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分卷阅读64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p
    /p
    本土的米歇尔·布朗,听闻是最近两年的法国影坛新宠人气王,就差一个足够分量的奖项加冕……得,这基本也是没戏了。
    倒是87年的第40届电影节,最佳影片《在撒旦的阳光下》是在强烈争议声中获得的奖项,而且这个奖对法国影坛具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上一次法国电影在康城电影节获奖时间,是1966年,距离87年足足21年。
    再下一次法国电影获奖,亦是21年后的2008年。
    这间隔时间完全一致,巧合得让人忍不住猜想他们是为了捧自己人,而强行在87年的第40届电影节上无视争议强行颁奖。
    至于87年的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则是意大利的一位曾经获得过康城影帝的老牌男演员,不过已经因为多次票房扑街和婚外情绯闻而有所“过气”,兼且拿来冲奖的电影还同时投了奥斯卡那边。
    很好,最佳影片有着极大争议,而最佳男演员的最强力竞选者,又是早就已经拿过一次康城影帝、还想一心二用地用同一部片子去争奥斯卡奖项的非本土人士……
    这么一来,只要苏韵针对这些点使劲出力,说不定就能让这一届的评委会为了平息民怨,转而牺牲一下这些非自己人,立出一个更吸引火力的靶子转移视线——例如“第一个华人康城影帝”这种一看就知道必然会引发一场血雨腥风的称谓。
    没办法,即使是不怎么迷信的苏韵,也是不得不承认张榷嵘的奖运真的不怎么样,幸运值基本是送给了和他合作同一部戏的男女演员,送出了一个又一个各种奖项的影帝影后不说,他自己倒还很是淡定又无奈地凭实力在颁奖礼观众席里一坐不起稳如泰山……
    苏韵自己就是靠着公关起家而拿到的各类奖项,自然是不会让手底下的自己人吃公关不力的暗亏,相反,是更会在前面成功例子的基础上,稳扎稳打加以创新,去继续和那些为了肤色这个可笑理由而可以泯灭良心的“艺术家评委”拼个你死我活。
    尽管她亦并不觉得奖项能代表什么,但是在很多人眼里,奖项还是代表着一个艺人的职业生涯评价——于是,那些为了保持自己人优势的奖项对上为了获得一个国际性大奖而拼命的艺人,无疑就是一场又一场永远都不会停止的无声斗争。
    本土影片有着本土优势和私底下的偏爱照拂,这无论在哪个奖项评选上都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苏韵暗自叹息了一声,随后又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笔,提醒自己再努力去提升香江金像奖的价值。
    毕竟从她一开始要违背自己本意,去选择一个尽量融合与世人眼光的道路时,也就注定了她必须要在努力赚钱腾飞香江本土、增强硬实力的同时,也要尽力去发展其文化事业的软实力。
    一个足够分量的国际性奖项,总是能使众多电影从业人员为此疯狂——而亚洲,至今未能成就出一个称得上足够分量的国际性奖项。
    苏韵会做出用《爱情天梯》去为张榷嵘拼一个华人影帝的决定,除了是为了增强自己这边的人的“实力评估”之外,也是为了在最有可能的情况下,去圆他和许多人这一个遗憾的梦。
    毕竟《爱情天梯》这部电影在根本上来说,最亮的点就是两个:故事的凄美动人和男主角的抗争、努力以及深沉如海的爱意,而后者更是这一个故事之所以会如此凄美动人的最主要成就者。
    当所有的光彩都尽量集中在一点,然后又遇上天时地利人和,可能,就能去冲破那些不应存在的所谓规则。
    而等到这些逐渐升起的新星熬了出来,再辅以足够的经济和文化实力以及政治的扶持之后,金像奖的分量便也会随之逐级提升,最终达到她的意愿目标。
    第391章 安排
    写好了关于《爱情天梯》档期和冲奖细节问题的回信之后, 苏韵便又开始拆开了其它的信件。
    大概好兄弟总是那么的心有灵犀,就连寄信的时间都差不多,即使是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而疏远了的昔日好兄弟——这次拆开的信,俨然就是陈柏杨寄过来的。
    比起张榷嵘很知情识趣的投其所好, 他的来信倒是很有文艺青年的抽象味道, 苏韵粗略看过去, 这几乎像是一篇抒情散文。
    不过再细看下来, 那些对景感怀的语句,却是不时都诉说着主人的思念情绪。
    不同于跟着剧组的张榷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山村、天梯和空地搭建的搭景小屋这几个地方流转;陈柏杨这次北上, 更多的时间是在徐韶英和刘国康这两位老人所居住的山上呆着。
    而他之所以会抽时间北上探访故事的原型人物,则是为了更好地感悟苏韵给他的歌曲《天梯》的意境, 然后就按照自己的行程,前往北美进行他原先预定的巡回演唱会。
    若是平时,很会压榨员工的TBB肯定是不愿意放走这么一棵摇钱树;不过去年的抨击风波先是打压了他一波人气,随后他和北美歌手那边合作的单曲也冲上了排行榜前列之后, 这就让很是向往欧美乐坛、娱乐圈的香江人有了点冲出亚洲的希望。
    反正陈柏杨又是和苏韵这种太子女“纠缠不清”多时的,当年还为了帮她站稳阵脚而签了卖身契一般的长约,至今都未能解脱……
    那么, 无论是在公还是在私,苏韵多少都得念他的一份情。
    而这么一来, 陈柏杨和张榷嵘这两个风头正盛的年轻人,无疑就是成为了苏韵各种新想法的试金石。
    他这次搞巡回演唱会,然后再去进修一段时间音乐, 这也是苏韵为他争取过来的结局:一则是可以避开对他有所针对的暗流汹涌, 二则是苏韵打算让他走另外一条道路。
    如今香江乐坛借助跨国公司资源买曲子翻唱之风盛行, 这都是因为香江乐坛发展得太快, 而内陆乐坛又未能崛起、外国乐坛受限于语言问题等因素所致。
    但现在香江乐坛实在是十分之能赚钱,所以一大堆人都削尖了脑袋想进来分一杯羹——远的不说,就说TBB旗下的附属机构华声唱片,就是基于眼红乐坛利润而创办起来的部门。
    改开之后,经济腾飞的沿海地区亦为香江乐坛打开了很大一片市场,那些满足了饱暖和居所的人们有了闲情闲心,无疑就是随之开始拥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于是乎,这样的市场大幅度拓宽,就使得港台这两个文字都来源于中文的地区,获得了音乐层面上一份时代红利,以至于无论推出多少歌手多少歌曲,都能达到一个供不应求的局面——实则,一旦这一段时间的时代红利吃完,很多靠着这个时机混出一点名堂的歌手和歌曲,就只能靠着旧时光滤镜继续混日子。
    因此苏韵才会如此大力推
    /p
    /p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