缝补了一番,用去装稻子了。

    一家人面对此情此景,又是欢喜又是惆怅。欢喜自是因为稻子产得多,家里挣的钱自然也就多了,以后的日子定然就会好过不少。惆怅却是因为这稻子放在打谷场上也不是那么回事。若是哪日天气不好,老天爷再不给面子,来那么一场雨,可就不妙了,稻子可受不得雨淋。

    想着若是天时不好,可要吃大亏,王友全跟王大婶商量了一番,打算尽快将要卖去沈记的稻子给运到镇上去。

    于是王友全又跑去王二叔家借了牛车,将那十六口袋的稻子搬到了牛车上。因着这一次还有许多的稻子尚放在打谷场上,还没有收进家里去,这当然不能不让人注意着些。王欣一作为那啥劳动力的家庭成员,这一次不免就被剥夺了去镇上观光的权力,让她好生在家守着稻谷堆。

    王大婶临走之时担心她会偷着去玩,还吓唬她,说是若是一不小心稻谷少了,可就没银子给她买新衣服穿了。

    王欣一自然知道王大婶的心思,忙保证说自己一定不会随便出去溜达,就专心守着稻谷堆。

    虽说王家村的人家大多老实质朴,现在又是农忙的时候,没几户人家会想着去占别人家的便宜。但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村子里人一多,肯定不会缺少那些鸡鸣狗盗之辈。若是让他们得了空子,那一番狠手下去,还不知道要被扒掉多少稻子回去呢。

    当然,为了鼓励王欣一用心在家看管稻谷堆,王大婶还保证说这一次去镇上等卖了银子以后,肯定会帮她带好吃的。又问了王欣一最想吃的是什么。

    尽管家里现在稍微能吃饱饭了,但是荤腥沾的还是很好的,她其实最想她娘能给她带两斤猪肉回来吃吃,亦或者给她带几只鸡腿也行。不过猪肉价钱太贵,而现在天气又热,若是带鸡腿的话,以他们那回来的教程,说不得在半路上就坏掉了。

    王欣一思来想去还是没法决断,况且她也只是上次在镇上草草逛了一圈,对镇上到底有哪些吃的东西都不知道,自然更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最后只得道:“娘,要不就帮我带些糖吧,或者您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帮我带着些。”

    王大婶不由叹息的抚了抚王欣一的小脑袋,点头道:“嗯,囡囡,那好好在家守着啊,娘在镇上看看,有好吃的就给你买上一些。”

    看着爹娘跟大哥远去的身影,王欣一心里那叫个羡慕啊。尽管她跟过去也未必能买什么东西,也未必能见识到什么稀罕的事情,但总比一直窝在这王家村强的多吧?

    她不由摇了摇头,暗暗安慰自己道:“王欣一,不要着急,且先等着,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等你羽翼丰满以后,不愁出不去,总归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见识到这个世界别样的风情。反正既然已经离奇的来到了这里,总归是不能白来一趟的。”

    王欣一这便又回了去,安心的守着稻谷堆,中午因着就她一个人在家,也懒得做饭,吃了两个早上给她爹娘做的面饼子,吃了一碗白开水了事。

    好不容易等到了傍晚时分,终于看到她爹娘满面笑容的回了来,王欣一激动的迎上前去,喜滋滋的问道:“娘,卖了多少钱一担的?”

    王大婶看王欣一往她面前跑,还以为她是想来跟她要好吃的东西呢,未曾想到她竟然问都没问,关心的是粮食卖了多少钱。王大婶不由心中暗道,看来囡囡懂事了,是真的长大了哪。

    一面将手中拿着的一个油纸包递到了王欣一的手上,一面笑道:“沈记的管事说咱家今年的水稻长的也不错,最后给了一两银子一担。”

    王欣一脑子一转便知道这价钱不低,但还是继续问道:“那旁人家是多少银子一担的?”

