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无题下
红楼聊斋之世外仙姝 作者:深海人鱼
碧天如水夜云轻。
想起这趟京都之行,想起贾敏,想起林海,兰祯心中万种愁绪齐上心头。日后再聚,这对恩爱夫妻是否能心中全无芥蒂,举案齐眉?林海或许可以吧,但贾敏呢,来至亲人的伤害,可能是她辈子的伤。还有,新旧两个娘家,她要怎么处?
这也罢了,玄空大师不是神,他说的谶言也不能作准,万贾敏不能还魂,林赫他们还好,黛玉怎么办呢?难道以后要被人说是没人教养的?
她点都不怀疑,如果不是贾敏,林海是不会续娶的。可将黛玉送到荣国府给贾母教养,兰祯还真不甘心。
“广月,去将我娘的琴拿来。”
“是。”
在袅袅香烟中,兰祯凝脂般的玉手放在琴弦上轻捻慢拢,悠悠的琴声随着习习的凉风飘荡在微山湖上。
幽幽的曲调有别于庆阳朝乐曲,扣人心神,惊醒了伫立船头的人。封靖晨自幼习武,倾耳细听之下,只知那低低的歌声用的是庆阳东南带的方言吟唱,却不知是什么内容。
他冲动地想去见那个让他牵心动肠的女孩,哪知脚步方动,就听丈远外船上个小女孩昵声问道:“姐姐,这是什么曲子,怎么连生没听过?”
“吵醒你了?”
黛玉摇了摇头,“还没睡呢。姐姐,刚才你唱的是什么歌,我怎么听不懂?”
嘴巴翘的都能吊上条鱼了。兰祯道:“是粤语歌,歌名叫《红尘路》。”
“红尘路?”
“嗯,红尘路,有笑有泪,有爱有梦……”
宁采臣和聂小倩的故事在庆阳朝许神怪志异的书里都有记载,不过姐姐讲的这个有点不样,情节曲折生动了。黛玉托着腮,听得入神。
阴凉的湖底冒出了几道黑影,飘上了舱顶,挂在窗边的铜玲发出轻轻的脆响,淡云出现在窗边,朝船舱上方发出股阴风,将那黑影扫开,黑影发出“吱”地声尖响,跌落湖里消失了。
自钟府的荷塘脱出鬼身,淡云就直跟兰祯身边,并没有与贾敏的那道补魂起回归阴司。就算到阴司也不能投胎转世,她还不如留在林家呢,有姑娘给的符,她能接近林家人也能进入林府,而且做鬼之后除了生活形态发生了变化,她觉得没什么不好。
清虚观张真人的法术,明月大师的佛法,还有姑娘教给她的简单的灵修之法,让她看到了另个精彩的世界。她想,就算可以投胎她也是不愿去的,做人有什么好呢,再受各种各样的苦和罪罢了。
因为是扶灵回乡,走走停停,比平常花了倍的时间。好在贾敏的尸身被兰祯用了阵法保存得很好,没有腐化,没有异味。
两个月的路程,兰祯和贾琏尽量地让几个弟妹过得有滋味些,像些地方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有书的买书看,民间传说的就请当地的老渔民讲讲。像大盘涅日,兰祯就让下人带他们买了鱼鳖等去水里放生……慢慢地,林赫和双胞胎也开始有了笑颜。
千里迢迢,南来北往,时不时地会遇上相识的人,有当地的与林家相熟的亲友故旧打发人为贾敏设路祭,有地方官商为了巴结林家而送了重礼的,幸好有贾琏在,他可以出面处理。
听到金陵甄家被抄,兰祯小吃了惊,不过想想,再权势滔天,敢向税银下手,哪个皇帝都不能容忍。
再听到二皇子封了肃郡王,四皇子封了明郡王,五皇子封了顺郡王,八皇子封了慎郡王,九皇子封了裕郡王,十二皇子封了惠郡王。兰祯便不觉得意外了。
这*的动荡,庆旸帝罕见地大刀阔斧,夺嫡最有力的二皇子、九皇子派元气大伤,各位皇子都不约而同地潜沉了下来。
端亲王对此毫不在意。
白天的时候他会领着林赫林灿过来兰祯和黛玉的这条船,有时和兰祯对奕,有时指点林赫林灿读书,和他们姐弟几个相处得很好。晚上会带着林赫与贾琏在船上钓鱼,天南地北地聊着,时间长,林赫慢慢对他亲近起来,连贾琏也去了对他的敬畏之心,说话不再客气有礼。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父亲。”兰祯眼含泪花,盈盈给林海行了个礼。林赫也是眼眶发红,强忍泪意,林灿林黛玉却早冲上前投入林海的怀里,“哇”地声哭了出来,直把林海心中肝肠化成了汪酸楚,双手抚着两人的脑袋道:“不哭,不哭。”
“姑父。”贾琏喉咙鲠着厚块般嚅喊了句,心中忐忑不安。见林海点了点头,亲切地句“回来就好,辛苦你了”,没有半点生疏怪罪,眼睛加酸得难受。说道:“侄儿是半道才追上表妹的,亏了端亲王的照应。”
“见过林大人。”封靖晨给林海行了个见长辈的礼。
少年比上次见面身形加地挺拔,略方的脸庞,长眉轩扬,黑目狭长,鼻挺嘴宽,再加上优雅尊贵的气质,冷肃的气息,倒也配得上他的宝贝女儿。只是,想到他皇室的身份,林海心底就直接打了个叉,恁他现在对女儿再怎么有心,将来免不了堆的侧妃妾侍,那怎么行?
