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我有一座随身海岛[天灾] 第2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梁衔月把剩下的大米从梁康时那里接过来,说道:“爸,东西太多有点沉,你和我妈先把这两只鸭子还有换来的这些东西带回家吧。”
    梁康时也觉得提着这么多东西不方便:“要不我们就先回去了,这些大米你拿得动吗?”
    梁衔月手里提着20斤的大米,身后背着个大背包,觉得还可以接受,再说她也不是一直提着,有时看看摊位上的东西就就把大米放在摊位边歇一会儿。
    “没问题,你回去以后再带几包海带回来吧,我看能换的东西还是不少,那么多海带我们也吃不完。”她话中的意思当然是海带有那么多,完全可以再去海边割点回来晒。
    梁康时提着东西转身:“那我走了。”
    甄敏提着鸭子,临走前叮嘱道:“冷了你就进屋去,别总在院子里逛,屋里也有摊位。”
    这话提醒了梁衔月,她喊道:“唉,爸,你把黄豆给我吧!那个婆婆不是说屋里有可以做豆腐的摊位吗,我把这些黄豆就换成豆腐得了,家里也好久没吃豆腐了。”
    第25章 豆腐
    父母二人离开后,梁衔月吸了吸冻红的鼻子,觉得有点冷了。其实今天天气蛮好,几乎没什么风,太阳也不错。可即便是这样,温度也在零下三十五度徘徊,有些院子里的摊主没有经验,没等带来的东西全换出去就冻得回去了。那些聪明的人却早有准备,不仅戴着能捂住耳朵的毛帽子,外面套了长至脚踝的厚棉衣,而且自制了毛皮绑腿,裹在小腿和鞋面上。还有的升起了火盆,引得一众人都过去烤手烤脚。
    梁衔月挤不进去烤火的人群里,于是朝着屋里走,比起院子来,屋子里要比逼仄得多,农村的屋子大,可一间屋子也只摆得下五六个摊子,中间留下一条能够行走的小道。
    刚一进门,梁衔月就向旁边的摊主打听:“哪里有做豆腐的?”
    这个摊主对这个问题已经习以为常,手一指:“那边的屋子里。”
    梁衔月谢过他以后找到他说的这个屋子,果然见有个男人坐在角落里,面前放着一块纸板做成的牌子,上面写着【刘阿婆豆腐】。
    梁衔月记得村里曾经有一位做豆腐做的很好的婆婆,她似乎就姓刘。现在会做豆腐的人也不多了,如果她没猜错的话,这个男人应该是刘阿婆的儿子?
    她凑到摊位前去,看见男人面前放着一杆秤,旁边是一个装黄豆的麻袋,里面已经有了半袋黄豆。
    旁边来了一个人交上三斤黄豆,看着男人笨拙地用纸笔记下他的名字和能换的四斤半豆腐,让他后天上午到自己家取。他的手指粗得像一个个小萝卜,上面遍布老茧,一看就是经常做体力活的人。
    男人还愧疚地说:“大家这么相信我们家,连豆腐的影还没见着就愿意把黄豆送来,我们本来是打算把豆腐一份份送到家里去的,但是现在买豆腐的人太多了,实在是送不过来。到时候大家来我家拿豆腐,我们再送点豆腐干豆浆什么的作为补偿。”
    来用黄豆换豆腐的人也表示理解:“我们买的也都不多,一家两三斤的,不值得送来送去。”他又有点发愁。“天气这么冷,从你家回我们自己家这段时间,豆腐是不是就变成……冻豆腐了?”
    旁边的摊主今天不知道听了多少次这样的疑问,替男人答道:“你买的豆腐要是不多,就揣进怀里带回家呗!反正是自己家人吃,也不嫌豆腐挤碎点。要是买的多,就在家做一个保温桶。大桶外面包上一个小棉被,里面倒上热水,再镇一个小桶,把豆腐装里面的小桶里,拿被子一盖,走回家的这功夫肯定不能冻上。”
    也有人起哄道:“冻豆腐也不错,吃不完反正也得冻起来!”
