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穿越之茶言观色 第24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穿越之茶言观色 作者:肉书屋

    近,到了舫下,二女端着茶盘,款款而来。经过楼下隔间,自有丫环另端了刚沏的茶水,跟在后面,让其一一将茶敬予客人,方又登舟而去。

    “这场表演,定为你所设!”良久,朱权方转过头来,看着刘青,“对否?”未等刘青说话,他又轻声道:“看着方才之景,我一直在想,如果舟中之人是你,那又是怎样一幅景象?”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证三生

    刚才的雅乐美景一直萦绕在刘青心间。久久不曾散去,此刻见朱权眼里全是柔情,她心底里不禁也生出一片柔软来。听闻朱权之言,她不禁抿嘴一笑:“三个字,煞风景。”

    “胡说八道。”朱权抬起手来,敲了一下她的脑袋。这亲昵的动作让两人俱是一呆,神情都有些别扭起来。

    “山边春花烂漫,流水孱孱,正适合吟诗作词,还请王爷和各位先生移步。”李义适时地出现在舫首,宣布下一项活动,解了刘青的尴尬。

    “走吧。”朱权率先站了起来,大踏步走了出去。走到门口,他顿了顿脚步,见刘青跟上了,这才下了楼。

    在李义的引领下,大家来到梅岭山麓一处草坪上,只见一切桌椅茶具都已备好。名士们倒也不急着入座,都凑过来与朱权攀谈。见朱权在远阔舫上待刘青甚是亲厚,又过来请教刘青大名及来历。

    刘青是个老实孩子,自是一一回答了这些名士的问话:出身农家。未进过学,只一介布衣。

    名士们看向刘青的眼神便怪异起来。这是个什么人?这归园便是一般读书人都没资格进来的。而这人不但没有功名,甚至连读书人都不是!宁王莫非有毛病?竟然带这种人来参加他们的文人聚会。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代读书人自视甚高,更不要说这些名人雅士了。像倪瓒见刘青时的不屑表现,其实就代表了所有名士对一般老百姓的态度。

    但有朱权在,这些人虽心中对刘青不屑,却不敢表露在面上。

    朱权是什么人,这些人种种神情他自然都看在眼里,但他看刘青神情坦然,毫不在意,当下也只眯了眯眼,只对与他攀谈的人笑容渐淡了下来。

    一阵闲聊之后,名士中一个叫秦朝琛的,似乎是这些人的领袖,开口说话了:“今日宁王爷能莅临共饮,实是我等大幸。不如每人作诗一首,以迎王爷如何?”

    众位名士自是附和。

    秦朝琛又请朱权出题,朱权点头笑道:“这山叫梅岭,梅是四君子之一,吾甚喜之,不如以梅为题?不限题材韵律,意境好者为佳。”众皆称善,遂各自寻思,搜肠刮肚,要作一首好诗来获宁王青眼。

    一会儿每人都得了。拿笔录了出来,交到秦朝琛处。刘青自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她又无需扬名立万,用不着图这虚名。便兀自找了个位置坐下,一面饮茶一边看风景,极为悠然自得。

    朱权好不容易应付完了寒喧攀谈之士,走过来到刘青身边坐下,端起小厮送上来的茶饮了一口,问刘青:“你不写上一首?”

    “我又不是读书人,哪里敢班门弄斧?”刘青看着眉头紧锁的众人,浅笑道,“倒是你,快去写来。”

    朱权深深看她一眼:“我越来越好奇,倒底是什么样的师傅,才能教得出你这样的徒弟来。”

    “自然是很牛的师傅。”刘青耸耸肩,看看大家:“你不好好写诗想这些没用的干嘛?快写去,我也看看宁王大才子的大作。”

    朱权抬眼看大家都交了,倒也不需多想,站起来走到放纸笔处,龙飞凤舞地一挥而就。刘青走过去看,只见纸上写道:“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书法遒劲有力,卓越大气。此诗此书法一出,大家哄然叫好。

    秦朝琛看都交齐了,把众人的诗一一吟咏出来,推举出几首好的,朱权的一首最好,自为榜首。

    正要宣布结果,哪知在座的有个叫欧会安的人,最是愤世嫉俗,对权贵不得不屈腰却又满腹不忿,看刘青一介布衣而朱权对其甚厚,心里大不舒服。此时走过来对朱权作揖道:“王爷身边这位公子,既能进到这归园茶居来,必有所恃。不如赐教一首如何?”

