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105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回到明朝当王爷 作者:rouwenwu

    边军,面杨凌则掌握了左右京师安危的兵权。

    一个控制着内厂秘探、掌握着大明司税财权的幕后实力人物,当他来到台前时,手中竟掌握着这样庞大的军力,一旦他对朝廷有什么举动,天下还有何人能制?

    这一下就连对于皇帝大赏军功乐观其成的武将们也忐忑不安起来,刘大夏皱起白眉,越想越觉不安,他虽知杨凌此时权柄通天,纵是他堂堂兵部尚书、四朝元老,也休想撼动杨凌分毫。可是兹体

    事大,实在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一定要想办法阻止皇上的荒唐行径。他左右一望,与韩文、马文升等人目光一碰,彼此都暗暗点了点头。

    杨凌没想到正德昨日被文臣们一激,今日竟然使出这样极端的手段,在他看来这是对自己信赖有加,可是这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呀。凭着这份权力他的确可以凌驾群臣,成为一个之下、万人之上的头号权臣。可是自己有什么根基?年方弱冠、位极人臣,绝对是祸非福。

    杨凌知道小皇帝脾气。他对自己推心置腹,如此重用安排未尝没有与百官负气争风之意,此时是万万不能上前臣辞,令他在群臣面前难堪的。

    财权、兵权、内厂督辖之权,一定要让出去一部分,如果大权独揽,必定受百官猜忌。杨凌心里像风车一般急转,想着应对之法。正德对金殿上自己旨意一下变得沸水一般的场面似乎十分满意,能让这帮愚腐混帐官儿们如此失措惊慌,正德只觉大大出了口心头恶气。

    他畅快无比地笑道:“诸位爱卿,朕意已决。圣旨已下,诸卿勿须多言。三大学士、六部九卿当尽快就朵颜三卫和女真三部的互市拿出个章程来。人无信不立,何况人中之君?再过月余,春暖花开,朕要互市之城卫,大明和兀良哈各部的百姓已来往如织!”

    他袍袖一拂,示威似地道:“诸位爱卿还有何本奏,快快呈上来,朕的豹房已修建完毕,不日朕将迁居豹房。诸卿有本章时可直接呈往豹房便是。”

    “什么?皇上要搬出皇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居豹房?”一班老臣被皇帝一个接一个惊世骇俗的奇思妙想轰得头晕眼花。

    原本目标一致、目的一致的文臣们分作了几派,有反对封赏过滥的、有申明京营自大明立国就负有护卫京师重任、不可违制调防互换的、有要求皇上不得离开皇宫迁居别院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来效果大减,根本形不成一股强有力的士气,正德皇帝坐在上边只须打打太极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诘问的官员摆脱开来。

    金殿上大朝会如同集市一般,杨凌忽尔注意到刘瑾唇边不经意地掠过一丝诡笑,心中不由一凛,忽然想起今日朝会许多不合情理的地方来。

    小皇帝年轻气盛,他立下大功。回京后却被百官打压污蔑,受激之下大肆封赏,以他的性子是干得出来的,可是能伏特加这么有条理,几桩事情一件件抖出来,分散了百官的注意力,这份心机恐怕不是正德能干得出来的。

    是刘瑾!杨凌心中忽地闪过这个念头。

    能够影响皇帝的几位近臣,谷大用正巴结着自己等着去江南捞银子,张永、苗逵和自己性情相投,而且一路回来,他们也没有机会这么做,如果是刘瑾,以他的性格会推波助澜地帮助自己掌握更大的权力?司税监掌握在自己手中,刘瑾尚且耿耿于怀,他会这么无私?

    司税权原本是司礼监的,现在掌握在自己手中,监控百官的厂卫原本均在司礼监辖控之下,而自己的内厂却独树一帜,越过司礼监直接和皇帝打交道。京师十二团营也是司礼监一手掌握,如今……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自己就是横在刘瑾面前的一块石头,不搬开自己,他这个内相始终是有名无实,这段时间刘瑾在京中站稳了脚跟,他这是开始打自己的主意了。

    刘瑾看着群臣乱烘烘的,但是不满和忌惮大多指向杨凌,心中不由暗乐:那个穷秀才果然有点歪才,这一计大妙。杨凌随皇上去了一趟大同,立下偌大功劳,皇上是肯定要赏的。如今自己助了他一把子力气,把他捧得更高、权力更大,得罪的人果然也更多。哼哼,朝中和内宫现在都对杨凌不满,看来自己取而代之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大朝会没有争出个结果,一班腐儒直吵到下朝,便急急赶回家去,准备点灯熬油地连夜写出篇万言奏章,明日早朝再战。杨凌有后宫请安的旨意,却没有忙着走,六位受赏大臣下朝后领了封赏,杨凌就在值夜房中换了乌纱,然后在小太监的引领下直趋后宫。

