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6
心都在颤抖。
回去后穆菱柔找了张景,让他安排人去城东的清湖镇那青砖拱桥下寻一块羊脂白玉。
张景动作很快,冒着小雨,趁夜色还没有黑便安排人去寻了,透彻的水,而且水流得十分缓慢,羊脂白玉质地纯厚,按道理是十分好找的,可是不论张景如何找都没有找到,甚至让他怀疑是不是自己找错了地方,因为穆菱柔说这里有,那就肯定有,如果没有,那么便是自己找错了地方,所以他派人沿着这条河寻了一夜。
“没有么?”穆菱柔眸子一暗,有些失落。
张景摇了摇头:“是不是公主说错了地方,属下再去找!”
“不用了!”穆菱柔知道为何,她知道是苏沚心捡走了。
就在穆菱柔走后不久,苏沚心脱下鞋子袜子,露出白皙透骨的脚,那河流不深,却有很多石子,脚踩在上面很扎人,就连张景捡了一夜,脚上都磨出了血泡,羊脂白玉躺在水里,透着水,那玉脂确实是好。
苏沚心并不死心,是的她怎么会死心呢,如此如玉的佳人,她尝过她的好,她的点滴。拆骨入腹,深入骨髓,又怎么会忘呢,穆菱柔身上那淡淡的幽兰香,她又如何忘,如何舍去,她不会忘,亦不敢舍。
她不理自己,故意远离自己,却又救自己,若真死心,何至于此。
确实,无论穆菱柔如何决绝,可是她总归不能看着她去死吧?她本就是要救她,又怎忍她去死,那这样她做一些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苏沚心捡回玉,有水的缓冲,玉完好无损,她想,再好的玉她可以随意丢弃,只是那玉上刻得是柔字。
她等她回来,下次,她想那刻有心字的玉送她,如果她这都舍弃了,那么苏沚心便不会再执着下去了。
两块玉,无论如何苏沚心都在想,她手里那一块,也就是她想留下的那块“柔”都不会被舍弃,不会碎,会完好的在她手中。
不知怎么的,郑家这半年格外的安分,可能是因为前不久出了那件大喜事,让郑家安分了如此久。
那次郑璟无意去了东都的丽苑,还惊动众人带了一个花魁回去,随后从郑家传来的消息更是震惊。按理郑家这样的皇亲国戚,对于名节很是看重,怎么允许家族子弟带一个青楼女子回家。
但是郑璟不但带回去了,而且那女子居然成为了郑家的人,再之后因为先前在丽苑里郑璟那一番夸赞女子琴艺的的话,那女子便成了天下第一琴师,为东都一绝。
无人知晓她师出何人,而传闻见到她的人,都道是一张美艳绝伦的脸,更盛那才华,那时常忧郁的神情更是美中多添了一份姿容,却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或者在思念什么人。
各州县的乡试即将开始了,乡试那天很热闹,署衙内的人都去维护秩序了,考是在州贡院里,因为那里比较大,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乡试如同科举一样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它才能得到科举的资格。
薛家只有毛驴,用来磨小麦的,平常都舍不得骑,今日薛母将它牵出来,因为去州贡院有些远,用来代步也是好的。
薛礼因昨夜看了一夜书,有些无精打采,柳环有些担心。
“让你昨夜不要看那么久的书,你偏不听。”
“临了,我还是想多看看,不想出差池。”
“你不是有把握吗?”
“天晓得又会如何。”
“好了,你快些出发吧,别耽误了时辰。”
薛礼点点头,拍了拍驴子便出发了,后面提了个布袋,有几个烧饼,当做口粮。
一路走着,薛礼打着哈还碎碎念着,昨夜背得那些书。
梁与肃朝皆行秀才科,但难度十分之大,梁朝每届取科者不过几人,所以到了肃朝初只进行了一段时间就停止秀才科,以进士科为主,仅考时务策(当世要事的对策)五道,后增加考试帖经和杂文,帖经是考默写经书的能力。
明经科,考五经,三书,三传,诗书礼易春秋,明经科的考试要求是不高的,只要求熟读经义注疏就行,对于经义也未必真懂。录取的比例也较大,进士科大约每一百人只有一二人被录取,而明经科大约每十人就有一二人被录取。
明字科,也就是写字了,肃朝注重书法,虞世南就是如此。
明法科,顾名思义考的是律,令等知识。
明算科,靠算法,九章算术是常考书。
肃朝还设有童子科,未满十岁的儿童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的,皆可参加童子科考试。能背诵十卷的可以授官,能背诵七卷的可以授予出身。
无意外考的是进士科,虽比秀才科容易些,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琴师是谁!
第158章 天下为公
薛礼读书十几载, 背负着家族的兴衰焉能不认真, 虽肃朝以孝治国, 以品性德良居之, 但还是以科取士为多。
南方是小雨的天气,而北方一连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