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30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此时,就在距离此处不足百余里的秀山郡,龙州县之中。
    南盘江江水滚滚而来,至此转向东南而入邕江。
    相较于南盘江,邕江因地势平坦,水道越发宽广,汹涌江水汇入,也顿时变得缓和起来。
    宽广的江面蜿蜒,将邕州四州之地与云国隔绝开来。唯一维系两地联系的,便是前方的云国重镇石城郡了!
    一处高丘之上,问清楚这龙州县往年江上的气候、风向变化之后,诸葛亮对着几名渔夫、农人微微躬身一礼,温声道:
    “多谢诸位了!”
    被找来问话的几人皆是江边讨生活的贫苦百姓,哪怕受当官的这般礼遇,脸带惶恐、谦卑,连忙躬身行礼。
    诸葛亮又感谢了几句,让身边士卒取了些银两让他们分了,这才让人将这些百姓送走。
    身后徐庶见百姓离去,上前一步来到诸葛亮前方,一展衣袖,抖了抖身上崭新的八品官服,洋洋道:
    “如何?”
    诸葛亮微微回过神来,看向徐庶那满脸的神采,轻笑一声,点头道:
    “这新制朝服承袭古制,又根据不同官职绣上了补子、不同材质的腰带,以此辨别官阶。这比之此前,要以腰上绦带区分,是方便得多!”
    徐庶低下头看了看官袍,砸了咂嘴,道:
    “就是这胸前的这犀牛补子,不太威武……罢了,且等过后,换个好看点的!”
    八品参军,武职,胸前补子用的是犀牛。许是绣工的缘故,这犀牛补子看起来憨憨的,的确不太好看。
    诸葛亮闻言,失笑一声,道:
    “常人若是想要入仕,就是不走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之路,也得需得有贵人推举,再经过朝廷遴选,然后也不过授予個七八品的官职。咱们这般轻易便得了官身,若是再让旁人听到了这些话,心中只怕会是不太舒服的!”
    以二人的才学,一个八品参军,自然是不放在眼中的。但有些话被旁人听到,总是会引起些争议的。
    “是是是,元直谨记!”
    徐庶闻言,作怪似地躬身行礼。
    然后他又突然指了指身上崭新的官服,轻声道:
    “话说起来,咱们此前被这杨大眼强行带来,但你一路之上竟然没有想办法脱身,实在不像是你的做派。你是不是,此前就想借机入朝堂之中?”
    诸葛亮闻言,轻轻点了点头,道:
    “这平蛮将军杨大眼,乃是杨家之人,朝中、后宫之中,都能够递到话。在他麾下出力,自然是不用担心其他的!”
    别看现在,杨家的三名姻亲闲赋了两家,实力不如此前。但马、曲两位,到底是以爵位荣养在家,萧承也没有下狠手清理他们的门生故吏,朝中依旧有些影响力的。
    最重要的,是杨家小女儿在后宫之中,荣宠不减。
    杨家子弟,杨大眼此前近前侍奉,颇得萧承信任,从而坐镇一方,执掌数万大军。杨延和此前在内阁行走,能力时常受到朝中称赞,如今更是连升数阶,充任三品布政使。
    以杨家的门路入朝,显然更能够进入当今陛下的眼中。
    说到这里,诸葛亮微微顿了顿,神情有些复杂地道:
    “只是我本以为还需要一番手段证明我等能力的,倒是没想到,当今陛下竟然这般……这般、有魄力,直接就赐下官身,还当即下旨召集工匠修建祈风台。”
    诸葛亮措辞了许久,方才挤出了一句“有魄力”。
    毕竟仅凭着一封军报,直接就赐下官职,还同意修建祈台这样有些荒谬的建议,着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也不知道,到底是当今陛下太过信重杨大眼了,还是太容易被人糊弄了。
    徐庶闻言,眼皮一垂,正色道:
    “你此前,没有关注过一些传闻吗?”
    诸葛亮一愣,反问道:
    “什么传闻?”
    徐庶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道:
    “朝野之间流传,当今陛下手中,有着一支暗探,潜伏天下各地,也不刺探情报,只专司为皇帝收拢各国人才情报,供陛下征辟。如今朝中不少年轻有能力的大臣,也未曾经科举,便被发掘任用了。”
    诸葛亮眉头一皱,道:
    “还有这样的暗探机构嘛……只是你我二人刚刚学有所成,这一两个月来在秀山郡方才有些名声,就能够传到当今陛下的耳中?”
    “当朝礼部、吏部尚书,两位张大人,据说是前脚刚到中庆城,后脚就被授予了官职……这江湖朝堂偌大,暗中隐藏的人手势力,谁又能够说得准?大云皇室此前蛰伏数十年,暗中组建这么一支队伍,为重夺大权做准备,倒也是不稀奇!”徐庶道。
    诸葛亮沉默片刻,缓缓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徐庶停顿了一会儿,又接着正色道:
    “对了,国中仅有的一支内河水师,刚刚已经奉命前来。”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叹,道:
    “只是这国中水师,此前一直不受重视,最大的船只,也不过刚过五百料。你我都是亲眼见过黎朝水师的人,知道这其中有多大的差距!若非你我尽力劝阻,只怕以杨将军的秉性,就直接要将战船沉于江中,以阻塞水道了。”
    而就二人此前所见,黎朝水师之中,两三千料的大船,粗略一数便有十数艘。不过五百料的战船,在黎朝那边只能够充作周遭的护船,双方差距,是让人生不出抵抗的心思的!
    云国此前,乃是内陆国家,水师自然不受重视。也就近些年来,朝堂方才稍稍上心一些,但又如何能够短时间之内,便和依水师立国的黎朝相提并论?
