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3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冯次长虽说油嘴滑舌的,但对珍卿既不以势压人,也没有一句重话的,而且还给她带了礼物。
    珍卿伸手不打笑脸人,只好给他写了四五幅字。
    珍卿以为这是个小插曲,并没有多在意,这一天就赶画稿中度过去了。
    真是没有料想到啊,其后的一个星期,谢公馆每天都有各种客人登门。
    有点文化的亲戚朋友,或者愿意附庸风雅的生客,来到谢公馆里,总说要见见贵府的五小姐。
    珍卿只要在谢公馆,总要被拉出去溜溜。
    让珍卿挺纳闷的是,好多她不认得的人,竟然好像都知道她——她都不晓得,什么时候传出这偌大的名声。
    一跟人家扫听才知道,除了杜教授和他朋友,总跟人谈起珍卿的趣味言行——让她在文化界,知名度变得更高。
    上回求过字的冯次长,提起谢公馆的五小姐,也总跟身边的人一通嗨夸,现在官面上的人,不少也晓得她了。
    这帮人出于各种心态,拜访谢公馆的时候,就多半会带着礼物,来谢公馆就非要见见珍卿不可。
    珍卿被拉下去溜的时候,各人的兴趣点不相同。
    相当一部分女性同胞,喜欢扯着珍卿瞎聊天,对她的身世经历很感兴趣。
    文化界的叔伯阿姨们,也喜欢扯着她瞎聊天,反正东提西问的,问完了高兴得很,就把珍卿大夸一通。
    还有的附庸风雅的商宦,跟珍卿扯几句就没啥话说,就请珍卿写写画画一下,要带她的墨宝回去。
    ……这样弄了有十来天,扰得珍卿烦不胜烦。礼拜天休息的时候,时间总被轧断,干正经事效率很低。
    珍卿是出离了愤怒,提笔写了一篇小文——《告访客书》:
    敬告诸长亲贵友:
    愚辈晚生近有一苦,连日块磊胸中,不吐不快。
    今试为众人一言之,文辞粗陋,激愤不知所言。望诸前辈不吝瞬暇,试一读之。
    余十数岁在桑梓,初入书法门径,为蒙师谬赞于家祖,曰“来日大可造就”。
    家祖望女成凤,将我师鼓吹之言,信以为十分然。
    由此,日携余之手书墨迹,播视于族人邻里,以示夸耀之意。
    乡人亲属以家祖辈高,对余小儿涂鸦之作,莫不屈指夸赞,滥言虚颂。
    家祖得意扬扬,愈加炫示乡民之间
    时至年节之间,村人乡邻自携纸墨,请余书画楹联门画,来往者络绎于门庭。
    余日间须作功课,又为求书者所累,云窗疲劳,左支右绌,日不能尽情餐饮,夜不可依时归寝。
    遂告请家祖免于应酬。
    家祖以女孙学有所成,光耀门楣,迎来送往,顾盼自矜,求书画者皆来则不拒。
    余于是每日晨兴,于窗前诵书,大念王荆公《伤仲永》篇,翻来覆去,抑扬顿挫,十数日间不辍。
    家祖因怪之曰:“何故长日念诵?此篇是否极难?”
    余答曰:“千古名篇,自当常念诵,师言大有裨益。”
    家祖每日踯躅窗前,思疑不解。
    遂命余录《伤仲永》全篇,问于族中博学后辈,后辈询事之始末,大笑与祖父解说之。
    家祖恍然有悟,默默而归,向余未有多言,其后,每拒上门求书画之人,余遂纾然大解。
    家祖少入私塾启蒙,自来学问稀松,不通文理世故。闻仲永之伤,而能幡然自省,闭门拒客,吾少年时深感之矣。
    望诸尊客长辈明察,余正值青春少年,为求学之要害关头,三更五更犹恐虚度,,却要应酬各界人士,无谓妨害学习之机,实在苦不堪言。
    若诸亲长贵友,能体晚辈求学之迫望,遗余于悠闲书窗之光景,余诚心拜谢前辈海涵。
    若不能,愚生晚辈,当尚无方之民,效仿悬榻青眼之故事,勿谓言之不预也。
    ……
    先讲杜太爷没啥学问,都知从仲永那里吸取教训,顺势请访客们体谅她是个学生。
    而如果不体谅的话,哼哼,就别怪她没有好脸色,到时候别说,本人没有提前告知。
    珍卿写完这个小品文,又用中等纸誊抄了两份,命家里的管家佣人收着。
    珍卿交代他们,来客只要说是来见她,就把这个《告访客书》,交给客人们看,说五小姐在用功,不能见任何人。
    吴大哥第一个不赞同,他读珍卿这个《告访客书》,觉得有点太轻狂了,恐让客人观感不好,对谢公馆名声不利。
    就是陆三哥、吴二姐,无条件地支持珍卿。杜教授觉得此事大有趣,他对这种事是乐在其中的。
    结果不出珍卿所料,来谢公馆的客人,多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伤仲永》怎么回事,读完珍卿写的“告示”,多是付之一笑,倒不强求要见五小姐。
    很多人看了她这篇小文,不但没有骂她骄狂放肆,反而援为妙闻奇事,引得人们众口相传,还把这件事传扬出去了——只不过对着人的时候,不一定能对号入座罢了。
