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25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由于谢婉莹自己要跟聂加敏工作,跟她的耿凌飞和范芸芸是可以自由选择跟其他老师看看。反正其它科室的老师没有带实习生来。因此,范芸芸先站在了金医生后面,拿出笔记本学习了。
    耿凌飞和戴南辉一块跟在了自己科室前辈何光佑和邱瑞云后头观摩。
    “来,帮病人量个血压。”金医生让来学习的范芸芸锻炼动手能力。
    范芸芸放下本子,走上来弯下腰,给个老大爷的胳膊上束缚血压计的绑带。
    “你绑的位置低了。”见她操作的规范不太标准,金医生提醒她,“不知道绑哪里,看看旁边。”
    范芸芸转头一眼看过去,先找自己的偶像:谢师姐是在给个五岁的小女孩量血压,换了血压计的袖带。让她这个新来的菜鸟长知识了,儿童量血压的袖带和成人的不一样,谁让儿童的个儿胳膊比成人短细。
    “你看谁?”金医生发现她寻找的目标不对,让她转回头看二号通道。要学需要向同是内科给成人量血压的前辈学习。
    内科医生向来认为自己比外科医生更重视手测血压,这种活儿干得比整天上手术台去了的外科医生多。所谓熟能生巧,积累的经验比外科医生足。
    范芸芸只得先回个头,观察身边的姜明珠医生给病人量血压的步骤。
    “肘窝这里的肱动脉先摸清楚在哪里,到时候好放准听诊器。袖带要绑到肱动脉上面,离肘弯大约2.5厘米处。打气的气袋要放到正面来。”对待女医生后辈,姜明珠耐心地边操作示范边讲解。
    范芸芸有模有样地学着。
    突然间,听姜明珠问:“你这个患者有糖尿病吗?”
    “这?”范芸芸眼里打了个问号了,糖尿病和量血压的关系是?糖尿病的病人多有高血压历史,所以要多注意血压是不是高?
    看来在这个小菜鸟口里得不到正确答题答案了,姜明珠向站远点的几名实习生询问:“你们谁帮她回答这个问题?”
    第872章 什么是真学霸
    戴南辉和耿凌飞愣了下,在自己大脑里找了半天知识点。
    可能他们是外科生,对这样的知识点不是非常留意。糖尿病病人通常属于在内科治疗的范畴,和高血压患者一样。到了需要手术治疗的时候,并发症症状非常明显,心脏病发作脑出血脑梗塞或是要截肢的糖尿病足了,这些日常的微妙变化指证压根顾不上了,先给病人做手术保命要紧了。因此平日里监护病人慢性病发展情况的内科医生会比外科医生更加注重这些细节。
    “莹莹。”姜明珠叫小师妹了。叫她有点郁闷,一个两个来的说是高材生,结果貌似因为是外科生对内科知识点这般轻视。
    准备给小患者量血压的谢婉莹只能是先转头,回答师姐说:“量立位血压。因为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看看吧,什么是真学霸。姜明珠给其他三名实习生一记训斥的目光。真正厉害的外科医生,人家掌握内科知识点同样是一级棒的。
    接到前辈的教育了,其他三名实习生互相望望,反省中。
    “她去过内科了吗?”戴南辉问旁边的耿凌飞。
    耿凌飞摇摇头,谢婉莹轮过什么科室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没去过内科,她的知识点如此全面怎么来的。戴南辉和耿凌飞绞尽脑汁地想。背书吗?问题背完即忘是常见的事,所以医学生必须进临床,是为了联系实际加深书本上的知识点印象。有时候只要是一个病人身上的症状,能让医生牢记住了一辈子的知识点。
    只能说,谢婉莹的脑子或许是另类了,属于记忆力非凡的特殊人才。
    回答完师姐,谢婉莹的注意力回到了面前的小患者身上。
    五岁的小朋友,有点儿流鼻涕咳嗽的症状。村里既然来了免费义诊的医生,孩子妈妈顺便带孩子来名医这里看小感冒了。如果没有义诊医生怎么办,等孩子情况严重些,妈妈会先带孩子去几个村共用的卫生室看赤脚医生。这是农村人一般的就医程序,不会说直奔大医院去。一是交通不方便二是大医院花费多。
    “她高血压吗?”见医生给自己女儿量血压了,孩子妈妈问。
    一般老百姓的意识里头,医生给患者量血压多数是因患者血压高。那是,常年低血压的患者是少见的,只有常年高血压的常见。
    “不,是怕她血压有点低。好像小朋友胃口不是太好,睡眠也不大好是不是?”一面和小朋友妈妈交流,谢婉莹一边问问小朋友自己,“你中午吃了东西可以告诉姐姐吗?中午有睡午觉吗?”
