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552 章
的势力。”
厉勉没敢搭话,张存海也依然装死。这是人家皇室父子的家事,他们可不敢表达任何意见。
更何况,皇帝这声感叹里面的意味太过复杂,岂是别人能搀和的。
皇帝也没打算征求谁的意见,“这些流言……那就让人盯着些,不要闹出别的事端。”
厉勉答应一声,见皇帝没别的吩咐,就退下了。
皇帝这意思很明显,盛世明君的议论尽可以说。至于别的,为了避免闹出事端,当然要控制一下别的言论。
有关禾的那些闲汉,还有亲卫营的势力,控制些留言还是能做到的。
…………
随着皇帝盛世明君的呼声愈演愈烈,百姓们对那他们还不曾见过的、机器的支持也越来越响亮。京城中,反对新政和给工匠体面的势力有些坐不住了。
百姓的议论向来纷乱,说什么的都有,可这次却完全是一边倒的态势。
这样的流言应该有人cāo控,但等到他们想到由头,开始着手查这些议论的来源时,那些闲汉早已功成身退,去做他们专职工作了。比方闲逛寻衅、讹个小钱、收收保护费之类的,好似他们从来也不曾关注过流言这回事。
第一零二九章 摆上明面
就算找不到如此有逻辑的议论的来源,该挽回的事情还是要挽回的。
三月初,一日的早朝,阁部再送上一大摞反对新政的折子,被皇帝轻描淡写的摆摆手,搁置一旁时,朝堂上再起波澜。
这些折子和之前的一样,都是劝诫皇帝三思,论述工匠粗劣、不能登大雅之堂,皇上决不能因宵小作祟,而断送了一世清明。
这已经是他们这些敢于劝谏的忠臣,写的第三份折子了。为了能把同样的劝谏,写出新意,费了他们多少心思?却被皇上如此漫不经心的搁置!
最先开口的是御史大夫汤铭。
早朝议事之后,汤铭带头出列跪倒。
皇帝眯了眯眼,这是终于坐不住了吧?
“汤爱卿可是有话要说,不用多礼,起身说话。”
汤铭并不站起,而是以头杵地,道:“陛下乃盛世明君,自登基以来,一直广纳善言、善待众臣,才有了如今之昌盛。可此次,陛下不顾朝臣反对,大肆提倡手工业、一力提高匠人身份,着实违背圣贤之道。臣恳请陛下再议此事,切不可因此小道,被后人以为陛下独断专行,毁了陛下的一世英名。”
汤铭说完,身体跪伏的更低。看起来,若是皇帝没有一个满意的回答,他这就长跪不起了。
两侧站立的朝臣中,又有两人出列,跪在汤铭身旁,也是磕头不断,口称“陛下三思”。
皇帝看着三人不语。
汤铭原是前太子一系的人,扶持太子多年。他这样坚决反对兴盛手工业,反对提高工匠身份,固然担心匠人和工匠业以后代替读书人的地位,高居于朝廷的重要位置。
但不可否认,这些人不甘于前太子就此失去储君之位,从而打击瑾融,限制瑾融的势力更加壮大,只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瑾坤这是不打算安安静静的当他的闲王了吧?
可是,瑾坤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本xing已定,哪个还敢把江山jiāo付于他手中?
皇帝面色冷冽的扫一眼众官员,沉声问道:“还有谁对新政有疑议?”
只有很短暂的停歇,太常寺卿章迟站了出来,同样跪地奏道:“陛下,既然陛下已经令边境各衙门搜集域外的情况。臣以为,待到掌握了域外之地的确切状况,再决定是否实行新政才更稳妥。”
最好能等到福王殿下再次参政,由殿下主导此事才好。那时,不但殿下有名垂青史的功业,还能借机扶持自己手中的一大批匠人,作为以后工匠业的掌事人。
接着,陆陆续续又有八人出列,恳请皇帝谨慎施政,
更有临时上朝的邢于越,也出列跪倒在地,恳切说道:“陛下,自上古开始,圣贤教化民众,靠的就是圣贤典籍、礼仪尊崇。所谓的新政,完全就是摒弃自古传承,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若长此以往,世间之人只看到利益、都去争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