    王大婶笑道:“旁人家能有六百文一担就顶天了,怎么可能有一两银子一担的价钱。”

    王欣一笑着嘀咕道:“我看这沈记倒也是厚道,竟然能舍得出这么大的价钱来买咱家的水稻。若是沈记的管事说咱家的水稻只能卖六百文一担,恐怕也只能在他家卖了。”

    王大婶笑道:“可不是?价钱都是他们定的,咱们又不可能让沈记的管事看过以后,再去旁的粮行看看。”

    正文 101章 粉色布匹

    101章 粉色布匹

    “这细细一说呀,沈记的管事确实厚道,这稻子的价钱几何只有他们自个儿心里最清楚,旁人家的稻子怎么样,也只有他们依靠经验去评判。他们要是实诚呢,照实给价那是理所应当,但他就算不给你高价,你也没有办法,毕竟你哪里知道好坏呢?所以说呀,这稻子还是去沈记卖的合算。若是碰上哪家黑心的粮行,说不得给的价钱还不如一般的稻子呢。”王大婶淡笑着道。

    自家的稻子产量王欣一还是清楚的,心里一计较,这一季水稻收下来,家里一下子多了要有六七十两银子的收入。对于他家这样的人家而言,六七十两银子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这时,她方才欢喜的打开手中的油纸包,里面果然是包裹着糖果,而且花色极多,显然比她上次吃的糖果要好上不少。

    王欣一喜滋滋的拈了一粒糖进口,欢喜的脸都笑成了花儿样。

    王大婶见她吃的开心,心里也跟吃了蜜似的,这才又对她道:“囡囡哪,娘今天还帮你带了一样好东西哦,猜猜看,看能不能猜到娘帮你带什么了。”

    王欣一一听还有她的礼物,精神头立时就上来了,细细打量了王大婶一番,见她一只手背在身后,心知她口中所说的另一样东西肯定就藏在她的身后。她脚一滑,就想跑到她娘身后去看去。

    却不料王大婶手脚也利落的很,一个转身,又将东西藏到身后去了,偏不让王欣一看到。

    王欣一皱着小鼻子,头仰朝天,开始猜测起来。按她对她娘的了解,应该不可能还是吃的东西既然不是吃的东西,那就应该是用的东西。而又联想到她身边没几件好衣服,应该就是她娘又给她扯了新布料了。

    虽然还没证实,但她心里已经认定是这个答案。

    欢喜的看着她娘,先从手中的油纸包中拈了一粒糖果放到她娘的口中,而后才道:“娘,是不是给一一买了新布料,要给一一做新衣服呢?”

    王大婶放在背后的手拿到了面前,先用手中的包袱在王欣一的小脑袋上敲了一记,这才笑道:“你个小机灵鬼,这都被你猜到了,的确是给你买的布料。你以前穿的都是你姐的旧衣,娘见你小,也没想着给你做什么新衣裳。可是你现在也慢慢长成大姑娘了,若是还穿成那副破旧的样子,可不得遭人闲话。”

    “上次去镇上给你做了春衫,今儿个去的时候,我就琢磨了,上次就做了那么一件单薄的褂子,夏天的时候也没有给你做夏衫。眼见得现在都入秋了,天气慢慢凉起来,总归再给你添上一两件衣裳。”

    说着,王大婶就将布包给打了开来,里面果然是一块粉色的小碎花布,还有一块靛蓝色的。那靛蓝色的布料明显小的很,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王大婶拿起那块粉色的小碎花布,让王欣一摸了摸,笑问道:“囡囡,这花色可喜欢?我听掌柜的说,像你这个年纪的女娃儿,最是喜欢这种花色呢。”

    王欣一当然是欢喜的抱着那块布料,连连夸赞她娘对她真好,转瞬又微皱了眉头,嘀咕道:“娘,只怕这布料做成衣裳,也穿不了几时呢。”

    王大婶不由诧异,“这布料不错呀,只要你不瞎弄,应该挺耐穿的,怎么会穿不了几时呢?”

    王欣一解释道:“娘,你看哪,这个花色这么淡,而我在家又要做家务,又要下地帮忙,要是穿着这件衣裳下地,肯定半天就脏的不成样子,所以说穿不了几时啊。”

    说着,她还遗憾的摇了摇头。这衣服也就是穿着装装样子而已,或者家里有什么大事,亦或者随她爹娘出去做客的时候穿,平常时候肯定是锁在柜中,穿不到了。

    老实说,王欣一还真的有些遗憾。想她在现代也是奔三的人了,怎么可能还有机会穿这么清淡这么嫩的粉色?好不容易重生为古代的小萝莉,偏生家境不好,整日里还需要她帮忙干活,若是穿这种不耐脏的花色,岂不是白白给自个儿找事情做呢?