    走过保和殿,一个武官陪笑施礼道:“啊,原来是杨大人,下官布行武恭喜杨大人晋爵加官。”

    杨凌抬头一看,只见这人是位宫中锦衣卫的武官,一身鹦鹉绿的官袍、红裤皂靴,淡金色的瘦脸颧骨突起,一双卧蚕眉下双眼炯炯有神,看官袍该是位四品锦衣都尉。

    杨凌晋升右柱国龙虎上将军,那是二品的大员了。所以那个依着官礼长揖而下,甚是恭敬,杨凌忙上前两步,抬手相扶,笑道:“将军请起,宫中相见,切勿多礼。”

    绿袍武官就势起身,谦然笑道:“锦衣卫上下,对大人一直心存敬服,也为锦衣卫能出了大人这样杰出的人才而骄傲,见到大人,下官怎敢不大礼参拜?”

    杨凌目光一凝,仔细瞧那武官,见他神情有些激动,愤慨、郁抑的眼神中带着希冀和盼望,杨凌这才心中恍然,看来这些日子锦衣卫受刘瑾的打压不轻啊。真的已激起锦衣卫上下一体同仇敌忾之心了。

    他笑了笑,说道:“岂敢,岂敢,杨某因为锦衣卫才得以简拔提升,得有今日成就,虽说如今已自立门户,可是杨某对锦衣卫仍视同一家呀。牟大人一向可好?”

    布行武听他这么说,好似松了口气,欣然答道:“牟大人安好,杨大人西行大同,牟大人一直记挂着您呢。”

    杨凌淡淡一笑道:“昨日刚刚回京,杨某牵挂家人,还没和老朋友们见见面,待我出了宫,先去回回牟兄。”

    布行武眼中闪过一抹惊喜,连忙拱手道:“是是,大人公务繁忙,下官就不打扰了,您好请。”

    杨凌拱了拱手,二人的目光心照不宣地一碰,然后从他身边翩然越过,直往后宫去了。今日三后召见,那是定要责训一番的,杨凌原本还有些担心,后来抛开娘娘的身份,章从正德奶奶、母亲和妻子的身份想了想,杨凌揣摩出了她们的心思。

    以他舌灿莲花劝人保险的本事,早已想出了应对的办法,倒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今儿让正德又是封侯又是提官,他对刘瑾心中存疑,更顾不上考虑这些问题了。

    正德身边八虎原本胸无大志,可是人的贪欲随着地位的升高是会发生变化的,杨凌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妖魔鬼怪,当成整日想着害人的j佞,可是也没有高估他们的品质和德性。

    朝中百官整日道德文章的,对于挡在他们仕途前边的绊脚石,又有几个能够免俗不去打压?就是刘健、谢迁、韩文的那样的忠耿直臣,对总是越级上奏,希望出头露面的副手焦芳,还不是不遗余力地打压过?更别提私德并不怎么样的刘瑾了。

    杨凌原本还想利用开放海禁的巨大利益吸引住刘瑾,暂时压下彼此之间潜在的矛盾,可惜……刘瑾身为内相,显然不甘心鞍前马后一为他效力,尤其自己的权力大多剥离自司礼监,更埋下了两人之间早晚要明争暗斗一番的火线,如今……他已迫不及待了。

    杨凌想到这里,不禁心事重重地叹了口气:“站在高高的权力巅峰上,一个不慎就有落马之险,如果有人对自己明枪暗箭,那危害实在远胜过明火执仗的敌人,可是对付刘瑾哪有那么简单,拦在中间的皇帝既是自己的保护伞,何尝不是刘瑾的保护伞?

    尤其是现在,如果说以前自己在一从以忠臣自许的官员眼中,还只是一个导帝游玩的佞臣,如今在他们心中却是讳莫如深的权j,要对付刘瑾、要办自己真正要做的大事,就必须得从这风口浪尖上退下来,不可纠缠在权力斗争中,可是正德肯么?要怎么办,怎么打消百官的猜忌?

    杨凌轻蹙着眉头,背负双手缓缓而行,前方忽有人笑道:“啧啧啧,威武侯爷好有兴致,步履从容直若闲庭散步,早知你杨大侯爷如此从容若定,本公主倒不必急急赶来为你护驾了。”

    杨凌抬头一看,只见两个身着雪白绸服的美少女笑盈盈地站在面前,雪白的箭袖软窄而贴身一尘不染,可是那衣中的人儿俏脸如雪,更是明净出尘。

    两个女孩一高一矮,高的亭亭玉立,纤腰紧致、胸脯浑圆,矮的娇小玲珑,一张宜喜宜嗔的瓜子脸儿,还带着七分稚嫩清纯,二人都轻挽着柔丽的秀发,更衬得颈间雪注,颈细柔美。

    杨凌吃一惊,连忙抢前几步,弯腰施礼道:“臣杨凌见过长公主殿下、永淳公主殿下!”

