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2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能走到哪里去,最多去谢家住几天,什么时候被亲家扫地出门,自然就回来了。
    第204章
    沈聿回到家时, 家里气氛很不对。
    老太太在正房堂屋里叹气,季氏,怀铭怀远夫妇, 怀莹怀薇夫妇都在,许听澜正在门口吩咐下人,下人领命而且,转身见到沈聿, 道一声:“老爷。”
    “出什么事了?”沈聿问。
    “可算回来了。”许听澜显然有些急恼:“不是遣人去告诉你了吗?”
    “留书出走?”沈聿微哂:“他一个人还有可能,带着媳妇儿能去哪里。”
    怀铭来到檐下,拿来一张信纸。
    沈聿接过来一目十行的看, 大致意思是他与媳妇志趣相投, 做一对云游四海的侠侣, 去追寻诗和远方, 为期一到两年。当然,他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懂得“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的道理, 所以他们每到一个地方落脚,都会给家里寄家书,收到回信再启程去下一个地方, 不会让大家担心的。
    还有另外一个信封, 是谢韫写给父母的,原封未拆。
    “各个城门、码头都派人去找了, 一无所获。”许听澜道。
    沈聿道:“肯定是一清早就出城了。继续找吧, 实在找不到, 就只能等来信了。”
    许听澜坐在廊下楣子上:“这可如何跟亲家交代?”
    人家好端端的姑娘,嫁过来不到一个月, 人不见了……
    沈聿慢慢慢慢地叹了口气,拿着那封没有拆封的信件,转身往外走。
    “你去哪儿?”许听澜问。
    “去跟亲家交代。”沈聿道。
    ……
    这个年代,旅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好在他们有车有马,能不走路就不走路,
    两人一路走走停停,到岑州的时候,最晚熟的红薯都已经丰收了,田园村庄中家家户户晒起了红薯干,回到官驿,第一件事就是往家里寄信。
    临近年关时,他们收到了第一封家书。
    怀安被骂了三页半,谢韫好些,比他少半页……
    两人嬉皮笑脸的分享着彼此的家书,次日不必再等回信,他们离开官驿,住进了与张岱相熟的一户百姓家中,与他们一起过年。
    在岑州逗留到开春,运河的冰封一解,便启程南下,赶在四月之前抵达江南,爬山游湖,好不惬意,游情山水的同时,他们也会去乡间走一走,去工坊看一看,去田间陇上,去市井巷陌,了解国朝的税制是如何施行的,了解民生的疾苦和不平。
    他们看到朝廷的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形成了由内阁统领六科,再以六科监督六部,最后以六部管理百官的考评机制。从两京到府州县,即便是偏远山区的官员,也难逃新政的考察。因循懈怠而不能完成政绩的官员会被降级留用,缺乏办事效率的冗官直接尽行裁撤。
    他们也看到,各地官场“哀鸿遍野”,常年敷衍怠惰不作为的各级官员纷纷打起了精神,没日没夜的抓业绩,以免年终稽查时被朝廷摘了乌纱。
    吏治得到整顿之后,无论是钱粮积累,还是土地清丈,都顺利了不少。
    但他们还看到,各地官员对朝廷的新政怨声载道。有些硬性的指标,确实因各种不可抗力无法完成,但朝廷不问原因,同样降级或罢黜,而部分被逼过了头的官员,则会选择“苦一苦百姓”来完成朝廷的任务。
    每一种制度的存在都具备其合理性,同样,每一种制度的存在都有弊端。他们将这些情况一一记录在游记中,怀安想,等到旅行结束之后,就将他们看到的景象具表陈奏,请姚阁老补一补新政的漏洞。
    岭南的夏季十分闷热,赵家前院里有一颗高大的蒲桃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赵盼比怀安成亲早两年,儿子钧哥儿都满周岁了,正在大树的绿荫下蹒跚学步。
    赵钧像母亲更多,不是赵盼那样略黑的方面孔,而是白白净净的圆润,谢韫很喜欢,每天都要抱着他玩。
    赵盼的妻子卢氏也道:“多抱抱也好,为你们招一个哥儿来。”
    谢韫但笑不语,默默将孩子放回了地上。他们其实很想生女儿来着,她听说女儿跟娘更贴心,怀安则纯怕生出来的儿子像他自己,遭不住,根本遭不住……
    赵盼身为孙辈已经除服,也难得清闲,带着他们去附近的山水游玩。
    再回到家时,赵淳一脸凝重,将几个小辈叫进堂屋,拿出一份邸报给他们看。
    “姚阁老病逝了。”他说。
    屋内陷入一片死寂,只闻内室里钧哥儿因闹困细弱的哭声。
    邸报比家书快一步,等沈聿和谢彦开的家书送到时,怀安和谢韫已经收拾行李启程动身了。
    清早启程走水路,硕大的官船破开沉静的运河河面,夹岸高大的乔木迅速向后退去。晨雾缭绕之中,他们看到远方蠢蠢欲出的朝日的一角,日光透过白茫茫的水汽洒在河面,波光粼粼,绚烂夺目。
    谢韫换上了女装,鹅黄色的小袄,水蓝色的马面裙,他们映着晨风站在甲板上。
    “姚阁老一走,公爹就要接任首辅了。”谢韫道。
    怀安点点头:“我小时候看吴琦郑瑾他们做小阁老,嚣张跋扈,为所欲为,就很羡慕,常把这个挂在嘴边,激励我爹早日当上首辅。”
    谢韫噗嗤一声笑了:“这样真的不会挨揍吗?”
