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潘安的科举路 作者:范懒懒
终于完成了。
潘安为此书取名《草木经》,分上中下三册。厚厚的三册书,看着就知道编纂的人在其中费了多少心血,这本书肯定不能说就是完全准确的了,还得后世来慢慢矫正其中错漏。
在仔细检查过其中是否还有什么他没有发现的错漏之后,潘安便把这本书呈了上去,很快皇帝陛下也见到了此书,翻阅之后微微一笑,潘安顺利升官。
要说此书在当今朝代最大的用处便是书上标注了许多之前人们不知道的能吃的东西,现在许多老百姓还是吃不饱饭的,说到底还是因为粮食产量过低,这书上能吃的之前没被发现的东西虽然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是想让百姓们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还是得从农业入手。
除了可食用的植物之外,这《草木经》还提到了一些目前还没被发现的可以入药的药草,上面药草的习性和生长的大致范围都有标注,还是能起到不少作用的。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着,在这架空的朝代倒是还没出现此书,潘安所做的《草木经》可以说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更好地弥补了书籍在这方面的缺失。
着书在这个时候向来是一件非常值得称颂之事,尤其是这样一本利国利民的书,潘安直接升了两级,从正七品编修升到正六品侍讲。
潘安这样的晋升某些人看来挺快,毕竟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困在正七品上,但是这在京官晋升中还真不算突出,突出的是布凡小少年。
布凡如今已经是十九岁的翩翩少年郎,前一阵子刚刚迎娶了右丞相的嫡幼女,与此同时还升了官,正五品的光禄寺少卿,已经有了上早朝的资格。
在他们这一届贡生之中,布凡可以说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潘安觉得这样的人生他是羡慕不来的,如今这着书升官的路子也还挺不错的,挺适合他的,他有学习机在手在这方面要比其他人得天独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遇,这种事情羡慕不来,嫉妒只能让人丑陋。
例如眼前这位正在拉着他,看似和他很熟的陈丹同事。要说他和陈丹之间情谊是没有的,小过节还是有点的,当初潘安第一次参加翰林院的集会,这位当时对他来说是个陌生人的大哥莫名其妙找他茬。
当时他和潘安一样是编修,如今潘安成了正六品的侍讲,他还是正七品的编修。这时候不知道脑子哪根筋不对了,特意过来找潘安闲聊。
语句间愤愤为潘安抱不平,说什么潘安的才华丝毫不输布凡,如今更是着书立传,不愧文士风头。然后又字里行间稍微透露出一点对布凡功绩的质疑,毕竟布凡确实没什么功绩,他说的隐晦,但是潘安还是能听出来的。
等他走之后潘安就开始反思自己,难道他看起来既软弱可欺又蠢笨如猪吗,怎么不是欺负他就是挑拨他。
把小人的言语抛在脑后,他要是连这种话都放在心上,那这在翰林院的日子就没法过了。想想这两年他整日埋头看书不怎么打理人际交往,其实在翰林院这圈子里颇受争议,着书本就不是简单的事情,虽说翰林院的各位很少有没写过书的,但是能因为一本书而升官的确实极为少见。
所以潘安下这么大的功夫着书一事在翰林院是被很多人不看好的,包括翰林院官阶最高的翰林院学士,不过这位大人为人正直,虽然看到成书后惊叹了一阵,但是也没有想过昧下功劳,而是把此书代为呈给皇帝,毕竟潘安是没资格自己直接呈上的。
潘安这两年对那些风言风语也不是没有耳闻,他在着书期间要忍受日以继夜的枯燥日子,其实很考验他的心里承受能力,如果他把那些风言风语放在心上,那能不能顺利在今年着完此书的答案就明显是否定的了。
如今苦尽甘来,好在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而且还是一下子升了两级的官,潘安是十分欢喜的。
第128章 有孕
如果你能理解疯子的想法,那你就离疯子不远了。潘安无意在小人身上费心思,自从升官以后他本来因为着书完成空闲下来的日子又忙碌了起来。
潘安现在这官名叫做侍讲,主要任务为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做的工作和以前是差不多的,但是这官位高了,任务就重了,辖下有典簿,侍诏等下属需要他安排、指导。
这下修书的典籍主要限制在文史这一方面,潘安在历史方面的了解比较笼统,而且他了解的历史还是在穿越前的历史,他现在所处的时代属于架空时代,之前的历史有不少变数,潘安受以前固式思维的影响,学历史反而不如当代人,他当初入门的时候还是挺费劲的。
好在他下了苦功夫,再加上学习机给他的记住就忘不掉的金手指,历史方面记住倒是没什么问题,修史书主要是查阅大量典籍,面对历史资料缺失的情况可能还得结合当时情况以及一些比较偏门的资料推测一下,总之是个耗功夫又费脑子的活儿。
在修书这方面,就算他不太擅长文史,但好歹是中了探花的人,史书烂熟于心,修书的困难不算大,大的是他手底下开始有下属了,而这下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