    永福公主和他的到底多日不见了,心中那种少女朦胧的思慕淡了些,见了他少了些拘禁,倒多了些亲切和洒脱,她轻笑盈盈地道:“平身,恭喜杨大人晋爵侯爷。”

    永淳公主笑嘻嘻地插嘴道:“只是这位新晋侯爷马上就要被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后娘娘三堂会审,搞得灰头土脸啦。”

    杨凌见这对殊艳娇丽的姐妹花袖口紧扎,裤腿儿也是紧的,露出小腿优美动人的曲线,料想她们未着宫装,应是刚刚做了些什么游戏。

    果然,永淳公主笑道:“本公主刚刚和姐姐正在蹴鞠,就跑来给你护驾,你要怎么谢我们?”

    杨凌没想到正德皇帝昨日在圣旨上吹了一通大气,所谓的给他保驾竟是派来两个妹妹帮忙,这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三只母老虎发怒,这对小丫头济得什么事?

    他有点啼笑皆非地问道:“微臣多谢两位公主仗义援手,不知小公主要臣如何相谢呢?”

    永淳拍手笑道:“这个简单,听说皇兄要搬去豹房,那儿狮子老虎多着呐,皇兄从不带我们出去玩,你若能劝得皇兄让我们出游,那便是谢礼了。”

    杨凌立即便想摇头,这不是开玩笑么,寻常大户人家的小姐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呢,拐带公主出宫?那百官岂不……

    杨凌心中灵光一闪,突地想到了明哲保身的好办法,他欣然笑道:“大丈夫一诺千金,咱们一言为定。”

    ,、在线阅读。,。

    第225章 妒后

    永淳公主年纪虽然稚幼,也知道凭自己的身份是难得能出一次宫的,即便逢春耕大典或者去皇家园林踏青时,以她们的身份也是前呼后拥,上有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后,下有嫔妃、贵妇,小小公主被约束的毫无兴致。

    好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杨凌竟然答应了,一怔之后不禁大喜,连忙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是堂堂威武侯上将军,可不许耍赖。”

    永福公主微感不安,忙道:“没有太后恩准、内务府随行,公主焉能出宫游玩,永淳只是随口说说,杨大人莫当了真。”

    杨凌望了她一眼,说

    道:“禁宫之内别有洞天,可是宫外另有一番精彩天地,若是两位公主陪伴皇上出游,也不算违了礼制。臣是不敢妄为的,臣会寻找机会向皇上进言,请皇上下旨。多谢长公主殿下关心。”

    永福公主玉脸微赧,掩饰地拂了拂衣袂,说道:“既如此,多谢杨大人了。本公主与永淳先进殿去,请大人稍候再来。”

    她向永淳打个招呼,姐妹二人像两只美丽的白喋儿般翩跹闪入了仁寿宫。

    仁寿宫内,三张红木凤椅隔着天然楠木茶几分开,太皇太后、太后和当今皇后依次坐在上面,正闲聊叙话,瞧见永福公主姐妹进来,太皇太后慈颜笑道:“你们这两丫头,怎么穿着这么一身衣服就跑到哀家这儿来了?”

    永福公主领着妹妹裣衽施礼,含笑说道:“见过太皇太后,太后、皇后娘娘。永福和皇妹正在蹴鞠,听说皇兄正在朝上封赏群臣,一时好奇便去向内侍打听消息,所以还没来得及更衣。”

    张太后听了略微动容,问道:“你皇兄正在封赏群臣?因为何故?”

    永福公主从容答道:“皇兄微服巡幸大同,大败伯颜可汗,立下赫赫战功。故此回京后第一件事便是封赏有功之臣,听说内厂提督杨凌独占首功,已晋爵威武侯,封为右柱国龙虎上将军呢。”

    太皇太后一听顿时面色有异,她昔年也是执拗刚烈的姑娘,万贵妃内宫独宠,嚣张跋扈,她身为六宫之主曾杖责万贵妃以肃后宫,孰料宪宗皇帝竟因此大怒,将她打入冷宫幽禁多年,若非是她将纪氏宫女所生的小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弘治皇帝养大,哪里还有今日贵为太皇太后的荣耀?

    前车之鉴,今上既然如此宠信杨凌,那么一会要如何说辞可要好好筹措一番了。张太后只是轻轻哼了一声,斥道:“荒唐。”可是她玉面平静,也看不出喜怒。倒是夏皇后柳眉一挑,颇有些不服气。

    太皇太后和母后都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条消息说出来她们必然有所斟酌,这样就够了。至于对杨凌薄惩轻斥,那也是应该的。谁叫他拐了皇兄去大同,险些送了性命。永福主要目的已达,便不再多说,她携了妹妹的手,走到太皇太后身前唠起这家常。

    又过了片刻,站宫太监扬声喊道:“新晋威武侯杨凌求见!”