    朱权看着刘青,微笑起来。

    刘青虽然喜欢低调,但这些读书人的轻视让她极为不爽。她一看四周人人用极有深意的眼神看着她,当下拱手道:“那在下就献丑了。”

    她走到放纸笔处,心里对毛伟人道一声歉,龙飞凤舞的写下一首《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居深山时无聊,刘青便终日练字,此时她一手王羲之的行书已写得极为神韵。因此这词尚未写完,就有人在一旁对这手字暗赞一声“好”。待她把这首词写完,众人看了,都暗暗诧异不已:此词磅礴大气。意境高远,乐观向上,胸中没有大丘壑的人是作不出的。

    朱权自刘青起笔始,看着刘青的眼神就甚是闪亮,待到刘青把这首词写完,朱权心底里涌出的异样感觉似要把他淹没,眼睛里除了刘青,再无其他。

    别人尚还罢了,心里虽不服气一个白衣小子把他们这些有名望的读书人比下去,但看在朱权的面上,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这欧会安心里甚是不平:这刘公子小小年纪,又不是读书人,这首词岂是他能作的?又想起诗题是宁王所出,便怀疑这其中有假。刘青不知欧会安心中所想,否则一定赞他聪明——他倒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当下欧会安按捺不住,又拱手道:“刘公子大才。既梅花迎春到,这四月的桃花倒是开得正艳,公子不妨以桃花为题再作一首如何?”

    这还没完没了了,刘青心里翻了个白眼。理都不理那欧会安,对朱权笑道:“昨日王爷不是说那首诗要听全么?刘青便写出来让王爷指教指教?”

    刘青要大展才华,朱权自然没有拦着的道理,当即微笑着点点头。

    众名士全都围了过来,看看这个没上过学堂的人是不是真有才学。刘青一面写。有人高声念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好诗!”有人由衷赞道。

    “好诗啊!这诗写出了咱文人的理想与品格……”

    大家看着这首诗。都齐声称赞起来。这些人虽是清高,却也最敬有真才实学之人。此时看刘青的眼光也变了,这哪里还是一介布衣?那简直就是知音啊!看看这孩子,真不错啊,玉树临风,骨格奇清,气质高雅,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只有那欧会安胡子一抖一抖正满脸通红。看官请不要误会,这不是羞愧,而是气的,彻底被刘青刚才的无视给气着了。想他欧会安一介名士,有多少权贵都想来与他攀交,这、这连书都没读过的毛头小子竟敢无视老夫?老夫不给你点厉害瞅瞅你都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欧会安高咳了一声嗽,大声道:“公子既有高才,不妨再行赐教,在下昨夜饮茶,得一上联,寻之许久不得下联,还请刘公子对来。上联是:一苦二甘三回味,德馨味厚。”

    刘青不假思索:“九清八旺七敬茶,泉冽茶香。”

    欧会安看难不住刘青,又出一联。不过这欧会安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只一个劲地跟数字过不去:“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水。”

    众人一听这上联,个个皱眉:这联不好对啊!一滴滴的冰冷酒,无限凄凉,意境深远,却又以偏旁为题,一个个转头看着刘青——有热闹看,比平时吟诗作对有趣多了;最好这刘公子对不出才好,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热闹当然要一跌三宕方才好看哪!一边倒就太没意思了。

    “丁香茶,百人头,千人头,万人头。”刘青仍是张嘴就来。前世教书。看过多少名对,用上一两个现成的对子,于她而言,甚是容易;而且她也不是吃老本,这一世头脑聪敏,记忆力超好,她从到周达明家借书起,便看过许多书,除了四书五经没有兴趣,杂七杂八的东西她也懂得不少,所以此时她自是不慌。

    不过,只守不攻,终是下策;以攻为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这人还真没完没了。刘青对完上一联,嘴角一弯道:“我这也有一联,请教欧先生: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

    朱权一听,忙借品茶掩住脸上笑意:这刘青还真是够坏的,骂人也风雅——这群可不就是闲人?成日里在这儿消磨时光,就是吃闲饭的,还有脸看不起做事的人!

