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战争就是风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抗日之我为战神 作者:风雪云中路

    挺进军北上时候,遭遇的逃兵潮虽然只是个花絮,但也可以从另外个方面证明关内部队在征兵的时候,远非杨震想象的那么好.部队的基础,也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牢靠。无论你怎么做思想工作,中国人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思想,短时间之内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尤其是在当年关内部队东渡黄河创建华北根据地的时候,宣传的口号是守土有责,离家不离乡。你自己jiù shì 这么宣传的,还怪部队在得知要挺进东北之后,军心动摇?政治动员在好,也不如家里面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好。

    在两位老帅看来,旦部队在连续损失过大,在短时间之内很难获得补充。即便是在老根据地,动员部队来东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内战的时候,可以用俘虏补充部队。但现在你总不能抓到的日军俘虏换身军装,补充进入部队吧。就算他个人愿意为反法西斯战争效力,但就算你自己也不可能放心让这种部队上战场。

    尤其是旦日军以重兵集团全力反攻热河,切断挺进军与东北之间的陆地联系。那么对于连续作战本身实力就已经极大削弱,却是很难得到补充的部队来说,那情况jiù shì 加危险了。到时候要弹药没有弹药,要粮食没有粮食的部队,甚至有可能在日伪军围攻之下全军覆灭。

    当年西路军的悲剧,给两位老帅,尤其是担任援西军司令员的yìn xiàng 太过于shēn kè 了。孤军在无补给的情况之下长途远征,结果大是以悲剧收场。尽管现在的抗联不是当年人困马乏,粮、弹两缺的西路军。

    但日军也不是当年装备也很差,只比西路军要好那么点点,而且战术素养全无的马家军。两位老帅在和杨震tán huà 的时候,曾经以西路军的jiāo xùn ,提醒过杨震避免重蹈当年西路军的覆辙。尤其是在部队补充困难的情况之下,这点jiāo xùn 尤为重要。人不是枪炮弹药,打出去还可以再制造,人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相对于补充困难的挺进军和抗联来说,日军后续作战能力则要强的。即便关东军和华北日军受到重创,此战过后无力进行反扑。但日军在华中、华南,在国内和朝鲜,都还有大量的部队。

    而且根据情报显示,日军在国内正在编组大批新的师团。而日军又掌握着海运和铁路等现代化的交通干线,补充和调动都相当的快速。旦中国战场需要,这些新的师团可以通过海路,快速的抵达中国战场。

    两位老帅,都是军事大家。对于战争双方任何方的战争潜力理解和判断,都至少在中上的水平。正因为看出来杨震的计划,旦失利对部队的今后发展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所以对于杨震的zhè gè 看起来实在有些冒险的计划,不支持也是正常的。

    到时候损兵折将,久战疲惫的自己部队,能不能顶得住日军新来的生力军反扑,恐怕就连自己都无法保证。所以对于两位老帅的谨慎态度,杨震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两位老帅的担忧,杨震同样也清楚。但是理解,并不代表他会完全的接受。

    他认为自己的思路尽管风险极大,但只要计划缜密还是相当有可行之处的。而且选择绥远为主要目标,要比选择察南shí jì 上可能遭遇的风险会小。与察南相比,绥远shí jì 上在日军整个战略wèi zhì 上重要性还是差了截。

    绥远大部分的地区地形平坦,地瘠民贫、物产除了牛马羊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东西。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煤炭与钢铁和稀有金属生产基地,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而且包头的稀土矿,此时还远没有lì yòng起来。与镍铬等军工生产所需重要的矿产资源相比,眼下稀土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

    毕竟zhè gè 时候,还没有航天工业。航空工业和电子工业,也远没有后世发达,对于稀土的需求量还远没有后世那么的。在资源和物资上,绥远对于日军来说,没有任何可以lì yòng的东西。

    他们抢占绥远大部,除了以便从北面对陕西以及整个大西北形成威胁。在需要的时候与山西方面日军对陕西形成钳形攻势,南北对进进攻陕西。以及取得经绥西,向宁夏、甘肃进攻的通道之外,最重要的点jiù shì 加大华北方面军整个战略防御的纵深,以及保证晋西北的安全。

    除了定的战略因素之外,绥远恐怕在日军在华北的整个战略上,重要性远不如与晋北山水相连,shí jì 上是整个战略wèi zhì 极为重要,而且盛产煤炭,尤其是号称中国煤都的大同北方屏障的察南地区。

