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
人人都爱容氏子[穿书] 作者:封玖
秦恪。
只见秦某人,神色柔和,唇角轻扬,“大郎勿忧,我无事。”
高柏这才知其身份,欲起身行礼,被秦恪拦下。
“高夫子不必多礼,”他淡笑道,“您照顾大郎良多,恪不胜感激。您乃大郎师长,大郎敬重于您,恪亦心存敬重。”
高柏与众人:“……”
是否有何处不妥?
高柏恍然回神,“郡王言重,某受之有愧。”
传言又误人!世人皆言秦郡王冷漠无情,他却觉郡王乃性情中人,温和有礼。
日后他再也不信传言!
“郡王,不知如何安置难民?”容连忽问道。
如今难民集聚濛山,濛山县衙若无良法,致难民冻饿而亡,恐沈明府受天下攻讦。
且秦恪与程皓同在濛山,若弃难民于不顾,朝野内外,定会流言四起。
“此事待明日与沈谊商议。”
秦恪于边疆骁勇善战,对难民一事,确无良法。
“刘翁,家中存粮几何?”容奚忽问。
魏人常于冬日储粮,刘和尤甚。
他吃过苦,知晓粮食之重,故祖宅余钱充足后,他便常往坊市,采买米粮,如今堆满仓室。
“郎君,可撑两年光景。”他诚实回道。
如此,已足够。
容奚神情平静,面向秦恪。
“不知镇上百姓有无伤亡?”
秦恪摇首,“虽难民突袭,然其身体疲弱,不及百姓勇猛,数名百姓受轻伤,其余皆无伤亡。”
容奚心中稍安。若百姓有伤亡,其矛盾定不可调和。
“今难民聚集镇上,露天席地,不及明日,便会冻饿而亡,有损濛山府衙之威。”
他见众人未露拒色,继续道:“难民抢掠镇上百姓有罪,但罪不至死。可待其恢复气力后,施以惩戒。”
若让难民今夜活活冻饿而死,众人亦良心难安。
“阿兄所言极是。”容连深表赞同。
因容连赞同,梁司文虽不太明白,亦狠狠点头。
“大郎欲行何事?”秦恪问。
容奚起身,“难民近百人,我欲布棚施粥,助其熬过今夜。”
他并非吝啬米粮,而是难民如今饥寒交迫,食粥最佳。
“郎君,仆这就去熬粥。”
刘和躬身离屋,悄悄抹泪。郎君当真心善,难民有福气啊!
近百人食粥,其量甚大,且碗碟不足,如何施粥?
高柏毅然起身,“郡王若能令难民不再异动,老夫可说服镇上百姓,借碗一用。”
他于镇上学堂教书育人已数十载,颇得百姓敬重。今夜他便豁出这张老脸,请受惊百姓,施以援手。
秦恪颔首,“可。”
言毕,与容奚对视一眼,起身离宅。
虽护卫人数不足,然难民已无力反抗。
秦恪备齐绳索,着人捆绑难民。有反抗者,俱被护卫武力镇压。
难民误以为秦恪欲行惩戒,俱泣不成声。
有愤慨者,不禁呼天抢地,破口大骂。
一护卫嗤笑:“入室抢劫,本就有罪!”
饥寒之下,难民又受惊,体弱者均昏厥于地。
陈川谷一一诊脉,摇首道:“虽可恨,却也可怜。”
镇上百姓虽恼难民行事,然高柏出面劝告,加上众人亦不愿门前死人,皆应允。
且仅借陶碗,并非米粮,更易接受。
近百只碗陈列门外,米粥清香,从灶房弥漫,随风至院中,继而飘出院外。
难民俱鼻尖耸动,腹声如鼓。
护卫得令,高声喊道:“容宅施粥!容宅施粥!容宅施粥!”
绳索仅缚难民手腕,众难民闻言,俱精神一震,强撑而起,惊问是否为真?容宅又是哪里?
经护卫指明方向,难民皆凭一股信念,往容宅而去。
粥棚已搭,米粥入桶,陶碗齐整。
刘子实、梁司文、洗砚、金吉利,正忙于舀粥。
粥香于夜空下,勾人心魂。众难民面露痴迷,围拢而来。
护卫令老弱妇幼排于前列,一一解开绳索。
如今米粥在前,难民哪还顾得上抢劫?
得粥者,皆蹲于地上,捧碗拼命吞食。
幸白粥经冬日寒风,热气已散,不再滚烫,正适宜难民吞咽。
一时间,容宅门前,唯闻难民吸溜之声。
一碗热粥灌下,难民恢复些许气力,内心不再绝望,他们本是良民,非恶霸之徒。
如今承受恩惠,从鬼门关绕行一圈,终得见阳间美景,顿涕泪横流,跪拜感恩。
除金吉利,刘子实三人见此场景,已然热泪盈眶。
护卫再次绑缚难民,肃穆道:“容郎君心善,怜尔等受天灾之苦,故布棚施粥,救尔等于危难之际。尔等抢劫镇上百姓,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