    众名士也都是聪明人,岂有不知之理,有心发作,却一时又没有好对反驳,只好端起茶杯品茶,遮掩尴尬。

    静水飞花,清风飘柳,含笑而立的刘青,如那佛前静静绽放的莲,有一种摄人魂魄的美。朱权深深凝视着刘青,一字一句:“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刹那间的永恒

    面对朱权这满眼的深情,这付海誓山盟般的下联,刘青压在心底里的情感,又再一次翻腾了起来。感情这东西,最是奇怪。有些人,相处一生,也走不进你心里;而有些人,相遇的瞬间,便可心意相通,直达心底。

    相识伊始,朱权虽不太说话,但她却能读懂他的心。这次见面,初始的陌生之后,这种感觉又一点点苏醒过来。只是,她清楚的知道,她与他,终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交集之后。便会越离越远。前世她看《廊桥遗梦》,常为这种用一瞬间爱上,却要用一生去遗忘的感情感慨唏嘘。不料今生,她也会经历这样的遇见。她不知,这样的相遇,她是该为之喜,还是为之悲……

    刘青在心中轻叹一声,避开朱权灼人的目光,垂下眼眸,静静饮茶。

    这时,一小厮急急跑来,对朱权施礼道:“禀王爷,门外有一道士,说是王爷您的师父。您看……”

    “我师父来了?快请他进来。”朱权惊喜道,忙站起来,叫上刘青一起迎了出去。

    还没走几步,一个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的道士,大踏步走了进来,大着嗓门叫道:“丹丘,为师来也。”

    朱权上前拉住他的手,神情甚是欢喜:“师父,徒儿可有许久未看见您了,您老可好?”又转过身来道:“刘青,来,见过我师父。”

    刘青正要开口,就被那道士用力拍了一下肩膀。“刘小友,竟然是你?你怎么跟我徒弟在一起?”

    刘青一下没注意。被拍得差点一个踉跄,裂嘴道:“是啊是啊,张真人,几日不见,你还是那么精神焕发哈。”

    “哈哈哈,看到小友你,老道我就精神焕发啦。”张宇初哈哈笑着,不等朱权有请,一屁股坐在他原来的座位上。

    朱权在一旁神情有些呆滞:“你们……你们怎么认识?”

    “丹丘啊,这是我新认的小友,来,叫师叔。”

    刘青正给老道斟茶,听这话“噗”的一笑,差点把口水喷到茶里。

    “师叔?”朱权惊叫起来,盯着刘青目瞪口呆。

    “哎。”刘青老实不客气地应了一声,以报刚才招惹她的仇,忍笑道:“师侄乖,等会儿师叔给你见面礼啊。”

    那些名士此时都围了过来,疑惑地问:“这位真人可是张天师?”

    明朝朱元璋立国后,制定了以儒教为主、三教并用的政策。他运用道教来证明其君权神授,并对正一道优礼扶持。明成祖朱棣继续尊崇正一道。尤其崇奉真武神,大建武当山宫观,使武当道教兴旺起来。为此,在明朝前期,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为当时许多人巴结的对象。

    所以一见张天师,而且这张天师还是宁王的师父,众名士都兴奋起来,一一上前给张宇初见礼。

    张宇初别看在亲近人面前像老顽童似的没个正形,在外人面前却是一付得道真人的样子,对众人正容以对,只微微点点头。

    这老头儿,还真会装!刘青暗乐。

    朱权心中有无数疑问,待要问时却又无法。好不容易众人见完礼,全然不顾他平时冷峻的形象,迫切地拉住张宇初急问:“师父,你可要说清楚,刘青怎么是我师叔了?”

    “哼,”张宇初板着脸斜了朱权一眼,“让你叫师叔还是便宜你了,本来你该叫师叔祖,只是这个……为师一把年纪了,叫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师叔不大妥当,才让你占了便宜。”

    围在四周的众人吸了口冷气:“天,这么说,本来连这一代天师都得叫他师叔!这刘公子,难道果然有什么来头不成?我说嘛,王爷怎么会对一介白衣青眼有加呢?”都再次打量刘青。想看看这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到底有何不凡,竟能当张天师的师叔!

    刘青心中有鬼,任她脸皮再厚此时也不禁羞红了脸:“真人,您……您这样说,可愧煞刘青了。”

    “有什么可愧的?”张宇初大咧咧把手一摆,扫了众人一眼,道:“你们可知刘小友的师父是谁吗?”