    诸葛亮倒是没有这般丧气,沉声道:
    “暗石暗礁,未能阻止黎朝水师的步伐,便是战船尽数沉江,又能阻拦多长时间?再说了,没了水师,那才是失去了进攻、牵制的手段……到底是在南盘江上,而并非是那无垠的海疆一样无法提防。黎朝水师,也不过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此前红河江水曲折激荡,难有通行,任谁都没有想到,黎朝水师会有办法杀来。若是早有防备,林立水寨防备,黎朝又如何能够突袭到这里?
    诸葛亮沉声继续道:
    “沿途大军,调集长弓重弩,已经尽力在拖延黎朝水师进度。当务之急,于江口之处以铁索封锁江面。多修水寨,等待时机!”
    说到这里,诸葛亮扭头看向远处。
    工匠尚未到来,但征调而来的民夫已经聚集,开始搬运起祈台所需的各种物料。
    徐庶顺着视线望去,看到那准备修建祈风台的地方,忍不住问道:
    “看你命人准备的那些物资,还有向百姓的问话,我能猜出你打算用火攻。所谓祈风台,应当就是你想要借此布下阵法,从而借助天地之力,以火攻之策一战而定。我只是不懂,这种事情,有必要要上奏陛下吗?”
    杨大眼此前见识过诸葛亮的手段,对于二人称得上尊重信任。修建一个小小的祈台,随便让杨大眼抽调一些人手都能够修建,根本不需要上奏萧承,请旨修建。
    诸葛亮听到徐庶的询问,羽扇一顿,摇头道:
    “黎朝大军来袭,君王黎卫宁亲自坐镇,这是在以国运为赌,所凝聚的大军异象,能辟易诸邪,又岂是寻常?我若是直接布阵,便是唤来了东风,也奈何不了有异象镇压的黎朝水师!”
    说到这里,诸葛亮神情一沉,正色道:
    “也唯有当今陛下下旨,让我能于冥冥之中调用大云国运之力相助,镇压黎朝气运异象,方能彻底击败这黎朝水师!”
    听到诸葛亮所言,徐庶有些沉默。
    许久之后,方才沉声道:
    “我知道了……我此前已经有所交代,协助杨将军调度诸路兵马,全力阻挡黎朝水师前来。之后,我也会赶去前线,再行布置!”
    诸葛亮闻言,嘴角一弯,轻笑道:
    “也是有元直在,我才如此放心。”
    第三十六章 【更戍法】、【治水奇功】以及云黎大运河的设想
    云国,石城郡之中。
    这坐落于云国东北的雄伟重镇,毗邻两国边境。北面,是夏国方向。东南面,此前又是黎朝地界。此城可谓至关紧要,乃是整个云国东部门户。
    而此时,这个云国的东部重镇,    此时城门紧闭,大军接管城防,各部严守城墙。一股大战将至,风雨欲来的沉重气息,压在了整个石城郡百姓的心头之上。
    远处,千余夏国骑兵呼啸而至,立马顿住,    看着前方城门紧闭,    防守严密的石城郡郡城,    众人脸上颇有些难看。
    自他们奉了军令以来,一路之上日夜不息,快马加鞭,径直绕过石城郡中各城池,便是想着趁着郡城之中守军措手不及,直接拿下这维系云国与邕州四州之地维系的要地重镇。
    可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石城郡,已然有了足够的防备!
    看着前方偌大的坚城,众人知道,不过千余骑兵,是绝对无法攻下来的。
    数名夏军将校,来到领头将领身边,    纷纷道:
    “这云军反应,    竟然是这么快的吗?”
    “校尉,    咱们怎么办?”
    “我等孤军深入,    还是速速回去,以免云军反应过来啊!”
    “就这么回去,只怕难以交差啊!”
    为首的校尉被扰得有些心烦意乱,    当即呵斥道:
    “吵什么吵!偌大的石城郡,下面八县五州二十三军寨。就咱们来的一路上,便有险要关隘、军寨共计十一处,防备皆是极为松懈,随便攻下几处都够咱们策勋受赏了,还害怕找补不到功劳回去交差?”
    众人被校尉这般呵斥,当即住了嘴不敢多言。
    这支兵马,只看不过千余人,便知只是一支奇兵。
    若是能够一句拿下石城郡郡城,那自是极好。但若是不能突袭而下,也没有大碍,可学萧承当年在夏国境内所为,于石城郡四处肆虐,搅得一個天翻地覆自顾不暇!
    为首校尉看着远处的雄伟郡城,轻轻地叹息一声,道:
    “只可惜啊,我今日只领着千余兵马前来……”
    -----
    “可惜了,    竟然只有这点兵马入套……”
    郡城城墙之上,受命之后便日夜兼程而来,    刚刚履任的左军都督府断事官伍子胥,眯眼看着远处烟尘飞扬的阵仗,略带惋惜道。
    “我设局布套,严令各处军寨、关隘放人进来,结果就来了小鱼小虾的!”
    显然,这支夏国骑兵,之所以能够来到石城郡郡城之前,可并非是这一路之上的云军失了戒备,而是伍子胥特意让人放人进来。
    只可惜,或许是出于警惕,或许是准备尚未充分,夏军大部人马,却依旧没有出动。让伍子胥苦心准备了许久的大网,最后只网到了这千余骑兵。
    伍子胥面带惋惜之色,旋即眼神一厉,沉声道:
    “尽数围杀!陛下仁爱百姓,若是漏了一个,致使无辜百姓遭难,本官当以军法论处!”
    一旁跟随着的将领听到这话,忍不住问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