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
《活着》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丈夫遭遇意外去世了,小敏跟丈夫结婚6年以来,作为一个家庭主妇跟社会已经有些脱节了,再加上又带着一个儿子不好找工作,想着老家的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便带着5岁的儿子回到了乡下的老家生活,她的父母早年就已经离世了。
小敏带着儿子回了老家后,努力适应这里的生活,却发现自己怀孕两个月了,这个消息让女人有些精神崩溃,丈夫永远的离开了,对于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她是想要留下的,但最近在吃抗抑郁的药,所以这个孩子不能留。
孩子打掉后,女人重病了一场,抑郁更严重了,半夜带着儿子来到河边想要投河自尽,被在隔壁独居的老太太救了......
独居的老太太靠着种植农作物,捡废品为生,被村子里的人称为“不详之人”,“说她害死了儿子”,被称为不详之人,是因为老太太的父母、兄妹姐妹,还有丈夫都相继的因为疾病或是意外,离世了。
被指害死了儿子,事实的真相:老太太相依为命的儿子,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成了一个傻子,老太太走哪都带着这个儿子。在儿子出事前几天,老太太和往常一样拿绳子拴在儿子的腰上,另一端绑着自己的手臂上,带着儿子干活,她在前头种好的东西,被儿子在后头给拔掉了。
忍不住对儿子发了脾气,引得儿子情绪激动的大叫,推了老太太一把,磕破了头。村里好几个人在田间围观,看到了这一幕。
几天后,老太太在村子的河边抱着儿子的尸体嚎啕大哭。
就有传言出来,是老太太受够了这样的生活,推儿子进河里淹死的......
老太太救下小敏母子后,他们的生活开始有了交集,这是一个互相治愈的故事。
徐知意是一个极少哭的人,第一次看这个剧本的时候,没控制住自己的眼泪。
《活着》剧本里的老奶奶跟孙婆婆的人生经历有些相似,但她们的性格和脾性是不一样的,孙婆婆寡言但眉目慈祥、脾气好、性格软;剧本里的老奶奶为了保护儿子,在村民眼里是一个孤辟古怪,尖酸刻薄,喝酒骂人,捡垃圾的臭老太婆。
剧本里的一些很戳人的剧情处理,徐知意也很喜欢。
比如:老奶奶所经历的苦痛,从她自己口里说出来的时候,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大骂命运不公,像是谈论今天捡废品卖了多少钱一样稀松平常,语气平淡。
但老奶奶苦吗痛吗,那是自然的,通过了一些细节来刻画。
比如老奶奶爱喝酒的这一点,喝的是最便宜劣质的白酒。
有一幕剧情是,老奶奶在家里喝酒,被来串门的小男孩看到了。
好奇的走上前,“奶奶,大人为什么要喝酒?酒是不是苦的?”
老奶奶:“不苦,甜的。”
听到是甜的,小男孩伸手从杯子里沾了一点酒到嘴里尝了,随即呸呸呸吐着口水,说老奶奶骗人,“明明很苦。”
老奶奶:“大人喝不出苦味。”将剩下的酒收了起来。
没有过多的煽情,简单的对话里透露的信息照样能击中人心。
徐知意担心孙婆婆不愿意来出演,是因为电影里的老奶奶角色跟孙婆婆的人生经历挺相似的,拍摄的时候肯定会被牵动情绪,想到以往不开心的经历。
反复揭开自己的伤疤。
先前苗雅云在选择复出的第一个角色时,有跟孙婆婆面临过相同的情况,但又不一样。
苗雅云接到的丈夫出轨,女一号离婚后自立自强搞事业的剧本,这个剧情对现实经历的投射在影视剧里并不新鲜,角色人设也不新鲜,苗雅云出演的话,在剧里能带给观众的情感共鸣一般,引起的是戏外对演员的讨论比较多。
苗雅云作为演员,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实力派演员,也不需要去塑造什么离婚女强人的人设。
所以徐知意也不同意苗雅云接相似经历的角色。
但《活着》剧本的老奶奶,徐知意真的觉得孙婆婆非常合适来出演,孙婆婆的亲生经历,角色的内核与演员本人融为了一体,能让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被这个角色击中。
除了孙婆婆,徐知意觉得圈内很难找得出第二个老演员能够演得好“秦奶奶”这一角色。
还有私心的一点,“秦奶奶”这个角色的人生经历跟孙婆婆的相似,等这部电影播出后,孙婆婆的过往被观众们所了解后,很容易情感代入,移情到演员身上。
孙婆婆可以很容易的被观众记住,扮演的这角色在观众的心目中也会变得更深刻立体。
但说一万道一千,徐知意会尊重孙婆婆接戏的意愿。只有演员自己想接,能够放下得其他来接,百无顾忌,全身心的来塑造这个角色,才可以演得好。
徐知意:“婆婆,您今天回去先好好看看剧本。如果有接戏的意向,我明天约导演出来,我们一起跟导演见面聊聊。”
孙婆婆点头,“我回去看看剧本。”
*
第二天,徐知意收到孙婆婆的回复,同意了约见导演。
《活着》的导演叫卜刚,编剧也是导演本人,不到40岁,还是一位新人导演,之前只拍过一部文艺片,口碑还行,定的上映日期从七夕档撤档到了多部大片上映的国庆档,小成本的影片在一众大片的排片挤压下,磨了一千多万的票房,匆匆下线了。