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
宋穿之懒皇帝 作者:痒痒鼠
对面姿态懒怠,面容安然的好像在和同窗聚会的小少年郎,对比太刺眼,刺心。
听着不停滴水的漏壶计时声;脑袋里闪过万千大同府百姓期待的面孔,萧义将军注视着官家眉眼间的那抹清灵,终于艰难的开了口,“请问陛下,您第一天说的那句‘愿意用金钱等物赎回燕云十六州039;,现在是否还可以?”
端坐首位的小官家闻言,随即露出一个欢喜的笑容,“当然可以。”
顿了顿他又慢吞吞的补充道:“爹爹一直希望保持宋辽友好,朕也只是想收回当年被石敬瑭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如果可以,大宋更希望出钱或者出力收回所有的燕云之地。”
这是官家的真心话,虽然他非常的着急赶在冬天来临之前收复幽州回汴梁过年,可是他想着临出征前爹爹和他的那番嘱咐和自己的保证,每次打之前都是先尽力的沟通谈判。
尤其是他这一路行来,望着辽**民里面的汉家百姓那麻木的表情,望着自己这边的将士们那一脸的不忍,纵然心里明白战事的必然,却还是止不住的心软。
辽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已经向汉家转化,说汉话,穿汉服,学着汉家人耕地养蚕。
契丹人从一开始的以‘蕃’自居,自外于‘华夏’,逐渐变成对“夷”、“藩”特别敏感,对于汉人称呼他们为蛮夷非常的不满,“宋辽和好,得尽兄弟之礼”,甚至有些辽国文人以儒家传人,华夏正统自居。
虽然宋辽是不同的国家,但彼此都是华夏文化的延续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官家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
萧义将军面色痛苦,想要开口说“好”,却怎么也说不出口;辽国一方的将士们都是握紧了拳头,脸上是同样的痛苦和屈辱。
什么时候,辽国面对大宋没有了发言权?
第43章
大宋的将士们并没有一丝高兴之意。
当年, 他们的先辈们和辽国,西夏谈判的时候,面对辽国一方盛气凌人的气焰,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痛苦和不甘?澶渊之盟、庆历合议,虽然给大宋争取到了喘息之机,可是那是在多么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做的和谈?
澶渊之盟中真宗皇帝亲临城下以示决心;寇准老大人领着人和辽国周旋谈判, 硬在大宋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坚持住不割让一寸土地,他们抱着的是怎样的勇气和胆气?
将士们望着对面辽国将士们痛苦不堪, 紧握双拳克制自己的样子,想着自家先辈们面临此情此景的时候的心情,一股豪情冲上心头。他们要奋起, 要给子孙后人打出一个天下,要让汉人永远不再发生“澶渊之盟、庆历合议”。
官家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眨巴一下,环视一圈儿把两方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心软了软, 轻轻开口说道:“大宋和辽国乃兄弟之邦,一样的喝黄河水长大, 一样的学习华夏文化,···。”
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的大宋将军们一起大声的咳嗦;一时心软说的爽快的官家, 感受到自己这边的人强烈不满的视线后,打住话头特意补充了一句,“只代表我个人。”
······
大宋的将军们咳嗦的更大声了。就知道不能让官家亲临谈判, 他肯定又心软了。
察觉自己说错话的官家肃容做乖巧状。
萧义将军当然听明白了官家未出口的意思。
知道官家对他们学习华夏文化的认同, 萧义将军眼眶发红, 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他们契丹人努力的学习汉家文化,纵容他们的国主一副恨不得生在中国汉家的姿态,不光是不甘于被称为茹毛饮血的番邦外族,更是对华夏文化的真切向往。
就好像是在大沙漠里头茫茫然的走了三天三夜后对绿洲的向往。有着几千年精深文化传承的汉家人,如何明白文化贫瘠的他们内心的饥渴和渴盼?
辽国的将士们看到他们的将军哭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起哭了起来。
面对辽国的七尺汉子们默默流泪的样子,庞统将军等诸位将军想到白玉堂提醒过他们的,官家时不时忘记自己是官家的事儿,真的想和辽国的将军们一起哭。
拿他们的官家没办法,拿你们还没办法?大宋的将军们放开气势压向萧义将军“是汉子就赶快拒绝。”
萧义将军顶不住扑向他的凶猛威势,特“汉子”的认怂,“末将参见官家。”
他身后的将军们跟着哗啦啦的跪了下来,官家欢喜的笑了出来;大宋的将军们目瞪口呆,气的眼睛瞪得溜儿圆。
乐出来元宝小卧蚕的官家眉眼飞扬,浑身都透着喜气儿。
心情好的他难得的没有直接去午休。望着犹自气不顺的诸位将军,忽闪着大眼睛好像一只山林的小幼兽,满满的无辜和纯净;将军们在回营的一路上酝酿好的教训之词都憋在了嗓子眼儿。
太上皇吆,不是他们不尽职的教导官家,是官家太可爱嗷。瞧这小眼神儿,看的人心都化了。
“官家要时刻记得官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