    男人憨厚的笑着,怕人当了真,还不忘补上一句:“我们家里的豆腐要是不小心做多了,都得做成冻豆腐,到时候来买冻豆腐比新鲜豆腐便宜,新鲜豆腐最好还是吃多少买多少。”
    梁衔月又站在旁边听了会儿,确定这个男人的确是以前做豆腐的刘阿婆的大儿子梁阿大。刘阿婆做豆腐又累又挣不了多少钱,她虽然手艺好,做的豆腐好吃,但是比不了机器做的豆腐价格低廉。
    梁阿大跑到外面打工,跟着包工头跑工地,两三天就能赚刘阿婆一个月的利润,叫刘阿婆只管养老就好,自古世上三件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刘阿婆年纪也大了,到了该享福的时候。
    今年梁阿大去了个北边的工地,那边的冬天来的早,十月初工程就结束了。正好赶上十一结束,梁阿大买不到坐票,站了十五个小时的火车到家,下车以后脚肿的鞋都脱不下来。刘阿婆还埋怨他为什么不等两天错过高峰期再回来,现在却只有庆幸。
    再晚两天,大雪就彻底掩埋了铁路,想从那么远的地方回家简直是天方夜谭。要是被困在那边,梁阿大举目无亲,手里拿着点钱却花不出去,北边的温度比他们这里还要低上十几度,不知道要怎么活。
    梁阿大待在家里这段时间,邻居街坊到处都买不到菜,总是来问家里能不能再做豆腐。梁阿大从小看老母亲做豆腐,也粗通一点,一旁还有刘阿婆指导,自觉不是做不了这个生意。再加上他外出打工,家里的地没人种,存粮不够,也起了做豆腐换点粮食的心思。
    正好交易市场开启,他就带了个牌子过来。家里没有黄豆,还得先收黄豆后付豆腐。一斤黄豆能做差不多三斤多豆腐,他按照一斤黄豆换一斤半豆腐收费,也不算黑心,家里一点电都没有,原来刘阿婆买的小电磨用不了,好在家里还有一个石磨,打算纯人工磨出来。
    这段时间就先多收黄豆,等生意做起来了,黄豆也囤的差不多,就改收粮食做报酬。梁阿大没有兄弟,但是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几个人商量过后,决定如果生意好的话就一起干,争取在村里把这个豆腐坊再开起来。家里其他人有的在山上砍树,做豆腐也得费不少柴火,有的把以前做豆腐的工具都拿出来清洗晾干,今天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收黄豆记账。
    “这是十斤黄豆。”梁衔月走过去把黄豆递给梁阿大。
    梁阿大一怔:“买、买这么多?”
    十五斤豆腐梁衔月家当然吃不完,她想着送一些给四爷爷和四奶奶,他们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吃点豆腐正好。剩下的吃不完就做成冻豆腐或者在油里炸了做成豆腐泡。
    她问道:“能送豆浆和豆花吗?”
    梁阿大点头:“要是你来拿豆腐的时候有现成的豆浆和豆花保证送你,要是没有可以在我家等一会儿,或者改天来拿也行。”
    梁衔月又说:“要是有不要的豆渣能不能也送我一点?”
    磨豆腐剩下来的豆渣,也不是不能吃,和进面粉里揉成饼,烙好了以后味道也不错,就是豆渣不能放太多,不然面饼的口感也不好。除此之外,豆渣还能做饲料喂鸡喂鸭。梁衔月就觉得家里的鸡鸭吃得不够营养,肉长得太慢。
    梁阿大答应的果断:“没问题。你的豆腐也是两天后到我家来拿,我家就在……”
    磨豆腐会产生大量的豆渣,他们家自己吃是吃不完的,现在虽然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吃,可村里谁家也没困难到要吃豆渣来填饱肚子。梁阿大也准备把多余的豆渣压成饼冻在外面,等着第二年再养牲畜的时候做饲料,也有不少人要自己拿来的黄豆磨剩的豆渣,梁阿大对于梁衔月的要求并不奇怪。
    把黄豆换出去以后,梁衔月顺势在屋里逛了一遍。她包里的小白菜干可还没换出去。
    梁衔月在一个摊位上看见了牛肉干,摊主的年纪也挺大的了,他说这是家里小辈给他买的肉干,根本就咬不动。就拆了一小包,剩下的都在这里了。
    梁衔月拿小白菜干和他换,菜干都能和牛肉一个价了。老人家换到了菜干,居然也很开心。
    ————
    梁康时返回交易市场的时候遇到了杜凯,两个人都是要去交易市场,顺势并肩同行。
    梁康时看到杜凯把包反背在胸前,又把外套穿在包外面,远看挺着个大肚子,就像怀孕了一样。要不是他看见了杜凯露出来的背带,也要疑惑他怎么一夜之间出来个将军肚。
    “带的这是什么呀,这么怕冻?”梁康时好奇的问道。
    杜凯小心地护住胸前的包:“橘子和苹果。”
    梁康时挑眉:“这可是稀罕东西!”
    “是啊,”杜凯边走边说,“橘子是批发的,当时买了两箱。苹果是我岳父给的,他家有几棵苹果树,十一的时候刚好成熟,给我装了一麻袋,得有一百多斤,当时想着苹果耐放,也就拿回来了。”
    梁康时想给家里换些水果,就问道:“那你想换点什么?”
