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第6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先前俩人聊天的时候,她得知101号营地是一个类似于贝特街的地方。
    不过那儿没有剥削他们的老镇长,而是有很多比查理爷爷更博学的人。他们发明了很多好用的东西,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老实说,小鱼心中是有一点点羡慕的。
    尤其是听她说,他们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会有人教他们写字和算数,稍大一点的时候,还能学到更厉害的知识。
    那是她从未有过的经历。
    如果不是楚大哥的话,她大概还在发愁怎么把笨重的大铁锅扛到灶台上,也不会学到那么多有趣的知识了。
    “哎,”说到自己家,帕伊叹了口气,“虽然合成食品也不是不能吃啦……不过那味道,劝你别抱太多希望哦。”
    “是营养膏吗?”小鱼好奇地问道。
    “倒不至于是营养膏……我们过得比一般幸存者聚居地还是好一点点的啦,不过能源和物质都谈不上富裕就是了。”
    说到这儿,帕伊忽然想到之前管理者送他们的那份大礼。
    那卡车上好像装着不少好吃的东西!
    想到营地的大伙们也能分享到这些可口的美味,帕伊心里就像是吃了蜜一样,说不出的开心。
    师傅说的果然没错。
    与人分享,即使是单调的食物也会变得美味。
    更何况是这等美食!
    偷瞄了一眼那个靠在椅子上闭目假寐、已经快睡着了的管理者,帕伊在心中下定了决心。
    作为访问团的代表,她一定要签一份漂漂亮亮的协议回去!
    让大伙儿们顿顿都能吃上如此美味的佳肴!
    第342章 还真是外星人做的游戏?!
    “你见过那位管理者了?”
    “是的。”
    西洲市北部的荒原,远处隐隐约约能够听见几声狼嚎。
    站在简易搭建的帐篷旁边,泽维尔手中捧着电话,神态写满了恭敬。
    此刻与他通话的人,正是布格拉自由邦的无冕之王、火石集团的总裁兼董事长西格玛。
    简单的询问过那个管理者的情况之后,西格玛继续问起了他最关心的事情。
    “迪隆呢。”
    泽维尔语气沉重道。
    “迪隆……死了。”
    通讯频道短暂的沉默。
    西格玛缓缓问道。
    “怎么死的?”
    泽维尔如实回答道。
    “新联盟的人说,他死在了战场上,就地埋在了松林附近的战壕……”
    说这些话的时候,泽维尔的心情充满了紧张。
    虽然大裂谷是布格拉自由邦的宗主,但军团却是火石集团的主要贸易伙伴。
    他并不知道老板和军团达成了什么协议,但直觉告诉他,那个迪隆的身份应该不简单。
    不过幸好老板是个明事理的人,并没有将气撒在他的头上。
    花了一点时间平复情绪,通讯频道那头的声音继续问道。
    “……贸易协定?”
    泽维尔惭愧地说道。
    “没谈拢……他们仅同意在关税上给我们一定的优惠,而且只针对非军火产品。至于勘探权和采矿权,他们不打算和我们谈。”
    “他们的实力如何?”
    那声音中带上了一丝锐利,就像露出锋芒的刀刃。
    泽维尔心中微微一颤,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谨慎地说道。
    “他们大概有两只千人队,人数不多,但个体实力很强。再一个就是武器,他们的装备虽然谈不上先进,但数量充足,而且设计很特别……牙氏族输的不冤。”
    通讯频道的那头沉默了一会。
    似乎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他的老板缓缓开口道。
    “我知道了,你先回来吧,我有其他任务要交给你。”
    泽维尔心中松了口气,恭敬说道。
    “遵命。”
    ……
    距离拍卖会结束已经过去了三天。
    现实世界。
    华科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某间实验室里正在加班。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图片,刘亿平院士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一张厚度不到100纳米、柔软的人工sei薄膜,就仿佛一道魔法构筑的屏障。
    是的。
    那一系列神奇的特性,简直就像是魔法。
    它的机械强度超乎寻常,而且有着高稳定性和单一离子通道。
    配位聚合物通道中开放的金属点位上的高电负性,能够有效改善复合材料膜中li+的转移数,以及单个离子通道的导电率。
    而这一系列精妙绝伦的设计,使得它能够有效抑制副反应的产生、调节li+在负极上的沉积规律,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从而保持电池正负极的稳定。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教授,充放电循环组那边的数据分析出结果了。”一名戴着眼镜的研究员走了过来,那挂着黑眼圈的脸上同样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从屏幕上收回了视线,刘亿平教授看向了自己的学生,立刻说道。
    “快拿来我看看!”
    “在这里……”那研究员递出了u盘。
    三天的时间,当然不足以整个研究团队将所有的文件看完。
    不过却完全足够他们用最先进的设备,在实验室里将那张【404号人工sei膜】,按照资料中给出的方法还原出来。
    将膜制作出来之后,接着就是测试膜的性能了。
    项目组里的科研狗们,很快制作了一套简单的锂电池模型,用锂片做负极。
    这些材料都不难搞,整个实验室里最不缺的就是电化学相关的东西。
    将循环结束的袋装电池拆解,通过原位转移盒在非空气条件下转移到观测区域之后,他们很快得到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样品表面3d图像,和透射电镜下的2d投影。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关于那张膜的信息。
    这些工作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事实上却花了他们不少时间。
    这三天的时间里,他的研究团队什么都没做,将全部的精力都扑在了那10个g的资料上了。
    事实上,在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之后,他们以前做的那个项目也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将u盘插在电脑上,看着屏幕上的图像,刘亿平院士的脸上忽然浮起一丝苦笑。
    捏了捏有些发酸的眉心,坐在办公椅上的他嘴里反复嘀咕着重复那句话。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站在一旁的研究员没有说话,但很明显他也想问这个问题。
    三天前,他们刚拿到那份资料的时候,整个项目组的所有人都以为这份资料是在开玩笑。
    一个在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
    甚至于上一次学术会议,他们还在讨论可能行得通的方向,以及锂电这条路还值不值得继续走下去。
    结果现在,突然有人宣称自己找到了标准答案。
    而且用的还是大家都没尝试过的方向。
    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不管怎么想都像是个愚人节玩笑。
    这都不是可不可能的问题了,而是从逻辑上就很难成立。
    如果是用现有的技术,根据特定的需要设计一样产品,不管做的是武器还是水杯,想保密都不难。
    然而前沿领域的研究完全不同。
    这根本都不是公不公开的问题,而是关着门根本就没法做。
    进入20世纪之后,科研就已经变成一个成体系的东西了。
    个人在体系中的作用,比起cpu,更像是cpu上的“晶圆”。
    除了数学领域偶尔还能诞生一两个“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天才,大多数领域的研究都已经是“军团作战”。
    虽然也有团队会为了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拔得头筹,压着阶段性成果不发,憋个大招放核弹,但同行们各自在做什么事儿,基本上是瞒不住的。
    “……在13号文件第27页有详细的反应机理表述,不过我们在设备上没有观测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