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4
/p
/p
还就是了。
这原本其实不是个坏事,就类似于那种救济类型的无息贷款,但是问题是,无息贷款一般是有审核机制的,但是,这个找国库借钱,可没有审核机制,也没有还款期限。因此,大家都觉得,这钱不借白不借啊!毕竟,这是圣上的仁政,到时候总不能追着咱们要吧!因此,一开始大家还是修房子借钱,家里有急事借钱,买地置产借钱,到后来,就是买古玩字画借钱,甚至还有借钱捧花魁戏子纳妾的……以至于不借钱就成了不合群,不想借的人也得借个几百上千两意思一下。
总之,这么一来,国库放出去的欠银就多了,但是却没人有还的意思,毕竟,你要是偷偷摸摸先还了,那其他人怎么想,会不会一下子就变成众矢之的了?加上带头借钱的还有一帮皇子宗室,到时候还钱也该他们先还,所以,如今国库虽说没空得跑耗子,却也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
干元帝也拉不下这个脸来催债,因此就想要将盐税收回来。他免了甄应嘉盐政上的官职,然后任命林海为巡盐御史,让他主持两淮盐政。
林海其实不想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但是他也没办法。他运气不好,原本做了御史,仕途正向上的时候,林母却是得了一场重病没了,贾敏在丧礼上晕倒,事后发现身体有孕,贾敏之前劳累太过,胎象不稳,为了防止滑胎,林海将贾敏暂时留在了京城,自个扶灵回乡守孝,一直到贾敏生下了孩子,孩子周岁之后才夫妻团聚。但是林海也因此耽误了两年多时间,回到御史台之后,原本打下的基础虽说不至于荒废,却也不牢靠了。干元帝需要一个跟各个皇子都不搭边,还在江南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做巡盐御史,将盐政整顿妥当,在朝堂上点了一圈之后,就发现林海很合适,他当初就得罪了一帮皇子,又是姑苏本地人,然后岳家是贾家,贾家跟甄家能扯得上一点亲戚关系,并在江南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林海过去,也算是保全甄家。
干元帝既然有了这个想法,那么,林海再不愿意,也不能抗旨,最终,只得老老实实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然后就跑到了荣国府,求自家岳父给自己指一条明路。
贾代an也没想到林海居然卷入了这么要命的事情里头,甄家跟贾家说是老亲,其实这个亲戚关系算是拐弯抹角的那种,甄家当年攀附贾家,娶了贾源的一个族侄女,因此这些年来,跟贾家也当做是姻亲一样往来。所以,甄家的打算,贾代an其实知道一二。贾代an觉得甄家那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珍妃要是一直得宠也就算了,偏偏如今珍妃圣宠虽然有,却也一般了。以干元帝喜新厌旧的速度,只怕再有个几年,珍妃也就差不多可以在后宫安静度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甄家居然还指望家里出个皇帝外孙,这不是开玩笑嘛!
虽说干元帝对甄家有保全的想法,但是甄家是自个在作死,想要火中取栗!但是,火中取栗那是一般人能做的吗?说不得根本就是为王前驱,直接被人当做炮灰给灭掉的货色。但是林海要主持盐政,又离不开甄家,甄家这几年通过盐政,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不知道多少人指着盐政发财呢,要是叫林海将盐政给恢复了从前的样子,不知道多少人要跳脚,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林海这一过去,那真的是前途未卜!
只是,林海毕竟是自家女婿,女儿还给林家生了个儿子,贾家还指望着林家以后在科举的事情上提携贾家一把呢,别的不说,回头林家那孩子启蒙读书的时候,顺带将自家孩子送过去听课,不是很好吗?所以,林海还真得把这个巡盐御史做好了,做出成绩来。
“这巡盐御史的位置不好做,这样吧,我手里头还有一些人,虽说早就退下来了,但是当年也是跟着我上过战场的,先让他们跟着你身边做个护卫!”贾代an沉吟了一番之后,说道,“我再写几封信,回头你带着这几封信上门,这些人算是贾家的故交,总该给我这个老头子一点面子,至于甄家那边,正好回头也要过节了,顺带着送封信过去,就看他们聪不聪明了!”
林海这边赶紧道谢,贾代an叹道:“不管怎么说,你得想想,你还有敏儿和孩子呢,你要是有个万一,叫敏儿和孩子怎么办!所以,此去江南,虽说皇命重要,但是保全自身更是要紧,明白了吗?”
林海又是起身一礼下拜到底:“多谢岳父提点,小婿谨记在心!”
第181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52
林海很快就带着妻子南下扬州,贾政自告奋勇送了林海一程,他这些年自以为自己已经算是个合格的文人了,不过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有些ac数的,后来再也没去考过科举,再那些阿谀奉承的人眼里,他就是怀才不遇,一直遇不上自己的伯乐,与其和光同尘,还不如坚持自我!总之,这货为了显示自己已经是文臣这一拨的了,因此跟林海走得很近。林海一开始对这个二舅兄还是比较亲近的,毕竟,比起有些混不吝的贾赦,贾政看起来的确有些正人君子的模样,但是往来次数多了之后,林海就发现了贾政的毛病,底子太差,空谈都谈不到点子上,政治敏感性非常差,另外就是,明明投了个好胎,偏偏内心深处一肚子的怨气。林海自然很快就弄明白了,自家那位岳母当年给贾政画过一张大饼,让贾政一度以为自己有机会继承荣国府,最后发现,这张饼别说是充饥了,如今看都看不清楚了!他总觉得自己是时运不济,出生就比贾赦晚了两年,然后又是各种怀才不遇什么的。
林海走到今日,一方面的确有家庭的缘故,毕竟,这年头,想要科举出仕,可不是光看才学,很多人是真正一肚子的才学,最终却是屡试不第。江南那边这样的人多的是,林海有个幕僚,也是少年才子,读过的书不知凡几,学里的先生也是对他寄予厚望,结果他十四岁就中了秀才,最后乡试却是屡试不第,考了好几次之后,对此事也算是绝了心思。他家中也算是薄有产业,但是也撑不起他这般连年赴考,最后便干脆研究起了大齐律,准备给人做刑名师爷,后来林海的外家便将他推荐给了林海,如今算是林海身边极为得力的人。所以,科举这东西,真不是什么人都玩得转的,林家也是经过几代联姻,才算是搞明白了科举里头的一些路数,因此,林海一直以来都没有走弯路,才顺顺利利中了探花。像是贾政这样的,林海见得多了,完全就是自以为是,无病enyin。
不过,岳家这些年也给了林海许多帮助,虽说他们不能帮着林海在文官的圈子里头立足,但是,却也挡下了许多攻讦,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承担得起得罪一个国公的结果的。林海当年丁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