    杜凯也没想好,反问道:“康哥,你在集市上看见什么好东西了吗,换了普通东西我总觉得亏。家里孩子现在吃这点水果都不敢放开了给,怕这点东西吃完就没了。我想着孩子正在长身体,缺维生素可不行。”他家小孩才上初中,吃了两顿白菜就闹着不肯吃,只能让孩子一天吃一个苹果。
    “我带来了干海带,月月包里还有小白菜干和胡萝卜干,这些里面都有维生素,你看咱们换怎么样?”
    杜凯很感兴趣:“康哥,你们家好东西很多呀,连菜干都有。”
    梁康时解释:“当时我们想回村里来,随身也带不了多少东西,就想办法把家里拿不动的粮食换成这种又轻又少见的食物,这样拿回来跟大家换,也方便不少。”
    “这倒是个好主意。”杜凯随口说了一句,“我肯定乐意跟你换。不过咱们还是进屋再说,我怕在外面拿出来冻坏了。”
    梁康时答应了一声,两个人继续朝着被当作临时交易市场的那户人家走去。
    ————
    梁衔月这边又换了不少东西,三斤红豆,只用了一斤菜干就换到了,回家可以做豆沙包吃。还有两斤豆芽,梁衔月用胡萝卜干换的,人家还添给她一捧松子。
    物价真是全都颠倒了,放在平时,松子这么贵的山货怎么可能做豆芽的添头。
    梁康时找到梁衔月的时候,看到她手上多了不少袋子,担心她已经把菜干全都换出去,忙不迭的招呼道:“月月,你快过来一下。”
    梁衔月走过去,一眼看到旁边像个孕妇似的杜凯,叫了声叔。
    梁康时问道:“菜干还有几包啊?”
    梁衔月扒拉了一下背包里的东西:“小白菜干还有四包,胡萝卜五包。”
    杜凯把外套拉链拉下来,露出背在胸前的包。“叔这里有点苹果和橘子。”他也是把苹果事先分包,一袋差不多三四个的样子。
    可是这交换的比例该怎么算,两边都有点难住了。按理说一斤小白菜干一家人至少能吃上三四顿,苹果一斤才能称两个,两三下就吃光了。可是水果又实在难得,菜干也不是梁衔月一家有,一边就有人在卖豆芽,梁衔月还看见了出售干豆角和榛蘑的摊子。
    两家人还是亲戚,梁衔月家的小黑刚从杜凯家抱来,最后梁衔月把几袋小白菜干和胡萝卜都塞给了杜凯,杜凯急急忙忙地拿出两袋苹果和一袋橘子让梁康时提着,生怕梁康时扔下东西带着闺女跑了一样。
    梁衔月翻了翻背包,又找出一个被压在最底下刚才一时没有翻到的好东西。
    一罐番茄丁罐头。
    这个罐头尽最大的可能保留西红柿的原有风味,拿来做西红柿鸡蛋卤,或者炖个牛肉,都很不错。
    梁衔月的海岛里就种着西红柿幼苗,将来有新鲜的西红柿吃,感觉也吃不上罐头,正好一起送给杜凯,两家最近联系密切,都是亲戚,有时候不必论谁占了谁的便宜。
    她把番茄丁罐头塞到杜凯的包里,灵巧的和梁康时一起挤出屋子。留下杜凯在原地又是拉背包链子,又是把外套拉上,等追出去的时候,父女俩已经淹没在了人群里。
    他看了一眼那罐番茄丁罐头,心情还挺好的,人家把这个东西塞给他,也不枉费他凑上去主动示好,又是送肉又是送狗。
    梁衔月和梁康时又在院里逛了逛,已经没有什么他们看得上的东西,两个人就准备打道回府。先把系在小臂上的黄色带子解下来还给这户人家,又悄悄放下了特意准备的一斤装大米作为这次捐赠的物资。
    路上梁衔月问道:“杜凯叔以前和咱们家关系没有这么好吧?”这突然亲密的关系让梁衔月心里挺犯嘀咕的。
    梁康时一点也不奇怪:“感情不就是培养出来的。你想想,我没有亲兄弟,杜凯也只有一个妹妹,还嫁到了邻村,他在这村里亲近的表兄弟,不也就我一个。”
    梁衔月听梁康时的意思是,如果不抱团的话,两家人在村里容易受欺负。
    她有时也会担心自己家被人小瞧,不过那是因为梁康时父母走得早,也没有兄弟姐妹,甄敏更是只剩下大姨一个亲戚,虽然梁康时往上倒几辈可以和全村扯上亲戚关系,但是毕竟是远亲。家里只有梁康时一个男人,怕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贼惦记上他家。
    杜凯家里人口还是挺多的,他父母都在,身体也还不错,自己媳妇在村里也有亲戚,所以梁衔月才没往这个方向想。
    梁康时却说:“欺软怕硬在哪都有,你是没在村里住得久,家里男人少,秋天地里的粮食就总丢,谁经过你家的玉米地都要顺手掰上两颗,就为了这么点事也不值得吵,可就是让人心口闷。就连他们这帮人上山砍木头,那些容易砍的树也被兄弟多的村民先占了。单枪匹马的就是占不到便宜,别被人占便宜就不错了。”
    他看到梁衔月若有所思,接着说道:“就像梁何被落在山上那次,万翠为什么那么生大哥梁兴的气,兄弟俩再怎么有间隙,对外人就得站在一起,梁兴闹出这么一出,村里肯定有人看出梁何好欺负,有兄弟和没有一样。”
    “可是杜凯叔……”梁衔月那次去村长家谈论交易市场的事,杜凯也在呢,“他也是村干部吧?”
