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梁之行 第26章 战国论
君临战国 作者:龙竹
甘茂目光如炬,盯着身前的青年,邀请其入座之后,问道:“辰凌小友,你对当今七大战国,有多少了解,大争时代,群雄割据,你又认为哪一国最终会海纳百川,统一华夏中原?”
辰凌有些默然了,根据历史知识,最后统一战国的当然秦国,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个华夏历史课本早就普及了,估计上了小学的学生都能知道,但他此刻所站立场是魏国,自然不能鼓吹他人志气,灭掉自己威风?
因此辰凌回道:“七国之中,秦、楚、齐较强盛,赵国、魏国次之,韩、燕相对弱小,但要说谁最后能统一七国,这个恐难定论,任何一国只要才人鼎沸,变法图强,都能后来居长,化劣势为优势,与其它强国一争长短!”
甘茂淡笑摇头道:“辰凌小友说的虽有道理,却未免没有看到大势,当今中原,七分天下,尽管西周仍在,但不过蜗居成周、洛阳两城,除此之外,还有宋、卫、滕、鲁、中山、越等小国,但难逃被灭国的命运,很快七国争雄分天下的大势就要到来,将来必有一国,能诛灭其它六个强国,从而一统天下。”
辰凌表面没有变化,心里却是一惊,暗想这个甘茂的确有些本事,能看轻历史的大潮流,殊难可贵,按照历史发展,百年之内,秦国一步步走向巅峰,将横扫六国,吞并九州,俯视天下。
甘茂见辰凌默然不语,他继续慷慨说道:“周室将亡,非人力所能挽回,自周平王东迁,桓王中兴,又能如何?依旧一天不如一天?周室以礼治天下,战国以力治天下,犹如冰炭不可同器。若仅仅是战国权贵摈弃礼制,周室尚有可为。然则,方今天下庶民也摈弃了礼制,礼崩乐坏,瓦釜雷鸣;民心即天心,此乃天亡周室,无可挽回也!武王伐纣,天下山呼,八百诸侯会于孟津,那是天心民心,今日周室,连王畿国人都纷纷逃亡于战国,无力回天了,战国若能崛起,吞并诸侯,谁将是未来的霸主,天下的君王!”
辰凌点了点头,终于认同了他的观点,发问道:“先生为何对秦国如此有信心?要知道七雄之中,实力虽然已有明显之分,但都不足以消灭另外一国,而且各地诸侯利益盘根错杂,要想真正吞并一个大国,恐怕其它列国都不会答应,以免一方做大,破坏了七雄的平衡,而且各国都有出名的将相,未必弱国就会完输强国。”
甘茂目光一亮,看着辰凌,微微点头道:“你能想到这些,足以见你的思维长远,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不错,各国皆有优劣,而且都有一些名将权相,秦国文有樗里疾、魏冉、公孙爽,武有司马错、蒙骜、王稽;魏国文有张仪、公孙衍,武有晋鄙、朱亥;而赵国赵武灵王是一位明君,手下武有名将赵奢、小将廉颇,文有赵固,以及平原君赵胜养名士三千。”
“齐国更是筑起稷下学宫召集天下名士,里面才华横溢的士子、武功卓绝的剑客多不胜数,孟子曾在那谈论儒道,庄子曾在那舞过剑仙之术,邹衍、淳于髡、荀子、慎到、田骈、环渊等名士在学宫授业解惑,诸子百家的人物很多都去齐国论辩,孟尝君更是养名士数千,声名大噪,这些战国都不会轻易被击败。”
辰凌听的有些脑袋发涨,感觉好多的历史名人的名字从耳边溜过,若是能与这些人物见上一见,看看诸子百家的圣子的风采,真是不枉穿越一回啊!
甘茂又道:“日后称霸,很有可能就是秦、齐、赵三国,燕、韩弱小,楚国虽大,然则历代楚王都安逸享乐,没有成大势的气魄,楚国早晚要吃大亏,魏国虽有过强盛时期,在魏文侯时任用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抑制赵国,吞噬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然则变法只在表层,未改变根本,而且三十年前,魏将庞涓兵败自杀,使魏国从此一蹶不振,要不是公孙衍、张仪在秦国政坛失利才回到魏国,现在魏国根本没有什么人才了。”
辰凌听着甘茂的讲述,对战国的一些历史更加清晰了,以前他也翻过战国策、史记等书籍,但都没有好好研究过战国的文化,这时听他娓娓道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片段以及琐碎的常识串联起来,竟然对战国历史的脉络有了全新的认识。
“自己要不要随甘茂去秦国呢?说不定去了秦国,能被提拔得更快,得到秦王的赏识,出将入相,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甚至重新谱写历史,让史书留下我的足迹和篇章。”辰凌一时有些犹豫不决。
甘茂一来是赏识辰凌的胆色,能将他从十万大军中生擒,二来这几日被囚禁,无人说话有些憋闷,一时说的有些多了,渐渐又恢复了冷静,甘茂沉稳下来,似乎觉得自己对眼前这位青年说的有些多,转过话题道:“我见你骨骼奇相,似乎还被人逆天改命过,日后的前途恐怕不简单,而且注定一生杀伐,一切好自为之吧!”
辰凌这一惊却是非同小可,都说古人读尽史书,精通卦象观相之法,他竟能看出我本人改命过,虽然有些牵强,但也大不简单了。
时辰不早了,辰凌站起起身,抱拳深深一躬身,说道:“先生教诲,辰凌铭记于心,希望有一天我能与先生换个立场,把酒言欢的一天,到那时,再聆听先生高论。”
甘茂不悲不喜,神态如常,安如磐石,嘴角淡淡一笑,旋即闭上了眼,轻声道:“去吧,来日无常,人生如梦,不外如是……”
辰凌看着他的神态,不知为何,心中涌起了一丝尊敬,不光是甘茂的为人修养和学识,更是有一种他对历史的尊敬,一步走入历史,转眼成为古人,不知不觉,自己也逐渐融入历史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