    太皇太后沉吟了一下道:“宣他进来。”

    永福和永淳对视一眼,悄然站到了母后旁边。

    杨凌放轻脚步,轻轻走进暖阁,殿中陈设幽雅,乡幕罗帏,地铺五彩锦花绒毡,门帝两枝玉瓶,插着几件高大的珊瑚。杨凌不敢四下扫看,抬头见慈颜善目的太皇太后穿着常服在椅上,便连忙抢步上前拜道:“微臣杨凌,拜见太皇太后、太后,皇后娘娘。”

    殿中静谧片刻,太皇太后说道:“平身吧。”

    “是!”杨凌轻轻起身,垂着眼睛退了两步,抬眼一瞟,只见张太后也是一身常服,上穿杏黄比甲,下身着荷绿色长裙,显得雍容华美。张太后身材颀长,保养得宜,看来不过二十许人,容貌娇美,风姿绰约,俨然一枝临风芍药。永福公主与她有七分相似,不过到底年轻,看起来少了份成熟迷人的气质。

    杨凌见了二人这身打扮,就放下了几分心事,两宫娘娘以常服见他,想来原本就没打算严惩,倒是皇后娘娘……

    杨凌看了眼夏皇后,心中也不由暗暗摇头,年方十六岁的夏皇后头戴凤冠、身穿龙纹霞帔和深青色大袖翟衣、红罗裙子,一张稚嫩的面孔便要装出十分的威严,神情庄重,时刻都注意着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份。

    这样刻板的姑娘,生得再是美丽,以当今皇上的性情,又怎么可能喜欢了她?杨凌正暗自想着,太皇太后清咳一声,说道:“杨凌,哀家听说皇上私幸大同,被鞑靼数万大军围于白登山上,险些重蹈‘土木’之厄,可有此事?”

    “什么?”杨凌‘大惊’,连忙道:“太皇太后,臣在大同时便听说各地谣言四四起,种种传闻离奇之至,想不到竟传入太皇太后耳中,令太皇太后忧思皇上,不得安枕,这……这真是臣之罪了。”

    永福公主小嘴一抿,差点儿笑出声来,她咳了一声,故作天真地道:“杨大人这是何意?莫非……这消息不是真的?”

    杨凌暗赞一声:“小姑娘真是机灵!”,他顺杆儿便道:“长公主聪慧绝顶,猜得一点不差。皇上微服大同,与朵颜三卫结盟,靖宁辽东,牵制鞑靼,运筹于帷幄之中,这是一代明君。

    弥勒邪教与鞑靼勾结,在边军中安插j细。臣侦知后奏与天子,皇上不动声色、将计就计,故意透露消息与鞑靼,引鞑靼大军入我包围,使之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经此一役,我大明九边,至少保得五年平安,现在民间都称颂不已呢。”

    不管他说的有几分虚实,自己的儿子刚刚继位,能有这番作为,张太后亦心有荣蔫,面上气色顿时缓和了些。

    夏皇后冷笑一声,说道:“可是本宫怎么听说,鞑靼兵马来去从容,实力未受什么损害呢?杨凌,先帝不断筑修长城,目的便是御敌与国门之外,皇上承继的是先帝大统,怎么不遵从先帝政略,却好大喜功、以身涉险?你可知皇上离京,民间谣言四起,人心不稳,险些酿成世变?”

    夏皇后貌美人娇,明丽照人,比起昔日大婚时涂抹得假人一般,如今看来可真是活色生香,只是她说话时老气横秋,俏脸上总是一丝笑颜也无,明明十分娇美的面容也看来可憎地很了。

    皇后非遇大典,一般也只穿常服、不着凤冠。凤冠上有数千颗珍珠、数百枚宝石,实是沉重无比,举动稍稍大些,就珠颤钗摇,而且压在一头溜光水滑的青丝之上,走动不妥时说不定就掉了下来,实在是好看不好受,可是夏后却甘之如饴。

    她方才说话时拂袖冷斥,动作甚大,可是头上凤冠明珠却只是轻微颤动。杨凌瞧得好奇,不知她用了多久时间才练出这份本领,这一分神,一时没有想出应对之词。

    永淳公主不禁吐了吐小舌头,贴近永福道:“完了,这家伙没词了!”