    “是谁?”“刘公子的师父是哪位?”名士们都七嘴八舌地问道。

    “是三丰子真人!”张宇初牛眼一扫,得意洋洋道。

    “三丰子?可是张三丰道长,武当派的创始人?”有人问道。

    “对了。这刘小友正是张三丰道长的关门弟子。半月前在黄山我偶尔见刘小友练拳,才识得他的身份。老道大幸,能与小友论道练拳整整五天,可真是受益非浅哪!要不是玄中文洁真白真人大限已至,老道要去送他,刘小友定能助我早得正果。”

    “张三丰道长,不是寻不到了吗?先皇在时,派人去寻便觅之不得;今上遣使去找,又屡访不遇。三丰道人今年怕有一百五十高寿了吧?刘公子竟是张三丰道长的关门弟子?”有人叫起来。

    “教我拳法的只是一老道长,但却不是张三丰道长。”太极拳确实与张三丰有关,本来认认这个师父也无妨,可以扯扯虎皮作大旗。但听这些人的说法,张三丰竟然是当今红人,连两届皇帝都到处找寻他。寻他干嘛?当然不是因为思念他,而是想从他身上得到不老仙丹。如果这个徒弟承认下来。她自然就成了朱棣逼迫的目标,她的平淡生活就算过到头了。

    “嗳,这世上除了三丰子道长,还有谁能教得出那套拳法?刘小友可不能乱怀疑。”张宇初正色道。

    刘青也敛容道:“天师你曾见过张三丰道长,你说说三丰道长长什么样?”

    张宇初回想了一下:“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刘青心里一乐,摇摇头道:“那就真的不是啦。我师父,瘦小的个子,山羊胡子,瘦长脸、小眼睛。”

    “真的不是?”张宇初疑惑道。极为失望。他对道法和武功都极为痴迷,很希望能有机会当面请教张三丰。当初看到刘青的拳法,而且知道她很有可能是张三丰的弟子时,老道他真是大喜过望,觉得多年的宿愿马上就可以实现了。谁知道现在刘青却说不是,简直就像大冷天往他头上浇上一盆冷水。

    不过古人对师父的态度等同于父母,拜了师就没有不承认师门的道理,所以他也不怀疑刘青的否认,只以为自己想错了。他叹了口气,不禁陷入深思:“这世上还有谁有这样高深的水平,能教出那套拳法呢?”

    “既然天师对那套拳法如此推崇,那拳法自是不会一般,必包含无限道法,悟之能让人受益匪浅。在下冒昧,不知能否有幸一观那套拳法?”秦朝琛等人见刘青否认是张三丰的弟子,也很是失望。不过聊胜于无,张天师也不是一般道士,他既说这拳法好,自然也有可取之处,他虽然不懂武功,但对于道法的痴迷,还是让他很是想见识一番。

    刘青待要推拒,张宇初却道:“此拳既为道家之人所创,其深含的道法又于世人大有启迪,小友倒不可藏私,演示一遍也无妨。”

    本来刘青推拒也只是因为她喜欢低调,倒没有丝毫藏私的意思。此刻见张老道这样说,她也不再多话。当下找了个空旷处,立势而定。

    此时正值上午时分,四月的阳光从树冠中透射下来。刘青一双手缓缓扬起,广袖飘飞,衣带随风,状如登临仙人,直欲乘风归去;在那身影之外,意念之中,犹如沉舟侧畔,千帆过尽。始乎于心;那流畅的态势气场,那手足间转动自如的一派了然,于旋转中律动出的百变莫测,无不显现出从一而终、周而复始的哲学理念,看似有形内敛,实则飘渺无限。周遭的树木似听到刘青的招唤,纷纷跟着舞动起来,一瞬间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了这太极漩涡,把一切都吞进去,又吐出来。

    自那几日受张宇初指点过后,刘青原先对太极拳理解不到的几处地方,一下子就顿悟了。近来,她练拳时只觉不是自己在练拳,而是拳与她融为了一体,她又与自然融为了一体。练拳时只觉得自己化为了无形,又似乎处处存在,那种感觉,奇妙无比。

    一套拳收势,刘青闭目而立,风似乎静了,树似乎更绿了,被拳风一直托在空中旋转飞舞的繁花,缓缓飘扬而落。静立在树下的刘青,身上竟然隐有一层萤光,这光晕从她身上由内而外隐隐散发,映得刘青皎皎如月。

    大约有十分钟,没有一人发出任何声音。大家都似乎还沉浸在那天地自然的拳法里,又似乎在领悟那包容一切的自然意蕴,或是被那长江大河般的汹涌澎湃所震撼,更有人为刘青身上的萤光所迷惑……

    朱权立在一旁,内心的震撼让他无法自持。他深深凝望着繁花绿树间的刘青,从心中涌上来的渴望,让他急步上前紧紧握住刘青的手,拉着她大步向园外走去。

    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柔克刚

    刘青一直沉浸在刚才的气感里。此时手被这一只温暖的大手紧紧握住用力往外扯,她顿时一愣,转过头来,看到朱权眼里的深情,再看看紧握住的两只手,只好毫不反抗的跟着朱权快步向外走去——这姿势太过暧昧,有问题还是找个没人的地方说吧。

    待到趔趔趄趄地被朱权拉着转了个弯,刘青才想起张宇初来,叫道:“你干嘛呢?不要你师父了?”