    一不小心就弄脏了,然后再回来自个儿洗,然后再穿,再脏……

    王欣一直接无语了,她是宁愿要那种耐脏的花色,虽然可能难看了一些。有时候她真心羡慕那些穿越到古代以后,变成富家大小姐的人,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做,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什么事情都有旁人帮忙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而她呢?干活就罢了,以前竟然连饱饭都难得吃上一顿。

    唉……好在家里现在的经济情况已经好了许多,而今水稻又是大丰收,眼见得家里的日子是过得越来越好了。

    王大婶屈指轻敲了她一记,笑道:“你这孩子,年纪不大,想的倒是多。你今年不过才十一岁,不穿这种花色,难不成你想跟娘一样,穿这种老气横秋的花色不成?”

    王欣一当然知道自己这年纪是穿粉色的衣裳更好看,可现在不是情势所逼嘛,难道她就不喜欢穿的朝气蓬勃一点?

    看着垂头丧气的小女儿,王大婶不免心疼,轻叹了一声,道:“到底还是娘没有给你好日子过,若是咱家有些银子,也不需要你小小年纪就跟着下地干活了。”

    十一岁才多大呢?王欣一依稀记得,貌似自己前世十一岁的时候才刚上四年级,整日里就只知道玩耍,哪里像现在这么懂事。到底是有一颗成熟的心,加之现在情势所逼,不得不如此了。

    想到爹娘也不容易,王欣一抬头看着她娘,微微摇了摇头,轻笑道:“娘,一一不苦,一一觉得现在的日子挺好的。而且咱家今年不是水稻也丰收了嘛,以后肯定会有好日子过的,一一不着急。”

    说着,又怕她娘担心似的,连忙抱紧那布匹,神情极欢喜的道:“这料子一一很喜欢呢,不过一一还不会做衣裳,又要麻烦娘了。”

    王大婶见她高兴,心里也欢喜起来,笑道:“傻孩子,娘给你做衣服是天经地义的事,哪里有什么麻烦的话说。不过暂时还没得空子,等家里的稻子该卖的都卖出去了,家里也不忙了,娘再帮你做新衣裳吧,好不好?”

    王欣一自是笑道:“好啊,一一这次一定要跟娘学做衣服,以后就需要娘这么累了,一一也能帮娘了。”

    看王欣一这么懂事,王大婶欣慰不已。

    先前一家三口从镇上回来的时候,王友全跟王志实先去王二叔家还牛车去了,王大婶就先行回了来。

    去王二叔家,难免要被问起这次水稻又是多少银子卖掉的。王友全是个实诚人,不会瞒骗别人,更何况以后卖给村里人的水稻也会是这价钱,所以就没有藏着,直接跟王二叔说是一两银子一担卖掉的。

    虽说有前面小麦的例子在,但王二叔还是吃惊不已。

    这水稻也就是买回去做种的,若是买回去碾成米,吃的话,得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吃的起啊?

    王二叔略有些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与王友全道:“友全啊,那你家剩下的水稻你是怎么打算的?还是大部分都卖到沈记去?”

    王友全摇了摇头,憨笑道:“还是先看看大家的意思吧,我跟孩子他娘也商量了一下,上次小麦在沈记卖得好,村里人都想着我家能帮着留些小麦种子。可是,现在也没想过能卖得那么好,所以大部分都卖到沈记去了。这次不是收的也不少嘛,就琢磨着看大家是不是还想跟我家要水稻种,所以先等看看,若是大家不要的话,到时候再拉去沈记卖掉。”

    王二叔连忙道:“这个肯定是家家都要的呀,这可是好东西呢,谁不想着明年能跟你家一样,一亩地多收一些呢?啧啧……你看你家这一担稻子卖的价钱,简直要抵得上旁人家的两担了。若是被他们知道,还不知道要羡慕成什么样子。”

    王友全下意识的搓了搓后脑勺,憨笑道:“今年年成好,都是年成好的原因,我也不知道我家这水稻怎么就长得这么好了。”

    王二叔跟王友全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人,自然了解王友全的人品,知道他不是那种会说谎话的人,他既然说不知道了,那肯定就是不知道。

    如果说他家的水稻真的有什么古怪的话,也肯定是在旁人的身上。

    王二叔下意识的看了看王友全身旁正坐着的王志实,随后轻轻摇了摇头。

    那爷儿俩坐在一起,就算不认识他们的人也知道他们定然是父子俩,不仅仅是长得像,更像的则是脸上那种憨实质朴的神情。所以,志实是不可能做什么的,他若是真有那脑子,也不可能现在连媳妇都说不上。