    医生问问小朋友自己,除了尊重小病患,更重要的是可以顺便观察确定孩子的精神状态以及神志。
    五岁的小小姑娘是脸蛋有点点的青白,精神疲倦,小手揉着小眼睛,一张小脸蛋好像蔫蔫的小太阳花,小嗓子时不时咳咳咳。俨然,这孩子其实病到好似是没精力听清楚医生姐姐的问话了。
    第873章 温柔口碑不是谁都能学到
    两个医生对孩子这个状况感觉到了一丝严重性。
    孩子妈妈却不以为然,催女儿:“人家医生问你话呢。”
    很显然,这孩子妈妈不知道一个孩童真正大病病重的时候表现是萎靡不振而不是其它。
    拿出压舌板,聂加敏准备给孩子先检查下喉咙。
    孩子妈妈再拍了下女儿的小胳膊:“赶紧张嘴!”
    谢婉莹见到绕过台子,站在了孩子另一边蹲下去,目光和小孩子的小眼睛平视着,说:“你说——啊。”紧接她张开自己的嘴给小朋友做示范。
    模仿大人是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动作习性,五岁的小姑娘跟着谢婉莹张开了自己的小嘴巴。
    周围一圈人看着,尤其是孩子妈妈有点儿看懵了:她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医生。之前她带女儿去看病,通常都是医生不耐烦地喊着她快,快让孩子配合好。
    谢师姐好温柔。范芸芸的眼皮使劲儿眨着,拿着血压计看偶像又看傻了的姿态。
    金医生和姜明珠互相对对眼:确实是很温柔啊。
    看来大家全听闻过谢婉莹温柔的口碑了。
    姚洁说道:“我老公经常说她很适合当心内科医生的。声音很柔,一点都不会吓到心脏病病人。”
    这话立马博得在场一群外科的超级不满了,谁说只有内科医生可以温柔。外科医生一样很温柔的。
    “温柔吗?我们也可以的。”常家伟说,边向面前来看骨科的老头子自认很帅呼呼地笑笑。
    对面的老头子被他吓了跳:“医生,我的腿怎么了?”
    “你的关节疼属于老年性关节炎,没大碍。我给你开点药,我们这回车上没带这个药。你拿处方纸去外面药店买,能买到的。”说着,常家伟帅气地把开完药的处方从本子上撕下来,交给老人家的家属。
    “可医生我爸这条腿以前摔过的,摔完一直疼。”病人的儿子有点怀疑他的话说。
    “摔了多久?”常家伟问。
    “十几年了。他拿锄头翻土的时候摔了个大跟头。我妈说的。我妈说之前陪我爸去过县城医院,看了好几回,开了药,全说他是类风湿。”家属反映你这个诊断结果和县医院明显有出入。
    这个花花公子不会要砸了他们国协的招牌吧?金医生和姜明珠再对下眼有点担心。只怕这家伙下乡来没打算怎么好好工作只想着拈花惹草。
    对于家属说的情况,常家伟再次摞起患者的裤腿,摸摸那个膝盖头,边摸边点头:“如果是类风湿,也和十几年前摔跤没什么关系。真摔坏骨头了,这条腿早就不能走路了。你看我给他检查他这个膝盖,关节外形变形不严重,不像类风湿,红肿不明显,不是很僵硬。是不是平常走点路感觉还舒服点?”
    老人家听他后面他这个问题,伸伸自己的膝盖,仔细感觉后发现他的话有道理,点了头:“是。”
    看来这个花花公子是有两把刷子。金医生和姜明珠想。
    “不是类风湿,那是什么?”家属担心了,“县医院的人之前全给我爸开的类风湿药。”
    第874章 老师各有擅长
    类风湿是最常见的老年关节炎病种没错,如果不好好详细判断区分,真是有可能把病人的诊断下错了。当医生最怕遇到这种情况了,貌似需要帮其他医生收拾残局。
    常家伟清两声嗓子:“不需要担心。我这不是给你开了处方吗?你拿着它去药店买点硫酸氨基葡萄糖给他吃,平日里注意补钙嗮太阳。”
    “县医院开的药还给他吃吗?”