    永福公主秀眉微微一蹙,忽然掩口一笑,假意打趣道:“皇嫂,你还不知我皇兄脾性么?他哪里有半点父皇那样的稳重深沉?这些事么,要说别人未必做得来,换作皇兄,小妹还觉他这次闯得祸不够大呢。”

    这会儿功夫,杨凌搜肠刮肚,已想出应对之策,忙接口道:“皇上施政,虽不像先皇那般沉稳扎实、高瞻远瞩,但所做所为可称不得荒唐闯祸。

    皇后娘娘,公主殿下,昔年汉文帝、汉景帝尊崇黄老之学,垂拱而治天下使国泰民安,愉如先帝的贤德。恩赐武帝继位,独尊儒术,变革创新,与父祖政略截然不同,但是开疆拓土,立下赫武功,其圣武之名尤有过之。可见此一时彼一时也,先皇休养生息,御敌与国门之外,今上结盟练兵,歼虎与卧榻之帝,岂不正是承续父祖,继往开来?”

    永福公主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微笑不语。永淳公主忽然拍手笑道:“杨大人说得好,哎呀,太皇太后,要是把我皇兄比作汉武,那您不就是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贤后窦氏了么?”

    窦太后辅佐三代帝王,文帝、景帝、武帝皆是贤明之君,这一比,不独太皇太后脸上绽出笑容,张太后也花容舒展,忽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儿也并非全无是处,说不定他异于父祖的独立特行,真能开创一份大大的帝王功绩。

    唯独夏皇后听了这个比喻,脸色更是沉沉如水,极是不愉。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确是一代天骄,惟独‘金屋藏娇’宠爱卫子夫,冷落了皇后,与她如今的境遇何其相似。

    杨凌见哄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神色大善,心知今日难关已过了一半,连忙又道:“皇上关注国事军情,巡视于边防重地,离京不过数日,朝中百官尚未得悉消息,京师乃至天下各地就有谣言四起,中伤污蔑,何也?正是有人窥伺大宝,趁机作乱。

    皇上登基未久,年少无子,难免有人萌生野心,如今皇上甫继帝位,就重创鞑靼、平靖辽东、威望如日中天,这江山还有何人撼得动,一举数得,岂不是一桩美事?”

    这番话入情入理,听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连连点头,杨凌趁机舌灿莲花、指鹿为马,把正德的大同之行美化一番娓娓说来。

    女人的好奇心一来,便只有被牵着鼻子走了,原本是杨凌轻率置皇上于险地,三宫大怒兴师问罪,如今成了杨凌的庆功表彰会。仁寿宫中只剩下这位保险员出身的右柱国龙虎上将军云山雾罩、胡说八道了。

    夏看后见两后听杨凌吹嘘得入了神,全然忘了三人商定要重重责斥他一番,让杨凌从此有所收敛的主意,心中不觉郁闷之极,可是如今形势已被杨凌主导,太皇太后正听得笑逐颜开,她怎好在这时冷颜斥喝。

    永福永淳两位公主就像帮腔儿假装地,杨凌每说到惊险处,她们都恰到好处地插上几句嘴,让故事听起来更加引人入胜,常年困居宫中无所事事的太皇太后和太后张氏听得眉飞色舞。

    夏皇后恨得银牙暗咬,她对杨凌如此耿耿于怀,其实真正原因是因为唐一仙。随皇帝赴大同的大内侍卫们回了宫,不免要向宫女太监们吹嘘一番自己在大同浴血厮杀的经历,正德迷恋一位民间女子,不惜扮作校尉鞍前马后讨她欢心的消息也就泄露了出来。

    夏后听了妒火中烧,又听说那女子是杨凌的表妹,不免更加忌惮,因此才鼓动两后惩治杨凌。这位夏后年记虽小却奇妒无比,正德侍寝时多翻了几次吴贵妃的牌子,她都从中作梗,不肯在敬事册上用印,如今岂能坐视皇上如此喜欢旁人?

    皇上在宫中时,宠幸两个现在移居豹房的卖艺女子,此事夏后早已知晓,不过那两个女子任是如何受突宠,凭她们的出身也不可能对她造成丝毫威胁,堂堂正宫皇后,如果自贬身份连两个戏子的醋也要吃,可就叫人笑话了。

    但是皇上如此痴迷这个女子,她又是权臣杨凌的表妹。一旦入宫,马上就得晋封皇贵妃,自古以来宠她把皇后取而代之并非不可能,夏后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威胁。

    可是大明对后宫之权限制的极严,就算她皇后之尊,也没资格把一位大臣如何,何况是杨凌这样权势极重的大臣,因此她苦心竭虑借皇上微服出宫之事,想联合两宫太后打压杨凌气焰,想不到却是这样一种局面。

    来,下载最新t_x_t小_说

    太皇太后等人正听得余兴未尽,殿门口有人唱道:“司礼监邱聚求见!”

