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4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见到这番景象,王夫之又想起之前和皇上经过浔江,关于广西土司的那番说法。心中豁然开朗,连忙去找胡一青。
    “监军不再休息会儿?可是有急事?”
    胡一青见早早便过来的王夫之疑惑道
    王夫之却是兴奋道
    “胡将军,咱们有兵可用了?”
    “哪里有兵?朝廷派支援过来了?”
    王夫之一指营外正在交易的热闹场景
    “这便是咱们的兵!”
    事不宜迟,二人也不耽搁,胡一青在这里驻营多日,也认识一两个山民头领,通过他们的关系,派人请桂北尧山附近各地的壮、彝、瑶、白等少数民族头领前来议事。
    不得不说,明朝国祚将近三百年,即使是广西、云贵这种偏远山区,百姓依旧对朝廷充满敬畏。毕竟从洪武年间开始,虽然也有过不少叛乱,但明朝的统治都没有过根本动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政治影响力这东西是有巨大惯性的,现在离甲申国难不过才几年,对于信息闭塞的西南百姓而言,大明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官方朝廷。
    广西虽然夷民众多,但是这些少数民族与移民而来的汉人相处了数百年,其中虽不乏矛盾和冲突,但经济文化交流也从来没有断绝过,所以这些个头领们都是听得懂汉话的。
    而且西南地区,包括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大多是地方都流行西南官话,王夫之又是湖南人,故而双方交流起来连方言障碍都没有。
    二三十个大小各族头领齐聚简陋的大厅之中,看着上首那位身着青色官袍的年轻官员。
    下面有见识的头领已然认出,这是五品大员的穿着啊,比县太爷要大多了,就算和知府老爷也不遑多让。
    而且听闻还是钦差大臣,受皇命而来。
    一群人叽叽喳喳,私下议论。
    王夫之平整了一下他早上才换上的官袍,正色对着所有人说道。
    “诸位头领,大多也都是朝廷亲自敕封过的土司军官。如今清军大举南下,围攻桂林,君臣之责,报效朝廷的大话我不必讲。”
    “只说自从清军南下之后,咱们无论汉、壮、瑶、彝,哪一家没受过祸害?”
    众人一时沉默,自从孔有德攻打桂北后,清军一路南下,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后勤压力,另一方面清军习惯向来如此,沿路州县、村寨无不劫掠。
    有些地方反抗的烈了,屠村屠寨也不是没有,尤其是尼堪所率的八旗,杀戮尤重,手中至少有数千各族百姓的性命。
    “如今清虏大部都在围攻桂林,其余各地皆空虚,之前胡将军只率五千人便能吞掉清军辎重队,桂北山区数十万山民,难道还怕他们吗?”
    听闻此言,又是一顿嘈杂商议后,一名彝族头领对王夫之问道
    “那钦差要我们做什么?”
    “本官也不要大家去桂林和清兵血战,只要各寨都能拿出人马,咱们结成一股,便可袭击清军辎重和各个大小据点,清军没有粮吃,自然崩溃。这样大家伙一方面算是报效朝廷,日后皇上自有赏赐,对下能驱逐清军,日后也不再受清兵劫掠之苦。”
    听他说的明白,也颇有道理,众头领心中也有些意动,但顾忌也是不少。
    见状王夫之又接着加一把火
    “除此之外,本官也知道,这几年天时不怎么样,大家也困难,此次行动以胡将军的兵马为主,各位只需辅助即可,而且所得缴获,咱们五五分成!”
    听到这里,众人便也下定决心,反正不过是对付辎重队而已嘛,而且还是辅助,又能得交货,打的也是早就看不爽的清兵。
    刚才那名头领首先附和,众人也跟着承诺
    “愿听钦差调遣!”