    连杜教授都被众人吹捧,成了教女有方的典范。
    珍卿觉得有点烦恼,就把《告客人书》收起来,不给人看了。
    反正不认识的客人,但凡她干正事的时候,现在就一律不见就是了。
    没过一个礼拜时间,杜教授给珍卿拿一本书,是商事印书馆的《教育指南》。
    杜教授在商事印书馆,有一位叫谭之迈的编辑朋友。
    见到别人抄录珍卿的《告访客书》,一时间如获至宝,说要拿珍卿的诗文,还有她的言行趣事,写一篇文章来点拨家长朋友们。
    珍卿翻看这谭编辑写的文章。
    文章果然隐去她的真名,用一种围炉闲话的情调,讲述珍卿生活中的一些闲谈逸事,还附上了她做的一些诗文——就包括她的那《告客人书》。
    这文章在故事中穿插议论,给读者灌输一些教育理论。
    杜教授在一边给珍卿说,《教育指南》这一期杂志,发行以后一礼拜内,销量就比往期增加三倍。许多报纸刊物都转载这篇文章。
    那文章虽是谭编辑写的,但其中引述了珍卿的诗文,所以也应当有稿费。
    说着,杜教授给珍卿一个信封,说里面有三百块钱的银行本票,是谭之迈先生给珍卿补送的稿费。
    珍卿打开信封一看,果然是三百块的银行本票。
    《葫芦七子》倒还没印出来,珍卿没花几分心思,先莫名挣了这三百块钱,她今年到底是什么运数啊。
    杜教授还夸奖珍卿:
    “谭写了这篇文章,对读者大有教益,算是做了一件利人的事。
    “爸爸像你这么大,一分钱没挣来过,你比爸爸厉害多了,爸爸为你骄傲。”
    然后,杜教授期期艾艾地说:“因为这一篇文章,好多学界的……学界的前辈想认识你。
    “珍卿,后天又是礼拜天,你看……你看方不方便,见一见对你寄予厚望的前辈们?”
    珍卿本来收钱是高兴的,但想着杜教授未经她允许,就擅自让人发她的诗文。
    看着兴匆匆的杜教授,想着他以后,还不晓得要干多少违背她意愿的事。
    她心里燃起一撮无名火,在她胸膛里越烧越炽起来。
    今天,非要煞煞杜教授的歪风邪气不可。
    珍卿一时间豪气万丈,扯着那装钱的信封,恨不得一瞬间撕个粉碎。
    但是将要撕的最后一刻,她理智战胜了冲动,跟什么过不去,为什么要跟钱过不去。
    糖衣她要留下,炮弹必须给他打回去。
    她把信封重重拍在桌上,对着杜教授掐腰眯眼冷笑:
    “杜教授,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你们不经我同意,凭什么敢发表我写的东西?还把我的私事抖露出去?”
    杜教授头回见她横眉冷对,一时听愣住了:
    “杜教授,知道花生里长虫,会怎么样吗?
    “知道阎王老婆怀五胞胎,怀的是什么吗?
    “知道稻种撒下一月,还不出苗,是因为什么吗?……”
    珍卿看杜教授,嗫嚅着说不出品,冷笑着说:
    “常言道,与凤凰同飞的,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的,必是猛兽,你跟仲永之父成了同类,你好好考虑一下,你究竟是什么人呢?”
    杜教授一向粗枝大叶,听言直是如遭雷击,他像大寒天在雪里走,不自觉地打起哆嗦。
    他拿起给珍卿的装着银行本票的信封,失魂落魄地说:
    “是爸爸考虑不周,爸爸这就让他们停止发行,把关于你的文章撤出来。”
    说着竟然拿着钱要走,珍卿赶上两步去,“唉唉唉”地扯着杜教授,绞尽脑汁地说辞。
    这杜教授这个无厘头,简直弄得人哭笑不得,珍卿无奈地说:
    “爸爸,你现在退钱给他们,该看到文章的人,早已经看到文章了,影响已经无法消除,平白与商事印书馆闹不快。
    “你若是真心疼我,以后记得尊重我的意愿,不就行了吗?”
    说着,珍卿把那信封,暗暗地夺过来,然后顺手搁进一个抽屉,想一想还上了锁。
    杜教授却莫名其妙地,显出心怀大恸的样子,他颤抖着声音问:
    “珍卿,在你心目中,爸爸这么糟吗?”
    说着,他喃喃地说着:
    “我最落魄、最无用的时候,慧慧——也没有骂过我……也许她像你一样,心里是想骂的吧。”
    说着,他简直像要马上哭出来了。千算万算没算到,杜教授拿的不是穷摇男主剧本,而是穷摇女主的剧本。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她到底说了什么啊,杜教授水漫金山起来——深井冰啊!
    珍卿暗里有点发慌,面上还是镇定地说:“爸爸,没事你就出去吧,我洗完澡要做功课了。”
    杜教授身体颤抖两下,踉跄着向房门走过去。
    珍卿抹了一把头发,想着拿吹风机来吹头,给自己压一压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