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162 章
和对岸的商人到长福县投资,而刘好好则负责在长福县创造最有利的投资环境。
顶着雷家的阻挠,一趟趟地跑京城要政策,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建成了第一个国家级工业经济开发区。
长福开发区获批的那一天,曾经一直不把刘好好放在眼里的王大宇他们心悦诚服,如果不是刘好好,光靠他们是无论如何不能把人们口中只适合发展农业的长福县搞成一个工业县。
他们要不到政策,要么就是让长福县继续这么慢悠悠地吊车尾,要么就只能铤而走险先斩后奏,豁出自己的前程也建个工业区搏一把,但问题是凭他们的能力压根吸引不到外资啊,一直到现在苏华年还是只认刘好好一个……
所以以当时长福县的情况,除了刘好好之外,他们谁也没有能力把这盘棋下活。
当林文昌升任长福县书记的时候,刘好好从班子里排名最末的副县长一跃而上,当上了长福县县长,整个班子没有一个反对的声音。
就算他们当时心里有些发酸,有些妒忌,但是当林文昌私下点了他们一句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不平衡了。
“刘好好这样的人才会在长福县呆多久呢?总不可能是一辈子吧?”
他们顿时恍然大悟,刘好好的能力太突出了,长福县只是她官途中的一个小驿站,绝对不会是终点。
她在长福县的时候尽全力把这个小县城建设得辉煌耀眼,举国皆知,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有了长福县工作的履历,他们的前程也将是一片坦途,何况明知道刘好好前途不可限量,他们又怎么会傻到故意与她为敌呢?
尤其是王大宇那些长福本地人,对刘好好的感情更复杂了,隐隐有着感激之情,如果不是她,长福县这个小地方恐怕省里都没有听说过,京城更是不知道这个沿海小县城了,刘好好有能力,有人脉,有雄心壮志,她愿意尽全力拉扯长福县,长福县才能崛起。
以王大宇为首的几人算是长福县的元老,他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配合刘好好,下头的那些人自然也不敢冒头,刘好好的工作推动得比她预想中还要顺利。
三年的时间并不长,长福县的基础条件又很差,沿海县城缺水,县城唯一的自来水厂容量不够,城关家庭用水都很困难,怎么可能满足工业用水需要;电力不足,城关居民经常要轮流停电,无法满足工厂的用电需求;jiāo通不便,长福县城关到市区只有一条水泥路,到许多乡镇还是机耕道,而村里的路除了有华侨捐建的水泥路之外,其他也都是泥泞的乡间小道……
苏华年组织外商来长福县好几次,在国外养尊处优的外商,住不惯县里那种每层只有一个卫生间,没法洗热水澡,每间房只有两张床,还带着海风的潮湿和霉味的招待所,偏偏又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住,有一些外商甚至只住了一天就吓得连夜“逃走”了。
刘好好自己也曾经是养尊处优出来的人,站在外商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特别能够理解他们,如果是她,恐怕也没办法下定决心在这里投资。
所以改善长福县,尤其是开发区内的基础环境刻不容缓,这三年来,除了出差之外,她几乎天天都泡在工地上分秒必争。
苏华年负责拉外商进来投资,她则全力以赴地把精力都放在修路、引水、通电、通邮这“三通一平”上,长福县的财政无法负担,她就厚着脸皮向上级申请资金扶持,上面申请不下来,再厚着脸皮向苏华年求助。
这三年来,她的脸皮和脚上的茧一样越来越厚。
第八百一十三章 接园
虽然长福县的基础建设前期投入很大,建设的过程也特别辛苦,她承受了许多非议和压力,但这是一个良xing循环,基础设施满足了工业建设需求的长福开发区,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商投资建厂,工业总产值终于在第三年的时候呈现井喷式增长,一直提心吊胆的苏华年,那时候几乎是老泪纵横,觉得总算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乡亲了。
但是刘好好的眼光从来不局限于此,关于长福县深水港的建设始终在她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