    王二叔随后就跟王友全说了自个儿的意思,这次的水稻还是希望能在他家买到一担,这样来年的种子就不愁了。当然,这一两银子一出,就连王二叔也不免咬牙,实在是太贵了些。可是想到若是自家明年一亩地也能产个一千斤,这点银子花的实在是值了。

    亲们,看在七裳现在都是双更的份上,给点支持吧……泪奔

    正文 102章 门庭若市

    102章 门庭若市

    对于王二叔的这个要求,王友全自然是没有意见,原本家里留下那么多的稻子,就是想着自家水稻不错,留着给村子里的其他人家做种。反正不管是去镇上卖,还是卖给村子里的旁人家,都是一样的价钱,但是既然能让大家的水稻都能多收上一些,又何乐而不为呢?

    既是减轻了他家再去镇上的麻烦,也是帮了别家,这是两全的事情。

    王友全笑道:“这是当然,你我是兄弟,这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你放心,待会儿我跟志实回去就给你送过来,不消你担心的。”

    王二叔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那多不好意思?上次跟你家买那小麦种子也是,你爷儿俩还特意给我送了过来,这次就不用了吧,你先给我留着,我明儿个去你家取好了,不用麻烦你们送过来。”

    王友全脸色一板,故意道:“他二叔,你这不是跟我见外了嘛,你若是跟我计较这点子小事,莫不是还想跟我要那租牛车的钱?”

    王二叔赶忙摆手,“我可没有那意思,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呢。”

    王友全又换了笑脸,“那不就是了,你都不跟我计较那许多,你又何必跟我客气呢?反正现在天色已黑,我在家也无事,就当跑趟腿出来溜溜弯的,顺便给你带过来。”

    王友全既然这样说了,王二叔就觉得若是自己再客气下去,就显得假了,索性也不多说,只点了点头,笑道:“友全啊,你的这份心我是记在心上了,你是我的好兄弟。既是兄弟,我也不多说什么,记着就是。”

    听到王二叔这样说,王友全不由憨憨的一笑,心里还是念着王二叔待他家的好。

    其实在发生去年过年时陈良德要债的事件之前,王友全家跟王二叔家的关系只能算是一般,还不像现在这般的亲近。可是去年陈良德来他家要债的时候,两个大人都不在家,只三个孩子在。陈良德的脾气王友全自然晓得,但那个时候看热闹的人那么多,又有几个人是为他的孩子着想了?有几个人想着帮他孩子撑撑腰了?

    只有王二叔,只有他当时站了出来,免受了他的孩子被陈良德揍打的苦。

    王二叔的那份心意,王友全一直记在心上。自那以后,也是与王二叔家的关系亲近了不少。甚至可以说,比跟他的亲大哥关系都要更亲近一些。

    王友全不是那种善于言辞的人,他只是默默的记在心上,哪些人待他好,哪些人只是利用他。他虽说老实了一些,但是并不傻

    二人又说了一阵子闲话,随后王友全就告别了王二叔,跟王志实回了家去。

    且说这二人刚刚回家,晚饭还没来得及吃呢,王大婶原本想劝他们吃完晚饭以后再给王二叔送稻子去,却不料被王友全给拒绝了,说已经跟王二叔说好了,一回来就收拾了给他送去,做人不能失信。

    王大婶晓得他脑子拧,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决定,就是不可更改的,只得随了他,但嘱咐他爷儿俩稻子送去就立刻回来,不然晚饭都凉了。

    王友全应了一声是,忙忙的去了。

    与旁人家一样,尽管王欣一手握特异的石瓶,可是一年还是只能种两季庄稼,就算每季庄稼多收一些,卖的价钱也稍微高一些,可是一年算下来,赚的钱还是不多。

    王欣一不由就将心思打到了旁处上。

    上次她娘买了三十只鸡苗,炎夏的时候杀了一些,加之其中还有不少的公鸡,所以现在统共还剩下二十二只母鸡,当然也是个个下蛋,每日都下蛋。一天下来就是两斤蛋,按照一斤蛋二十五文钱算的话,一天也有五十文钱的收入,一个月下来也有一两五钱的银子,一年才不过十八两银子。当然,那是指自家一个鸡蛋都不吃的情况下,才能赚到这些钱,还不算上母鸡吃掉的粮食钱。

    若是能扩大养殖规模,自然可以赚得多,而且相比于旁的养殖户,因为她有着特异的石瓶,不仅可以让母鸡增产,还能极大的减少鸡仔生病死亡的概率,这赚的肯定也不是旁人家能比的。