    第64章 四处起火
    很快,消息在尧山附近的各大山寨传播,两三日之内,便聚齐大小各家十多支队伍,总计四千多山民青壮。
    有此形势,胡一青、王夫之二人再行商议,胡一青判断,上次在白石潭袭击必然引起了清军重视,想再次在灵川南部故技重施机会不大,不如移兵北上,在千秋峡到灵渠附近的水运码头作妖。
    二人迅速做出决策,近万各族大军沿着尧山北面的丘陵地带行军,直至兴安南面。灵渠自古以来便是湖广进入广西后,最重要的人工运河,是连接湘江和漓江两大水系的关键所在。
    孔有德并不傻,他早就有过湖广可能会被李定国趁机攻略的判断,故而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后勤大动脉放在湘中的长沙地区,而是放在靠南的衡州府。
    因为这样,即使湖广出了问题,清军也能通过衡州,从江西征调粮草入广西。
    于是,大量辎重顺湘江南下,经过兴安再转到灵渠,这便是清军的后勤大动脉。
    清军满打满算十万人,基本都在桂林附近,这些地方能凑出个三五千守军就不错了,若是据城而守,能顶住胡一青那五千人马倒是可能,可面对浩浩荡荡上万人,不少清军当场就投了。
    于是整个兴安以南都成了汉彝各族联军的乐园,沿途码头、仓库、城寨全不放过,辎重储备被席卷一空,还杀伤俘虏了近两千人。
    消息传过来,孔有德是真的操蛋了,特么的没完没了了是吧。
    可十万人马不可能去喝西北风吧?桂林周围要么早就被周邦组织疏散各地去了,有剩下的也早就被清军嚯嚯过了,还能榨出什么油水?
    思来想去,万般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抽调出一万多人北上应对。
    经过十七日的残酷攻防战,现在清军手里可用兵力只剩下了八万左右,除去一万多看守大营和督战的,再抽出一万多,剩下能用于攻城的不到六万人。
    一时间,桂林城压力减轻了不少。
    可王夫之还是有些不太满意,仅仅是如此还不够,他觉得还能更进一步。
    而他下一个目标也已然找到了——平乐府
    之前满清敬谨郡王尼堪带着他的满蒙骑兵,绕道东面,攻取平乐府,直接打残了当地明军。但尼堪北调之后,满蒙骑兵不是绿营,肯定是不会留下守城的,整个平乐府便成为半空白地带。
    要知道,平乐府处在桂东腹地,那里的西南各族土司卫所、侗寨可比桂北多太多了。当初嘉靖、万历倭寇之乱时,朝廷曾从广西征调土司参与平乱,其中便以桂东、桂中的平乐、柳州为主。
    二人又是一番讨论,最终决定,胡一青继续带着各族联军和清兵周旋,而王夫之则带一千精锐东进平乐,跑到那边“发展根据地”。
    面对清军总兵张国柱上万气势汹汹的人马,联军丝毫不慌。
    广西地形多山多水,错综复杂,除了各支河流两岸的河谷地带,其余深山老林都跟迷宫差不多。
    而本地山民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钻林子,过溪流跟回家似的,而孔有德麾下却多为北方和江南士卒,能适应南方气候便已不易,更别说和这些本地山民躲捉迷藏了。
    王夫之一千人则轻装简从,也不带辎重,只是拿上不少银子,并有几十名经验充足的山民作为向导,一路上向沿途彝族、瑶族山寨购买粮用。
    平乐离尧山大约不到一百里的样子,好在这一千士卒均是广西本地征召,对于地形并不陌生,四日之后便抵达平乐府北边的镇峡寨。
    一到平乐,此地水网密布,在本地百姓帮助下,便能坐船顺江而下,自从尼堪攻略平乐后,本地士民遭了不少罪,后来尼堪北上,只留下一千多绿营。这些人当然不是本地山民的对手,早已被打散。
    王夫之一番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早在十多天前,原平乐府幸存的一名通判便已经重新回到了平乐城中主持军政,但奈何手中没有人马,无法打通与桂北和广东的信息交流。
    听到这番消息的王夫之大喜过望,一到平乐便让这位通判代理知府职务,而后直接联系周边各个土司卫所。
    永安州、广运堡、团山堡、茶山、力山、蒙山各部,都不需要他多说什么,还是之前与桂北各族约定的那样,再亮出钦差大臣,王命旗牌的架势,无数土司头领便开始向平乐城聚集。
    “清虏一日不除,广西一日难安!”
    “各位知州、知寨、堡主、守备(均为土司官职),孔有德大军已是强弩之末,在桂林的陛下已然坚守快二十日了,桂北胡将军已经切断清兵粮道,再过几日,湖广李都督的二十万大军便能赶到!”
    “清虏已是秋后蚂蚱,这正是诸位立下勤王救驾大功的时候!届时别说在山里做个什么知州知寨,便是出山,封爵授土,为一任知府、同知又如何?”