他是不觉得女儿会比别人差,但他林海的女儿有必要去争那几分之的夫君之宠么。念及此处,心又淡了几分。他抬手拱,面含感激,“应该是下官见过王爷才是。”
封靖晨心中有些失望,不过他也从没想过林海会因自己这段时间对林家的照拂就愿意将爱女许给自己,因此林海请他到林府住下,他也厚着脸皮应了。
未来三年,兰祯要给贾敏守孝,他倒不怕相好的妻子人选给人抢走,问题是三年后兰祯就到了议亲最好的豆蔻年华,她在扬州,自己远在京城,不知什么时候林海就会给她挑个书香门第出身的才子做夫婿,自己到时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贾敏在扬州停灵三天,林海带着儿女道扶灵回了姑苏。
封靖晨得知陈也俊在姑苏东林书院读书,坚持和贾琏随同前往,“林大人庶务繁琐,林姑娘再兰心惠质也是个小姑娘,有什么事大人可以吩咐我和子厚(林海给贾琏取的字)去办。”
说得冠冕堂皇。
贾琏瞅了他眼。他是个会察言观色的,这段日子下来怎会不清楚这位冷面王爷这般殷勤体贴为的是什么。
再看看表面淡然实则戒备的姑父,以及目前还浑若未觉的表妹,他深深地同情这位王爷了,路漫漫啊……
他叹了口气。
自己的成亲之路何尝不是道阻且长呢。从山西回京,本就预备解决问名、交换庚帖……等成亲事宜的,哪知出了姑母的事。不过姑姑待他如亲子,他是定要守二十七个月的孝的,这段时间正好可专心攻读,准备下届科考。
他答应了未来岳父,考个进士出身风风光光迎娶心雅。
因为亲事,张家会在年后遣人进京,也不知父亲能不能将事情办好。
贾赦虽然改变了不少,不过办事能力嘛,贾琏心中再次叹气,决定从姑苏回来就跟林海告辞回京。现在等将军府只有他们这房了,靠贾赦和邢夫人支撑门庭……有点不放心。
京中形势实在不好。
姑苏台上月,倒景浮生河。石梁卧长洲,垂虹跃金波。丛薄散兰麝,水底流笙歌。
苏州为什么叫姑苏呢?黛玉好奇地问林海。她如今懂事了,对事物的求知欲见长,而聪敏好学的性子也使得她学什么东西都快,尤其是诗词道,即便经过三世学习,在灵气上兰祯也要自叹弗如。
“因为姑苏山,《史记河渠书》:‘上姑苏,望五湖。’……也因为姑苏台,《国语越语下》:‘吴王帅其贤良与其重禄,以上姑苏。’韦昭注:‘姑苏,宫之台也,在吴阊门外,近湖。’……才有了这个别名。”林海仔细地给她讲解姑苏的各种历史典故。
慢慢地,说到姑苏大名鼎鼎的东林书院。林海道:“等你哥哥们守完孝,就到东林书院读书。”
“为什么不在扬州梅花书院,梅花书院也是很好的。”黛玉眉头微蹙,东林书院在苏州,太远了。
“因为东林书院是咱们林家的书院。”
这话出,连兰祯都吃了惊。遂又想,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虽大致相同,不少事物也会出现,但其来历演绎却完全不同,个东林书院从“东林党”换成“林家”也没什么。
林灿和黛玉惊讶地追根究底。以前祭祖也来过姑苏,却很少听父母主动提起林家宗族或亲戚的事,现在想想,很奇怪呀。
林海笑了笑,简单地说了下东林书院与林家的家族史。两者息息相关。
东林书院的建立在前朝阴月王朝之前,创始人便是林氏族的先祖林致远。到了阴月王朝中期,东林书院出了不少名臣大儒,成了姑苏乃至整个王朝最负盛名的书院之,而林家也成了世禄勋爵之家,翰墨书香之族。后来朝纲不振,妖佞横行,林家子弟渐渐不再入朝为官,只是东林书院培养出来的文人官员在阴月王朝还是占了很重的份量,当时朝中权臣(妖)见天下大乱,使计逼迫当时林氏族长发下毒誓,倘若林氏族不忠,追随乱臣贼子,林氏族将人丁凋零,年寿不永,族灭人亡!
既不想助纣为虐,又想保全家族,林氏族只能退守姑苏,过起读书耕田的日子。只是看着天下百姓陷于战火,他们心生不忍,加上庆阳帝闻得当年林海先祖即后来的靖安侯林清和有诸葛武侯之才几次登门拜请,考虑到真的改朝换代,林氏族处境,族人便将林清和这支单独分了出来。
尽管财产什么的没有亏待,但亲人不加商量便将自己出族,说得再好听,林清和心中又怎会没有怨气?且后来林清和又听到些许传闻,说是当年族长请教过世外高人,说只要林清和这支绝了嗣,抵了誓言,林氏族便可重新入仕,不惧天道报应。
年后,果然子嗣单薄,次与宗族联系请求归族被拒的林清和也有了心气,拖着病体交代自己的独子,尽力延续香火,永不归宗!
“为什么老祖宗要请求归宗?”小黛玉愤愤不平。在她看来,别人对她不好,她是不求的。
林赫道:“是为了给妻儿庇护吧。”
有宗族和没有宗族可依是不同的,即便你做了高官有了爵位,寡母弱子地,同样有人欺到头上,也可能会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