    张太后微微一笑,说道:“叫他进

    来!”随后瞟了杨凌一眼,说道:“皇上不放心,派人给你保驾来了,这一次总算有惊无险,还助皇上立下大功,哀家就饶过了你,皇上对你甚是信任,你当好好辅佐皇上,尽人臣子的本分,若是再闹出私伴御驾出京、打断内阁学士马腿的荒唐事来,哀家定不饶你!”

    杨凌正说得口干舌燥,连忙俯身应是。邱聚此来打的幌子正是皇上有大事要与杨凌商议,宣他马上去乾清宫见驾,杨凌趁机拜别,逃难似地离开了仁寿宫。

    杨凌来到西暖阁,只见刘瑾捧着个匣子侍奉在御书案前,正德一手提笔在纸上涂涂抹抹地写着东西,一边从匣子里抓着蜜饯干果吃,见他进来正德丢了笔,一脸贼兮兮的笑容问道:“怎么样,骂得厉不厉害?”

    杨凌苦笑道:“皇上不是说为臣保驾么,微臣原以为能在仁寿宫见到皇上,孰料却踪影全无。”

    正德捧腹大笑,乐不可支地道:“被骂惨了吧?哈哈哈!朕骗你的,听说有了身孕是吓不得的,那旨意只是为了让幼娘姐姐宽心。你替朕挨顿骂,让太皇太后和母后出出气有什么打紧?再说朕不是让永福去看着了嘛,真的情形不妙时朕自会替你出头的。”

    她笑嘻嘻地从案头高高的一摞奏折抽出一份,打开说道:“你看,朕还不是天天被那些鸟大臣指着鼻子骂?这些奏折是今儿一早上群臣递进来指责朕微服出京动摇国本的。瞧瞧,折节下交兀良哈,自堕天朝威信、身临险地、扰乱民居、搜刮美女、动摇国本……都把朕骂成桀纣了。”

    他把奏折往回一丢,对刘瑾道:“朕懒得看,也懒得解释,要是批下去,他们马上还能搜刮一堆理由继续进谏,你拿去,全部留下不发,明天一早估计十倍于此的奏折又要递进来,凡是讲今日封赏有功之臣的奏折就不要拿来了,还是留中不发。”

    刘瑾应了声是,正德跳起来绕过龙书案,对杨凌道:“杨卿,一进京朕就和唐姑娘分开了,她有没有问起我?”

    杨凌一怔,略一迟疑,正德已看了出来,不禁沮丧地道:“唐姑娘不记得我了,还是我这个小校尉她根本不放在眼里?唉,朕这一天都想着她呢。”

    杨凌失笑道:“昨天才分手,她又一直以为皇上是军中侍卫,不会随臣回府,就算想起来,怎么会这么快问起呢?”

    全文字小说阅读,()

    正德一听展颜道:“说得是,是朕心急了。”

    杨凌又道:“不过……皇上打算还瞒多久?如今不比军中,想隐瞒身份可太难了。”

    正德眉尖一挑道:“能瞒多久瞒多久,朕是真心地喜欢了她,可不想用皇帝的身份宣她入宫,朕要一仙也喜欢了朕才成。杨卿,朕现在宫中,不方便见唐姑娘,这两日朕正在张罗着往豹房搬呢,你回去就说朕是大内侍卫,现在已去豹房值宿,等朕搬到豹房再过见她。”

    君臣交谈一阵,杨凌请辞出宫,刚刚走出不远,忽听后边有人招唤,杨凌扭头一看,只见刘瑾抱了那摞奏折也随了出来。

    杨凌停了脚步,刘瑾赶过来笑道:“杨大人,今日晋爵加官,咱家还没恭喜大人呢。”他虽笑得像往昔一样热诚,可是语气中却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嫉意。

    杨凌淡淡一笑,忽然觉得彼此隔得好远,以前虽也知道刘瑾在历史上的名声,可是他常常不自觉地忽略了这层记忆,把刘瑾看作一个普通人、一个朋友,彼此见了面心中会有几分亲切感,而如今……

    杨凌不想被刘瑾看出自己已察觉他的意图,微笑说道:“本官随皇上暗赴大同,京中多赖刘公公上下周旋,妥善安排,才不致出了乱子,能有今日之功,幸亏了刘公公。本官今晚将在‘翔云楼’设宴邀请一从好友,请刘公公一定赴宴,本官把盏相谢。”

    防采集段落:名词解释为了满足大家的需要,提供手打版小说,所有章节内容全是全文字的,不但可以在线阅读,还可下载txt小说,不仅方便的在电脑上打开,还可以下载到的p3和手机中,随时随地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226章 取舍之间