    “大部分时候都能跑掉的。”怀安认真的回答。
    “那现在呢?”谢韫道:“你如愿以偿了,小阁老。”
    怀安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忧大于喜吧。我也早就明白了,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姚阁老劳心案牍,是积劳成疾,我想进内阁帮他,让他不至于那么操劳。”
    谢韫握了握他的手,笑吟吟的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这个小阁老。”
    “是吧,我也相信!”怀安从不谦虚,又反问:“你呢?回去之后有什么打算?”
    谢韫道:“我一时还走不了太远,只能先把女校办好。”
    她说,我不是一定要她们考科举,也不是一定要做官。我只是想证明,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也一样能做到。
    我只是希望天下所有的女子,都能像我三哥那样,去游学,走遍名山大川。
    像我爹那样,著作等身,桃李天下。
    像公爹那样,胸怀经纬,济世安民。
    我希望她们,不用女扮男装,也能站在阳光下肆意的谈笑……
    她想像着那一天,都会开心的笑出声来:“我想做好多好多事,我相信,即便我做不到,她们也一定会做到,如果她们做不到,我们的女儿也一定能做到。”
    “会有那么一天的。”怀安十分笃定的说:“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们慢慢走。”
    清风徐来,谢韫的眸子闪着异样的光彩,修长的睫毛亮晶晶的,像是凝结了一颗晶莹的朝露。
    谢韫问:“你呢?你有什么愿望?”
    怀安贼贼的一笑:“我希望生生世世和你在一起。”
    谢韫反问:“就这?”
    怀安道:“就这。”
    谢韫扭头看向远方:“我才不信!”
    怀安笑而不语。
    就在昨晚,他做了一个冗长的梦。
    梦里,外族挥师南下,将江南一带屠戮的十室九空,继而剃发易服,闭关锁国,步步落后于人,被列强□□,签订一千余条丧权辱国的条约,鸦片肆虐,军阀混战,百姓在夹缝中求生。然后在无数英烈用鲜血浇灌的土地上,撕破暗无天日的硝烟与罪恶,发出新的芽来。
    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可置身于历史洪流中的人,只是字缝里的一粒尘埃而已。
    老爹、岳父、姚阁老、赵伯伯……他们接受孔孟之学,终其一生致力于辅佐帝王开创中兴之治,翘首等待盛世的到来。
    只有怀安不同,他相信创造历史的是人,推动历史的也是人,而不是某一个帝王,某一个将相,也不是某一个政令,是创造一切的芸芸众生。
    远方辽阔的平原上,一轮硕大的红日徐徐升起,夹岸的无垠的稻田迅速向后退去,稻穗起伏如浪,河面收窄,巨船如行驶在稻浪之中。
    他有一个幼稚的、不足为外人道的愿望,他希望新政可以再完善一点,延续的久一点;他希望这个农耕民族可以早一点克服恐惧,真正走向浩瀚的海洋;他希望百姓都有读书的机会,不用当牛做马,不用做皑皑的白骨和垫脚的基石,在尽可能安稳的、温饱的、有尊严的生活中,等待世界的巨变,迎接新文明的火种。
    天地间一片透亮,怀安眯起了双眼。他不是伤春悲秋的性格,既不会为逝去的繁华而惋惜,也不会为未知的将来而焦虑,只会对即将到来的灾祸而苦恼……
    他在苦恼什么呢?有诗为证:
    爷娘闻子来,举棍两相迎;阿姊闻弟来,提刀出门去;阿兄闻弟来,攒拳怒目增气力。
    只有一个芃姐儿跟他一伙,可惜众怒难犯,恐遭无妄之灾,她也假装不在。
    怀安被揍得四处乱窜,抱头躲闪,一股脑跑去了谢家避难。
    谢韫本是先回娘家报平安的,谁知怀安到了岳家才知道,她被担心后怕一年多的亲娘撵着打,一气儿跑回婆家去了。
    这事儿闹得……
    谢彦开散衙后看见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你回家去,把我闺女换回来。”
    怀安道:“我不回去,这儿也是我家呀!”
    “回不回去?”
    “不回去!”
    ……
    次日,太阳照常升起,沈聿已经接任首辅,要在春秋时节的每月逢二日主持经筵。
    太子这两年沉稳了不少,枯燥的经筵也能凝神听完全场了。在经筵之后,他问沈聿:“沈师傅,听说怀安回来了?怎么不进宫来找我?”
    沈聿道:“回殿下,不太清楚,他跑回娘家了。”
    荣贺:???
    “殿下莫急,过几日臣遣儿媳去把他接回来。”
    荣贺:……
    好吧,这家伙自己是玩痛快了,留下他在这四方城里当社畜,真是不讲义气!
    ……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整个紫禁城,他们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荣贺张目直视天边的霞光,不知想到什么,忽然蹦出一句:“夕阳无限好……”
    沈聿却接道:“来日又朝晖。”
    (正文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