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9
子?
大肃以道为国教,但仍以儒学为主,三纲五常教化人心。
书生们的言论是,礼,理,不合。
百姓们的言论则是叹息,这样的千古一帝,怎么就让位了。
百姓只在乎生计,在乎天下待民的政策,至于那龙椅上坐的谁,他们不会去关心。
兵权已释,人心去了大半,那些言忠的朝臣,唯唯诺诺的不做表态。
大肃后史这样写道,永徽元年,太宗皇帝病逝,在位二十三载,享年五十二。
次日晋王即位。
皇城内,一处荒凉的院子里被清扫了出来。
院子不远处,重兵把手。
这是位于上阳宫的西北处,很偏僻。
因为地势高,所以西北处是断山,下面是悬崖。
院子里新住进了两个人。
先前她差点打了他一巴掌,争吵完后昏睡过去。
天无痕的眼中,布满着血丝。
显然郑州让她吃了不少苦头。
这人是自己小心呵护着十几年的人,半分不舍的让她委屈。
这债,她迟早要还回来的。
从宫殿里住进了木屋里,显然有些不习惯。
外头还有人监视,这让他更加不自在。
李绩等大臣仍旧在朝中,因为这江山还是姓天的缘故。
今日是天宇成的登基大典,大殿外的号角鼓声传到了院子里。
若不是被关在了这里,他还不知道上阳宫有这样的景色。
一眼望去,可见洛阳城,背面是山。
天无痕负手而站,望着洛阳城,听着传来的鼓声。
这种声音,奏乐之声,是二十多年前在他耳边响起的。
当时觉得这声音真的是难听极了。
“你何故要做到如此呢?”言外之意就是,放下了,那贼真的会放过她们吗,又何必搭上自己的性命。
人还是负手站着,闭着眼睛,昨天晚上挨骂了。
来自两个女人的不理解。
“如此,后悔吗?”
世人渴求的皇权,他本该牢牢握住了,肃清了朝野,这世上再无权臣,在无人敢反他。
天无痕回过头。
“你当真觉得,在我眼里,这天下可及你半分?”
女子一征,多年来,第一次看他流泪。
脱下了龙袍的人,感觉一身轻。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的感情,大概第三者也插足不了。
历史什么的不要考据。
第210章 只爱一人
风云巨变, 先前的两派牵制, 如今不复存在。
新帝登基当天, 下了一系列措施。
最重要的一条是, 将白家牵连,以莫须有的罪名发配边疆。
牵连了朝中半数人, 入狱的入狱,被贬的被贬。
总之当天弄得朝野乌烟瘴气。
天无痕当政之时, 曾向天下人言过, 不杀言官。
所以当时的朝廷能听到很多进言的忠论。
而如今, 大臣们都求自保,郑家只手遮天。
圣旨下到, 郑州从国公封为西平王, 加封上将军。
苟君集代谢书安之职。
其他老臣依旧不变。
由于天宇成的力劝,郑州没有做的太过火。
保留了周兴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在朝,只不过被他扔去了翰林院。
郑州生来不聪慧, 但其野心极其大。
之前有天无痕压着,他不敢胡作非为, 只是安安分分的自保。
如今没了这座大山, 他开始大肆培养心腹。
天哲本就是天宇成的儿子, 如今生父当了皇帝,按理,他的太子之位也还能够保住。
朝堂的政变,东宫依然没有逃过。
天哲楞在了东宫,这几天一直担惊受怕。当天子是女子让位给自己的生父时。
天哲是不敢信的。
皇帝的英姿, 他不是没见过,天无痕经常带着他在身边,亲自教骑马射箭…
就算自己喊了大半年的父皇是女子,那么她与母后的情感。
两个女子,作何解释?
一个女子可以为了另外一个女子放弃江山,这情感又作何解释?
这些,连朝中老臣也想不明白。
天哲在被兵包围的东宫等待,没有等到生父新帝的宣召。
只等来了一封诏书。
太子天哲,非嫡出,废为庐陵王,即日迁往房州。
这道旨,是被逼无奈下的,并非天宇成所愿。
天哲接着旨,如晴天霹雳般打在身上,太子妃韦懿在三月前就诊脉有喜。
如今身怀六甲,迁往房州?
天哲连夜上奏,但都被拦下来了。
天哲蹲在东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