    朱权“啊”的一声,才想起把师父给忘了,忙放开她回过头,却发现朱安、朱义等人陪着张宇初跟着走在后面呢。

    张宇初一脸“我理解”的表情拍拍朱权的肩道:“丹丘好徒儿,放心吧,为师已从子衿拳法中悟出很多东西了,待会儿师父全教给你,不用着急啊!”

    站在一旁的朱安听了这话哭笑不得:这老道士,还真是个武痴,难怪终生未娶呢!咱家虽是太监,也还知道这男女之情,合着这老道于女人竟然是个白痴!

    “子衿啊,来来来。咱们走。我刚才看你练拳,又有了一些领悟。咱们回去好好谈谈。”张宇初见刘青停住脚步,连声说道。

    刘青此刻心里真乱得很,很想住在归园茶居不去宁王府了。但张老道哪里肯放过她,她只好紧跟在老道身边,一路陪着他谈武论道!

    回到宁王府,张宇初强烈要求跟刘青同住在虚竹院里,好白天切磋武艺,晚上抵足谈心。刘青大喜:“抵足谈心就不要了,小子我不太习惯跟人同床而眠。真人您睡我隔壁吧,说话也是一样方便,有事喊一声就行。”她看朱权那眼神,实在是怕他晚上来跟她说些什么。在没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之前,她还是不想跟他在一起。张老道见刘青这样说,也不坚持,乐呵呵地同意了,全没看见朱权那郁闷的脸。

    刘青又问:“张真人,您不是去探望倪大师的兄长了吗?怎么这么快就转来了?”

    张宇初道:“倪家离南昌也就几十里远,咱们走的同一方向。我到那倪家不久倪真人便仙逝了,我送完了他,正想到南昌玩玩,道上遇到许雍,听他说丹丘状态不好,老道我便来看看我徒儿。”

    “许雍呢?”朱权问,转头对侍立一旁的小六子道:“传他进来。”

    张老道哼道:“那老头,非说你心情不好,需要安慰。我看臭小子你心情好得很。我才需要安慰哩。”

    正说着,许雍进来了,给每人见了礼。只见他越发瘦了,脸面苍白,满脸病容。朱权皱眉责道:“怎么病成这样了还到处跑?本王不要让你好好养病吗?”

    许雍笑道:“许雍的病无妨。谢王爷记挂。”

    朱权点点头,温言道:“其他事情你不用操心了,且回家好好休养一阵。”许雍谢过后,朱权又挥挥手,“行了,你去休息吧。”

    “等一下。”张宇初叫住许雍,“你这老头儿,鬼鬼祟祟的,老实交待,王爷有心结需要开导,你为什么不直接去松谷找我,而是满天下去找刘小友?难道刘小友更会开导人?”

    是啊!刘青也满脑子疑问。

    “这……”许雍似乎挺为难,看了看朱权。

    朱权摆摆手,笑道:“别看我,不是我吩咐的。其实我也很想知道原因。”

    许雍想了想道:“天师行踪不定,刘公子有迹可寻。”

    “放屁!你到了松谷找到刘小友便走,连问都没去问我在不在草堂。要不是半路遇上。恐怕这事你还瞒着我吧?说实话!”

    许雍又看了朱权一眼,终于一付豁出去的样子,道:“寻到刘公子,劝解了王爷,咱们宁王府最多多一个侧王妃;找天师您,劝解了王爷,咱们宁王府只会少一个王爷,世上多一个道人。”

    对面三人一听,都愣住了。朱权最先反应过来,满脸笑意地点头赞许道:“考虑得很周到,去领个一等封。”

    许雍大喜,谢过朱权,不等张宇初开骂就麻溜儿的跑了。

    身后是张宇初跳脚的声音:“好你个臭老头,前些年就满肚子阴谋诡计,现在竟算计到我头上,有胆嫌弃我老道了。臭老头,你别跑……”忽然想起什么,转过头来看着刘青:“侧王妃?”

