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第三五六节 老姜顺毛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沆再问:“所以,你把曾会打发到了大理?”
    “老师,难道不对吗?就他那种脑袋,留下来祸害我,他既然好为师,就去大理教大理人吧。”
    李沆摇了摇头:“你小看曾会了,他心清、不争,他对北方的事情有不理解,因为他是泉州人,根本就不懂北方军祸之苦,听为师一句劝,这样的人当重用,此人为治民之臣。仅限于治民。”
    李沆的话刘安听懂了,那意思就是,让曾会治理一州一府,前提是这里没有乱子,只有经济发展,曾会一定是好官。
    李沆在暗指刘安没把人用好。
    刘安想了想:“恩师好象说的对,古话就有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
    “恩。”李沆点点头。
    刘安有点过于极端,这现象李沆早就发现了。
    可李沆从来都没有直接说刘安不对,因为刘安这一头顺毛驴,你怼他不管用,只能顺着拉,所以方法很重要。
    李沆说道:“我建议,曾会在大理布学施教有功,调回汴梁静修三个月,学习农、刑、政、吏之事,而后知秦凤路。”
    “五品知秦凤路?合适吗?”
    “不合适,确实不合适,那么知三州,以前例,五品有功提从四品,知三州之地还是可以的,让他知渭州、义州、武州。”
    李沆说的三州,就是西番归化最多的,也是打仗打的最凶的边疆三州,知这三州就是要处理西番各族的关系,以及教化西番各部、各族、各寨。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曾会当这个官,不要太合适。
    李沆又说道:“吕公年事已高,秦凤路接下来数年公务必会繁重,所以要再选一人知秦凤路。我给你推荐一人,此人当年在广南西路可是大有功绩的。”
    “嘶,这个人,有点舍不得。”刘安知道是谁了。
    陈尧叟。
    此人当年在广南西路推广种麻,他将原本产于北方的苎麻推广到了广南西路,十年一种、一年三收,可以用来织布,也可以用来作绳子。
    而后他用盐、钱收购百姓种的麻,织的布再运往北方,对广南西路的经济以及汴梁的经济都有巨大的帮助。
    他还将雷、化、高、太平四州建立了水陆通道,用于粮食、兵员调动。稳定的边境。
    虽然也怼过刘安,但确实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好官。
    李沆笑问:“你想把他调到何处?”
    刘安吞了一口唾沫:“调到占城,我想在控制安南半岛。”
    李沆摇了摇头:“他不行,他民生经济擅长,却惧怕战事。”
    “唉!”刘安叹了一口气:“洪湛被流放多年,心志也磨的圆滑,最重要是这些年在贫瘠之地待着,能力有,但眼光却不足了。”
    “为师给你推荐一人,王嗣宗。”
    刘安急的抓脑袋。
    李沆笑了:“又舍不得西北那点事,西北的事情选一个平庸守成的官员就够了,对草原开战三年五载打不起来,又有高琼将军以及折惟昌北上。我给你讲,你要仗剑行商,不是扛着大刀强弩行商,王嗣宗疯起来,估计你都怕。”
    范仲淹在旁边听着心说,论疯起来,这天下谁有自己的老师可怕。
    王嗣宗……,似乎疯起来也挺吓人。
    李沆再劝:“要发疯的话,占城随他疯。再疯,你还能兜不住底?但西北不行,疯的过了,有些事情不好处理。若挑起了辽人的禁忌、草原的全面开战,这事你也不想吧。你还在积累力量呢。”
    “恩,恩。”刘安猛点头。
    李沆点了点头,刘安这个人只要会劝,还是很好劝的。
    李沆又提到一人:“胡旦,你把他送到夏州很久了,夏州那边有折将军就行了,胡旦看起来虽然文弱,可骨子里却很强硬,他是朝中第一个敢高喊收复燕云的人,那年他才刚中状元,年轻气盛。也正因为如此,他被朝中打压,升官难,打压他的人包括为师。”
    “控制党项人,不需要那么多兵力,控制两件东西就够了。”
    “盐、布?”
    “盐,茶。”李沆并不意外刘安能想到盐,因为党项的地区盐产量低的可怜,基本上等同于不产盐。
    刘安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小声问:“胡旦能贬官,流放八千里吗?”
    李沆差一点就笑喷了,咳了好几声之后摇了摇头:“不能,你想让他干什么?”
    “卫浩只是一个县令,可以管一城,我要一个能管整个筑紫岛的人,那里有咱们一百万亩桑林,明年就可以开始收获,但有许多看咱们不顺眼的人。”
    “糊涂。回汴梁之后,你直接上书,就说倭王既然献礼,那么我大宋定要回礼,然后派胡旦有使节,这一去找借口耽误上一年应该没什么问题,借口好找。而且借口这东西,信就是理由,不信说什么也没用,再说了,朝堂上谁会关心胡旦有没有回来。就说眼下,他在夏州,朝中可有谁给他过一封问候的信?”
    刘安猛点头,这老头真厉害。
    那么就使节团的成员,刘安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几天后,刘安回到了汴梁。
    这船刚到汴梁码头,刘安还没有下船,就有太监上船来。
    小太监带着刘承的一封信,信中将关于有人弹劾刘安的事情写了,朝堂上已经吵翻了天。
    刘安对小太监说道:“请回复刘大监,若可能的话,立即召开临时朝会,只说我刚进汴梁就立即前来朝会来应答,对于那些人来说,这是不给我机会联络朝中其他人。对我而言,既然有人送上门,自然不能客气了。”
    “是。”小太监只是传话,无论是刘承还是刘安,说什么他传什么便是。
    小太监离开之后,刘安找到了李沆。
    “恩师,朝中正在弹劾我。”
    李沆很淡然的回了一句:“证明你在朝中越发的有地位了,而且升的很快,这是好事。身为朝臣,没有被弹劾过几十次,这才叫丢脸。”
    刘安立即接了一句:“那意思便是,没被弹劾过在朝中就没有存在感?”
    李沆大笑:“存在感。这个词用的不错,正是此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