    “先别给他吃了。”
    “爸,我带你去找县医院退那个药膏什么的,让他们退钱。”这儿子架起老爸,跟着回头对常家伟说,“医生,如果县医院坚持说我爸的腿不是你说的这个病怎么办?”
    “信他们还是信我,你们自己想。”常家伟没好气了,板起脸道。
    姜明珠和金医生肚子里快笑死了,想着这家伙刚开始还想表演温柔,好好向人家学习点吧。
    再看,谢婉莹的温柔表现,貌似很得刚来新领导的欢心。毕竟人家是小儿外科教授,对后辈提出的医生形象要求第一个词叫做要做天使。
    温柔是天使的代名词。聂加敏望着学生对待患儿的表现,含低的下巴颏似是有认可的成分。
    只看谢婉莹不止对小儿患者温柔,对家属也很温柔体贴,向在孩子边上站着的妈妈说:“我给你搬张椅子,你坐。”
    哎呀,这女医生客气到叫人好像想怎么生气都生气不起来。本有些焦躁的孩子妈妈想。
    聂加敏取了根压舌板放到了孩子张开小嘴巴的舌根上,轻轻压一压。
    由于他动作很轻柔,孩子几乎没有任何感觉。
    给家属搬椅子过来的谢婉莹瞧着老师的动作,在心里学习下:患儿向来难配合医生,聂老师给患儿看病不让患儿哭的这个技巧是真厉害。是谭老师估计办不到,光一张扑克脸能把雅智小朋友从一开始吓哭了。各个专科老师有自己的擅长之处。
    另一只手拿的手电筒,聂加敏往孩子喉咙里仔细照了照,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她是不是喉咙发炎了?”孩子妈妈跟着医生张望,好比半个医生的样子问。
    “不是。”对家属聂加敏是用严肃的声音回答,脸上的表情对着小朋友却是很细心温和,没让小孩子感到害怕。
    小朋友看着他的脸好像目不转睛有点犯小花痴。
    察觉到聂老师接下来要听诊了,谢婉莹将老师的听诊器迅速递给老师。
    贴心的学生最能博得老师的好感了,接过她手里的听诊器,聂加敏满意地点下头,随口说了句英文:“clinic    record。”
    老师这是信任她要她准备先书写病历了,谢婉莹回到桌子边,拿出本新的病历本。
    车上交流只是小试牛刀,安静环境下面对面有所准备的英语交流是较为简单的,让他保留意见。现在见她瞬间听懂了他说的临床常用英语,聂加敏眸里略有惊讶,再转头两耳戴上听诊器耳塞,听头放到了小朋友的后背上辨认孩子的肺部情况。
    第875章 老道的问诊
    “她是感冒了对不对?”孩子妈妈始终存在着焦虑症,在旁说个不停,“你们赶紧给她开点感冒药吧。我不带她去卫生室拿药了。我要赶回家准备给全家人做饭的。”
    不得不承认,家属在边上的叽叽喳喳是很影响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的思绪的。
    聂加敏的眉簇了下。
    老师给病人看病受干扰了,谢婉莹立马叫家属询问患儿的基础信息:“大姐,你女儿是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被她成功转移了注意力,孩子妈妈咕哝的声音终于知道停下来,转过头回答:“我女儿叫做王璐璐,今年五岁了。”
    “她有药物过敏史吗?比如有没有打过青霉素?有没有医生告诉你们她青霉素过敏?”由于患儿年纪小回答不了这些专业问题,谢婉莹盘问家属。
    “没有。”璐璐妈妈摇摇头,“我女儿之前有在卫生室打过针的。你们这是要给她看多久?我要是带她去卫生室,估计人家早开完药了。”
    说着说着,璐璐妈妈又烦躁了,眼瞅着其它通道排队的患者一个接一个看完,她的女儿看了半天没有下文。
    谢婉莹宛如没听见她后面的牢骚,不,必须让家属的思维跟着医生的思维转关注在病儿的病情上,问:“璐璐她什么时候打的针?”
    “她打针的时间应该离现在蛮久了。”璐璐妈妈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