    不过……王欣一不由幽幽的叹了一气,谁让她现在还只是个小孩子呢,不仅没有什么自主的权力,就算她想劝她爹娘这么去做,只怕她爹娘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毕竟要想办出个大型的养殖场需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是本钱,还有地方,鸡舍,人力等等东西。

    王欣一不由想得头疼,她自己也没有办过这类东西的经验,现在还完全是凭自己的想象,要想真的付诸行动,看来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在水稻收割之前,所有人家的小麦种子都已经撒进了地里。这倒是让王友全家犯了点难事儿。当初预留小麦种子的时候,压根没有想到自家会再多种三亩地的情况,自然也不可能特意多留三亩地的种子。要知道,当时村子里的人家抢他家的小麦种子都抢疯了,王友全跟王大婶又是个软耳朵,在给自家的四亩地留下足够分量的小麦种子以后,剩下的都分给了旁人家。

    如今自家留的小麦种子堪堪够种五亩地,剩下的两亩地只得又用了种子铺的种子。当然,鉴于上次的种子都是在周记种子铺买的,这一次王大婶自然还是去他家买。

    而村子里很多人家没有抢到他家的种子,就连杨家的也没有抢到,于是就一窝蜂的跑去了周记种子铺买种子。王友全家的事一传十十传百,连隔壁村的人家都晓得,一时之间倒是火了周记的生意。

    周记的老板也是个精明人,他做了十几年的生意,就从来没有见过自家的生意这么好过,买种子的人是一拨又一拨的来。于是就假装不在意的问那些买种子的人,为何单单去他家买种子,是不是以前在他家买过,所以才又来光顾了。

    可是,买种子的又有几个傻人?若是告诉他真相,然后给种子涨了价怎么办?

    虽然没有统一口径,可是众人回答周掌柜的话却很是异曲同工,都说是以前买过他家的种,觉得还不错,亦或者是看旁人家买的,觉得在谁家买都一样。更有甚者,说是见他家生意红火,肯定是种子不错,所以就往他家来了。

    周掌柜没问出什么奇怪的事情来,索性也就算了,只当真的是自家的运道来了。

    自打那日给王二叔家送去水稻种子以后,连续三日,王友全家简直就变成了市集一般,往来的人络绎不绝,奔往他家的目标却无一例外的都是想买种子,真个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王友全跟王大婶早就商量好了,家里留着的水稻就是留着给村子里的旁人家来年做种子用的。所以当有人上门想买他家水稻种子的时候,王友全跟王大婶二话不说,直接就称给了人家。

    不过因着上次自家小麦种子没有留够的教训,这一次王友全跟王大婶学了乖,足足给自家留了三麻袋的种子。当时想着,就算到时候用不完,只要他家放出话来,说他家还有多余的种子,到时候想要的人家肯定很多,不愁销不出去。

    资源有限,想要的人家却很多,不仅仅是王家村里的人。这种子既然好,大家肯定都想着能买上一些,于是走亲访友的时候,顺便就会提上几句,有心的人便将之放在了心上,也去王友全家求水稻种子。

    因着已经有先例在前,王友全跟王大婶对此事也算是有了处理的经验,这一次留的种子只够给王家村里的人,每户人家只有一担,多余的都没有。至于别的村子的人,那只能等来年他家丰收了再说,到时候若是有多的,自然可以给他们留上。

    第四天的时候,王友全家却是来了两个贵客。之所以说他们是贵客,只因为他们身上穿的衣着就像是有身份的人,不像是普通的庄稼汉子。

    彼时,王友全跟王志实已经去山上砍柴去了,家里只有王大婶跟王欣一母女二人在。

    王大婶瞅着门外站着的两个汉子,因着近日求水稻种子的人家多了去了,她有些拿不定面前这两人是做什么的,但还是客气的将他们都迎进了屋,又让王欣一去烧茶去。

    待得三人坐定以后,其中一个年长一些,大约四十几岁的男子极客气的对王大婶抱了抱拳,倒是让王大婶这个一向有些不拘小节的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那中年男子此时方道:“这位夫人,敝姓高,这位是杨管事,”说着,那高管事伸手示意了一下旁边坐着的年轻男子,那杨管事也是极为客气的对王大婶点了点头,而后那高管事又续道:“我们都是沈记的管事,此次来,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