    所谓便宜行事,当然也就包括了封官许愿。
    王夫之搜捡各地,竟凑出两万人来,广西壮、瑶、彝民数以百万计,果不虚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当然,他也知道,这些人是不能打硬仗的,虽然山民向来彪悍,不过毕竟没有经过训练,更重要的是组织松散,这一寨、那一峒的好几十支队伍,难以统一指挥。
    但他本来也就没想过跟孔有德硬碰硬,只是带着两万多人沿漓江北上,西行去占领永福、永宁、古田等地。这些地方都是夷汉杂居比较多的山岭地带,一方面扩充自己,一方面离桂林也不远,清军不可能无视掉这两万人马,怎么可能不分兵监视?如此他便达到了牵制清兵的目的。
    -------------------------------------
    “哈哈,孔有德四处起火,顾头不顾腚了!”
    高一功看着手中情报,欢欣道
    从七天前,明军放弃城外阵地后,双方便展开残酷的城墙攻防战。
    而让朱由榔有些开心的是,桂林城楼上还有十几门以前留下的佛郎机炮,这种十六世纪中期的火炮射程不远,所以在之前的炮战中无法参与,但现在进入攻城阶段,便能投入使用了。
    再加上原本的十八门葡萄牙火炮,炮兵火力顿增一倍。
    可另一方面,经过十多天的拉锯,他手里可用的明军仅有一万多人了,不得已之下,只能从民夫营中继续抽调青壮参与守城。
    虽然他知道,对于这些缺乏训练的民夫而言,参与守城很容易造成极大伤亡,但所有人此刻都明白。
    守不住,都得死。
    面对一座造成了自己上万死伤,高级将领都产生损失的城池,清军还没有不屠城的先例……
    消毒所用的高度白酒快要告罄了,城中粮食倒是还够用,周邦带着民夫,用从房屋上拆下来的砖石堵住城门。
    为了守城,朱由榔大笔一挥,让人直接把靖江王府的砖瓦拆了,用作滚石。毕竟这些用来修建王府的砖石相当牢固,用来砸人也是一件妙物……
    而往北千里之外,长沙城已经笼罩在李定国大军的兵锋之下,堵胤锡此时早已启程,他收到信件后快马加鞭,过不了几日便能抵达长沙,与李定国相汇合。
    李过的先锋骑兵在城外打出了带有“驱逐鞑虏,光复大明”的旗帜,城内暗流涌动,不少人传言大明光烈天子已经率师北伐,不日便要拿下湖广全境……
    第65章 西门惊变
    “大哥,西门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长沙城中,一座偏僻民宅之内,十多个壮年男子一起聚在狭小的后院厢房之中。
    一名国字脸壮汉,对另一位长相相似的男子问道。
    “除了蒋兄和他手下三十个亲兵外,下边一个把总也愿意带着二十几人入伙。”
    提问的壮汉名叫雷汜,回答的乃是他兄长雷潜,两兄弟出身武术世家,原本是在长沙开武馆的,这年头开武馆其实便是混江湖,三教九流都沾上不少,在长沙街面也算有些声名。
    现在驻守西门的清军参将蒋挺,本是二人老家岳州府九溪卫一名千户,少时曾被家中送到二人父亲那习武,算是有过师兄弟的情谊。
    两兄弟虽是走江湖的粗人,但一方面受到性格刚正的父亲生前影响,再加上满清那个什么梅勒章京屯泰一进城,屁股还没坐稳呢,就到处叫嚣,要全城百姓剃发易服,把脑袋剔成那劳什子“金钱鼠尾”。
    城北司马桥外有两个颇受市民尊敬的私塾先生,仅仅只是嘲讽了两句,让那清兵听见,便被杀了满门!
    除了那暴虐残忍的屯泰,还有“二鞑子”满清续顺公沈志祥,横征暴敛,向全城开业店铺大搞摊派,许多商家只得关门歇业,百姓生活艰难。
    就他两兄弟开的武馆,前后一个月,竟被摊派了二百多两银子,相当于他两三个月的营业额。
    好在二人路数广,消息灵通,提前打听到明军收复辰州,马上就奔长沙而来,向来胆大的二人便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在城内跑动,联系各方势力,并且煽风点火的把消息传了出去。
    城中不满清兵统治,并且有意举事的人不少,其一是和两人交往比较多的各个搬运工人的行会,以及镖局。
    明代市井经济发达,城市当中有着为数不少的重体力劳动工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和敛财税吏和商家作斗争,他们往往都会加入帮会抱团取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