    这点可以从日军蒙疆驻屯军主力,都摆在张家口至外长城线。整个绥远广大地区,只有个人数并不的骑兵集团可以看得出。相对于粮食不能自给的绥远,与关内山水相连的察南地区,在日军的整个战略图上,要重要的。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点很微妙的原因也未必不是没有可能。按照重庆方面的划分,整个绥远都是第八战区的地盘。而在皖南事变之后,以日军的情报收集能力,他们不会觉察出目前国内政治气氛已经远远不如抗战之初,国共之间的裂痕已相当的深了。只是因为有了日军zhè gè 共同的敌人,而没有公开的撕破脸而已。

    选择绥远为主要目标,说不定期待着中国人自己大打出手的日军,还会乐见其成的看到双方为了争地盘冲突。甚至为了有意识的gù yì 制造两军矛盾,有可能放弃对其并非至关重要的绥远。

    尤其是在眼下日军在整个中国的攻势,已经shí jì 上成为强弩之末,已经没有能力向中国西北内陆进攻的情况之下。在国内政治风云相当诡异的情况之下,总是有人期待着做鹬蚌相争之中,那个得利的渔翁。

    如果此时真的在绥远出现国共冲突,这无疑对日军破坏眼下的抗日民族统战线的举动,是个变相的协助。以日军的贯秉性来说,为了挑起中国人的内战,放弃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太重要的绥远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说zhè gè 可能性并不是太大,但是也不是点没有。所以杨震认为有些事物,应该从方面kǎo lǜ 。决定场战役,不仅仅要kǎo lǜ 到战场之内可以预见的敌人,要kǎo lǜ 到战场之外的因素。尤其是祸水东移、挑拨离间中国人搞内斗的事情,日本人会非常乐意做的。

    所以在杨震看来,选择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察北地区为主要的突破口,以部兵力向南沿着阴山山脉展开防御,同时以绥远为主要目标的作战计划,shí jì 上除了容易引起国共冲突之外。

    选择绥远,在军事上的风险并不比选择日军重兵猬集,而且与关内联系加紧密的察南地区要大到哪里去。而且在杨震看来,如果点风险也不敢冒,那还要他们这些人做什么?战争是什么,战争jiù shì 种风险。

    shí jì 上杨震很清楚执行自己的作战方案,也包括两位老帅的方案在内,最容易出问题的并不是西边,而是这边的热河地区。如果部队在西进过程之中,热河尤其是至关重要的热西地区丢了,那可就真的成了首尾难顾了。但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不见得非出问题。只要做好事先的zhǔn bèi ,危险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尽管有些疲惫,杨震知道要想解决这件事情,根子还是在中央。无论自己与两位老帅的意见是否统,只要中央同意,以两位老帅的为人,jiù shì 那不赞同,还是会坚定不移的执行中央要求的。

    想了想,杨震掏出纸笔,又亲自起草了给中央的封电报。在这封电报上,杨震将自己思路的最终可能取得的最好结果和最坏的结果,以及带来的后续影响,包括对华北所有抗日根据地周边环境的影响,都向中央做了个完整的汇报。

    下步的作战计划,无论是不是按照自己的预想那样,都要几乎涉及到整个华北的所有抗日根据地。与关内部队打交道,尤其是在自己的计划之中需要晋绥军区的全力配合,没有中央的首肯与协调,单凭抗联自己的能力是做不到的。

    而如果要想取得中央的同意,就要首先需要两位老帅的支持。只要他们支持自己的zhè gè 计划,获得中央同意的几率才会大的。否则让中央冒着旦失利,几大军区的损失恐怕连伤筋动骨都很难保持住的风险,去下zhè gè 决心会很难的。

    同时只要有了两位老帅的支持,下步作战也才会好的展开。尤其是政委,虽说已经调任挺进军的政委,但是现在他身上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并没有被免除。整个晋察冀军区,还是归他指挥。

    而司令员目前也是样的,身上的二九师师长与太行军区的职务并没有被接触。整个太行、太岳军区的部队,还是他的部下。只要两位老帅都支持自己,才能将整个第二阶段作战好的整合成盘棋。而有了司令员做桥梁,与晋绥军区的沟通也会加的方便。

    所以此次杨震来热河,jiù shì 为了将心中关于下步作战的想法,事先与两位老帅沟通下。以便争取他们同意,共同去做中央的工作。原本以为只要能取得两位老帅的支持,下步做中央的工作会容易做。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来的结果让他会如此的失望。自己的计划,在两位老帅这里就没有获得通过。zhè gè 结果,少有些让杨震感觉到失望。但杨震从骨子里就有的倔强性格,却是注定了他不是个容易屈服的人。

    这封电报,jiù shì 他关于下步作战的第二次建议。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中央也是要从全盘kǎo lǜ 的。答复自己,也不会太快。但中央什么时候答复那是中央的事情,能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jiù shì 自己的事情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