    吓得刘青直摆手:“不是,不是我。”要是被世人戳穿了女子身份,她哪里还能像现在这般,想跟谁交往就跟谁交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世上的人早已把她封杀了。想到这里,她不禁回头瞪了朱权一眼。

    张老道狐疑的打量了刘青一阵,又盯着朱权看了一会,摇摇头不再说话。

    这时饭菜送来了,有张宇初在,朱权自然不能给刘青夹菜。张老道似乎心中有事,时不时看看刘青和朱权,满脸郁闷。朱权和刘青被他看得甚不自在。也都没心情说话,这顿饭吃得甚是沉闷。

    接下来的两天张宇初依然跟刘青练拳喝茶,但不像原来那样拍胳膊搂肩膀,也不再提什么“要抵足而眠”的话。

    刘青很满意!

    这老道果然是聪明人,难怪人家能在全国几万道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十三代天师呢!他不说破,刘青也乐得装糊涂。一老一小相处甚是融洽。

    可朱权却郁闷了。有美在侧,不能相拥,连一诉衷肠的机会都没有;还被张老道考校武功,呼来唤去的。刘青这时才知道,原来张宇初是朱权的武功师傅,从朱权六岁起就教他武功,直到他十八岁。看朱权被张老道训斥的老实样子,刘青不禁莞然,朱权那时不时露出的赧然神情,可比他冷峻的样子可爱多了。

    张宇初的拳法套路与刘青不同,朱权打拳时阳刚之气十足,虎虎生威,让人看了豪气顿生。加之他长身玉立,相貌英俊,十分的让人赏心悦目,惹得刘青的小心肝又嘭嘭乱跳。

    “丹丘,你跟子衿比划比划。”张宇初看看朱权又看看刘青。眼珠一转,说道。

    “行啊,青儿,过来。”朱权自是巴不得。刘青对他这几天时不时冒出来的称呼无可奈何。看朱权上了场,她赶紧也站到了他对面,心里对与朱权敌对有些期待。

    朱权的拳法以攻为主,当下喊道:“来了,小心。”一拳攻过来,自是放轻了力道,怕伤着刘青。

    张宇初此生最是痴迷武道,功夫高强。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他的徒弟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不过朱权向来以带兵为主,学的拳法以实用为好。所以朱权的拳风刚猛强劲,招招致敌要害。

    此时跟刘青过招,朱权自是十分小心,但他看自己一招过去,刘青便轻飘飘地闪开了,当下放下心来,把功夫一点点放开来打,试探刘青的深浅。刘青在归园茶居虽有精彩演试,但实际对敌与练拳全然不同,他实在不敢掉以轻心。其实武功练到他那境界,自然可以收放自如,但关心则乱,他还是怕伤了刘青。

    然而他却越打越郁闷。他的拳法讲究的是短平快,瞬间击倒敌人。而且此时的刘青却如一块狗皮膏药,牢牢地粘着他,让他想打又打不着,想甩又甩不掉;每拳出去,无论速度如何快疾、劲道如何刚猛,都会偏上那一丁半点以至总落在刘青身旁。打了这么许久,连刘青的衣角都碰不着。

    其实刘青也有苦说不出。她自己是个异数,练功七年,内功就比较深厚了,至少比她遇上的那些练了二三十年功的归园茶居的护院要深厚。而朱权竟然也不同一般,内功比起刘青来,深了三四成。

    这三四成的功力给刘青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虽说太极拳是借力打力,以四两拔千斤,但朱权实战经验太丰富了,刘青又太青涩,要想借朱权的力去打他自己,实在不是易事。刘青只好使出陈式太极的缠丝劲,这缠丝劲开始的时候她还有些生涩,使到后面越打越好,终领悟到“无始无终,无端无倪,相互穿插。相互交错,如丝偻,如云烟,袅袅娜娜,仪态万千,千象共生”的太极奥妙。这种领悟是她一个人练习时从未领会到的。

    这也是刘青的机缘。她想要得到这番领悟,必须得与内功比她强却又不会伤害她的人实战,方可无需付出任何代价而有所获。原来她想与张老道对练的。但在比刘青内功高太多的张老道看来,他与刘青比功力简直是欺负年轻后进,所以他们的切磋也只限于招式上的探讨。