    杨凌离开紫禁城,先回了趟内厂了解离京这段时间内厂发展的详细情形,吴杰、黄奇胤、于永三大档头听说杨凌晋升侯爵,官至龙虎上将军,均欣喜不胜,几人恭喜一番,这才将内厂如今的发展情形一一禀报。

    内厂的情报网已在大明各地全面展开,由于他们独辟蹊径,情报网的搜集层面与东厂、西厂、锦衣卫不相冲突,因此发展极快,见效也甚速,杨凌的耳报神现在已后来居上,成为厂卫之中最具效率的部门。

    于永天生一副商人头脑,他做生意不怕被人占了好处,内厂类似于股份公司的经营方式,本着有钱大家一起赚的宗旨,不但没有得罪现有的地方豪绅集团,而且把他们也拉了进来,晋商、徽商、闽商、甘陕马帮、江南士族乃至京师的勋臣功卿不断加入,他们的利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已经隐隐形成了一股极强大的潜势力。

    全文字小说阅读,()

    这股势力若有需要,可在一夕之间聚集白银上亿两,亦可在杯筹交错间影响京师。地方许多官员的看法,它的力量看起来不是那么明显,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正迅速向大明的政界、士族、商界等各个阶层渗透着力量,外人的感觉尚不是那么明显,可是身在其中的内厂几大档头却清楚地知道这股力量是多么庞大。

    杨凌想在官场政坛一展抱负,必然要有自己的政治主张。皇帝能给他的是权力,但是这份权力能否真正发挥功能,能否不在下、平等之产推诿扯皮、荒腔走板,得却是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配合和服从,而内厂现在正在把这些阶层的精英和领袖往自己这条般上拉。

    火者亚三等传教士的火枪研究暂时进入了一个瓶颈,想再进一步始终不得要领,眼看大教堂就要完工,几个传教士传教的心思又热了起来,整日跑去教堂验看工程进度。负责火枪研究的三档头冯唐成绩不大,对此颇为恼火。见了杨凌不免有些惭然。

    杨凌知道就是在现代各种专门学科发展的极其详尽的年代,想发明一种新式武器、攻克一个技术难关,都要花上几年功夫,所谓欲速则不达,他也没指望区区三两个月时间新式火枪就能出笼,所以反而要宽慰他几句。

    如今陕西布政使司已开始全面准备试种红薯和玉米,刘瑾虽对杨凌横亘在他的权力路上心生怨恚,可是他的乡土观念极重。反正有内厂出银子保证不会让陕西出现荒年,如果这些作物真有奇效,那是为家乡父老做下一件莫大功德,所以他对此事极为上心,时时关注陕西试种新粮的事,内厂向陕西起运粮种和教授耕作的农匠时,刘瑾更是极为合作。

    闵文建已升任江南道都指挥使司佥事,江南道都指挥佥事共设两员将领。一个负责练兵,称为掌印;一个负责屯田,称为佥书,闵文建现在就是江南道的佥书官,负责整个鱼米之乡的军中屯田事宜。

    闵文建对此并不在行,不过他对杨凌的本事却推崇得很,对于屯田他既不懂也不会,却知道严格按照杨凌的交代去做,将军中贫瘠的土地全部改种新作物,又命令士兵开拓了大批本来不适宜种值庄稼的生田,做事可谓不遗余力。

    祝枝山在桃源也在推广新作物,准备先试试一年两种,只是他的地方太小,比起陕西和江南道来声势就差得远了。杨凌听了心中畅快之析。如今看来只有京师这里力度最小了,可是天子脚下不同别处,文武百官都心存疑虑的情形下的确不适宜太过高调。

    否则这些田地就凭内厂数千青壮劳力,要种地还不轻而易举。杨凌担心的是上千家佃户若是没了事做不免酿成民变,好在成绮韵走前对所买田地的佃户安排得极妥当,那些佃户并无人闹事,都安安份份地领了粮种,跟着师傅学习耕种之法。

    杨凌听了这些介绍满意地点了点头,向吴杰说道:“本官今日封爵加官,正是锋芒毕露,呵呵,同时也是众矢之的啊,这进谏开放海禁的事更加得要慎重些了。我回京前要吴老准备的名单如何了?”

