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2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伪装者]何以家为 作者:水荷澹澹

    说,“不过我最近很忙,恐怕得忙过这段时间,才能陪你拍照。”

    “没关系啊,我呢,就先去影楼挑一套合适的模板,等你有空了,我们再去拍。”

    在明楼的印象中,丁薇以前的确是个喜欢拍照的人,也不记得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对拍照的热情就消减了,算起来,也有好久没有见她拍过什么照了。

    第二天早晨,明镜和丁薇坐上了上海飞往香港的飞机。

    贵宾舱里,丁薇手里依然拿着一本书,是她昨天买的《Moment in Peking》。相同的目的地,相似的情景,可如今,却已和当初同明台一起的心境截然不同。那个时候,她只是一个陪着朋友去香港入学,顺便打算去玩一玩的人,她在飞机上的心境是放松的。可如今……明镜坐在她的身边,丁薇是半分也不敢放松。

    这一班飞机的贵宾舱里只有明镜和丁薇两个。

    “看的什么?”

    听到明镜的问题,丁薇当即坐直了身子,将书封露出来:“一位姓林的华人写的书,讲的是北平有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开始的故事。”

    “明楼说,你母亲是英国贵族?”

    丁薇知道,明镜这是在问自己的家世了:“只是勉强能称为贵族而已。我母亲是剑桥公爵乔治二世的曾孙女,1895年被迫辞职之前,他一直在军队任职。”

    “公爵?”

    “母亲的曾祖母是个演员。因为贵贱通婚,所以没有公爵夫人的称号。也是因此,虽然母亲的曾祖父是公爵,但她的祖父却不能继承爵位。”

    “这样啊……”明镜有点明白了。

    “母亲曾祖父的祖父是乔治三世,曾经是大英帝国的国王,算是与皇室有些关系。但严格说起来,在英国,血缘之亲并不像在中国那样看重,只是能勉强算得上贵族而已。”

    这也是丁薇的祖父辈就移居法国的原因。因为不能承袭爵位,与大多贵族相比,Fitz Gee一家相对落魄地多,留在英国,为了维护仅存的贵族的脸面,生活并不轻松。而移居到法国,日子则会好过很多。

    “你父亲呢?”

    “民国初年,父亲得友人相助,借庚款留学的最后一批名额离开了中国。他在法国的那些年里,心里牵挂故土,只是……祖上当年救国失败,又遇官场险恶,几乎……五族全灭。”

    丁家几乎满门被皇帝斩首,若不是时局太乱,还有几个有良心的人暗中保住了丁家的两个孩子,只怕清朝未亡,丁家就全死在官场斗争中了。

    明镜没有想过,竟然会是这样的原因。她原本以为,丁薇的父亲庚款留学却未再回来,是个毫无民族之心的人,却没想到,还有这层原因在。

    她叹了口气,拍了拍丁薇的手:“难为你了。”

    丁薇朝着明镜挤出一个微笑:“大姐,我没事,都过去了。我只是……有些替我祖辈不值而已……”

    他一心救国,却在最终死在官场斗争,而那些只是想着谋求私利的人,却好好的。一腔热血报国的热血,最后洒在了私利的断头台上,何其可悲!那样的朝廷,那样的国家,难怪父亲再是想念,却终其一生不愿踏足。

    作者有话要说:  Moment in Peking,就是京华烟云,林语堂19381939旅居巴黎所着。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半年内行销5万多本。初版全英文。京华烟云是后来译者起的名字。

    丁薇的身世半杜撰。丁禹生晚年资料不详,结局是我杜撰。剑桥公爵乔治二世是真的,贵贱通婚所以子辈不能继承爵位,后人也没有详细记载了。

    ☆、生于斯,长于斯,埋于斯(上)

    1972年,英国。

    “祖母,祖母——”几岁女孩子那童稚的声音在屋子里格外响亮,“妈妈让我来告诉你,中国和英国正式建交了。”

    哐当——

    瓷杯从桌上摔落,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激动地握着了小女孩的手臂:“真的?”

    小女孩显然没有办法理解祖母的激动,但想到妈妈的话,还是乖乖地点了点头:“妈妈说,是今天的新闻里刚刚宣布的事情。”

    “快,快——”女人满是皱纹的脸写满了急切,“快去叫你妈妈来,快——”

    虽然岁月流逝,光阴在女人的脸上留下了不少痕迹,但还是依稀可以看出她年轻时的美丽。

    这个看似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的女人,正是丁薇。如今,她不过是快要知天命的年纪,只是曾经的折磨,让她的身体极速衰老,青春不再。

    她从抽屉里颤颤巍巍地掏出一张旧报纸。这是一份1967年的报纸,上面是一篇纽约记者对华人音乐家马思聪所开的记者会的报道——《我为什么逃离中国——关于“文化大GM”的可怕真相》。文章是当时经香港逃难到美国的音乐家马思聪口述,记者记录的。这篇文章里,马思聪讲述了自己出逃的原因,和他出逃前的一些遭遇。

    报纸上,那段马思聪自述被打击的遭遇处,纸张已经褶皱起伏,有些字迹甚至有些模糊了,上面依稀可见已经干涸的泪痕。

    自从1965年年中,饶是她翻看再多报纸,也没有再看见过关于那个人一星半点的消息。从看到马思聪的自述到如今,这将近七年的时候,她没有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