    拳风刚劲自然费力,纵使朱权内力深厚,两人纠缠了一个半时辰后,朱权的速度还是渐渐地慢了下来,拳脚开始露出疲态;而刘青却越来越气定神闲神,甚至已俱大雅风范。她看朱权拳法已露破绽,倒不宜胜勇追穷寇,削了对面那霸王面子就不好看了,找了个机会闪身跳到场外,叫道:“不玩了,累死我了。”

    “哈哈哈!”张宇初看到徒弟灰头土脸的样子,不但不生气,反而抚须大笑,甚是高兴,那两人一场对战下来,他老道又有大收获了。刘青这小子,竟还有潜力可挖掘啊!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仙徒刘大师

    而一旁观战的朱安及朱六几个护卫,则张大着嘴巴,一脸的不可思议。要知道王爷天赋禀异,再加上张天师这高手指点,在武功上已有大成,一般的高手已不能与之敌对,近些年来更是鲜见对手。然而刘青一女子,年纪轻轻,就算她从出娘胎就练功,也不过十多年。而且看她拳风就知道,与王爷相比,她的内功实在差得远。但交锋的结果,竟是刘青得胜,还赢得如此轻易。这这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王爷……不会是因怜香惜玉故意放水吧?

    朱权本想自己认输,没想到刘青给他留了面子,先跳出场外了。当即一抱拳:“你赢了。”这场拳他打得实在憋闷,每拳都像是打在蜘蛛网上,这蜘蛛网还特别柔韧。不但打不断,还把他缠得有力无处使,他知道心烦气躁是对敌时的大忌,但到后面还是忍不住浮躁了,终是露了破绽。

    他回到场外的座位上,默默接过朱安递给他的茶水,却不往嘴里送,眼睛呆呆地看着手里的茶杯,一动不动,如老僧入定。

    张老道看到徒儿的神情,欣慰的点点头。别人都说朱权是天赋甚高才有今日之所成,只有他知道,朱权能有今天的武功成就,全在于这胜不骄、败不馁和善于钻研的精神。如有高手赢他,他从不怨天尤人,却往往反能从对手的武功中悟出很多东西,从而使自己的武功有所精进。

    刘青坐下喝了一口茶,心情很愉悦。因为她发现,每一次对敌,她都受益匪浅,对那些拳法招式又有了一些领悟,武功都会有一些微妙的精进。这种进步让她甚是欣喜,心里又极为感慨——太极拳实在太过精妙,其武道就像一个个同心圆,你领悟得越多,越发现还有更多的未知,她怕是穷其一生都不能窥探多少吧?

    不知过了多久。朱权忽道:“思及刘青的这套拳法,确是精妙无比。我一直认为只要功力深厚,哪怕是最简单的招式都能致敌,莫非我错了,招式的精妙才是关键?”

    “如果功力深厚到一个特别高的境界上,当然可以不滞于物、不拘于招,达到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之境。可如果敌对双方功力相差并不是很大,那招式的精妙却是胜败的关键。”刘青看张老道并不回答他徒儿的问题,只好代为回答。

    “不滞于物,不拘于招,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这下连张宇初也一起进入发呆的行列,嘴里念念有词,反复琢磨刘青所说的这句话。

    刘青怕他们一琢磨又是一个两个小时,忙解释道:“无招的境界现在我们还达不到,至于有招嘛,王爷既把住处叫劲松院,可是最喜欢松树?”

    “啊?”朱权被刘青这跳跃性思维弄得一愣,顺口应道:“是。”

    “这虚竹院倒适合我住,因为我最喜欢竹。”刘青说完这句,看那几人疑惑地看她。微微一笑道:“松至劲,至劲则易折;竹颇柔,既柔则甚韧。”

    看他们似有所思,刘青又道:“我刚所用拳法之所以能以柔胜刚,就是因为硬与人直接相接,必会败于内功比我深厚者;如遇内功不如我者,对手又容易躲闪,易离去。惟有以柔接之,则对手容易因其柔软而心不惧怕,心不惧就不躲闪。这时我再以柔软黏缠。未黏住便罢,一旦黏住,对手就躲闪不了;躲就以手跟之,如漆胶黏硬物,终使他进不得进,进则前入坑坎;退不得退,退则恐我击搏,所以不敢硬离,只能受我束缚,最终力穷而疲,出破绽而击。所以说,柔能克刚,水至柔,故上善若水。”

