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六百三十六章 顾炎武;我还要再看看天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崇祯皇帝积极改变自己的大明制度的时候。
    多尔衮把目光放在了蒙古和高丽等地。
    李自成把目光放在了云贵之地。
    “桂州之地出现了悍匪,匪首李自成带着叛军攻打了播州,导致播州的土司受损严重,本来安居乐业的播州南苗之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
    陕西的葭州,当年不沾泥的起义之地。
    在府衙前面的街道上,负责宣读大明时代周刊的内侍,用他那独特的嗓音,宣读着大明时代周刊里面的内容。
    在范景文的严格把关之下,这大明时代周刊里面的内容,都非常真实地报道了每一个地方发生的大事。
    对于李自成扰乱云贵之地,朝廷已经派遣了大军,以曹文诏、曹变蛟、左良玉、贺人龙等为首的先锋将军,以卢象升帅,慢慢地驱赶整个大明境内的叛军。
    除此之外,自然还有一些地方发生的重大惩治贪、官、污、吏的信息。
    “安徽亳州的御史台陈良谟清查亳州郡丞张凤翼,陈述其十大罪行告知于天下。
    其一乃是……。”
    御史台清查出来的大贪、官,非常有典型的列子,直接也拿出来详细地写出来了。
    如此一来,这个大明时代周刊也就有了非常可听的内容。
    在这位宣读内侍的前面,站着不少的人。
    不仅仅是葭州,其他的长安城、南京城、长沙、徐州、襄阳等地,都是由内侍宦官宣读大明时代周刊。
    当百姓们发现他们议论朝政并不会引来牢狱之灾的时候,也就开始慢慢地谈论如今的大明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种变化的结果,也就是有了不少百姓,开始向地方上的御史台举报当地的官员行贪墨之事。
    因为他们开始相信官府,相信监察百官的御史台。
    “士亮兄,恭喜了,此次惩处了张贼,士亮兄便可声名远播,以后亦可名垂青史。”
    一位身穿锦袍的少年,向穿着紫袍的亳州御史陈良谟微微施礼道了一声祝贺。
    陈良谟则是谦虚又带着一些敬意,对那少年郎说道:“宁人小弟说的什么话,我此生之愿望就是投身许国,以自己的这点才能,为大明、为中原之民做些什么。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的大明在国师的大力建言之下,开始慢慢地改变,以希望可以中兴。
    我如今也不过是做了职责之所在的事情。
    不过啊,这话说回来,宁人小弟,以你之才能,在如今的科举之下,进入六部应该不成问题。”
    对于如今的科举考试,其实直接就打晕了很多读了十几年书的学士。
    一个行测,完全就是让一些读四书五经的学子成为了睁眼瞎。
    高粱是在一年之中的下面哪一个月种植?
    而给出的四个月,也让他们无从下手,直接纯属靠猜出来。
    至于申论,那更是。
    前面的那些材料,看起来当真是比四书五经还要好看,描写了一些风土人情,还有一些文章写得感觉已经算得上是绝世无双了。
    等他们欣赏完了,时间已经过去了一般。
    最后连文赋都未能写完。
    顾炎武,字宁人,算得上是大明时期的一位神童,从小就聪慧,喜好读书。
    而顾炎武的母亲王氏,更是从小以岳武穆、文天祥等名人的故事来教导顾炎武。
    “再看看吧,我也看过今年的考题了,这般改变,的确可以挑选出来一些人才。
    想来也是出自于国师之手,以前的那种科举考试,的确是没有存在的必要。
    读死书不如不读书,以四书五经考取的功名,又有多少是当真真才实学?”
    说吧又想到了陈良谟,此人就是科举改变之前考取了进士功名,成为了现在的御史台。
    又连忙说道:“当然,我说的是有一些人,士亮兄可不要在意。”
    陈良谟说道:“我要是在意,也就不会坐在这里和你说话了,你的心性我岂能不了解?
    只是可惜了你的才能,如今这御史台正是缺少人手的时候,以你之才,成为一省之御史大夫,完全没问题。”
    顾炎武却摇摇头,说道:“我还想要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还想要看一看这个大明天下,了解一下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
    我认为科举以后肯定会向着这方面慢慢地延伸,大明需要的不再是苦读四书五经的学士,而是全才。”
    陈良谟带着一些叹息地说道:“唉,既然你这般想,那就再等等也不是不可,你还很年轻,而且,趁着这个机会多去看看,游历大明山川,也可提升见识。
    我期待你游历归来,进入御史台,惩处大明的贪、官、污、吏,保一方百姓之安危。”
    顾炎武点点头。
    而除此之外,江南四大才子,也开始积极研究现在的科举考试内容。
    以前他们也参加过,可惜并未考取。
    而如今,他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大明的科举考试改变了。
    他们不再去费尽心思理解四书五经,也不需要什么关系,只需要考取一个高分,然后通过面试便可。
    凭借他们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声,想来应该不难。
    只要是能够进入官府,成为一个官员,进入朝堂,那是迟早的事情。
    科举考试的改变,也算是间接改变了大明的整个官署制度。
    因为更多的人才被慢慢地启用,在大浪淘沙之下,肯定会有一些有能力的官员被留下。
    而不是以前那种,考取了功名,靠着人脉关系,以及东林党的这个身份,成为朝堂上的官员。
    如今的朝堂,所谓的党争已经很少了。
    东林党中的各个行省之间的争斗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朝堂之上的六部九卿已经开始自下而上形成了制度,他们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那有什么心思去争斗。
    而且,所为的各个行省之间的争斗彻底不存在的原因,也是因为朝堂之上,官员治理之地和他们出身之地交换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