    “他那么年轻,也没坐上什么重要职位。”梁康时解释,“要是放在以前,他肯定还是想往上走的,不过现在这个光景,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这样看来,两家多走动,肯定是有好处的。
    梁衔月想到的还不止这些,在大雪之前,村里重男轻女的风气已经很少显露,反正种地也不赚钱,生的孩子不论男女出路都是读书,智商又不跟着性别走。
    男女体力上的差距没那么重要,男丁多不多只在更年长一辈的心里打个转,真要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也是要被说封建迂腐的。
    大雪之后,好像大家一下子又回到了农业社会似的,要展示武力,要家里的男人越多越好。但是梁衔月家就是这个情况,可她觉得自己并不比哪个男人差,尤其是有了海岛空间以后,唯一的力量差距也可以解决。
    眼看着拿到海岛空间快到五十天,梁衔月可以再升一级,十天升到二级时,她就加了两点力量,体力和力气已经和有些男人差不多了,等力量再加几点,论力气,她比男人的力气还大,论头脑,她也不觉得输给谁。
    梁衔月下定决心,要按照以前的规划继续行事。要高调,这高调在于展示力量和智慧,不在于展示财富。就像她给大家讲课,积极参与村里的事务,主动要求一起上山寻人,都让村里的人不敢小瞧他们家。
    ————
    梁衔月刚走进家门,第一个冲出来的迎接的是小黑,它欢快的摇摆着尾巴,在梁衔月的腿边蹭来蹭去。鼻尖碰到了雪地靴上的雪,小黑困惑的晃晃脑袋,好像不明白为什么以前软绵绵的毛拖鞋怎么变成了这样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直到雪融化在鼻尖变成水珠,小黑才晃晃脑袋甩掉。
    小家伙看起来很期待梁衔月摸摸它的头,可梁衔月却空不出手来,她把手里的豆芽递给甄敏:“中午吃清炒豆芽?”
    甄敏打开袋子,拿出一根豆芽掐断,豆芽里的水分很多,脆生生的,还能闻到一股浅淡的豆香味。
    “还挺新鲜的。”甄敏评价道。“海岛上的韭菜可以割了,做个韭菜炒豆芽吃。”看起来卖豆芽的摊主是打听好了交易市场开放的日期,掐着日子发的豆芽。豆芽不能隔夜,买的多了梁衔月家也吃不完,不然这么新鲜的豆芽多买点也不错。
    她又问道:“你去买豆腐了吗?”
    梁衔月解释:“今天是预定,得两天之后再去刘阿婆家拿。”
    “刘阿婆家啊,”甄敏恍然大悟,“她做的豆腐好吃。你以前就爱喝他们家的豆浆,那时候你早上不是要吃豆浆配油条,就是要喝一碗豆花,后来刘阿婆不做豆腐了,你还不高兴。”
    “现在的豆腐是他的儿子在做,不知道手艺有没有刘阿婆好。”梁衔月边说边把其他东西拿出来。
    把换来的东西都一样样数过,没有遇到以次充好的情况,甄敏这才放心,梁衔月以前看路边摊上有成捆的韭菜,韭菜叶片干净又饱满,结果买回家一拆开,中间包着好多揉烂的韭菜叶和一大摊泥沙,气的梁衔月再也不肯买一大捆的韭菜。所以说别小看买菜,这里面学问可多了。
    他们在门边站了多久,小黑就在旁边转悠了多久。门口温度低,小黑打了两个喷嚏,梁衔月赶紧给它捞起来送到屋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