    这“柔能克刚”的说法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除张宇初听刘青说过外,那几人都未曾听闻,故而对迷于武道的他们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一般,似从这个词抓到了什么,却又抓不住。几人都彻底陷入了沉思。连张宇初也似又有所得。刘青看他们那样子一时半会儿不会醒来,只好摇摇头,一个人先回房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张宇初、朱权、刘青除了睡觉时间,便在一起谈武、论道、饮茶。谈武不但让三人都有所获,连旁听的朱六等人也大有宰获,老道也把前段时间从刘青处悟出来的东西都传给了他爱徒;饮茶大家都十分高兴,老道和刘青都是爱茶人,都各擅不同茶艺,相互学习,俱都受益匪浅,朱权见多识广,也能说上一二,兴致来时也跟他师父和刘青学了几手;只有论道只有张宇初这老道说得最是高兴,不过好在为了更好的理解太极拳,刘青读了一些道家学说,能跟张老道侃上一侃,朱权则是一看张老道说道法他就闪人,去处理前段时间积压下来的各种事务。

    “唉,这孩子,年少时意气风发,所以更喜欢儒家的积极入世,只肯跟我学武。对道家出世思想一向不以为然。如今他屡屡受辱,老道倒是希望他能悟一悟道家之法,这两天屡屡谈此就是因他,他却听不进去,看来还是雄心不改哪!”张宇初看着朱权离去的背影,停下话头叹息道。

    刘青点点头,心有戚戚。这也是这个男人让人心动的地方——她自己虽然喜欢淡泊的人生,但或许正是因为她自身的欠缺,她更欣赏朱权身上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而不是年纪轻轻就看破红尘、暮气沉沉。

    这几天她也曾在朱权的书房里翻了翻他书柜里的书。她发现朱权的书籍大部分都是军事、国策、历史方面的,上面有许多他写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全是他的体会和见解。除此之外,她还惊喜地发现了《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天运绍统》和《史断》这四部史论,这是朱权近十年来的论著,论述了历史上的政权更迭及其教训。看着这四部史著,刘青忽然深深理解了朱权的痛苦——他在这些方面,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可如今,他所学的这些东西,他研究的这些权谋,都用不上了!昨天送到宁王府的《三国演义》,于他而言,也只能用做消遣了吧?所以从此之后,他再也不碰策论,而是转向了茶、文学、戏曲、音乐等方面了吗?他的余生,创作了一百三十多部著作,涉及到二十多个学科。这些,都是从这时开始的吗?

    她看着与张宇初相对而坐、棒着茶碗、看着棋盘陷入深思的朱权,忽然有一种心疼得想要掉泪的感觉。

    朱权似有心灵感应一般,忽地转过头来,对视她的眼睛。看到她眼中的痛惜,他猛的一愣,站起身来,到她面前轻声问:“你怎么了?”

    刘青摇摇头:“没事。”

    朱权凝望着她,欲言又止。他转头看了看张宇初,对刘青道:“闷了吧?我们出去走走吧。”

    “好啊。”刘青心里叹惜——能给他带来片刻的欢乐,也是好的呀!有些话,能不说,还是不说吧。

    “走吧走吧。老道我也闷的慌了。”张宇初丢下棋子,站了起来。

    三人也不骑马,安步当车,信步走在这南昌城繁华的街上。朱六等人怕扰了他们的兴致,只是在后面远远地跟着。

    “这么些年,我还是第一次这样悠闲地逛街。”朱权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行人,忽然有些感慨。

    “几时归去,作一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刘青怕他难过。宽慰道,“能过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是福气。这样的生活,一直是我的向往。”

    朱权转过头来看着她,眼里无限温暖:“以前我不喜,不过现在,我很期待。”

    刘青避开他的眼眸,随手指着旁边的茶楼,“咱们上这茶楼坐坐如何?”

    “从哪里来,忙碌碌带身尘土;到这厢去,闲坐坐喝碗香茶。”张老道看着茶楼门上挂着的对联念道。念完他抚须向朱权深深看了一眼:“好联,老道我喜欢。丹丘啊,走,上去闲坐坐,把你这身尘土拍拍干净。”说完,不由分说的径直往茶楼里进去。

    三人上得楼来,挑了个临窗的位置坐好。张老道冲着小二道:“有什么好茶?咱们要最好的。”

    “客官来得巧了。今早刚到的货,新出的黄山毛峰和屯溪绿茶,这可是创制这三才杯的大师新制出的茶,味道那是没得说,客官尝尝便知。”

    “哦?”张宇初一听有新茶,顿时兴趣大起,“这两种茶老道咋没听说过?还有这三才杯,确实是好东西。这到底为何人所创?”

    “听说是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