    吴杰微笑道:“卑职和黄大人正在担心大人春风得意,失了谨慎,听了大个‘众矢之的’一语,想来大人已有腹议,我等才放下心来。”

    他自袖中轻轻摸出张纸来递给杨凌,矜持地道:“大人,这份名单是我们和锦衣卫、东厂联手查出与沿海走私的豪绅大族有密切关系的官员,共计七十六人,其中在朝中说得上话的有二十九人。

    这样的人双眼所在皆是一个利字,谈不上什么气节,我们示之以威、诱之以利,不由他们不向我们低头,这二十九位官员皆已应允若有人谏书开放海禁时上表支持,请大人看一下。”

    杨凌欣然接过,细细看了一遍,筛出的二十九人从五品到三品,品阶不定,有六部的官员,也有翰林院、春坊、御使台的言官,只是没有一个正把持着朝中大权的官员。

    他轻轻叹了口气,想了一想才徐徐地道:“朝中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所虑者或是担心内宦因此权力大炽不可控制,又或担心兴建水师、军权下放弄得尾大不掉引起祸乱,这些人本官自有应对之法,倒不必多虑。

    功臣勋卿、王侯士族虽然不掌权,不过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如今凭着内厂的生意,将他们拉进来大半,我想本官提出解除海禁时他们也不会拖后腿。”

    黄奇胤想起自己的经历,深以为然地感慨道:“是了,此等大事莽撞不得,需得从容布局,谋而后动,现在不思虑周详准备充分,待到朝堂上颁布政见的时候,已是图穷匕现的最后决战。那时再想应对已经迟了,一个不慎就要被打落九霄,从此不得翻身。”

    吴杰道:“嗯,积寸累铢,正该如此,只是朝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手握大权的官员,有的鼠目寸光没有远见,有的是内地平原的豪绅大族出身,担心开海解禁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利益;有的是愚腐老朽,牢牢把持着天朝上国只受朝贡、不予通商的想法,要让他们点头可有些难度。”

    彭继祖不以为然地道:“两位大人是不是太过虑了?皇上对咱们厂督大人的宠信无人能及,只要皇上点头,他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理他们作甚?”

    杨凌摇头道:“朝中比不得军中,军令一下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可是,这些大臣只是这些势力的首领,有他们带头反对,必然有相当多的官员随之作梗,就算是皇上也没办法在群情汹汹激烈反对的情况下强行下诏的。”

    他若有所思地想了片刻,唇边浮起一干抹笑意,转而对吴杰道:“这些人,吴老可拟了名单?”

    吴杰忙从左袖中又掏出张纸条,说道:“卑职早有准备,经过估测,在文官中颇有威望,而且极可能会带头反对大人开海之策的官员皆

    已记在这张纸上。”

    杨凌接过来道:“本官瞧瞧都有哪些人,看来这事还要着落在焦大学士身上了。”

    杨凌话音一落,一个番子闪身出现在门边,恭声说道:“厂督大人,内阁焦大学士请大人过府一叙。”

    杨凌哈哈一笑,顺手将那张纸条揣入袖中,起身道:“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来人呐,备马,本官马上去焦府!”

    焦家后院祠堂中,焦芳向祖先牌位上了香,伏地磕头,默默祝祷良久。他的儿子焦黄也随着父亲磕头敬香。然后上前一步,将老父搀起。

    焦贡介焦芳最小的儿子,今年刚刚二十八岁。老焦芳生有五子,长子、三子、四子早殁,如今只有两个儿子,次子焦瑞如今是山东武定州的判官,焦黄刚刚进入翰林院做了检讨官。

    焦黄扶起焦芳,轻轻地道:“父亲,杨凌一再受到简拔,帝宠确实无以复加,但是刚极易折啊。儿子在翰林院中,知道许多官员都对他不满,如今杨凌掌了兵权、财权、督察百官之权,就如正午烈日,炙手可热,令满朝文武为之侧目,他如今是众矢之的。

    儿子以为,父亲不宜得罪了杨凌,可是也不应相随太近,可父亲昨日拒了内相刘公的礼物,今日又宴请杨凌,这是摆明了要站在他一边。儿子恐怕父亲得罪了刘公和朝中文武,孤木难支,到那时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啊。”

    焦芳呵呵一笑,捋须看了他一眼,轻轻摇头道:“儿啊,你的眼光还差得远呐,背大树好乘凉,爹了一辈子大树,我这双老眼不会看错,杨大人是个得住的人。”

    他看着香案上袅袅香烟缭绕中的祖先牌位喟然道:“咱们家已是四代为官,你曾祖宗仁公,官至韩王府教授,逝后追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曾祖母获赠一品诰命夫人;你祖父景和公,官到翰林院编修,逝后享禄、官位同你曾祖一模一样。”

    “到了你爹这一辈上……”焦芳让儿子扶着,走到外间坐下,继续说道:“这才在活着的时候,就已官居一品,荣膺大学士、晋封左柱国,儿呀,你说这是拜何人所赐?”

    焦黄脸一红,讪然道:“是,儿子明白。可是仕途坎坷、官场险恶,儿子只是觉得杨大人他……年纪甚轻却锋芒毕露,实在不像吉兆。”

    焦芳一晒,瞥目道:“这个,爹看得出来。”他轻轻抚着白须,沉吟说道:“你爹天顺八年高中榜眼。可是在翰林院任?br /gt;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